17款1.2t甲壳虫升级后轮一拖二卡钳作业
1 2 发布于 辽宁 2024-06-18 11:28:20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一直在升级的路上折腾,买车之前就决定,一定要换卡钳。
       研究了很久,前轮卡钳很好换,厂家可适配的也很多。3年前就已经搞定。不再赘述。

后轮一直没有满意的方案:
       无奈,3代甲壳虫后轮,原厂是后轮刹车+拉线的手刹驻车一体的。就咱们这套后轮刹车,去全网找:要么就是电子刹车+卡钳一体的。咱不是电子驻车。
       要么就是后轮卡钳不带拉线手刹。这样会失去手刹驻车功能。所以,在没找到本帖的方案之前,想升级后轮拉钳,要么是自己换成电子手刹。要么就是不用手刹。很显然不满足我的需求。就这么一直一直戴着后轮卡钳罩走了这么多年…………总是一个遗憾。

品牌选择:
      前轮好多年前就换的萨瓦尼尼,这个品牌我是很喜欢的。佰伦斯磊哥也评测过。质量绝对没问题,不说别的,就这个阳极氧化颜色我就很喜欢。别家没看到阳极氧化的。外加厂家也是自有工厂,这么多年研发新品,加上后期售后,还有以旧换新服务。改装展出也各种参加。做的不错有目共睹。颜色上有:阳极红,阳极绿,阳极黄,阳极蓝,阳极炫彩,电镀银色。新品有12活塞卡钳,高端线有一体锻造卡钳,也包括这次等了这么多年的后轮一拖二分体拉线手刹卡钳套装。

对了,他家后期刹车皮改良了配方,异响问题和粉尘有了很大程度的解决。卡钳也覆膜了,也比之前更耐掉色。

具体选品:
多年前就关注到,萨瓦尼尼就在研究后轮分体拉线手刹,经过了解,研发过程也是坎坷不断。材料、工艺,技术问题一大堆需要攻克,最终在今天拿到了成品。这种后轮一拖二也是我喜欢的风格。那么话不多说…作业开始

这里提前先说一下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主要是后轮改装以后,原车手刹拉线不够长。
再加上手刹线头不匹配的问题。

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我也给出了解决方案,我们边看边聊………



早期官网的设计图

早期官网的手刹特写

历经好几年,确定甲壳虫可用,详细沟通以后下单生产!

工厂实拍荷头

工厂实拍拉线手刹

发货前工厂组装好的成品

后轮4活塞卡钳

发货前工厂拍的后轮刹车盘

等了4天,终于到货了

图片已删除

外包装,有2箱

拿着卡钳套装,兴奋得无以言表,快点去找好哥们装车!!

开箱展示,修配厂的小学徒大工小工都来围观,都说真好看啊!!!

开箱展示,修配厂的小学徒大工小工都来围观,都说真好看啊!!!

开箱展示,修配厂的小学徒大工小工都来围观,都说真好看啊!!!

这个是3年前他家的产品,前轮的6活塞,s66a,logo还没换……

后轮开始施工,拆下后轮

原厂后轮卡钳拆下

原厂后轮卡钳拆下

原厂后轮卡钳,加上改装加大盘的桥码

之前改的后轮加大盘拆下

这里其实施工时候,只要分清了左右,别弄错了,一直没啥难度。这里提一下,那个原厂的散热盘挡片,前轮可以往后面掰一掰,还能保留。后轮2个卡钳这个挡板没商量。是一定要拆的。

后轮刹车盘散热板暴力拆下……

这里是装上了桥码的形态,基本成型了

这里可以看到,改装后,原厂的手刹线距离新手刹连接点,距离不够了。

所以,首先要解决手刹线的长度问题,量了一下,需要+35厘米长度才够。算上原来的152厘米,也就是需要总长度187厘米的手刹线。买大众别的车型就好了,应该都会比甲壳虫的拉线长吧………。那就自己买呗。不过挺不好买的…原因就是,商家都是按零件号卖,不按长度卖,一问长度,一个个的都不给你量,确实比较难……

这是原车拆下的手刹线特写,总长152厘米

甲壳虫原车两侧一样长度,都是152厘米

屡屡碰壁

最后,还好有个商家说给量下别的车型。找了一下午,说找到了个新宝来、新捷达、新速腾用的。总长182厘米。回来试了试,虽然不够187厘米,但是顺了一下线,是可以用的。
长度够了,下面就是处理接头问题

可以看到,大众原厂的拉线头,大了太多,无法与新手刹连接。

本来合计砂轮处理一下拉线头能用,结果还是费力不讨好。给大家看下而已。大家不用这么费劲了。下面有了更好的方案

给我改装的兄弟脑瓜一转,想到了这个用螺丝螺母固定的方法。现在好歹是解决了固定问题。这个大家可以参考下。左边特写

给我改装的兄弟脑瓜一转,想到了这个用螺丝螺母固定的方法。现在好歹是解决了固定问题。这个大家可以参考下。右边特写

这里是手拉线需要连接手刹的地方特写。手指的地方是调节手刹夹盘的力度,全部安装好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调节螺丝松紧来达到自己满意的驻车制动力度。

这个是一开始拉线手刹方向错误的图片,大家不要学。这个拉线手刹方向错误,错误。

最后拉线问题解决,手刹力度调整完毕,就是经典的换刹车油排空阶段。咱们后换的属于竞技卡钳,区别于原厂卡钳单排气口的。升级的卡钳是内外侧都有的双排气口,这里技师排气作业时不要忘了卡钳内侧还有排气口。官方操作说明写了排气顺序是先外侧,再内侧。

到这里,更换后轮卡钳作业就算完成了。
最后上轮毂,找个上坡,挂N档测试下手刹制动力。一切没问题就可以在路上放肆飞驰了。

写在最后:
心心念的后轮双卡钳,拉线手刹。都已经完美上车,感谢台州萨瓦尼尼国内独一家做拉线手刹。圆我后轮不再只能用卡钳罩的梦。原厂线也给萨瓦尼尼总部寄过去了,厂家说也在积极解决研发,后期应该有配套解决方案。不能让买家都去自己解决线的问题。态度还是值得表扬的。后期我再做点视频给大家,大家尽请期待。要记得甲壳虫有汽车之家官方微信群哦,可以联系版主或者私信我,等你加入。

  • 改装
最后编辑于2024-06-18 13:01:05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