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希望EZ-6是世代的开启,而不是时代的终结。
1 5 发布于 上海 2024-06-01 14:04:38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有幸能去到现场参与活动,还是很感谢马自达的。不过与之前的马自达活动规模相比,能感受到在中国市场的困境。无论是中方还日方,都对于EZ-6寄予厚望,但作为用户还是有些话不吐不快。
但凡对于车辆运动性能有所追求的大概率绕不开的就是马自达,机缘巧合下也成了MX-5ND和CX-3的车主,彼时的马自达也带来了无限的驾驶乐趣。随着新能源的强势来袭,马自达中国市场的转型缓慢以及CX-30EV灾难级的表现,已经逐渐让市场遗忘了。这次EZ-6的发布,似乎看到了马自达回归的决心,但是理想是美好的,那现实又如何?更多的是疑问吧。
也算是半个业内吧,我应该算从2010年开始就参与了国内电动车发展起步,从早期拆解研究VOLVO的C30EV,雪佛兰的沃蓝达,中期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研发,亲眼见证了新能源产业的热火朝天。车主身份上从2020年开始也选择了纯电车型作为通勤工具,从进口i3换了ID3,再换到现在的ID4,忽悠了同事们买了进口e-golf,I PACE,再换到现在的i4M50和iXM50。不能说多全面,以用户身份还是可以聊聊的。我们不会碰新势力的车,原因不能细说,不然得罪人太多。进口的全球车型本来是首选,无奈现在选择性太小。合资的新能源赛道这两年已经不是内卷了,基本就是同归于尽的节奏。
现在可以聊聊关于EZ-6了。首先对于共平台开发,个人觉得是好事,现在研发成本是制约多数企业的巨大因素,而且新能源领域的迭代速度快的多,更加剧了成本的增长。三电技术成本控制的优势我们已经全球市场的佼佼者了。现在的问题是马自达如何在电驱动平台的基础上提现出自己对运动驾驶调教的能力。受现阶段技术制约,所有的电动车都面临整车整备质量过重的问题,解决方案有,宝马i3试过,碳纤维车身,整车整备质量不到1.4t,代价是高昂的售价和维修成本,现在连宝马自己都不玩了。然后全部在售车型,能控制到2t以下的已经凤毛麟角了,在如此沉重的底盘上,要表现出良好的运动驾驶感受,连i4M50版本都不行。如果缺失了马自达引以为傲的驾驶调教,那EZ-6的核心价值又是什么?我喜欢马自达的驾驶,你EZ-6可能提供不了。我只对电动车感兴趣,为什么不选同平台的SL30,性价比必然更好,不用期待EZ-6比SL30便宜,除非长安脑子丢了。。
售价问题,现在马自达完全不肯透露关于价格的设置,但实际情况就是留给他的空间并不多。但长年的新能源韭菜经验告诉我们,这个赛道性价比就是一切。下限是不能低于SL30,上限看看现在宝马i319.XX,零首付。已经说明很多问题了,马自达想卖得比宝马还贵,那基本就可以和中国市场道别了。更别说想对标model3之类的,那就是笑话。
其他什么大屏沙发,智能座舱之类的在这些问题前都是没有意义的,马自达一直在说在乎的核心的粉丝群体,但这都是建立在足够的产品力之上。四月去日本回学校溜达了一圈,和老师聊了会,老师很无奈的跟我说了句,现在的马自达除了roadster,还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产品?然后两人只能笑笑。最唏嘘的是年龄上去了,长距离的驾驶腰实在吃不消,ND也换成了Z4M40i。希望陪伴着一路成长的品牌能够继续携手共行,而不是成为曾经的记忆。
最后吐槽一下,为什么要砍掉MPV线呢。。今年家里需要添置一台大型MPV,只考虑燃油,第三排入地。。结果盘了一圈,综合考虑只剩顶配嘉华了,怀念曾经的马5,马8。

相比SL30,设计细节,开模精度上提高了不少。

宽大的前脸能凸现出强烈的运动感,但总觉得有点像凯迪拉克。

前灯延续CX-50的风格,但缺乏新意。

颜色的亮点多于造型的变化。

后视镜造型上确实缺乏创意。。完全可以重新开模,甚至使用电子后视镜。

座椅材质不错,造型缺乏特色,由于不能试坐,支撑感受目测尚可。

方向盘么。。除了呵呵,真的没想法。还不如直接把自家的盘拿过来。这个SL30的盘底真的一言难尽。

中控扶手位置也是一样的问题,明显感受进度太赶,导致呈现的效果比较普通。如果能补上部分实体按键功能会更理想。



  • 新车资讯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