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车主甄选|大众ID.3三万六千公里用车心得
1 19 发布于 浙江 2024-06-26 15:09:53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新能源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前言:最近经常在网上看到提大众ID.3还需要等车的,我先是愣了一下,今年汽车市场如此内卷,难道还要等车交付吗?回想2023年初我选车那会,BYD个别车型都要等车两个月,还深刻记得那时卡罗拉中配要14个左右落地,秦也是14左右落地,而如今都已经把价格战的底裤都打穿了,来到了7.98万,为何说了这两款车,因为这两款车我当初选车的时候都去看了,但就是没有下订单,而是后面选择了新能源汽车大众ID.3。这一年燃油车跌了很多,我的大众ID.3也跌了很多,但大众ID.3相对于其他电车还算好的,现在看来汽车的保值率或许不是我们作为消费者最应该关注的事情,而是汽车的本身。
言归正传,既然关注于汽车本身,那说说我选择大众ID.3作为我一辆家用代步车的一年用车心得。
购车时间:2023年4月
车辆情况:2023款纯净智享版+7200选装包
行驶公里数:三万六千公里
用车情况:城市代步通勤+自驾游
购置情况:14.1W全款落地


皮质方向盘+电动座椅在选装包范围

选车理由:当初看车看了很多,丰田卡罗拉,本田型格,吉利星瑞,比亚迪秦,然后大众朗逸,根本没有考虑大众ID.3,现在回想起来,我当初买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听过大众还有电车。试驾了上述这些车辆,我给没有下定的理由总结一下:卡罗拉动力弱,整体车架子不扎实;型格当初预算超了,中配要16个多才能落地;吉利星瑞油耗高而且还只加95的油,养不起;至于秦,一个大电池挂在肚皮下面,底盘粗糙的一塌糊涂;还有朗逸塑料感强,坐进车内给我感觉就像是好几年前的车。
新能源浪潮下,我考虑到了新能源汽车,我想啊,五年以后马路上是电车多还是油车多,先不知道情况如何,但电车就是一个趋势,不可逆转的趋势。那我何不当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当然也是第一波韭菜😜)于是机缘巧合下,网上看到了大众的电车,期间经过试驾,然后查阅参数,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德系还是那个德系,前悬架麦弗逊,后悬挂五连杆,底盘用料扎实,大众MEB纯电平台打造,平整的底盘,车辆重心稳定,电机后置,动力后驱,这不就标准的性能车吗!当然外观也吸引了我,灵动的前脸,熊猫的配色,作为家庭中的代步车,它似乎满足了我大部分的要求,有着男性追求的性能和底盘稳定还有着女性追求的颜值担当,可盐可甜。于是,我和家里的领导一拍即合,将大众ID.3购入我的车库。

几乎纯平的底盘


当下很多电车的底盘都是这类的,一块大电池挂在肚皮下面,刮底盘的风险很大。

后悬挂五连杠!!!

用车感受:目前用车一年行驶里程已经来到了三万六千公里,一年当中车价下跌让我感到不爽,但同时正如前言所言保值率在当下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因为几乎所有的汽车价格都在跌,而汽车本身的感受则更重要,如果车价下跌,使用体验还差,那无疑是雪上加霜。下面我将从多角度说说大众ID.3三万六千公里使用带给我的体验感。


用车成本:最好的体验感莫过于电车的低成本使用,大约五分钱每公里的出行成本,让我出门自驾游直接将这笔费用忽略不计。我没有自己的家用充电桩,都是外面充电,但充电费用也可以统计出来。


五月份的充电费用总共72元,行驶公里数1554公里。折合每公里就是0.0469元每公里。我的充电频率一般都是一周一次。
保险和保养的费用:保养的费用很便宜,4s购买了100块八次保养套餐,折合每次的保养套餐大概就是125一次。


保险的费用我觉得是最贵的,24年的保险价格是5276元,然后返了120元,一个十来万的车保险我觉得是有点贵的,保险的费用跟城市也有关系,每个城市保费都是不一样,宁波的车险在全国都算高的。不过听说今年电车的保费都上涨了,有着品牌的电车比如埃安,比亚迪,很多保险公司都拒保。

2024年保费价格,总共5276元

为了更直观的感受,我还做了一个表格——五月份的用车成本,所以一年的用车成本大概多少都是可以根据这个表格算出来。


静态感受之外观:ID.3前脸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两个LED大灯搭配中网灯带很有科技感,很协调,形成一个丑萌丑萌的前脸。


前脸部分我觉得取消那块黑色凸起的装饰板会更好看。
ID.3车身的侧面我觉得是最好看的,车子虽然短小,但侧面看上去就很有线条感,尤其车头A柱那块线条设计的很优美。从车身侧面可以看出来ID.3的底盘还是高的,基本上看不到电池有凸出来。
车身侧面的不足之处:那几个银色贴纸显得有点多余,不过24款已经取消了。


至于ID.3的尾部方面,我觉得没有侧面来的好看,但总体也很干净,而且富有层次感,尾部还有一个后雨刮,后雨刮一般会配置在SUV后面,所以这个是轿车还是SUV呢


ID3的后尾箱盖开口高度算高的,另外这个后尾箱盖是塑料的,所以有破损的话,只换不修,维修成本会偏高。


静态感受之空间:ID.3虽说是个两厢小轿车,但得益于大众MEB纯电平台,有着2765的轴距和车内后排纯平的底盘。


ID.3的前排乘坐空间我目前用着足够,但只是对于175以下的身高会更加友好,另外前排的储物空间有一个中央通道,可以放一些小物件。而中央扶手跟很多车不一样,用的是可上下调节的扶手,我个人觉得ID.3这个设计很好,符合人体工程学,有点像MPV的乘坐感觉。

女司机乘坐前排头部空间

男司机乘坐空间

拥有高度可自由调节的中央扶手,另外的好处就是主副驾调换位置都不需要下车

后排腿部空间膝盖到前面座椅有三个拳头的距离,即使放一个儿童座椅也不会显得很拥挤,对于家庭用车来说已经足够了。后排头部空间我觉得仅限于175左右的升高,对于身高180左右坐后排,体验感就差很多。

后排头部空间一个拳头高度,还是前排头部空间更高。


后备箱和储物空间方面我觉得对于一般家庭市区代步足够了,如果需要搬家的话,就需要把第二排后排座椅放倒,这样后备箱空间可以变得更大。另外我觉得IS.3的后备箱高度可以,相比于小轿车,可以塞下更高的物品,比如马桶,大箩筐!

放个4个24寸行李箱🧳没问题

后排座椅支持放倒。

动态感受之操控:经过一年三万六千公里的行驶体验,其中我也去开了很多车,ID.3的操控属于同级别没有对手的存在。由于是后驱,前轮有更大的空间用于转向,转向精准,调头灵活,有着125kw的电机,动力输出强劲,在市区代步,就是一个灵活穿梭的小胖三。


大众ID.系列跟其他电车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进档位有两个,一个是B档,一个是D档。B档跟其他电车一样有强烈的动能回收,只要松开电门,会有拖拽感,减速很明显,而D档则松开电门,没有任何的拖拽感,相当于就是空档滑行状态。要说体验感,经过一年多的使用,我都是D档为主,只有下雨天才会B档,我觉得B档磨磨唧唧的,尤其碰到下坡路段我还需要踩着电门补一脚动力,不然下坡还带着动能回收,速度很慢。相比于B档,D档下坡就跟骑着自行车在滑行一样,只需要把脚放在刹车上,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就够了。当然有些ID车友会觉得D档刹车偏软,刹车距离长,刹不住,但我觉得那是还没有适应D档,至于刹车距离其实两个模式都是一样的,当然关于驾驶感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D档状态下,起步轻盈,减速线性,没有B档那种拖拽感,后排坐的也会更舒服。所以我愿将ID3的D档称之为一台动力强劲的油车模式!



动态感受之车机智能化:要说车机智能化,这真不是ID的强项,相比于国产,没有旋转大屏,没有高级的语音控制,也没有频繁的OTA升级!当然也有一些可圈可点的地方。车机方面1.支持苹果carplay 、安卓car life、小米华为car watch等等车机互联,满足车机导航系统的短板;2.车机自带的媒体软件比如QQ音乐,腾讯视频,爱奇艺等等都是免费流量使用,相比于其他品牌几年有效期后续需要车主自费购买而言,更没有车机流量焦虑;


3.车辆APP支持远程控制车辆空调和远程控制充电,这两个功能是电车基本的功能,其中远程空调我是用的最频繁,特别是夏天来了,都会提前开启空调,而且ID的空调给力(大众工程师说是两匹的),开个两三分钟,车厢内就凉快了。


4.辅助驾驶,我这个在购买的时候加装了一个选装包,自带了一个L2辅助驾驶。ID.3的辅助驾驶个人使用感受就是只适合高架和高速长时间行驶,相比于ACC,L2级别辅助驾驶可以转弯,车道居中,对于高速行车和城市高架可以轻松很多。而到了市区道路,我根本不敢用,因为市区路况复杂,插队的太多,自己的安全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目前没有任何一个车企敢承担辅助驾驶出错的责任,所以辅助驾驶还只是辅助功能。




续航与能耗:ID.3的电池是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总容量是57度,但其实可用容量只有52度,上下锁电2.5度,官方续航450公里。


以上都是官方数据,要说实际生活中的,我上面说过我充电频率一般都是一周充一次,前段时间自己测试过。从上周充电到90%到这周充电还剩14%,中间空间基本上就是热了就开,反正就是市区正常行驶一共跑了284公里。这个续航可以说是最接近生活的续航。要知道电车夏天温度高了,放停车场不动,也会消耗电量自动降温。


能耗方面,如果不开空调的话我的能耗一般都在11度电每百公里,夏天热了开空调(22度空调),我的能耗一般在15.3度电每百公里左右。我在手机APP截屏了几个最近的能耗表现,我的能耗一般都是13-15之间比较接近。

早上温度一般都是比较舒适,所以我一般不开空调,能耗都是10-11左右。

当然了,能耗表现,每个人的驾驶习惯,驾驶模式,路况胎压都不一样,所以能耗也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车友群里,有个经常拿ID.3去跑山的,刹车油门猛踩,刹车片都已经换了好几个了,他的能耗常年表现在18左右。
如果想要保持较好的能耗,我建议可以把胎压调到2.8,驾驶模式选择D档,因为这是我的驾驶模式和习惯,如果不在意能耗表现,怎么喜欢怎么来,怎么习惯怎么开,毕竟电车最不差的就是电了!


不满意与改进:说了这么多,车子终归会有不好的地方,ID.3也有很多让我留下印象不好的地方。
1.座椅支称性不够,座椅靠背硬邦邦的,相比于国产品牌的汽车座椅靠背(软绵绵)是真的差很多。所以我只能自己买个靠背克服一下。另外不管是前排座椅还是后排座椅,座椅长度都不够,不能给司机和乘客提供更加舒适的支撑性!


2.不支持数字实时胎压监测,ID.3只有胎压报警,这个功能其实只要加几个感应器就能够解决的,但厂家估计也是为了控制成本,希望后面厂家在升级优化的时候可以把这种更实用更直观的功能加进去。


3.车机APP不支持远程控制车窗,远程解锁车辆。这个功能在当下新能源浪潮下,属于数字化的重要一步,ID.竟然还没有配备,属于有点不够智能化。希望厂家后续升级优化方面可以着重考虑车机APP的可操作性,提供给用户更好的体验感。


总结:车无完车,一部车子有好的也有坏的,但买车,预算也很重要,ID.3这款车从当初的十六万降到如今的十万出头,激烈的市场环境,洗掉了品牌的溢价,更何况当下年轻人买车似乎已经不认可品牌了,(创维的电车也有人买)更在乎的是性价比,那么现在十万出头的ID.3我觉得就很有性价比!
如果你更在乎车辆的操控和驾驶感受,和大众品牌售后的稳定性(大众已是百年企业,上汽大众也有四十年),以及完胜同级别的底盘用料和动力,那么ID.3可以买!
最后,欢迎各位车友准车友评论区一起留言讨论!


  • 用车经验
最后编辑于2024-06-26 18:57:32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