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机车玩家。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行程路线:
Day1:西安市阎良区—富平县—铜川市—宜君县—黄陵县—黄龙县—澄城县,282km。
Day2:澄城县—蒲城县—富平县—阎良区,111km。
——
去年,发小被调往澄城县工作,我早就想去探望一聚,把酒言欢,无奈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就搁置了这个计划。
近期时间稍微充裕,果断给自己放了两天假,出门摩旅顺带访友,并规划了一条从关中平原进入黄土高原再回渭北高原的路线。
车子早已清洗干净,出门摩旅前的心情最令人期待雀跃。由于就是两天的小短途,东西带的很少:除了必备的护具(头盔、头套、手套、护膝、分体式雨衣),另外就带了一套短裤T恤、抓绒外套,还有一个月亮椅,以供路上休息,除此之外就是热水、饮料之类的,也算简单出行。
铜川市,别称同官,陕西省辖地级市。地处西北地区东部、陕西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交接地带,是通往人文初祖黄帝陵及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
铜川自然森林为关中平原北部的天然屏障。有太安自然保护区和香山自然保护区,药王山则为药王孙思邈栖隐故地与纪念场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往宜君县的路上,地势渐次起伏,山峦连绵,自然植被茂密,颇有郁郁苍苍之意。
宜君县隶属于陕西省铜川市,位于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结合部。因适宜君王避暑而得名,属革命老区。
此县森林覆盖率54.27%,被誉为秦岭以北最大的一叶“绿肺”。境内有玄奘手植娑罗树、彭祖故里、北魏石窟群、姜女泪泉、云梦山、战国魏长城、旱作梯田、福地湖、动漫花溪谷等,是仰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雁门支队活跃的红色革命老区,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
黄陵县,乃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黄帝陵所在地,隶属陕西省延安市。
黄陵人文资源浓厚,黄陵县被命名为“中国黄帝祭祀文化之乡”和陕西省首批旅游强县。
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寝位于县城北1千米的桥山之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墓葬第一号,有“天下第一陵”之盛誉。
自宜君县一路行来,经黄陵县、洛川县,所见已然是黄土高原的风土地貌,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在蓝天白云下愈发显得苍莽壮阔。
黄龙县,隶属陕西省延安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中北部,延安市东南缘。西接洛川、南与白水、澄城、合阳毗邻,东临韩城、北靠宜川。
黄龙县发掘出土的距今约5万年的“黄龙人”头盖骨化石填补了中国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缺环,同时还发现了中国新石器时期最大的巨型石钺。现存多处仰韶文化遗址和古刹庙宇、摩崖石窟。
20世纪2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郭宝珊等革命先辈曾在这里进行革命活动,是红25军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西北大捷—瓦子街战役就在这里打响,这一战役也是中国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转折点。
在高土高原上疾驰而过,忽又盘旋下降,抵达沟壑深处,来到黄龙山景区,门口打卡后复又盘旋登山而去。
沿途森林苍翠,道路整洁,在湛蓝的天空下愈发美不胜收。山顶清风横卷,巨大的风车急速转动,与岿然不动的高山峻岭形成了鲜明对比。
翻过黄龙山脉后,眼前骤然一片壮阔。一片看不到尽头的辽阔平原在山脚下向远方铺开,这里的土壤养育了数千年来的黎民百姓,更孕育出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
这,便是渭北高原。
一路无话,惬意迎风而行,平安抵达澄城县,与发小相聚。晚间把酒言欢,畅聊少年时代趣事,心中尤为感慨。时光匆匆宛如白马过膝,转眼间都是三十六本命年,成为上有老下有小的悲催中年,为生活而奔波,能这般自由一聚的机会少之又少。
次日,告别后离开澄城县,在小县城内缓缓骑行一圈。澄城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位于关中盆地东部,渭北高原东北部,南与大荔县毗连,北与黄龙县接壤,东隔大浴河与合阳县相望,西界洛河与蒲城县为邻。拥有尧头窑遗址、良周秦汉宫遗址、精进寺塔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尧头陶瓷烧制技艺、澄城刺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个。刘家洼古墓群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确定为春秋早期芮国国君墓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但小雨绵绵不断有转大之势。遂套上雨衣,一路狂奔,抵达蒲城县。
蒲城县,隶属陕西省渭南市,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东临大荔县、澄城县;西接富平县;北依白水县、铜川市;南靠临渭区。
蒲城古称“重泉”、“南白水”,是陕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北京时间的诞生地,陕西产粮第一大县,被称为酥梨之乡和焰火之乡,周边有唐桥陵、唐泰陵等唐代帝王陵墓。也是国民革命军上将***城和“以尸血谏”道光皇帝的清代名相王鼎的家乡,故有“将相故里”之美誉。
过了蒲城,便是富平。所谓“富庶太平”,不过如此。
不到中午,就赶回了家,宣告这趟访友之旅圆满平安结束。依旧写诗一首:
——
《献给少年》
/
星辰不肯熄灭的长河
浪花明亮
记忆是一条条逐浪游鱼
少年
呐喊过狂风巨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