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寒风刮,蜡梅冷香发”——卧佛寺赏梅小记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辽阔北国。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三九时节,前天的北风刮走盘踞京城多日的雾霾,天气爽晴,正是去卧佛寺观赏早发腊梅的好时候。
头一晚与车友雪哥相约,说好早上送完孩子们之后去赏花,兴奋!
头一晚与车友雪哥相约,说好早上送完孩子们之后去赏花,兴奋!
早上八点多,太阳从东南升起,暖暖的阳光令人欣喜。
稍等片刻,雪哥车到,走起,沿阜外大街西行,进城方向的车好多好多,这个时候去植物园闲游的人的确很少。
稍等片刻,雪哥车到,走起,沿阜外大街西行,进城方向的车好多好多,这个时候去植物园闲游的人的确很少。
眨眼就到了闵庄路口,西山逶迤,好天气,太难得了。
到植物园西南门停车,雪哥的超维是银灰色AT,13万公里多了。
两个大男人,倒也潇洒,走吧。
植物园里多是早锻炼、爬山的老年人。
玻璃温室外面是群体锻炼队伍。
疾步北行,一路交流用车、玩耍心得,不觉就到了卧佛寺前。
十方普觉寺,位于北京市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涅槃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十方普觉寺,位于北京市西山北的寿牛山南麓、香山东侧,距市区30公里。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寿安寺。以后历代有废有建,寺名也随朝代变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重修后改名为普觉寺。由于唐代寺内就有檀木雕成的卧佛。后来元代又在寺内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佛涅槃铜像,因此,一般人都把这座寺院叫作"卧佛寺”。
十方普觉寺坐北朝南,分三路布局,中路有"同参密藏"牌坊、功德池、钟鼓楼、山门殿、四大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两侧有达摩殿及悉多太子殿等配殿。东路院为寺僧起居处,有大斋堂、大禅堂、霁用轩、清凉馆、祖师院等6进院落。西路5进院落,包括3座行宫院。故东西两路有"三宫六院"之称。
早上的斜射阳光打到琉璃牌楼上,色彩庄严靓丽!
一进牌楼,里面就看到了部分盛开的腊梅花。
蜡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
蜡梅性喜阳光,能耐荫、耐寒、耐旱,忌渍水。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主要花木。
一年又一度,沁人心脾的冷香是必须闻一闻的。
正因为腊梅喜阳,所以一圈转下来,感觉现在主要是阳面那几株开得比较兴盛,全部开放估计还要个半个月以上。
爱花喜摄之人真不少啊!
爱花喜摄之人真不少啊!
红心腊梅,前两年是在中山公园惠芳斋里看的,但那儿相对规模少得多。
如果是古刹、古梅,那该多好啊!
转到天王殿前,功德池反射的阳光映在腊梅上,波光粼粼的感觉更好看了。
功德池里锦鳞多。
卧佛寺感觉修葺一新,结构谨严,就是没有僧侣的寺庙,怎么都没有了感觉。
功德池畔的这株柏树,满满的都是柏子,吉祥。
寒冬腊月花儿少,腊梅怒放岂可不拍几张呢?
几十年以后,梅树老壮,盛开的时候,该是多美的景象!
转到后院,一排梅树,多是含苞待放的状态。
明亮的蜡黄色,好看。
春节前后,估计满园的梅树都应当盛开了。
冷空气一来,雾霾没了,空气质量优,这样的晴和冬日,走走看看,美快!
一圈转完,回头再看一看,以后再来吧!
我和雪哥,体能都不错,接着往上走。
迎面是下山的老同志们,他们来得可真早。
樱桃沟内水杉高
很快就走到了水源头。
下山。春暖花开的时候,再来。
今冬不冷,水面冰薄。
西山山势和缓,怀抱中的樱桃沟是好地方。
下面有个梅园,不过这里的不是腊梅。
早春时节,可以来植物园赏梅园的红梅、白梅。
最后拍一张全景图,到此一游吧!
胡同的老北京美食。
中午,回到二环里,邀雪哥到“老郑吊子”品尝炖吊子、油渣馅饼,还有老郑家的酱肘子,饱饱一顿,赏梅半日闲游完美收官,这样的车友出游感觉非常不错哦,呵呵。
草草一记,作个记录分享一下吧!
草草一记,作个记录分享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