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先去古文化街。古文化街的建筑总面积有2.2万平方米,古建筑高低错落、蜿蜒曲折,一阁一檐皆有讲究。所有名堂,一律青墙红柱、磨砖对缝,配上不同形式的隔扇门窗、栏杆、屋顶翼角,显得隽秀、古朴、典雅,加之匾额、楹联、宫灯、旗幡、精美的木雕及1500多幅艳丽的油漆绘画,更增添了这条街的古典文化气息。
作为“津门十景”之一,古文化街依然保持着当年的建筑风貌和基本线型,其建筑风格为仿明清小式建筑,层高均为一、二层;街区走向自然曲直,错落有韵;外檐建筑尺度适中,商店铺面长短有序,呈现出鳞次栉比的古街效果。古文化街充满了浓郁的古老味、文化味、中国味和天津味。
从来不在旅游景区购物的老猪终于也禁不住诱惑,果断出手之后的结果是爱不释手。
漫步古文化街,进出店铺时,会看到许多店铺门面檐下、枋间有一幅幅极具江南造园艺术风格的苏画。据导游讲是由天津美院师生亲手绘制,构图生动有典,形态逼真,使得古文化街绚丽无比,风采迷人。
古文化街以经营文化用品为主。街内有近百家店堂,其中不乏像“泥人张”、老美华“”这样的一些享誉津门的老字号。
天后宫是古文化街的中心地带,在天津很早就有“先有天后宫,后有天津卫”之说。天后宫俗称娘娘宫,始建于元代,宫内供奉着是“天后娘娘”——林默(妈祖),为北方罕有的妈祖庙,体现了天津作为漕运和海运集散地的传统地位。天后宫也被称为除澳门、台湾天后宫之外的世界三大妈祖庙之一。
在天后宫广场高高矗立的两棵帆杆已有600余年的历史,据传,在天后宫建成的不几年,为了保佑出海的人们永远平安,在天后宫的门外建起了这个帆杆,在每年的皇会和天后生日的那天,这两棵高大的帆杆上各挂有24个大红灯笼,用以祈盼出海人们平安返航,相传到了夜晚,返航的人们刚刚进入大沽口,就可以远远望见家乡的帆杆了,归航的人们更是归心似箭,总是连夜返航与家人团聚。在广场的东侧、临近海河方向有一座戏楼,把天后宫广场围成了相对独立的空间。
离开古文化街,去著名的瓷房子。瓷房子,是天津市赤峰道一座用多件古董装修而成的法式洋楼;瓷房子主人张连志亲自设计,用他自己多年收藏的古瓷器、汉白玉石雕、水晶石与玛瑙,以及数以万计的瓷片等作为装修材料,让洋楼华丽“变身”,披上“中式外衣”,变得古色古香,珍贵的用料也让房子堪称价值连城。
天津意式风情区,又名新意街,是意大利本国以外在世界上唯一一处大型建筑群。全区1902年建成,为当时意大利在中国天津的租界区,也是中国唯一的意大利租界。风情区于2005年修缮完毕,自海河岸边绵延到胜利路。目前尚有意大利租界时期留下的多处小洋楼和名人故居,经过整修成为旅游和商务休闲场所。
在风情区里的小广场上现场演奏的美眉。琴声婉转悠扬,宛若天籁,引得游人驻足聆听。
天津意租界,是意大利在海外唯一的一块租界。在天津九国租界中,意租界面积不大,建立较晚,但却形成了独特的意大利风格建筑群。在这里,上百幢意式建筑角亭高低错落,满眼圆拱和廊柱,广场、花园点缀其间。虽历近百年风雨沧桑,却依然展示出久远的历史意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勾画出一道“世界建筑博览”的亮丽风景,此区片,是我国乃至亚洲仅有的一片意大利式建筑群。徜徉其中,让人似乎感受到地中海风拂面吹来。
风情区内游人如织。图为游人现场体验制作巧克力食品。
风情区内售卖的各种精巧的手工艺品亦不乏异域特色,猪小戒同学看准时机,果断出手,欢天喜地的斩获了一陀屎(储钱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