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1029 自驾游论坛 >  【自驾】2011穿越俄罗斯(综合篇)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发表于 2011-7-21 23:25:59

【自驾】2011穿越俄罗斯(综合篇)

 

 跨国自驾游,穿越俄罗斯,这是很多人的梦想,因为从中国往西方走,必经俄罗斯。
    本次跨国自驾,境外历时29日,车辆5部(2部奇瑞、2部众泰,1部SX4),人员15位,平均一辆车3人。年龄最大的为陈昕74岁,最年轻的邢海43岁。平均年龄56岁。 这就是发生在2011年夏天的故事:上海-圣彼得堡(其实我们比这还要远3000公里)。
    大家在红场摄影留念,2011穿越俄罗斯进入第二个高潮

   形成本次自驾活动,主要是因为北京老陈的执着。他是一位以旅游为特别生活方式“旅游达人”,9次进藏进疆,开的车从“大头鞋”到“2008”各不相同。从2007年就开始筹划俄罗斯自驾的计划,但始终没有成行。

来自北京的74岁的旅游达人陈昕与俄罗斯老兵,在二战的坦克前合影。摄于俄罗斯古城--上诺夫哥罗德 于2011年6月30日
我的2010年《[A3]跨国自驾中国车 欧亚***走单骑》、《【A5】奇瑞暴走俄罗斯(一)》和《 开国产车 ***自驾欧亚行》,发表在汽车之家各个论坛,他读到后,也在本论坛上发文

   

     陈昕.74岁,少年在哈尔滨,北京人,高级工程师,退休后成了自驾游痴狂者和摄影发烧友。是他的执着感动了我,我就于2011年3月最后决定,开始了“2011穿越俄罗斯”计划,于是就有了这一5部车15人的跨国自驾活动。我将我的经验和资源都贡献出来,我们的自驾30天计划就出来了:境外部分往返“满洲里--摩尔曼斯克”,大家于2011年6月9日在满洲里集合。7月9日返回。我们的“夕阳红”车队竟然做到了。

   我们在欧亚分界线上打开了条幅
  这是我们车队全体合影,叶卡捷林堡的欧亚分界线,这是我们出国自驾的第一个高潮

    6月10日一早我们从后贝加尔斯科进入俄罗斯,在俄罗斯行车29日后于7月9日返回满洲里。在俄罗斯境内行驶20000公里。

在俄罗斯莫斯科国家杜马停车场,这是1号车飞车手,来自重庆的谭飞腾,他是第三次驾车穿越俄罗斯。对西伯利亚,他有最独特的理解!
这是重庆谭先生在驾车。
因为车友张明楼、张宗眉从上海出发开始的形成,我们在圣彼得堡是更有意义的支点,我们给车上写“上海-圣彼得堡”。此照片摄于与摩尔曼斯克公里上,路牌显示还有541公里到达。
这是2号车手张明楼、邢海和俺在摩尔曼斯克火车站的合影。这一天是2011年6月25日

这是张明楼、邢海驾驶的2号车奇瑞A3,在俄罗斯联邦公路上超车...

这是1号车和2号车在俄罗斯联邦公路旁,车上的人,进林子里Make water!

2号车手邢海还是一位业余书法家,这是他在圣彼得堡的留影,他的外号叫“范伟”!
友好的莫斯科警察,在知道我们是来自***之外的东方,不熟路况时,就给我们带路,我们就这样进入红场。(摄影吴涤新)
2号车手张明楼是画家,因临摹永乐宫壁画等而名声大振。这是他在克里姆林宫城堡前
2号车的张宗眉先生是画家和职业摄影家,这是他在写日记,他的字太漂亮了。因为时间太紧,我们没有给足他搞创作的时间,这是一点遗憾。
在俄罗斯喝牛奶是最放心的,因为哪里都有牛。重庆老乡张宗眉和谭飞腾在西伯利亚。

去程线路:上海-北京-鞍山-通辽-阿尔山-满洲里-赤塔-伊尔库茨克-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克麦罗沃-新西伯利亚-鄂木斯克-秋明-叶卡捷琳堡-喀山-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

这是1号车,俺的瑞虎1.6s,2011年6月1日才登记上牌的,车的后透视玻璃有线路图

返程线路:圣彼得堡-莫斯科-喀山-车里雅宾斯克-库尔干-易西姆-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麦罗沃-克拉斯诺雅尔斯克-伊尔库茨克-赤塔-满洲里-哈尔滨-鞍山-上海。

3号车手孔令成来到伏尔加河畔吃鱼,成了一大乐事
62岁的孔令成在西伯利亚。这是我们5台车中唯一的进口品牌
夫妻两开车挑战北极,3号车吴涤新和由大姐都是67岁的人了,设于东西伯利亚
3号车的北京老吴,是1962年入校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毕业生,在中海油工作到退休,67岁的他,仍有穿越俄罗斯的雅兴。他50几岁时曾开摩托车-天虹90进入西藏,那一年是2000年。这是他在吃我们在贝加尔湖自己钓上来的鱼。
在贝加尔湖体会钓鱼的乐趣
4号车是众泰朗悦,车友是两对夫妇,这是车主陈昕和王燕一家,摄于摩尔曼斯克城外,2011年6月24日
 
4号车手冯彦清
我们中国人,都多受俄罗斯女性青睐呀?摄于东宫广场。摄影吴涤新 
  他来自北京一个从事海运的国企,刚刚退休。是著名的快车手。他带着自己的爱妻参加了穿越活动。摄于摩尔曼斯克苏联保卫者纪念碑前,2011年6月24日
“看我多兴奋呀”-4号车手崔小平,她和冯彦清是一家的,曾是一名中学教师和校长,退休后有了穿越俄罗斯的梦想。摄于叶卡捷琳堡的欧亚界碑上,2011年6月18日
在俄罗斯的秋明,我们遇到了中国同胞在这里种植蔬菜,这是哈尔滨人徐万福和我们4郝车友北京冯彦清一家合影留念
5号车手王庆元--他和他的众泰5008新车在赤塔
5号车的团队--北京人刘方、贾桂荣和王庆元

这是俺荣幸地和两位美女姐姐相拥合影。摄于北极圈内--摩尔曼斯克
摄于莫斯科红场,2011年6月20日
五部车全到齐了,摄于莫斯科红场,2011年6月20日

    我们全程无罚单就完成了穿越俄罗斯的自驾活动,虽然大家辛苦一点,虽然觉睡得少一点,饭吃得不随口一点,但是人生一次重大的挑战,我们“夕阳红”车队承受住了。自豪吧!

这是北极圈标志杆,我们在这里迎来了第三次高潮
栾东海和大鹏作为6号车手,完成了北极圈之旅的最辉煌的一段,夏至之后开入北极圈

这是鞍山人栾东海和好友大鹏在摩尔曼斯克的上海饭店前合影,摄于2011年6月24日

在开往摩尔曼斯克的公路旁
    6辆车组成的车队,浩浩荡荡开进北极圈
    2011穿越俄罗斯的“北极圈之旅”在此留下浓重一笔
在整个自驾的过程中,美几乎无处不在,从自然到美人都如此。
让人充满遐想的--红场.我们在雾中走来....
在俄罗斯行车人是要给动物让路的...这一景致,中国将永远看不到了
[ 本帖最后由 刘开宇 于 2012-02-09 21:12:31 编辑 ]
 
分享到:
20
发表于 2011-7-22 13:08:14
 一、开车过海关

 
我的瑞虎1.6S,停在海关楼外,准备进入俄罗斯,摄于2011年6月10日。我们的目的地是摩尔曼斯克,要经过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从上海北京算往返2.5万公里,是实事求是的挑战之旅。
   从满洲里出关,我们首先就遇到了凭“路单”进入武警把关的大门的问题。我们的出关文件,士兵是没见过的,因此不能放行。我打了电话给给满洲里边检站的李雁北副政委,他正在大连出差。不过一会,士兵就来找我们让进入了这个最难进的大门了。领导发话了自然放行。
在口岸外留个影,鞍山老乡--曲哲在满洲里做修理俄罗斯大货车和修制冷车业务,做得挺大。我们在2011年3月,在鞍山认识的。他也为我们送行。左二是曲哲--俺的好哥们,他要送完我们,再给鞍山电视台记者范金鹏送上回鞍山的火车。

负责采访的鞍山电视台范金鹏和鞍山老乡曲哲也被特许进入海关监管区。第一关就这样通过了。

图片已删除

    正在当班的白浩科长,因为正在接待上级检查,没有及时出来接我们,等我们被李政委用电话告知执勤武警放行我们进入后,刚晋升为少校的白浩就过来了...


海关女关员在审查开车出关的文件,她的业务很熟练

    她很快就办好了我们的出国车辆手续。中国人的雷厉风行作风与俄罗斯人的效率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出境的通道前排队时,我认识了俄罗斯朋友瓦列里,他也是开车走莫斯科的。他对我们看着中国车敢挑战地球最长的公路,不禁对我们刮目相看

这是满洲里公路口岸国门附近

我们的车辆正在进入满洲里口岸的车辆待查通道

等我们踏上俄罗斯得领土,时间已近第二日。如果从我们进入中国满洲里十八里公路口岸大门算起,过关竟然用了我们大约10个小时。没有遇到大麻烦,就是要学会适应低效率。带的蔬菜水果都被允许带进去,但生鸡蛋被扣下了,我看这个年轻的 俄罗斯美女关员并不严肃,就说了几句好听的话,也就都带过来了。

俄罗斯虽是一个喜欢慢腾腾地排队的特别人群...但人是很善良的。
进入到俄罗斯,我们就像飞出笼子的小鸟,展翅高飞了。

路旁的白桦树和静静地湖泊(摄影陈昕)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09-20 07:46:11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3:10:09

 
俄罗斯“大洋马”
我们中国自驾的车友很多人到俄罗斯,他们似乎都对“大洋马”赞不绝口!他们把高大美丽和健康的女孩叫做“大洋马”。

图片已删除

这是北京冯先生在圣彼得堡等冬宫广场上,与着古装美女亲切合影
这是北京老吴在贝加尔湖畔自然保护区
这是重庆的“大裤衩子”谭先生,在喀山古城旁
这是北京王庆元在摩尔曼斯克的二战纪念碑前,与俄罗斯的高胸女PK纹身艺术
俄罗斯的高胸女,和我们“眉来眼去”,魅力四射!
鞍山栾先生在圣彼得堡和古典俄罗斯美女亲切接触
谭先生不懂俄语,却能自如地和美女进行沟通,摄于圣彼得堡夏秋彼得要塞
们都爱拥有和拥抱美丽,虽然我们个子小点,但是我们丝毫不自卑! 大家都是中俄友谊的使者。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1 08:50:24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3:11:52

   三、俄罗斯是美女的天堂

    这是圣彼得堡卖旅游商品的美女

这是路旁持有鲜花的美女

    这是摩尔曼斯克婚礼上的欢乐人群

    北极圈里的年轻人

    穿越时空的俄罗斯美女

    胖胖的贝加尔湖畔美女

贝加尔湖畔的热情美女

    胖人更美丽

    圣彼得堡东宫广场的美女

    路边的普通女性

    买松子的小姑娘

   俄罗斯的高胸女

    美女也爱摄影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2-02-29 01:09:20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3:13:29

   四、俄罗斯的加油和油价

 进入俄罗斯之前,我就听你刚说俄罗斯正在闹油荒,就是说5月份以来,加油站里无油可加。等我们进入后才知道,这个担忧是多余的。

我们的车在加油站里加油
但靠近中国的口岸附近,俄罗斯的油价,几乎和我们的一样了,达到了32卢布/升(这里都是指相当于我们的93#),但进入1000公里后,仅仅在25卢布左右了;    在加油站里。俄罗斯加油站里没有加油员,都是自己交款,自己加油,所以要会说话才好
    等我们到克麦罗沃州,价格最低的仅仅21-23卢布了。在联邦公路上,加油站分布比较广,油料充足。(28.20卢布=1美元;或者1人民币=4.3卢布)价格还是平均比中国便宜1-2.5元。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09-20 07:48:07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3:15:45
波罗的海的璀璨明珠-圣彼得堡   车友开车走了10天,终于到了俄罗斯最漂亮的旅游城市--圣彼得堡。圣彼得堡的夏宫和冬宫是这里仅有的两个收费进入的博物馆,夏宫有点像我们的北京的颐和园,是原来皇室夏天休息的地方,就在芬兰湾旁,是一处以喷泉为美的特色皇家园林。门票相当于人民币80元吧。夏宫正面前的金顶教堂
川流不息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参观这座如见叫喷泉公园更准确的皇家园林
这里的喷泉都始建于250多年前,就是说,那个时候还没有电力,所以喷泉是利用地势的高低落差提供能量的。
每个喷泉其实都有故事,但我们没有全部记下来
水利的无忧,造就了俄罗斯人民在制作喷泉上气势恢宏
雕塑,在这里的所有公园都有,这里的技术学院的雕塑专业每年每年培养出很多这方面的艺术人才。


北京吴涤新先生和俄罗斯小女孩合影留念
大家在夏宫金顶教堂前先合一个影,之后,北京老孔就丢了!这可给大家急坏了,还好,最后他硬是靠身上有一张宾馆的房卡,做地铁和公交,也回去了!没有耽误我们挺近北极圈的步伐...高个带着帽子的就是老孔。
在老孔走失的时候,我介绍来的导游--女留学生夏爽在第一时间用手机告诉了我。这是她和北京王艳(老陈的夫人)合影

从这一张照片看,这里还是欧美人多,东方人少一点。


打扮成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服饰的俄罗斯青年和女士与游客合影留念





在商亭前买点吃的,贵一点也要买,毕竟要知道这里的消费水平。这里的价格大约是北京同类地点的3倍吧。


孩子的待遇总是不错的



作为导游的夏爽,在和小朋友聊天。她没有让大家失望,及时提醒大家注意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和证件现金,但还是有人不注意,结果在阿芙乐尔巡洋舰上,终于有人被偷了。那是后话,是大家自己去了参观时发生的...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4 10:48:04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7:06:40

          众泰车的北极圈之旅

      众泰车在国内虽然是个比较小民族汽车企业!但是最本次欧亚穿越自驾却十分有自信,当我接受北京74岁陈昕的邀请,作为领队、导游兼翻译时,我就知道,众泰为本次活动,赞助了两部车:众泰朗悦和5008.

    事实上这两天车的真实表现没有让大家失望!我也深知,这是众泰和北京老陈多年来不断追求完美的结果!等大家回到满洲里后,众泰的董事长又到了边境迎接大家了。这就是做人的高水平。这是众泰两车的北极圈之旅的发车仪式...表现出的是自信和坚定。我开奇瑞走过4次俄罗斯,和厂家的磨合还没有人家达到这样的水平哟。这是进过圣彼得堡时,在斯莫尔尼宫前拍照!列宁在此工作过。
离开了莫斯科河圣彼得堡等大城市,开往北方,大约走1500公里,就是摩尔曼斯克。这是在M18公路旁的加油站,这里油价开始高一点了,但还是比靠近中国的地方便宜多了。
废弃的警察岗亭和大型车辆停车区,就相当于我们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服务,除了吃饭外,都要自己伸手....这里没有中国那么多的服务人员。两者之间的背景中的天蓝色碑文上写着俄语的“北极圈”!大家终于找到了这个地面极地标志物。拍照留念的是北京老陈两口子。
北京冯彦清在极地杯标志前奇瑞虽然没有赞助汽车,但鞍山的安奇汽贸,作为4S店,给俺做的横幅,都派上了用处。
大家还是高兴地打出来横幅。北京团队在标志物前
我也在忙着给大家拍照这是我们的6辆车组成的车队...在极地标志前俄罗斯的丧家狗挺多,我们有时喂它们面包都不吃,还是爱吃柔和骨头哟!这是我们在一个修理壕沟里自己更换机油。车的更换机油里程,我们都超过了国内规定的5000公里,一般都是10000-15000公里才换机油。北极圈内的河流湖泊非常多,也多雨。不过我们竟然在夏至前后遇到了晴天。开车进入北极圈后,高大的松树、白桦树便少了,灌木丛多起来!路旁的牌子上不时提醒司机,开车别撞到动物鹿...
这是半夜2点的太阳,已经不落山了,再过一会,又开始缓慢地升起来了。此时的俄罗斯北极圈里的人也并不都睡下,这不是,她在和北京74岁的陈昕合影。这几位也是当地的夜晚不睡觉的年轻人,看到我们的车队。兴奋滴和我们打招呼!
这个胖胖的俄罗斯男人,听到我会说俄语,就过来问了我很多问题,再邀请我,在我的车前留影。

老陈是我们的英雄。他还能说几句俄语,但就是他和人家说俄语时,我还得给当翻译。这个指示牌上写着,左转300就进入摩尔曼斯克市内。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4 17:29:50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7:07:32

五、一步跨欧亚



   这是我们车队合影,在叶卡捷林堡的欧亚分界线 这一天是2011年6月18日。
   我们知道乌拉尔山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我们从西伯利亚平原驱车10天,终于到了一步可以跨欧亚的地方。

在欧亚分界线,这是画家张明楼和我分别站在亚洲和欧洲.

旅游达人--陈昕,74岁,北京的退休高级工程师;九次走过西藏,是一位有着特别品味的老人,他的西伯利亚之旅,众泰厂家给予赞助两部车,奖励他的伟大创举。




在欧亚分界线上



“看我多兴奋呀”



北京老冯在欧亚分界线上


张明楼的欧亚新感受--站在亚洲指点欧洲



我们的车队也可以说是夕阳红车队了,平均年龄56岁;摄于叶卡捷林堡的欧亚分界线



大裤衩子--谭飞腾在欧亚界碑,摄于叶卡捷琳堡


吴涤新和谭飞腾是相差24岁的忘年交,这是他们在欧亚分界线上

给企业也宣传一下

这是谭先生和我的合影

这里已经是跨欧亚的叶卡捷林堡,我们的谭先生与友好的警察合影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09-30 12:05:42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7:10:14

   住进了俄罗斯人家

    北京74岁的陈昕是一个很有俄罗斯情结的老人,少年在哈尔滨长大,吃着俄罗斯的有着臭鞋垫味的奶酪竟然还赞口不绝!全家人都几乎能说俄语,就他不能说。

    这次驾车穿越俄罗斯,给老陈安排好,是必须的!进入圣彼得堡后,车友们都住在了宾馆,我却给他们两口子安排住进了俄罗斯人家。这就是女房东的Tamara,我的一位俄罗斯干姐姐。女主人Tamara是一个画家,列宾美术学院毕业。她在厨房给客人做饭。这里虽然住在城市内,但是靠近十分靠近地铁车站的城边。在如此寸土寸金的地方,能建起木屋别墅,已经显示出女主人的的办事能力和男主人的木匠手艺。院子有一点乱,但是人在其中倒也十分舒服。
树木是是生长各种野果子的,就是花朵....6月天,野果子还没有成熟。
客人在这里常有聚会,也是显示女主人的高超厨艺。
她的家我没少去,这是我们又一次在她家聚餐时照的。热情开朗,自然大方和勤劳善良是俄罗斯女性的一贯性格,这些都适合形容她。她的老公不仅是个好木匠,还是一个烤肉串的高手。
我们每次聚会都少不了这道菜。这是俄罗斯的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她家的室内装饰也是与众不同给客人做的晚饭已经准备好了!
墙壁和冰箱门上的小玩意搞得满满的。她的女儿SVETA嫁给了瑞典的希腊人。这里有外孙子的照片不少。

喝完粥,吃过面包香肠或者奶酪,就要吃甜食了,喝茶或咖啡,吃饼干...有机会进入俄罗斯人家,是我给老陈专门安排的特别节目。这是主人的卧室,如今给了老陈两口子住。
卧室也有喝茶区,可以在这里聊天。房间都是用实木建造,绝对的没有甲醛味道,倒是沁透着木材的芬芳味道。沙发拉开就是双人床,其欧式风格中似乎多少地还有那么一点日本式的睡地板的痕迹...逍遥椅的旁边,还有一个地球仪...这就是一个普通俄罗斯人家的真实写照。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4 17:20:10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7:20:27

六、车子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故障

   

 美丽和辽阔的西伯利亚,让无数车友心驰神往。


开车走在这里,才知道什么是地球上最辽阔平原!

   我当时判断是电脑问题或者是防盗器锁死!就自己试着用断开电源的方法初始化电脑,但仍是不能发动着车;我们首先用A3拖着瑞虎前行了大约20公里后,到了这个叫 Alzamai的地方--相当于我们公路的服务区吧。因为这里手机有信号了。我和奇瑞中国公司的电话打通后,便拿着电话等消息。过了几分钟,莫斯科奇瑞总部盛木宝先生来了电话,告诉我,可以到克麦罗沃KEMEROVO的奇瑞维修站。不是很远,仅仅一千公里,这在俄罗斯不算距离很远哟。

无巧不成书!我看到两部专运小轿车的返程大货车。在谈好价钱后,我们给瑞虎推过货车跟前。

俄罗斯的货车师傅再用专有设备把我的瑞虎拽上拖车。

大裤衩子谭飞腾上了大货车,这是他拍的司机

和老陈、司机合一张像
    不知怎么地,我丝毫不感到紧张,因为我心里知道,有祖国给我做后盾,由厂家的支持协调,车子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在海外,遇事不慌,这一点很重要。没有迈不过去的火焰山!
   这里是奇瑞在克麦罗沃的维修站,在这里仅仅几分钟,专业人员就排除了防盗器的锁,我们有继续前行了。

  战胜了的难题,才能获得更大的满足。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09-20 20:56:02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7:21:30

 七、做保养我们自己动手



准备换机油了,车子跑到了5168公里,这是一个十分吉利的数字



新车应该在5000公里更换机油和机油滤芯了,我们找到一个铁架子,自己动手换的机油。在国内我看到奇瑞的专业维修人员使用三角工具安装和拆下机油滤芯,我于是就在国内买了一个带上。15分钟搞定。

给大家领进餐馆吃饭,这样一边换机油,一边也不让大家等着。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09-20 20:57:31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7:28:28
八、他乡遇同胞也是件开心的事

2011年6月17日在俄罗斯的秋明市郊,我们遇到了中国同胞在这里种植蔬菜。他们很热情,邀请我们到他们的工作地方看看。这是哈尔滨人徐万福和我们北京的老冯一家合影留念

中国农民在俄罗斯从事蔬菜种植的很多,我们在这个路牌下路300米,就进入中国农民的蔬菜大棚



在秋明,我们遇到了中国同胞很能干,他们种植的蔬菜都批发给俄罗斯当地的蔬菜大库,大库在批发到菜市场或者超市。到俄罗斯种植蔬菜的农民,看我们开车走进后,和我们合影留念



徐万福是开车送蔬菜的途中,我们在饭店遇到,经过自我介绍,大家就认识了。我这一路,就总能收到他的祝福短信,也是托他的福,我们于6月20日下午平安到达圣彼得堡。



秋明,这是一个中国农民种植蔬菜的天堂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4 10:50:15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18:33:33

    九、挺进红场

    我一直认为开车敢闯进莫斯科,特别是能开进红场,这是一件很有男人气概的事情。如果是带着一个车队开入红场更是有纪念意义。2011年6月20日早晨,我们做到了。
而且是俄罗斯警车为我们开道。我们于6月19日晚上到了离莫斯科有220公里的郊外住下,第二天一早莫斯科时间3点起床,开进莫斯科。此时天刚开始泛白...


我们把车就停在了俄罗斯国家杜马大楼的停车场,莫斯科这里是免费停车
莫斯科红场一角,墙上的牌子写的俄文是“红场”,在俄语里,红色就是美丽的代名词。
给我自己和车在红场照一张纪念照吧
把中国车开进红场:要克服堵车、找停车位和说服警察让您进入并照相这三道关,当然了,不熟悉道路也是一道关。

我们的中国车,开进红场,立刻招致警察的干涉,但我事前有准备,所以被特许5分钟照相(背景中的殿堂是圣瓦西里教堂)
把自己家的中国车,从遥远的东方开进莫斯科红场,不仅仅是烧钱的游戏,更是要有一点胆识的,她向世界人民昭示:中国人不仅能吃饱饭,而且还能开车出国遛弯了。我们就是传播友谊之旅。
这是我们的5部车以此排开停在了红场上,分别是两台奇瑞,一台天语和两台众泰。(本图摄影谭飞腾)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4 10:51:32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20:03:24
十、吃烤鱼
到俄罗斯如果你不爱吃鱼,那实在太遗憾了。烤鱼是这里的特色。
我们都爱吃鱼,这是伏尔加河的熏鱼,味道鲜美,蒜瓣肉这是白贝加尔湖畔买烤鱼俄罗斯的河流太多了,此图是我们在上一个摆渡,过河




买烤鱼的姑娘,很漂亮因为鱼肉是蒜瓣肉,又有鱼皮,所以当地人教我们就用手抓着吃。北京老冯的妻子崔老师,在喂自己的老公。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4 11:03:51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20:05:25

    十一、抵达圣彼得堡


 回到了家,吃到了老婆给俺做的红菜汤啦--摄于2011年6月20日。我们吃了一路的俄罗斯红菜汤,到了家里才注意到,还是自己老婆做的最好吃哟。
俺也开车到家了,这里是孩子和他姥姥夏天住的别墅坐在了家里的院子里,就是感觉不一样

来到拉多加湖畔,陪陪老婆孩子转转也是天伦之乐。这里已经是6月22日的夏至,白夜开始了 。院子里盛开着花朵,让人心旷神怡
悠哉的俄罗斯女孩晒着太阳,享受的是皮肤逐渐晒黑的快乐。

 把车子停在了大街上的小停车场,她休息2天后,就开进北极圈。从满洲里算起,我们已经开出来8300公里了。还有1500公里,就走完了一半。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4 11:08:16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20:06:03

    十二、极地婚礼



俄罗斯极地摩尔曼斯克城内制高点上,有个纪念二战的苏联极地保卫者纪念塔。我们在此遇到结婚的队伍

    6月24日是一个很特别的时刻,我们开车来到了位于摩尔曼斯克市内的制高点---“苏联极地捍卫者”纪念碑。因为这里不让停车,我们又没有看到警察,就只好把车停在来半山腰再步行进入纪念碑周围。希望是等见到警察时,若获得许可再进入拍摄。

 刚进入不久,几辆婚车伴着音乐来到这里。下来的结婚的队伍。


新娘子比新郎个头高


她们都是极地美女的代表


自信的俄罗斯极地美女,很能煽情!高胸脯是她们的自豪



黑头发的女性不是很多,但也被我拍到了。

 裙子是女性的专利,在俄罗斯我们体验到了


她大概是伴娘之一


她的个头高,胸也高,有时甚至让东方女人嫉妒


 美女在竟美


这里美女争奇斗艳



这里的气温,在中午时分就只有20°,但这不影响女性穿着裙装展示魅力。



俄罗斯人在给婚礼增添了内容---到卫国战争纪念碑前献花
新郎新娘热吻



俄罗斯极地摩尔曼斯克城内制高点上,在这个纪念二战的苏联极地保卫者纪念塔前,我们与结婚的队伍一起热闹起来。



婚礼上欢乐的年轻人--手舞足蹈

       新郎官没有新娘子个头高哟!




摩尔曼斯克的婚车


小孩子也是婚礼上的座上客。



极地美女和北京王庆元比纹身艺术-龙戏珠



过了好一会,热闹的婚礼人车退场了,我们也看到警察巡逻了,


就上去征得警察同意,我们开车进入纪念碑前,我也兴奋地手舞足蹈起来。这里是摩尔曼斯克的标志性纪念广场。我们再往北走就是大海了....


在征得他们同意后,我们都走过去和他们一起拍照互动,其乐融融
中国人结婚,一般是在饭店大吃一顿,在大街上租豪华车兜一圈,号称结亲;俄罗斯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09-20 21:29:44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20:17:40
在圣彼得堡的彼得要塞、涅瓦运河和广场前

圣彼得堡是我们玩得最充分的地方,虽然仅仅有前后5天时间,但这里的代表性经景点,我们还是都到了。我们大家信步走进彼得要塞的东北门。从这里开始了一天中旅游景点开始。路灯这里的很与众不同涅瓦的运河,在彼得要塞的周围,游船也有绕城项目,在招揽旅客。

圣彼得堡有300座桥,在这里就能看到10座以上。因此圣彼得堡也成为北方的威尼斯。

在要塞的周围,就是众多的无名教堂
远远望去,彼得要塞周围,都是休息的游客。但金灿灿的100多米高的宝塔,熠熠生辉。

双头鹰国徽的由来,在这里肯定有故事。

穿过大门楼,就免费进入了这个坐落在市中心和涅瓦河畔的彼得要塞。
大家都忙活着摄影。小姑娘的陀螺仪,进入大家的眼帘。
这是最近新增设的旅游项目。

这又是什么古典造型。着民族服饰的少年,让我们兴奋不已
如此比例失调的彼得塑像,据说是因为丑化了彼得大帝,而被打入冷宫。后来大家听说了,就都想看看是怎么魔化了彼得。于是就不得不再摆出来--大长腿、小脑瓜的如此塑像。


金塔下,就几口大棺材







参观要塞的学生也不少。著名的阿芙乐尔巡洋舰,十月革命的故乡,发出第一声起义炮响的地方。北京贾桂荣在此留念
要塞外的涅瓦河岸。

这个以彼得大帝命名的城市,给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9 22:24:41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21:35:01
乘坐一次圣彼得堡的地铁,车票价格25卢布,有点贵
滚梯很长,说明地铁很深。因为地铁要穿越涅瓦河底...俄罗斯人在地铁上看书读报的,是很普遍的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4 17:37:35 编辑 ]
 
发表于 2011-7-22 21:35:54
冬宫--著名的艺术殿堂

圣彼得堡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建筑艺术的的博物馆,桥梁和楼房都不拘一格。
北京老陈在摄影的创作中还突然别出心裁地发现,窗户可以揭示一种艺术的审美新郎新娘的结婚,在俄罗斯都要去户外拍照纪念,其中除了烈士纪念北外,就是这涅瓦河畔的建筑物旁。
卖俄罗斯纪念品的也是一道风景线。进入冬宫后,艺术宫殿的感受就让人目不暇接了
















[ 本帖最后由 pairleaf 于 2011-11-24 21:00:17 编辑 ]
 
12345...28 / 28 页下一页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