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17325 自驾游论坛 >  阿琬银星自驾【环游中国300天】—更新至【大美川西甘孜!】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读图模式 发表于 2015-5-23 11:13:53

阿琬银星自驾【环游中国300天】—更新至【大美川西甘孜!】

 

行程安排

  • 行程1: 深圳出发,逆时针环行中国   预计5万公里,300天

=====================================================

【出发时间】2015-3

【旅行周期】30天以上

【人均费用】10000以上

1.13更新最新长文大片,

17141楼   不去人挤人的九寨,四川甘孜的美景和人文足矣让你惊叹!


2015年3月29日,我们从深圳出发了。


恋爱6年,结婚4年,在30岁之前,我们双双在职业上升期辞掉了工作,决定开始为期10个月的远行。

1部车,2个人,5万公里,300天。

其实,究竟在什么时候结束,到底会走多少的路,我们也不确定。生活就是需要更多的未知,适时地去改变,不是吗?与其说这次是一场超长途的旅行,不如说,是我们想换一种生活方式,看一看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


8月21日补记如下:

感谢论坛上有这么多朋友关注并支持我们这次旅行,在这里收获了很多的温暖与正能量,希望我们能坚持走完剩下的旅程,和大家分享我们一路上的故事。


我和星爷很想全部都回复大家的留言,因为99%的都是那么的振奋人心、让人温暖感动,但旅行中时间经历有限,有时只能随缘而回复,希望大家谅解。想深入沟通或了解我们旅行点滴的朋友,可关注我的微博@BLIG王阿琬,或微信公众号“blig1202"


另外,集中回答一下出现频率较高的几个问题,对于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单独回复了:


问:你们大致的路线是怎样的?

答:大概路线可见第5楼的线路图,但出发至今已有些许变化。截止目前(8月21日)我们走过的路线为:深圳—梅州大埔—景德镇—婺源—黄山—上海—绍兴—南浔—西山岛—连云港—青岛—威海—北京—吉林市(阿琬的家乡)—哈尔滨—伊春—黑河(新生)—漠河—呼伦贝尔—榆林—兰州—西宁—环青海湖—张掖—敦煌—吐鲁番—乌鲁木齐—喀什—塔县。

后面5个多月的大致计划路线为北疆—青海南部—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海南环岛—返深。


(已正式决定此次不进藏了,特此说明)


问:你们的预算有多少?一路上怎么住,怎么吃?

答:我们没有很明确的费用预算,实际开销大家算一算其实都差不多。我们会尽量节约着用钱。大部分时候住家庭旅馆或客栈,也准备适合的时候搭帐篷。关于吃,会一半的时候自己做饭。具体可见第11楼的装备清单。


问:你们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时间?旅行的钱从哪里来?

答:我们都已辞职,旅行的钱就是这些年的小存款。关于我们的故事可以看3楼我之前的工作是商业地产企划,星爷是在外企做销售。我是吉林人,他是四川人。关于我们对辞职旅行的看法,可看1383楼


问:大概多久会更新一次?

答:从第11站伊春开始,已进入直播部分。会尽量每天会用手机版分享一些当日的故事,但我希望呈现给大家精华的内容、故事、文字、和照片,所以长文章的更新不会很快,一般在一星期左右,有时网络受限就会更久一些。


问:你们的照片都是谁拍的?合照呢?

答:大家看到的90%的照片都是我的先生银星用相机拍摄,而小部分是我用手机或卡片机拍摄。合照则是由我们两个人用脚架和遥控器自拍的。(如有请路人帮忙的会说明)



版权声明:此帖为原创,文/王阿琬,摄影/银星、王阿琬,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作者保留相关法律权益)



此帖预计较长,已搭电梯,点击标题可直达


Part 1-出发之前:


我们的故事——生命中最大的冒险,就是去过自己梦想的生活               3楼

线路图——路线安排与规划                                                                          5楼

为什么不继续走世界——你说你的梦想是周游世界,才不稀罕环游中国?       7楼

装备清单——我们都带了些什么上路                                                           11楼



Part 2-出发后的长文章:


第一站:大埔——不愿称它为客家的香格里拉,它的名字叫大埔                   17楼

第二站:景德镇——真正文艺的一座城                                                        43楼

第三站:婺源——寻找没有人海的美景,才是真正的旅行                             59楼

第四站:宏村——旅行的收获除了美景,还有那些有趣的人                        111楼

第五站:深渡镇——别再做傻乎乎的游客了,像个当地人一样去玩              186楼


休整站:上海——Hey 就是这么仗义!| by 银星                                       271楼


第六站:绍兴——有趣的人不会有无趣的生活                                            348楼

第七站:南浔——南浔有多美,真实的照片告诉你                                     391楼

第八站:西山岛——这个中国淡水湖中最大的岛仍然人少好玩!干货篇       574楼

第九站:威海01——它可能有中国最美的碧海蓝天                                     638楼

             威海02——牵手向前走,也要不时回首                                         687楼

第十站:北京——做10天流浪歌手                                                             758楼

 

Part3-直播部分:


740楼之后加入了每日的行程更新,几乎每天都会直播一些图文,将当日的旅行经历分给大家。可点击“只看楼主”查阅,谢谢!


第十一站:伊春——小兴安岭的夏天竟然也可以这么美!              807楼

第十二站:新生鄂伦春民族乡——你有没有想过旅行也可以去这样的地方?  1177楼


杂记:我们眼中的辞职旅行   1383楼


第十三站:漠河——夏至节在祖国的最北等待极光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533楼


*出发100天纪念图文,精华合照集锦——最美的爱情就是两个人一起浪迹天涯    2007楼


第十四站:呼伦贝尔——去一次呼伦贝尔,却获得了5次不一样的旅行            2240楼


杂记:你用心看了那么多攻略,难道就是想换来一次”二手旅行“?                3546楼



第十五站:陕北榆林——何必去美国的the wave,天朝也有如此奇妙的地方! 4427楼


插曲: 我在乌鲁木齐手机失而复得的四天四夜       8103楼

 第十六站:青海——尽管你听腻了她的名字,却还是这么美!60张照片的青海湖大环线!  9070楼


第十七站:敦煌——原来竟是大西北最适合凹造型的地方! 11454楼


杂记  旅途中做饭究竟是种怎样的体验?   12038楼


第十八站:

新疆01--用我们在新疆的45天告诉你,为什么要去新疆旅行    13873楼

新疆02--喀什的微笑——记我们与7个喀什当地人之间的故事  14102楼

新疆03--塔什库尔干——与三国接壤、以吻为见面礼、还有帕米尔高原的绝美风景! 14911楼

新疆04-天山公路(独库),一条路饱览新疆的6种超然美景! 15858楼

新疆05- 让喀纳斯告诉你,徒步旅行到底有什么意义?!  16991楼


new ~~~第十九站:川西

01--不去人挤人的九寨,四川甘孜的美景就足以让你惊叹!   17141楼





已走过的地方,每一站贴一张照片如下:

(再度声明所有照片均由我的先生银星拍摄,版权所有,切勿盗用,一经发现必将追究责任)


    这是我手绘的大致路线图,从深圳出发,逆时针绕鸡行走。重点在北方、西部地区,实际情况已有一些变化。

    第一站:梅州大埔

    第二站:景德镇

    第三站:婺源

    第四站:宏村

    第五站:黟县深渡

    休整站:上海

    第六站:绍兴

    第七站:南浔

    第八站:西山岛

    第九站:威海

    第十站:北京

    第十一站:伊春

    第十二站:新生鄂伦春民族乡

    第十三站:漠河

    第十四站:呼伦贝尔

    呼伦贝尔

    第十五站:榆林

    第十五站:榆林

    第十六站-青海湖-张掖

    门源油菜花海

    茶卡盐湖

    张掖七彩丹霞

    第十七站——敦煌


    敦煌

    南疆的风情

    北疆的美

    喀什的故事

    塔县

    独库公路

    喀纳斯

    川西-泉华滩

    [ 本帖最后由 深圳车友3092204 于 2016-04-13 22:28:07 编辑 ]
     
    分享到:
    此帖内容系网友发布,其中涉及到安全隐患的内容系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20
    发表于 2015-5-23 11:40:41

    生命中最大的冒险,就是去过自己梦想的生活


    我叫王阿琬,我老公叫银星。 没错,这是我们的真名。朋友面前我称他为“星爷”。

    很多人说在网络上用真名很奇怪,但我喜欢。因为我们的故事就是我们的生活,是我喜欢的真实的生活。



    1995 孩童时代

    可以说,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都在娇生惯养中度过,不会洗袜子只会发脾气,觉得功课好简单生活很美好,我优秀并骄傲的做我小世界里的小公主,不知道有个地方叫“远方”。

    星爷 小学三年级前,他换过3个城市,4所学校,从小和父母拖着行李抱着弟弟挤火车,睡在行李架上。每到一个新学校,还没来得及记住同学的名字,就得先和男生们打一架。在他心中,故乡,只存在于8岁前,和外婆在一起的生活。


    2005 高中毕业

     父母间终日的争吵,让我开始思考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过怎样的生活。这让我拥有了一个愿望:离开那个我几乎从出生就未离开过的城市,找寻自己。

    星爷 书包里总要放个凳子腿儿,怕放学时有本地生来挑衅,每次的理由都不一样:他成绩好、篮球打的好、某某女生给他递条子了...银星讨厌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他那时唯一的朋友因和他飙车而离开这个世界之后。


    2006 大一

    星爷的第一志愿“西藏大学”因为当年没在他所在的地区招生,阴差阳错的,我们成为了校友。

     忙着竞选学生会、参加各类活动和比赛、忙着交朋友、谈恋爱......我就像一条在沙漠里呆久了的鱼,第一次见到大海,尽全力展露着本性。


    星爷 穿着老北京布鞋和切格瓦拉的大T恤,蓄起披肩长发,手里拿着的不是吉他就是篮球,在这样一个深受孔孟文化影响的高等学府里,我行我素、格格不入。


    2009 大学毕业

    我 每天读书到凌晨,考BEC、TEM8、TCF4,拿到英语文学和市场营销的双学位......拿着我漂亮的简历独自一人前往离我破碎的家更远的深圳,只为找到一份条件好而我又喜欢的工作,证明我可以自立了;

    星爷 一边回味着参加校篮球队打入CUBA的历史,一边在所有人都在准备简历的时候却筹备着一场自己乐队的摇滚liveshow;如果在毕业前他没有遇到我,他应该和“大曾”—乐队主唱,他唯一的朋友一起在北京流浪吧,我想。


    生活就是这样的不可预料,在同一个学院做了三年多陌生人的我们,大四下学期偶然相识。

    这场相识,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他随我来到深圳,当起了他从未想过的“白领”。


    2011 我们结婚了

    我和银星,开始成为同一个世界的人,拥有同样的梦想。

    我们像大多数人一样,努力工作赚钱,买房买车、不断的提高物质生活,让我们的小家更幸福、更快乐。

    然而很快,我们发现,这些“成绩”并没有让我们更快乐,反而让我们更“平庸”。平凡的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而平庸的人是在做别人喜欢的事而默认是自己喜欢的。


    我们想做平凡的人,而非平庸的人。

    带着对自我、对生活的疑问,我们开始旅行,去认识这个世界,去追寻更真实的自己和一起旅行的那个人。


    不论是在南迦巴瓦峰前拥吻,还是在台北101下许愿;

    不论是在薄荷岛与鲸鲨共舞,还是在羊卓雍错裸奔;

    不论是在清迈学做泰国菜,还是在博卡拉为尼泊尔朋友做中餐;

    不论是迷路在凌晨两点的美奈,还是露宿在考山路的街头.......


    6年间的每一次旅行每一个故事,我们都共同去经历。不模仿、不重复、不刻意,因为我们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旅行体验,获得真正的成长。

    在我们没想清楚的时候,旅行,成为了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方式。


    PS:关于我们之前的旅行故事,详见另一篇游记

    【旅行让爱情历久弥新】越南、尼泊尔、西藏、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旅行故事连载




    2014 改变

    2014年3月的一天,我和星爷说,明年我们去流浪吧!


    我知道,这件事,他已经想了6年,可能还不止。背离生活的想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萦绕在他的脑海里?他想考西藏大学的那年?他剪去长发穿上白衬衫的时候?还是他偶尔失眠爬起来看过去演出视频的夜里?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但我知道他所有的梦想。他每一次的偶尔提起,我都知道他不想给我太大压力。


    我一直知道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但我的确需要时间去说服自己。


    那么多年,我和大部分人一样,沿着既定的轨道去努力的拼,拼出全学院第一个拿到offer的人、拼到全集团最年轻的部门经理、拼得同龄人少有的一切...


    我们几乎顺利的不能再顺利,车房无忧,一年几十万的收入也足以满足每年三次的旅行计划,事业蒸蒸日上,开始有要BB的打算......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我几乎能够看到我们未来的样子。但我总觉得生活里少了些什么,亦或是,我想要更多。难道我们的生活只有这一种可能性么?30岁前如果不做点什么,可能真的就只有这一种可能性了。


    银星之所以爱我,或许是因为在本质上我们是一样的人吧。


    所以,不用他说服,在时机到来的那一刻,我便没有了任何顾虑。甚至先于他辞了职。


    2015 现在

    人越成熟,“梦想”就越模糊。不像年少时的我们,每一个小梦想明确而又直接,这个完成了,ok,下一个。比如我当年想要拿很多offer,比如银星渴望办一场自己的演唱会。可能当初都不知道,哦,其实这就是梦想。如今,大概是因为我们想要的太多,多到我们无法判断什么才是我们最需要去争取的。

    这其实是件挺悲哀的事儿。

    所以我们只能放手,放弃现有的生活,让自己处于一个更自然的状态下,去追寻一个机会认清什么是自己“梦想的生活”。

    我们选择了远行,开着车过10个月的流浪生活,探索自己更多的潜力和可能性。或许时间会更长,谁知道呢?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所谓“80后夫妻双双裸辞高薪工作,趁年轻环游中国,多么洒脱啊 ......”的故事,真的不是。

    其实,生命中最大的冒险,并不是去过自己梦想的生活,而是为了得到它,放弃现有的。

    但当我们迈出这一步时,心里是那么的畅快。



    [ 本帖最后由 Crystal阿琬 于 2015-07-05 10:58:28 编辑 ]
     
    发表于 2015-5-23 11:56:51

    经过几个月间断断续续的修改、取舍,出发前拟出了计划版的线路图,本来应从深圳出发,但3月28号要去广州参加好朋友的wedding party,所以最终于2015年3月29日从广州出发,计划2016年1月前返深,约5万公里,300天。


    以下为我手绘的线路示意图:



    虽然超长途的自驾线路无法做到完美,且途中变数极大,实际线路与计划线路绝对会相差不小,但我还是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要这样规划。我享受未来旅途中的一切未知和不确定性,但仍会做好基本的准备,双子座的矛盾人生。


    图中标注的地名绝非全部目的地

    因为是手绘的,版面有限,出现的地名大多为主要城市或地区,便于大家了解。但其实很多重点的目的地在此没有呈现,因为很多都是小镇子、村子、甚至地图上都没有标出的地点。城市的基本功能为中转站、补给站,当然,有一些城市里有趣的地方也会去看看。


    北方和西部为重点,放弃中原地区

    越难到达的地方,往往更多美景更少游客。遥远的大东北、贫瘠的大西北因其相对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反而保留了更多的自然景观和传统的人文风情,毫无疑问的成为我们此行的重点区域。

    因此在时间分配上,华南及华东地区大概仅占用60天的时间,不到20%,5月底便会进入东北地区,东北、西北、西南合计约占80%。之所以放弃中原地区主要是受时间所限,第二次环游时可再做重点考虑,比如来个小环线。(一次当然是不够的!)


    在“经典”与“小众”间取得平衡

    随着国内很多传统的经典景区近些年来被这样那样的原因糟蹋到不忍踏足时,我们也没有必要非要去打个卡,路上添堵,心里也添堵,经典固然有其成为经典的理由,但未开发的处女地和那些小众景点更有故事。规划路线的时候,也是在二者间进行取舍和平衡。

    比如云南,我和星爷都没有去过,但目前计划放弃丽江,将重点放在滇西线,雨崩、丙中洛和福贡等地。虽然还是会去大理看一看,不过侧重于大理周边的周城和南涧县。


    尽量在“合适”的时间去“适合”的地方

    因为星爷辞职前的工作交接等原因,我们定于3月末出发。由此我决定按照逆时针方向来走,这样正好会在夏秋两季到达重点的西北和西南,恰恰是最好的时节。当然,即便是这样的安排,也会有很多地方无法在“最好”的时间到达。

    我们计划6月22日夏至节在漠河度过,因为此时是中国这个最北小镇白昼时间最长的时候,明亮的夜晚实属难得一见。然而此时大兴安岭的林木景观其实并不及盛夏的茂盛和深秋的壮美,无法两全;


    我也一直很想去巴丹吉林沙漠以及去额济纳旗看胡杨,那里最好的时节是9月下旬,然而就不可能在入冬前赶往西藏和川北了。所以,没有完美的旅途计划,必须学会舍弃,我们选择尽量在合适的时间去适合的地方。

    很多地方除了最美时候的美景,平时游人少时反而更能细细品味当地吧,我想。


    量力而行

    在最初的计划中,我们是想走新藏线入藏,探索阿里地区。虽然如今的阿里已不是四五年前的阿里,不再那么的荒芜和落后,但新藏线的路况仍旧是个非常大的挑战,特别是我们的车仅仅是个家用普通轿车,很可能无法胜任。另一方面,几年前我第一次入藏时发生了非常严重的高原反应,阿里地区的高海拔我很有可能应付不了,那么就会相当危险。所以,最终决定走青藏线入藏,川藏线出。


    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而一定要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条件。


    在上面几个大原则下,制定了目前的线路。还是那句话,肯定会有很多变化。天气情况、突发事件、道路问题,或是听当地人的建议放弃了某处,亦或是爱上了某个小镇......


    所以,关于线路,就这样,没有完美,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也请不要去争论了。

    有时候让旅行顺其自然些,会有更多的收获。


     
    发表于 2015-5-23 12:20:01

     你说你的梦想是周游世界,才不稀罕环游中国? 


    对我们这一代人而言,谈及“梦想”会让让大多数人感到恐慌,因为,不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

    当汪峰在舞台上逢人必问“你的梦想是什么?”而每个选手又都能对答入流时,恐慌来得更急迫:必须给自己找个梦想。

    因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十个80后里面有六个的梦想都是“有一天要去周游世界”,另外四个则是“开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店/咖啡厅/书店/花店...”


    看起来很美好,至少,每个人都有梦想了,不管它是什么。

    不过,我并不想继续在这篇文章里谈论梦想,只是想说说“环游世界”。


    当我们谈论“环游世界”时,我们是在谈论些什么?

    81天环游地球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甚至其实如果只是想绕地球一圈,那么七八天就够了。一年、两年、十年,太多玩法都可以被称为“环游世界”。每个人都每个人不同的理解。按照我这个理论,“环游中国”也是一样。


    所以,其实,我挺不喜欢“环游XX”这个词的,因为当我们说起它时,我们可能完全在谈论不同的事情而彼此竟没有察觉。但是找不到合适的词去替代它。


    环游世界的确是我想要去做的事,不过是要用尽一生的时间。


    说到这,很多朋友就要问了,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你们这次辞职后没有继续出去走世界,而是要用这一年的时间去环游中国?况且你们过去几年的旅行也大多都在国外?


    问题一:不去环游世界是因为语言障碍?没钱?时间不够?

    首先,语言不是问题。我和星爷都是学外语出身的,英语、日语、法语都能搞定,每到一个国家学一些当地日常用语对我们来说也不是难事。


    其次,关于钱。如果我们仅仅是比较“一年时间自驾中国”和“一年时间旅行多国”来说,除非全部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否则费用开销其实不会相差太大,要知道国内的油价、高速公路和景点门票都是相当贵的。


    时间,简单些来说,这是原因之一。前面我有提到,我心目中的“环游世界”需要一生的时间,而这一年的时间我希望它更有意义些,而不是走马观花的路过几个国家。内心里,我其实是把我走的每一步,都当做是环游世界的一部分。


    问题二:中国大部分的省市我都去过啦,环游中国还有什么意思?

    前段时间,朋友圈里流行一个游戏“踩足迹”,秀出去过中国多少个省,大家玩的不亦乐乎。分享出来后,好像自己都相信了“啊,我已经去过XX个了,还剩下XX个我就环游过中国了!”

    这种“打卡式”的旅行成就感,曾经我也有。


    34个省级辖区,我在25岁时就去过了23个,应该不算少了,不过正在看此文的你也很有可能比我多。但这有什么意义么?23个里面有多少个是有过深入旅行体验的?还是把出差到当地两三天、中转一天,或是某个省只去过一个城市,都算进去了?答案大家都自知。


    我们这次旅行要做的,也绝不是把34个辖区都走一遍插上小红旗,而是选择我们最有兴趣的且相对小众一些的地方,模糊所谓的一些“概念”,例如要走XX个省市。具体的线路计划在“路线与计划”中有和大家分享。


    问题三:现在都流行出境游,国内有什么好地方值得去啊?

    额~提这个问题的朋友,你确定你说的“国内”指的是我们中国么?是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几乎拥有所有地形地貌、有56个民族的中国么?


    的确,近些年国内的旅游市场让人不堪踏足,过去的六年间,我和星爷也是因为惧怕节假日的人流而每逢节日都往国外跑,因此才有了“旅行让爱情历久弥新”系列东南亚旅行故事。


    然而,我们此行会尽量少在节假日去那些所谓的“景点”,其实,很多不知名的地方带给我们的惊喜反而会更大。

    你肯定知道云南的丽江、西双版纳,但你知道云南还有更美的雨崩、翁丁、坝美么?

    你可能去过四川的九寨沟,但你可能不知道海螺沟、党岭、色达。

    贵州不仅有黄果树瀑布,还有马岭河峡谷...

    最东端的岛并非东极岛,而是嵊泗的枸杞岛...

    而北红村是比北极村更北的地方...


    在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太多太多的美景和故事,除了那些闻名于世的景点,还有数不清的小众目的地更具风情。可能是一个小村庄、一条无名的河流、一碗手擀面...

    这次,我们只是想更多的去了解我们这个国家,而非一定为了某个景色、某种文化、某个地方。

    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看看她真实的模样。


    因为,我们这一代人,对自己国家的认识,太少太少了。

    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的了解一下她呢?

    因为她不仅仅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国度,更是我们的祖国。

     
    发表于 2015-5-23 12:42:07

    胜达大森林 2015-5-23 12:36:18 发表在 胜达大森林


    坐等更新!!收藏

    多谢支持!

    这几天努力补上直播进度~~
     
    发表于 2015-5-23 12:56:50

    装备清单

    “都要带什么上路?”这几乎是每个朋友都好奇的问题。下面就不完全的介绍一下我们这一路带的东东~


    安防用品

    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家人和好朋友们无一不在和我们强调这点,所以,安防用品就放第一位说吧!

    迷你灭火器(车用,不多解释)

    防狼喷雾(这个东东太厉害了好吗?很多警察都是自费买来人手一个啊!喷一下,对方数分钟内都没攻击能力,星爷做了实验,把自己呛得半死)



    民用电棍(带强光功能,威力太大,一般情况下不会用,以威吓对方为主)

    防盗报警器(住旅店时,放在门把手上,如果外面有人偷偷开门,就会发出120分贝的尖叫声,保证整层楼都听得到)

    另外,最最重要的还是要自己具备安全意识,这比什么安防用品都重要。此外,我们还买了自驾游保险。



    车车相关

    超长途自驾,没有什么比车更重要了。我们的车就是普通的家用轿车,3年已经开了7万公里,除了出发前做个全面检查,途中做好定期保养的准备外,我们还带了以下的东西:

    电子狗(面对陌生的路况,有了它就不怕不怕了,不然一路下来光罚单就收个好几大千也不是不可能的!)



    胎压监测仪(如有爆胎的前兆,会报警)



    行车记录仪(这个必须备着啊,就算不长途自驾也是必备的,碰瓷的一边儿去!)



    三角架(必备,不多说)

    车载吸尘器(外面的颜值我们打算放弃了,让它保持内部清洁就可以了!)


    数码器材

    摄影相关:相机-canon5D mark2,canon G15及其防水罩; 镜头:EF17-40mm F4,EF 70-200mm F2.8, Sigma 50mm F1.4;另外还有蓝牙快门,闪光灯,灯架,灯箱,柔光罩,反光板,三脚架(一大一小),自拍神棍,以及各种辅助小玩意儿~



    其他: macbook pro 13寸一台,SONY Vaio 11寸一台。500G移动硬盘1个,1T移动硬盘1个(应该是不够用的,到时候路上再买)移动充电宝3个,Miniipad一部(主要是把它当书看~~)


    药物

    感冒药,肠胃药,消炎药……消毒酒精、口罩、葡萄糖,总之是一个大药盒要装的满满的。特别一提的是正露丸,水土不服之类的太管用!不要说什么遍地都是药店,当真的急用的时候,总是发现买不到药!



    服饰

    日常类:以休闲舒适为主。T恤、休闲裤、平底鞋…等等,涵盖一年四季;

    功能类:主要应对户外徒步时所用。登山鞋、冲锋衣裤、抓绒衣裤、羽绒衣裤、保暖内衣,速干衣裤,每人各一套。

    凹造型类:介个,因为星爷爱好摄影,尤其是人像,所以作为老婆的我自然成为了第一模特。这样的旅程不知道一生中还会有几次,所以能在青春的尾巴留下一些影像,也是另一种收获吧!

    (收拾好的衣服成果~)



    所有的衣服(不含小件内衣)加起来大约有150件左右,虽然数量看起来很庞大,但实际上经过科学的分类打包,还是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因为我们是春天出发,所以秋冬季暂时穿不上的衣服就先用真空压缩袋压缩起来放到后备箱最里面,其他的衣服按照不同种类分装在小型收纳包里。别小看它,每个收纳包能装10件连衣长裙或20件T恤呢!

    (忘记拍小图,已经放车里了,so图片来自于某宝)



    旅行烹饪

    我和星爷平时都爱在家做饭吃,这次9个月在外面,到了每个地方虽然要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美食和小吃,但经常吃外面的很快就会腻,所以还是会以自己做饭为主,健康、安全、美味、省钱。

    迷你智能电饭煲(煮饭、煮粥、煲汤,还有定时预约功能,超赞,大小正够两人吃)



    (专门放了个矿泉水瓶在旁边,喏,的确挺mini的吧!)

    多功能电煮锅(炒煮煎蒸样样可以,体积小又全能,插电就可以用)



    户外煤气灶(没有电的时候就靠它啦,比如在野外的时候,能用它煮个鸡蛋面总比吃个干冷的饼干香肠要强上百倍吧)



    调味品(油盐酱醋全部买小瓶装的或分装出来,用一个不大的盒子随身带着)



    粮食(大米及各种豆子,干货类,作为储备粮食放在一个大箱子中存车里)

    其他配套:饭盒,洗菜盆,小菜板,带刀套的小刀,洗碗布…….

    (我买的是6个装的,已打包,so图片来自于某宝)



    住宿相关

    记忆枕2个(天天在外面睡,遇到不合适的枕头的概率太大,还是自带更放心!)

    床单一张,珊瑚绒毯一床,毛巾2条(将近300天啊,什么条件的地方都有可能,还是用自己的吧)

    洗衣盆一大一小、晾衣绳、便携衣架、洗衣液……(全套东西少了哪个都不行,几乎每天都要洗衣服啊)


    徒步露营用品

    帐篷1顶、睡袋2个,防潮垫2个,登山杖2根,登山包2个(48L&65L)。

    美妆用品

    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女人,出去旅行10天,我可以只带一个小包包,但是近一年啊,小包真的是无法搞定。一个小包装小样及分装出来的小瓶,另一个洗漱包加上星爷的东西,这两个是随身带的。另外还有一个大化妆包就是放所有小样的本尊了——够用一年的存货。

    (其中的一个随身包)



    具体的就不在这里说了,要细说又是满满一篇啊!


    其他生活用品

    电蚊香、针线包、熨斗、茶叶、垃圾袋、保鲜袋、清洁剂、雨衣、雨伞、插线板……各种你能想得到和想不到的居家必备小玩意,我们基本都带着了,没错,就是一个移动式的小家!



    1部车,2个人,5万公里,300天。说是一次旅行,但更像是一场不断变化地点的生活体验,一种我们未曾尝试过的生活方式。出发,去看一看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 本帖最后由 Crystal阿琬 于 2015-07-05 10:54:01 编辑 ]
     
    发表于 2015-5-24 11:01:08

    文哥888 2015-5-23 14:35:31 发表在 文哥888

    欢迎来到大埔。

    大埔是我们的第一站。留下了特别美好的回忆。
     
    发表于 2015-5-24 11:01:47

    赣榆小胡椒 2015-5-24 07:07:18 发表在 赣榆小胡椒


    很不错,享受旅程是重要的,发帖是次要的,祝玩的愉快。

    没错儿!
     
    发表于 2015-5-24 11:07:54

    第一站:大埔              不愿称它为客家的香格里拉,它的名字叫大埔

    Day0-Day2 广州南沙—梅州大埔 约550km



    环中国之旅的第一站,梅州大埔县。

    第一次听说大埔这个地方,是因为初到深圳时,家楼下有个“大埔面馆”,猪杂汤面好吃到没朋友,老板一家人还特别善良热情。由此,我知道了广东梅州有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客家文化,被称作“客家的香格里拉”。


    而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后,我不愿再称它为客家的香格里拉,而是希望更多人知道它的名字叫大埔。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人文和美景,它不是香格里拉。



    大东镇·坪山梯田 | 每个时间都有它的美

    坪山千亩梯田虽然比不上龙脊梯田、哈尼梯田这些著名的梯田,但在少有梯田景观的广东来说也实属难得了。一千多亩水田仅靠两条引自3公里外山溪的水渠灌溉,沿着山坡层层叠叠。现在三月末其实并不是坪山梯田最美的时候,油菜花期已过,而水稻又还未开始种植,更非灿烂的金秋。然而即便如此,那漫山长得一人多高结满菜花籽、绿油油的油菜,也将这山野装点出不一样的美丽。








    梦幻的云层、清新的空气、空旷的山野,300天环游之旅的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不知是这风景的确很美,还是我和星爷在这第一天的喜悦,总之,我们爱上了这里。


    百侯镇·侯南村|文化名镇的兴旺之本


    一进入百侯镇,第一个直观的印象就是这是个有历史沉淀的地方。在主要的村落侯南村,特色民居很多,老屋和新舍交错而立,竟然也不觉得违和。在村口的石板墙上写着百候的历史,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镇,这里自古人才辈出。而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至今沿袭,如今镇上的幼儿园、小学看起来比很多城市的学校都要好,青壮年虽在外工作,但大部分的孩子仍留在这里上学。


    (村口的老屋,喜欢这幅对联的气势感)


    镇上的孩子多,老人更多。村里的公示牌上贴了好多红色的表扬信,某某人家为敬老院捐了多少钱,为独居老人赞助了什么东西……敬老、爱老的风气在这里可以深深的感受到。这里的人们生活水平之所以比较高,在我看来,和自古传承下来的重视教育、孝敬老人,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

      



    (盲拍的骑车挑水的老人们)


    整个梅州地区几乎都在山里,大埔亦是如此。然而这里的山路县道修得非常好,干净平整,空气宜人,两旁风景如画,开车走在这样的路上,比起高速公路,更多了几分“自驾”的感觉。遇到空地,停下车,拿出野餐垫,泡上一壶铁观音,便可在这大自然中享受一场舒服的下午茶小憩了。






    客家人| 热情 好客 善良 孝顺


    来到深圳后,结识了很多客家人,他们给我留下的勤奋、善良、孝顺的印象,在我们来到“世界客都”梅州后,更加深了。客家人虽称自己为“自家人”,但对我们这样的“客人”,却也是如此的热情好客。


    在县城的小吃店,吃完饭,老板娘热情的留我们喝茶,聊天;

    在坪山梯田,打扫卫生的大姐和我详细的描述梯田在每个季节不同的风景,临走,还对我们说谢谢,希望我们秋天再来;

    在大东镇的村路迷了方向,停车向一个骑摩托的大哥问路,结果他后面的几辆摩托都停了下来,每个人都热情地给我们指路;

    在侯南村,老人家看到我们,关心的用客家话问我们从哪里来,虽然语言不通,但是能感受到他们的淳朴。


    (连超市的名字都取为自家人)


    (客家腌面,看起来很普通,味道却很赞)


    (客家小吃老鼠粄,其实和老鼠没半点关系哦,类似于米线)


    因为行程的安排,此次在大埔并没有久留,但是我想,以后我们一定还会再来。环中国之旅的第一站选择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开始。


    不愿称它为客家的香格里拉,它值得世人知道它的名字——大埔。



    想了解我们更多的旅行故事,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和我们一起环游中国300天!



    [ 本帖最后由 Crystal阿琬 于 2015-08-31 17:25:40 编辑 ]
     
    发表于 2015-5-24 14:55:04

    文哥888 2015/05/24 12:05:05 发表在 20楼

    期待你的作业。

    哈,已经补上来了~
    [ 本帖最后由 Crystal阿琬 于 2015-05-24 14:55:04 编辑 ]
     
    发表于 2015-5-25 10:00:44

    大连车友2974958 2015/05/24 21:41:44 发表在 27楼

    楼主太强大了,看你的配置,就知道fu二代,大贴来袭,注意流量

    我们还真不是富二代,工作六年了,自己有点小积蓄而已
     
    发表于 2015-5-25 10:01:39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车友6115311 2015/05/24 18:18:30 发表在 24楼

    多发点生活照片嘛,比如自己做饭吃呀。多接地气

    嗯,生活类的在公众平台和微博上发的多,后面也会有专门的文章来写
     
    发表于 2015-5-25 10:02:36

    Wesley_Gibso 2015/05/24 16:47:57 发表在 23楼

    等待更新 持续关注

    谢谢!会尽快发上来
     
    发表于 2015-5-25 23:30:52

    张建军7882 2015-5-25 21:03:27 发表在 张建军7882


    大片来袭,直播帖吗?

    半直播~~~~ 现在走了56天了,在尽快补上来,后面就可以直播了
     
    发表于 2015-5-25 23:31:22

    yqx23 2015-5-25 21:59:14 发表在 yqx23


    有些照片拍的像鬼片中的场景

    我喜欢那种feel
     
    发表于 2015-5-25 23:32:19

    泰安车友0689213 2015-5-25 22:59:30 发表在 泰安车友0689213

    又有好戏看了,随小两口环游大中国.

    多谢支持!今天玩到太晚 明早上来写帖
     
    发表于 2015-5-26 11:55:19

    景德镇:深藏在这座小城里的中式生活美学


    Day2-Day4 梅州大埔—江西景德镇 约700km

    环中国之旅的第二站,景德镇。

    一直对景德镇深感好奇。提起中国瓷器,就不得不第一时间想到景德镇。究竟是怎样一座城,可以因为一项手工艺而活色生香1000年。很多朋友问我们,300天的旅行是如何选择目的地的,其实说到底,就是这两个字:好奇。对一个地方好奇,便是最好的理由,无需其他。


    当然,因为好奇,自己脑海中会不自觉的yy出它的样子。然而,刚进入景德镇市区时,真是大失所望。景德镇是个城市,而非小镇,但这个城市的形象更接近于一般的县城。灰蒙蒙的天,拥挤的马路,两边低劣的小摊……唯有满眼各种瓷器店大大的招牌和道路两旁的青花瓷路灯,提醒着我们,这里是“中国瓷都”。


    然而,来景德镇,绝非是为了“城市游",而是为了看与瓷相关的东西——它们深藏在这个城市的角落中,深入方可碰触。

    在三宝陶艺村感受中式生活美学

    三宝村位于景德镇市郊约14公里,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是由景德镇本土的陶艺家李见深老师从海外归来后而创办的。起初只有他个人的工作室,而现在已经有数千位陶艺家聚居于此,其中不乏一些深居简出的大师。以至于整个三宝村已日渐规模。

    但它并不像北京的798或上海的莫干山50号,三宝村不是一家家店的组合,也几乎没有什么商业气息,它更像是一个活着的博物馆,在里面吃住行玩看,一举一动,都是感受着中式的艺术生活美学。中国瓷器与山水、竹木、器皿、建筑巧妙的结合,我和星爷看得有种说不出来的过瘾。在这里说话声会变小,动作会变轻柔,内心仿佛也变得阔然起来。更加坚信了,不论我们为此行失去了什么,收获得一定更多…

      


    偶遇真如堂,私人博物馆里的故事

    在前往三宝陶艺村的途中,还有许多的个人工作室及私人博物馆。它们的外观极具设计感。我们被一个名为“真如堂“的博物馆所吸引,入内参观。主人不在,兼职的小汪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大四学生,热情的邀请我们一起饮茶。从他那里了解到很多关于景德镇和陶艺学习的事情,颇有收获。

    而关于真如堂,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它的名气不小,我们误打误撞反而到了大师之地。“真如堂”原先是一座废弃的小学,后被伍一洵改造成陶瓷博物馆,里面分为香室、茶室、琴室等不同区域,从建筑设计到内部空间的概念都由“堂主”伍一洵先生本人设计。而伍先生原本是个成功商人,在功成名就之时突然选择隐居在此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在古窑博物馆,惊叹智慧的传承

    我一直对博物馆是又爱又恨,因为很多博物馆哪怕有讲解,逛完后也几乎记不住什么。所以面对古窑陶瓷民宿博物馆95元的门票,还真是犹豫了一下。然而去过后,可以说是值回票价了。不同于很多博物馆,这里就像个大公园,关于陶瓷的知识与体验散布在各个角落,由各工艺的传承人师傅现场制作演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和星爷之前关于China的了解太少了,在这里逛了4个小时,恶补了很多知识。

    尤其因我们先前往了三宝村,对陶瓷的兴趣被大大的激发了出来,再在古窑了解到了瓷器是如何制作的,各种工艺,发展历史,吸收起来特别快。来,看看我们照片里的古窑。

    此外,景德镇还有一处值得年轻人一去的地方:陶器瓷厂。这里有一点像深圳的OCT loft,汇集了各种创意小店和工作室,只不过几乎都与陶瓷有关。每周末有陶院大学生的创意市集,据说相当不错,可惜我们没有赶上,便没有在此久逛。

    最后,来个小科普:你知道China的名称究竟是如何而来的吗?

    古时,现景德镇古窑地区称为“昌南镇”(现在景德镇市区内还有昌南大道),所生产的瓷器出口的欧洲,惊艳四方,欧洲人叫它“china”,也就是“昌南”的音译。由此,中国也慢慢的被叫做了China.

    而在宋朝景德元年,因为昌南镇的制瓷工艺出色,朝廷就把宋真宗的年号赐给了这个南方的小镇,从此这里改称景德镇。 

    景德镇的文艺暗藏在这个小城之中,它的文艺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技艺与记忆。

    喜欢这里,只因china.

     
    发表于 2015-5-26 11:56:20

    大黄蜂CB600R 2015-5-26 00:18:17 发表在 大黄蜂CB600R


    直播啊,慢慢欣赏

    嗯 现在出发不到2个月 后面还有很久
     
    发表于 2015-5-26 11:56:52

    中黑哈香 2015-5-26 02:10:44 发表在 中黑哈香



    多谢支持!
     
    发表于 2015-5-26 12:11:33

      景德镇:深藏在这座小城里的中式生活美学

    Day2-Day4 梅州大埔—江西景德镇 约700km

    环中国之旅的第二站,景德镇



    一直对景德镇深感好奇。提起中国瓷器,就不得不第一时间想到景德镇究竟是怎样一座城,可以因为一项手工艺而活色生香1000年。很多朋友问我们,300天的旅行是如何选择目的地的,其实说到底,就是这两个字:好奇对一个地方好奇,便是最好的理由,无需其他。


    当然,因为好奇,自己脑海中会不自觉的yy出它的样子。然而,刚进入景德镇市区时,真是大失所望。景德镇是个城市,而非小镇,但这个城市的形象更接近于一般的县城。灰蒙蒙的天,拥挤的马路,两边低劣的小摊……唯有满眼各种瓷器店大大的招牌和道路两旁的青花瓷路灯,提醒着我们,这里是“中国瓷都”。


    然而,来景德镇,绝非是为了“城市游",而是为了看与瓷相关的东西——它们深藏在这个城市的角落中,深入方可碰触。

    在三宝陶艺村感受中式生活美学

    三宝村位于景德镇市郊约14公里,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是由景德镇本土的陶艺家李见深老师从海外归来后而创办的。起初只有他个人的工作室,而现在已经有数千位陶艺家聚居于此,其中不乏一些深居简出的大师。以至于整个三宝村已日渐规模。





    但它并不像北京的798或上海的莫干山50号,三宝村不是一家家店的组合,也几乎没有什么商业气息,它更像是一个活着的博物馆,在里面吃住行玩看,一举一动,都是感受着中式的艺术生活美学。中国瓷器与山水、竹木、器皿、建筑巧妙的结合,我和星爷看得有种说不出来的过瘾。在这里说话声会变小,动作会变轻柔,内心仿佛也变得阔然起来。更加坚信了,不论我们为此行失去了什么,收获得一定更多…















    偶遇真如堂,私人博物馆里的故事

    在前往三宝陶艺村的途中,还有许多的个人工作室及私人博物馆。它们的外观极具设计感。我们被一个名为“真如堂“的博物馆所吸引,入内参观。主人不在,兼职的小汪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大四学生,热情的邀请我们一起饮茶。从他那里了解到很多关于景德镇和陶艺学习的事情,颇有收获。




    而关于真如堂,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它的名气不小,我们误打误撞反而到了大师之地。“真如堂”原先是一座废弃的小学,后被伍一洵改造成陶瓷博物馆,里面分为香室、茶室、琴室等不同区域,从建筑设计到内部空间的概念都由“堂主”伍一洵先生本人设计。而伍先生原本是个成功商人,在功成名就之时突然选择隐居在此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在古窑博物馆,惊叹智慧的传承

    我一直对博物馆是又爱又恨,因为很多博物馆哪怕有讲解,逛完后也几乎记不住什么。所以面对古窑陶瓷民宿博物馆95元的门票,还真是犹豫了一下。然而去过后,可以说是值回票价了。不同于很多博物馆,这里就像个大公园,关于陶瓷的知识与体验散布在各个角落,由各工艺的传承人师傅现场制作演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和星爷之前关于China的了解太少了,在这里逛了4个小时,恶补了很多知识。





    尤其因我们先前往了三宝村,对陶瓷的兴趣被大大的激发了出来,再在古窑了解到了瓷器是如何制作的,各种工艺,发展历史,吸收起来特别快。来,看看我们照片里的古窑。












    此外,景德镇还有一处值得年轻人一去的地方:陶器瓷厂。这里有一点像深圳的OCT loft,汇集了各种创意小店和工作室,只不过几乎都与陶瓷有关。每周末有陶院大学生的创意市集,据说相当不错,可惜我们没有赶上,便没有在此久逛。




    最后,
    来个小科普:你知道China的名称究竟是如何而来的吗?

    古时,现景德镇古窑地区称为“昌南镇”(现在景德镇市区内还有昌南大道),所生产的瓷器出口的欧洲,惊艳四方,欧洲人叫它“china”,也就是“昌南”的音译。由此,中国也慢慢的被叫做了China.

    而在宋朝景德元年,因为昌南镇的制瓷工艺出色,朝廷就把宋真宗的年号赐给了这个南方的小镇,从此这里改称景德镇。 


    景德镇的文艺暗藏在这个小城之中,它的文艺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技艺与记忆。

    喜欢这里,只因china.


    喜欢我们的朋友,欢迎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关注我们,一起环游中国300天!



    [ 本帖最后由 Crystal阿琬 于 2015-06-01 23:57:36 编辑 ]
     
    发表于 2015-5-26 12:16:56

    长安飞狐 2015/05/26 12:15:59 发表在 44楼

    这一圈下来人会变得又黑又瘦

    真希望如此啊!可是目前出发近两个月 竟然都胖了!55555
     
    12345...46 / 46 页下一页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