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118 风光370论坛 >  【风光迎新年】风风光光佤山行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发表于 2016-2-22 21:40:39

【风光迎新年】风风光光佤山行

 

奋斗了一辈子,六十有二,终于拥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荣幸加入有车一族。

关于车的故事说来话长,虽已和车打交道四十多年了,开过老解放、日野、东风、嘎斯、北京吉普、罗马吉普、切诺基、长安微面等车,但开的都是公车……
如今自己要买私家车了,而且定位要买空间大的微客。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看那茫茫的车海大世界,车型繁多种类齐全,性能各异价位不同,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怎么选车呢?我根据自个儿的情况,定了个“经济实用舒适”的基调来选车。
起初看中的是长安欧诺,后来相中五菱宏光和宝骏730,直到去年风光360上市,眼光又转向了东风风光,差一点就要出手了,继而去年年11月风光370问市,多次到4S店去了解车的性能价位,最后下定了决心,就买风光370。
说实在,我选中的几款车各有所长,都不错,但为何我却偏偏要买风光370呢?谈谈自己的观点:长安汽车资历深,发动机动力好,加速来得快;五菱宏光款式新,销量好,个人认为动力方面弱了点;宝骏730没得说,可我觉得价位稍高。最主要的,我喜欢旅行,需要那种价位适中,空间大、较舒适的车,而风光370的空间、性价比、实用性,都让我比较满意,所以我就选择了它。

[ 本帖最后由 喇叭声咽 于 2016-02-24 21:45:11 编辑 ]
 
分享到:
20
发表于 2016-2-22 22:05:30



别说,风光370的脸面大气颜值高,我侄女说:“要不是有风光370那个标牌,我差点看成路虎啦!”呵呵,不敢不敢,咱是小小的MPV。

1月22日买车,紧紧张张落完户挂上牌,2月8日就出行,上路看风景,还要用实际情况来检验一下,我的新车到底怎么样。

跟着我,咱们风风光光去旅行,探佤邦秘境,赏边疆风情。

从昆明出发,途经楚雄——祥云——南涧——云县——耿马,直奔中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沧源县和西盟县,捎带转了下孟连县,回程经澜沧、普洱市绕道景谷县、元江县、峨山县、玉溪市返昆。行程6天,全程2124公里,高速路段占60%,二级路段30%,山区土路段占10%,自出发到回家,共加油133.62升。


大年初一的昆楚、楚大高速,简直是“昆虫”的天下,几个车道塞的满满的,我的新车第一次上高速,还在磨合期内,不跟他们抢道,以80码的时速悠着走。

下午两点到南涧,南涧出名的是跳菜,一种融舞蹈、音乐、饮食为一体的礼节性民间上菜仪式,可是今天没有看到。



去看南涧土林,首先看到这座无量塔,无量山其西北起于南涧县,故立塔纪念。



南涧土林虽然有人冠以“流动的油画”美誉,但其规模和气势比元谋土林稍逊一筹。





[ 本帖最后由 喇叭声咽 于 2016-02-22 22:42:38 编辑 ]
 
发表于 2016-2-22 22:24:36
南涧到云县的路上,横跨澜沧江大桥。

小半天自驾下来,在发动机动力方面我还是比较满意,若上坡或超车,只要给油,就能嗖嗖的穿起来,并且噪音很小,好几次堵车后起步,发动机在未未熄火的情况下,错觉使我重复启动,幸好没把马达烧坏。



澜沧江百里长湖美景,上游有小湾电站,下游有漫湾电站,水蓄得满满的,高峡出平湖。




 

滇缅公路天下闻名,少有人听说过滇缅铁路。

当年为缓解滇缅公路的压力,当局决定再开辟一条从缅甸经滇西南至昆明的便捷铁路,中国境内全长860公里。1938年 年12月开工,历时4年,部分路段已具备铺轨条件。1942年5月,缅甸沦陷,我国腾冲、龙陵失守,滇缅铁路被迫全线停工,一些已修好的基础工程被迫自我炸毁,滇缅铁路至此夭折。

云县是滇缅铁路线上的一个重镇,为修建铁路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为纪念这段恢弘悲壮的历史,修建了这个遗址园。





[ 本帖最后由 喇叭声咽 于 2016-02-22 22:43:27 编辑 ]
 
发表于 2016-2-22 22:40:47
遗址园所在地分水岭,是南汀河和罗扎河交界分水处,前者属于怒江水系注入印度洋,后者属于澜沧江水系注入太平洋,故此地称“分水岭”,“一水分两洋”。


无量山区的公路


无量山里的火腿,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过了耿马就到了沧源地界,佤山风情扑面而来。


 
发表于 2016-2-22 23:02:27
沧源崖画位于勐来大峡谷内,是佤族先民三千多年前画在山崖上的,反映佤族生产生活的场景,简单的线条组成的画图古朴粗犷生动。



这段路坡陡弯多路面差,作为车子的方向,无论行驶中的转向,还是原地掉头或倒车转向,都非常轻巧稳准,离合、刹车和油门,用起来也很灵活自如。



第二天下午3点到达沧源县城,我们要去的翁丁佤寨距县城还有30多公里,而且正在修路。


县城里新建的葫芦小镇


 
发表于 2016-2-22 23:19:14
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广允佛寺,是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三大古建筑之一。


佤族群众能歌善舞,路旁的村子里经常可见在跳“江三木落”




去翁丁的路正在扩修,泥泞坑洼颠簸,正好检验车身的平稳性,从驾驶角度和乘坐人员的感受来说,不算颠簸较平稳,舒适度同轿车差不多。



 
发表于 2016-2-22 23:34:48
翁丁在佤语里是“云雾缭绕的地方”,它是全国第一批非遗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名村,是中国保留的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民族村落。




寨口几棵300年的大榕树形成林墙,构成寨栅,树上挂满的牛头会让初次到来的外省游客吓一大跳。


寨门作用很大,一寨只有一个。为防外族侵入,寨门平时是关闭的,只走侧门,现在开发搞旅游,寨门随时都是敞开的。


有游客来时,就敲几下木鼓表示欢迎。


 
发表于 2016-2-22 23:42:57
没有游客时,就纺线、闲聊,倒也悠闲自得。


两百年来,翁丁的佤族就是这样一直居住在茅草房里,自我封闭自我保护,从而保留下这相对完整的原始村寨和部落。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茅屋,传统的干拦式竹楼,竹棍挑起的窗户,融合成一种亘古不变的标记,让人感悟真正的原始与自然。


 
发表于 2016-2-22 23:47:58




翁丁佤族的姓氏有”杨、李、肖、赵“,杨姓是寨子的创始人,所以寨主选在杨家。寨主是世袭的,
现在的寨主79岁了。


 
发表于 2016-2-23 21:15:58
寨主曾在公安战线工作过,这是他五十年代在昆明公安学校读书时的照片。

图片已删除


寨主夫人
佤族妇女喜欢叼烟斗,是这种一尺左右的短烟斗,而佤族男人用的是一丈来长的长烟斗。



年老的妇女耳垂被耳环坠的很长, 叼着烟斗四处走动,众多游客蜂拥而来,她们却见怪不怪,脸上始终是平静淡然的神情。


[ 本帖最后由 喇叭声咽 于 2016-02-23 22:34:35 编辑 ]
 
发表于 2016-2-23 21:32:55
佤族男子的服装差不多被“汉化”,但他们朴实善良的性格不改,走过他的竹楼,他会招呼你进屋坐坐,喝点茶,拿出自采的山茶,自织的挎包,自制小玩物,问你买不买,你不买,他并不强卖,话也不多,笑一笑。



快乐的佤族小姑娘


年轻的妇女心灵手巧,五彩的棉线织出各式土布,形成一道流泻的彩虹。这是她们每天必做的活计,织好的土布除了做衣服挎包外,多余的布街天就拿去县城出售。



 
发表于 2016-2-23 21:39:20

情趣多多




这个用芭蕉树、蔑条做成的提篮,里面装着剩饭,放在村口路边,让小动物们食用。


[ 本帖最后由 喇叭声咽 于 2016-02-23 22:35:50 编辑 ]
 
发表于 2016-2-23 22:02:00
佤族的每个部落都有一个佤王府。


佤族崇拜生殖,每个寨子都要有寨桩,代表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佤族处于原始社会时代,有砍人头的习俗,每年春播前,要去寨外砍外族人的人头来祭谷(有络腮胡者为最好),祭谷仪式完了后,就把人头供在人头桩上。
这种习俗1957年才彻底废止,这是本寨最后一处人头桩。


春意盎然的佤山风光



 
发表于 2016-2-23 22:30:59


从勐省镇到小黑江边防检查站岔口,有30多公里正在扩修二级路,路烂的不成样子,我对车子的通过率有些担心,怕檫着底盘,所以慢慢通过,在低速情况下,车子还是一切正常。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370的轮胎有点小,直观上看起来,车身与轮胎的比例不太般配。


路过的一个景点,说是有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过的痕迹。



[ 本帖最后由 喇叭声咽 于 2016-02-23 22:37:37 编辑 ]
 
发表于 2016-2-24 21:41:14

夕颜卟伤却唯美 2016-2-24 09:24:03 发表在 夕颜卟伤却唯美

照片不错啊,兄弟要是参加论坛里风光迎新年的活动一定拿奖

谢谢鼓励,我不知道论坛有这个活动啊!
 
发表于 2016-2-24 21:42:20
谢谢提醒,我这就把标题改过来。
 
发表于 2016-2-24 21:44:04

昵称选啥 2016-2-24 15:56:45 发表在 昵称选啥


欢迎到我们佤山来做客,,,,,,

老乡,你好!客已经做回来了,我是第二次去临沧了,非常不错的地方。
 
发表于 2016-2-24 22:09:49
下一个目的地是去另一个佤族自治县——西盟县。西盟是我老岳母工作了16年的地方,已80多岁高龄的她,对自己贡献了青春的阿佤山念念不忘,刚好我新买了车,就带她来故地重游。
昨晚在澜沧县竹塘乡住宿,今天一早就上路去西盟,正好赶上看佤山日出。


金色的群山



清新别致的佤族村寨散布山间


云南边疆的云海很多很普遍,但佤山云海却最蔚为壮观,它气势雄伟浩瀚壮阔,在冬春季节几乎每天都有,上午11点以前,在高处就能见到奔涌磅礴于崇山峻岭间的云海。


 
发表于 2016-2-24 22:15:57
这样漂亮的云海我老岳母却不以为然,她说:“这个算什么,五、六十年代,我睡在家里的床上就能看见窗外的云海,比现在漂亮多了,太阳一出照在云海上,金光闪闪美不胜收。”
就是现在云海,在我眼里也够壮观了。






 
发表于 2016-2-24 22:41:08
老县城由于山体滑坡,现在的西盟县城搬迁到勐梭镇。


新县城最著名的景点是勐梭龙潭,当年这只是个默默无闻的湖泊,现在因了旅游名声大噪。


龙潭周围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风光旖旎。百年老树自然倒落,静卧水中几十年不腐。


一条叫做“龙摩爷”的山谷里布满成百上千的牛头,这是佤族的圣地,是佤族朝拜神灵、祭祀祖先的地方。初次见到,会被这满山满谷的牛头和冷肃森严的气氛所震撼。


老县城离新县城30多公里,尽是爬坡的山路,老岳母说当年解放牌军车爬这段坡,水箱无一例外要开锅。可我今天开着风光370爬这个坡,一点压力也没有,无论加、减档,档位清晰顺滑,基本4挡就窜上去了。


[ 本帖最后由 喇叭声咽 于 2016-02-25 14:24:08 编辑 ]
 
发表于 2016-2-24 23:06:12
坐落在山顶上的西盟老县城,看见它,我老岳母情绪激动,滔滔不绝的给我讲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阿佤山的故事,说的最多的就是常有已逃往境外的残匪来骚扰袭击新政权,斗争还是残酷的,还讲那时的佤族怎样从原始社会一步踏入社会主义社会……


今天我见到的佤族汉子,什么都改变了,唯有身配腰刀的习俗至今未改。


表演节目时才身着盛装


被称为“佤山天池”的西盟水库,几十年过去了,还是那样青翠依旧绿波荡漾。


车车从高大火红的攀枝花树下开过,引得路人注目观看,顿时我心里美滋滋的。


[ 本帖最后由 喇叭声咽 于 2016-02-24 23:09:32 编辑 ]
 
123 / 3 页下一页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