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新的A8、Q7上的纯机械结构全时四驱就是和老款6肉一样的托森C-冠状齿轮这一代,这一代前後分配比例最大,你看分配比例就可以判断出是这一代还是托森B,因为托森B的分配比例要更小一些,目前托森C-冠状齿轮的是:前轮扭矩范围为15%~70%,后轮为30%~85%. (老一些的比如托森B的分配比:前轮扭矩范围为15%~65%,后轮为35%~85%)
前两天奥迪互联组织官方七夕活动,使用车内互联电话可以抽奖,竟然还能中奖,一个香薰一个露营灯:
快出保了,冷车有时候过减速坎有歌楞声的异响,检查前悬下摆臂有裂纹,一侧已经明显挤压偏心,估计再过段时间就要漏油了,这种易耗品正好索赔换掉.
经论坛车友提醒,顺道检查了引擎机脚和变速箱脚垫,下面一张是变速箱的,都没有漏油问题:
在车间正巧看见一辆上代A8,轮毂参数和刹车与6肉相同:
上代A8是个人最喜欢的一代A8,6肉上保留了其仪表盘,也算是某种缘分罢.
装完试车,果然过坎感觉回到了新车状态,爽.
购买延保记录:
快出保了,从近期索赔前悬挂摆臂胶套的经历来看,还是有个保修比较安心,有啥东西如果坏了也省心些,性价比就谈不上了. 续了三年原厂的全车延保,大概1.7w,虽然花了钱,但还是不希望有件要坏了换(胶套这种本质上算是易耗品的除外),心态是矛盾的.
更换变速箱油保养记录:
目前5万刚过,决定换一次变速箱油,按保养手册是6万换,但考虑到中国的路况,还是提前点儿好.
变速箱油,用了7瓶:
密封垫环:
拆下的变速箱油底壳,有一点儿铁屑,不多,基本都被磁铁部分吸住了,此次将铁屑清除掉:
拆掉底壳的变速箱部分:
顺道做了常规机油保养:
换完变速箱油之後也没觉得有啥变化,因我车平时变速箱也是正常的.
看了一下车底盘,三年了,底盘看起来还不是很旧,比较满意:
更换刹车片记录:
5万多公里,尚未换过刹车片,经4S车间检查,4个轮的刹车片都还有余量,但实在是忍受不了原厂刹车片掉粉严重的问题了,决定换一个掉粉少的片:
EBC的红色版刹车片,貌似不怎麽掉粉.
後片.
前片.
原厂刹车片,虽然是5.15万公里目前,但其实看厚度还能用不少里程,就是掉粉太狠了.
更换後的样子.
新片的使用感觉上脚感是有明显变化,同样力度更灵敏了一些. 其实换这个片并不是为了提升刹车性能,纯是为了少掉些粉. 原厂刹车效果已经足够好了,空车两吨重的同类家用车,原厂百公里刹停能进36米,已经不错了,如果真的再提高刹车性能缩短刹车距离,开大街上更担心的是一串车急刹时更容易被後车追尾的可能.
刹车片使用效果更新:更换後,开得里程虽然不多,但对比原车刹车片的经验,掉粉确实较少,基本满意了,这样自己洗车的时候就不用费劲每次洗轮毂了.
2月的北京气温竟然24度?真是罕见,正好开年洗车.
北京2021年的第一场雪:
六万公里保养记录:
此次六万保养,既做了保养手册中规定的内容,也做了保养手册中没有建议更换的内容:
1)机油机滤空气滤,原厂的推荐机油嘉实多进口极护0W-30外包装近期换了,变成了一种灰色的瓶子. 另外空气滤还是挺容易脏的:
上为换掉的空气滤.
2)变速箱油和滤芯,5万公里时提前保养更换了,之前的回贴中有描述.
3)空调内外滤芯,不需赘述,外滤自行4个月一换,内滤在4S店按周期换.
4)刹车油,正常更换.
5)火花塞6个,按保养手册每两万公里更换,故6万公里也需要更换,最近这个料还涨价了.
6)齿轮油(变速箱的另外一部分油)和後桥差速器油,这两项按保养手册都不需要更换的,终身免维护,但打算将它们换一次. 前者因为防控,还没货,目前只做了後者:
上两张为後桥差速器油的外包装.
上为差速器的两个螺栓,卸下旧的需要换上新的. 其实际位置见下图:
上图为底盘的後轴部分,绿框中的两个螺栓点,就是前一张照片中螺栓的位置.
上图为放出来的旧油. 新油忘了拍照,不过加注时看了一下,明显比旧油透亮很多,而且旧螺栓内底面明显有部分金属细屑的沉积,虽然可以不更换,但换了也没啥不好.
放出的旧油还不到1升,新油加一瓶基本正好.
完工,试车,终于搞定了6万大保养.
不常坐飞机的人,机场T3奥迪客户停车场留念.
参加奥迪互联的在线活动,发现近期厂商做活动开始更用心了,奖品制作比较走心,遂做个记录:
收到一个长春寄来的盒子.
打开一看,这回是没想到.
继续拆封,
几张某东的卡,还有个“胶卷”.
原来如此,应该是参加活动的人提交的10张还是9张照片,怀旧感十足呵.
还有个地图加粘贴.
此活动需要微信拉票才能得更高的奖,未拉票,也不错.
其实金钱有时并不能完全衡量人心的感受,感情的传达更是微妙. 总之,希望奥迪中国再接再厉,办好活动!
解决了一个困扰我至今的问题,在此分享一下:
C7款6肉的中央差速器类型,奥迪官方一直讳莫如深,较早的文宣中曾经出现“第六代全时四驱冠状齿轮”的字样,但後期又不曾用此信息宣传,只是说:“纯机械结构的自锁中央差速器”,而不说明具体结构,对车主造成了一定的混淆与误导. 故此,我一直对此信息有疑问,咨询过奥迪中国官方,没有明确的答复,还停留在“纯机械结构的自锁中央差速器”这种回答话术中,所以只能自己摸索了.
最近在一个德国的论坛里找到了一些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车架号,在奥迪厂家的ETKA系统中查到了中差的配件号,终於确定了中差结构. 下面具体说明:
1)奥迪为甚麽这几年来不宣传中差结构的具体信息了?近几年,只要是机械结构全时四驱的车型,不管是上一代A6、A8还是S、RS的相关车型,奥迪都明显在这个问题上不做说明. 原因是:其实2015年之後,奥迪在全时四驱车型上,又大量地用回了托森结构中差,而弃用了2015之前曾经研发的冠状齿轮结构. 虽然奥迪获得了托森的使用授权,但由于目前托森已经被其他厂商收购,奥迪站在自己的角度并不方便去宣传名义上为其他厂商的技术,所以干脆啥也不说,闷声使用,只标明“纯机械结构的自锁中央差速器” ,也是如实的描述.
2)从托森的多个变型到冠状齿轮的历史回顾,按时间的顺序:
一、托森I型,此类型平时是对称分配动力,前後轴各50%动力.
二、托森II型,又叫B型,缩写为“PAT”,Parallel Axis Torsen,即平行轴结构的托森,注意此类型也是对称分配动力,平时前後轴各50%动力.
三、托森III型,又叫C型,从此结构开始,奥迪开始使用非对称动力分配的中差,即平时偏後驱感受的前40%後60%动力分配. 下图是使用托森III型的A6中差,是C6.5的A6版本:
四、托森II型的第二代版本,又叫第二代B型平行轴结构托森,这个第二代的改进,主要就是变成非对称动力分配结构,即平时前40%後60%动力分配. 其实18款6肉,用的就是这个中差结构,经确认,此中差的配件号为“0B2 409 755 L”,而由我的车架号在奥迪系统中显示的中差配件号与此号相同:
五、冠状齿轮结构中差,该结构也是非对称动力分配,前40%後60%,短暂配备给部分配合0B5双离合变速箱的车型. 注意:0B5双离合变速箱,既可以配备第二代托森II型平行轴中差,也可以配备冠状齿轮中差,具体要要看中差的配件号. 如果是配备了冠状齿轮中差,则中差配件号是:“0B5 409 755 X”,其中X视细分版本不同,可能是不同的字母,但都是冠状齿轮结构. 而单从外观来看,後期对中差壳子的封装形状,是有可能误导实际判断的,即壳子形状有变化;另一方面,封装是完全焊死的,若不进行破坏切割,就不能看见内部结构,所以只能从配件号来判断中差的机械结构类型.
六、装备ZF自动AT变速箱的车型,包括不少使用柴油车型,视车辆型号不同,既有配备第二代托森II型平行轴中差的,也有配备托森III型中差的,但没有配备冠状齿轮结构的.
综上,在中国上市出售的C7版本6肉,如果是像我这种17年出厂的18款车型,并没有使用先前被误传的冠状齿轮中差,可以确定其中央差速器是第二代托森II型平行轴中差结构,算是奥迪使用的托森结构各种变型中的最新版本.
参加奥迪互联元旦线上活动,得到了一个小礼品:
近期又确定C7代6肉的另一个问题:
C7系统中,在距离调节控制模块,有一个匹配通道是“短停之後不用驾驶员来操作自动启动”项,意思是使用acc时,跟车停车後,前车起步时,本车也自动起步跟上,但是我之前一直都无法将这个通道接通. 奇怪的是这个模块有很多通道,别的通道都可以修改,包括acc的各种细节控制、自动刹车的各种控制等,就剩这一个通道无法接通.
近期去4S店请车间连奥迪的官方系统看了一下,这个通道也确实是无法接通. 查了一下,据说原因就是虽然系统里有这个选项,但是实际工作的有效信息德国在出厂时并没有给,所以其实无法操作. 换句话说系统里存在一定的冗余项目,直接将更大的壳子系统装进去了,但是部分是空的,就像随车说明书,连混动车型的说明内容都有,但如果买的车不是混动,那其实是没有那些说明内容的对应的. 经确认C7一代都没有这个有效信息,但不管是A6标轴、6旅、6肉、RS6旅、S6的这块系统长得都是一样的,都有这个选项信息的显示,但是实际上都无法实现此功能.
这样也就踏实了,平时acc跟车停止时,还是得用拉手柄的方式启动自动跟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