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老骥未伏枥,尚可行千里——再谈老XC90 2.5T
1 181 发布于 2017-06-21 20:53:25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图,还是老图;文字,却是新的。1年8个月转眼过去,我对这个老家伙又有了点新感受。

仍然留着作为封面。

窗外绿草如茵,看不出是十月。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在经历了无数次家庭会议、纠结之后,我走进沃尔沃展厅时已经是2008年9月了。曾经令我感到惊艳的2.9T已经成了过去式,Z店给出的价目表上是2.5T和3.2,我不记得见到过4.4。2.5T分成标准版和VOLVO Ocean Race特别版,一个70万出头,一个76万左右;3.2只有一个配置,80多万。
在比较了性能参数后,我感觉虽然变速箱少了一个前进档,但2.5T是涡轮增压发动机,扭矩峰值与3.2齐平,输出平台还更广;相比之下3.2多出来的20马力在日常使用中效果并不显著,所以2.5T发动机虽然定位更低但反而更适合XC90这种整备质量重达2.5吨的SUV,涡轮增压器的加入也使日后动力的升级更为容易和明显,所以就此排除3.2车型。确定发动机之后就是选择2.5T的两款配置了,VOR特别版多了一套专属轮毂和一些特殊标识,但比起标准版却少了盲点监测、后排娱乐系统等几项功能,价格还要贵上5万……于是,很明显,2.5T标准版成为最具有性价比的选择。颜色方面,虽然海贝灰色看起来较为特别,但在家里另外两个人的坚持之下,我只好妥协了,选择了亮黑蓝。行了,大事就这么定了。下订单,交完全款(价格大家自己猜吧),又趁提车前的十一黄金周出国转了一圈散散心之后,2008年10月中旬,我与沃尔沃的故事开始了。
哦,或者不应该叫故事。我拥有沃尔沃的生活开始了。
这些年其实XC90也没有带我去过太多地方。我记得的也就是去过一次粤西乡下,再有就是沿着G15去了一次福州。这里不得不提一提这条高速公路。从汕尾开始一直经过汕头的很长一段都沿着海岸线延伸,向东看海天一色,在天气良好的时候真是非常非常漂亮。
当然,一辆车可以承载一家人的欢声笑语,可以陪伴驾驶者走遍天涯海角,也有可能给拥有者带来不少困扰和麻烦。在用这辆XC90的过程中,也曾经遇到一些问题和故障——幸好,都不算太大。一、倒车影像系统。第一次故障在提车第二天早上就发生了。倒车的时候,倒车影像系统黑屏了。后来更换了一次解码器,解决。
之后,摄像头画面不断刷新,而且对比度调节系统出现问题,又换了一个摄像头。两三年之后(记不清了),这个倒车影像摄像头外面的玻璃防护镜面又裂了……这个部件我修了三次。
第二、方向盘背后的游丝。之前一段时间,在天气较冷的时候,车在启动一阵子后行车电脑就会跳出“防侧滑系统受限”的警告。这个毛病困扰了我一年多,拨打沃尔沃400电话,他们也只是建议我熄火重启,但治标不治本。直到去年去保养的时候,一个师傅建议我更换游丝。换好了游丝,果然没有再复发过。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很多老XC90上,几个车主听了我的解决方案后也修好了这个故障。
第三、如果说DSTC传感器的问题还算容易解决,那么这个延续至今的问题我就不清楚怎么办了。我不知道论坛里装备第一代BLIS(就是在后视镜下装有红外摄像头的型号)的老款车主们有没有遇到过这个问题。在雨雪天气摄像头容易被遮蔽提示性能降低就不说了,有时候无端地BLIS会开始猛闪,同时提示BLIS暂时失去作用,也是只能重启发动机才能去除提示。我现在高度怀疑是图像分析电脑不定期死机所致,但是不知道应该怎么解决。有解决方案的车友还请不吝赐教。
别的小问题没有了。很多车友形容车辆质量好的时候常常用的一句话是“从来没有把我撂在路上过”。很可惜,唯一的一次,XC90把我撂在路上了。不过这次与其说是质量问题,不如说是一次莫名其妙的事故。
深圳市是一个热带东南沿海城市,这就意味着每到夏秋季节,台风总是这里的常客。这里我不得不狠狠批评深圳的基础设施设计,尤其是下水道这一块。明知道这里降水量巨大,可排水系统还是效率低下,所以每一次到台风季深圳都要在积水中泡着。这些暂且按下不表。
2012年7月底,台风“韦森特”刚刚登陆,我在回家的路上。在一座桥下,前面遇到了积水。
根据XC90的说明书,它的最大涉水深度是40cm。在依据前方马路牙子的位置判断水深之后,我挂上手动1档缓慢前进。为避免水流灌进排气管,我比一般的10km/h涉水速度稍快了一点,大概在15左右。
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旁边一辆大车以更快的速度驶过,激起车尾一阵波浪。虽然我没见到水流漫上发动机盖,但是只感到车身轻微抖动了几下,然后转速表就从1200跌到了低于怠速的500,然后维持了几秒就熄火了。令我哭笑不得的是,我下车后发现水面只到车轮的不到1/3处,离排气管也有几根手指宽的距离……
请假,叫拖车。那天的拖车一定忙得不得了,所以在打了沃尔沃紧急救援热线后的一小时拖车才赶到。把车拖到4S店,拆下缸盖检查后,4S告诉我第1、2、4气缸已经有明显进水痕迹,并且在水箱散热片顶部位置发现一片浸湿的树叶,说明当时的水面曾一度高过空滤导致从正面进水。这是我注意力放在排气管上而疏忽所致。售后代表与总工程师提出两个维修方案,第一个是开缸,费用大约32000元;第二个相对冒险,就是使用高压风枪把每个气缸内疑似的积水吹出,只收取开缸的工时费外加换新空滤,大约一千出头。之后由我亲自尝试重启,重启成功就万事大吉了,但如果重启再次失败,由于膨胀比不同导致的过高压力将严重损坏发动机,必须以十几万的价格更换新发动机。看了看已经湿透的空滤中夹杂的几片树叶,我决定走保守主义路线,开缸。车子放在4S店里两星期,发动机解体清洁,活塞、连杆和曲轴等部件分别进行探伤检查和动平衡测试,更换所有发动机密封件,更换发动机机油,放弃剩余的1/3箱汽油。
在打车回家之前(4S的售后部门经理开他的私车将我送到最近的可以搭上出租车的地方,这点值得表扬),平板拖车陆续载来了其他涉水的故障车。几辆S80,几辆S40,可是没有XC系列的故障车。看来我的这个情况确实是罕见至极的。两个星期中4S叫我回去过一次,是在曲轴做动平衡的时候。非常幸运的是,除了进水,活塞连杆曲轴动平衡测试结果都是正常的。这意味着我不用换这些大件了。两个半星期过去之后我才把车拿回来,因为几个密封部件位置比较特殊,要去中央仓库调货。装好之后我和技术主管去试车,除了在2000转左右有比之前更大的声音之外,没有其他的异常,我就把车拿走了。
没想到这次修理还留下了一个后续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大,是因为出问题的是一个机油壶上的密封垫圈;不小,是因为它导致发动机漏机油。修好跑了大概1500公里之后行车电脑跳出一则信息,说机油液位低。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发动机装好了之后开始烧机油了,赶紧去4S要求检查。可是经过检查,燃烧室积碳水平正常,也没有烧机油典型的排放不合格问题,蓝烟也没有见到,总之就是不像烧机油,但是机油是实打实地少了。同时在检查的时候,技师发现发动机底部有油渍,但是他们不能确定是不是用于密封的黄油融化所致。4S先给我补了一升机油叫我先开着,1000公里后再来观察。回去跑了1000公里,倒是没有警报了。但回到4S店放出机油检查,发现剩余机油已经接近报警线了,同时前面发现的油渍有扩大迹象。检查车底的几个油封位置后,发现机油壶位置的一个密封胶圈开裂漏油了。将它换成新的油封,补充好机油,这个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但是因为发动机黄油的问题,我以每个月去一趟的频率连跑了四个月的4S店。这是我用车过程中最大的一次问题。
——————————————————————————————————————————————————
其三,也算是我把话说早了。2016年以来,每次保养加的机油,总算是撑不到下一个10000公里了。每过7000公里,我就需要像某众老用户那样,添加一升机油,这样才能撑到下一次保养。后备箱里,机油瓶最终成了常客。我在想,要不是那次涉水,它会不会像其他B5254T4那样兢兢业业、无病少灾地工作呢?

说了那么多它的问题,现在应该继续看看XC90的优点了。这些东西我们就稍微简略一点吧。这些内容主要来自于我的口碑文字。
我最满意它的地方有这么几点。首先是空间宽敞;其次,内部用料上乘、无异味,舒适性强;第三,双层夹胶侧窗玻璃,隔音效果好;第四,坐在里面安全感很强。2008年的车上就配有变线辅助系统。
最不满意的,首先是内饰老旧;其次,动力不算很强,5AT变速箱效率一般;还有就是第三排空间太狭窄了,只能坐175以下的乘客。
空间乘坐、储物空间相当大,可以在满载三个人的情况下运输2m*1m的IKEA桌子加四张配套椅子。动力210ps/320Nm(刷北极星后为240ps/370Nm),在推动2.5吨重的车身时加速性能一般,刷北极星后稍好。动力响应其实还可以,全油门加速得益于涡轮增压器还是很迅猛的。问题就在于这台爱信5AT不够迅速,而且不够智能,非要到2000转以上才会换挡。在使用定速巡航的加速键后明明已经到了换挡时机,可是变速箱一直保持在低档位,非得切到手动模式才能升档。所以我每次见到3.2,都会暗暗羡慕他们的6AT。油耗大概在12.4L/100km,对于2.5T、2.5吨重的车辆来说属于良好水平。平均速度33左右。
操控转向比较“粘手”,不够紧绷,有虚位。这里的粘手,我想了半天,想到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描述方法。不知道大家和过面没有?手握搅拌棒搅拌比较软的面团、鸡蛋混合物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来自面团的阻力。但这种阻力不是均匀的,而是有变化的。XC90的转向就有点像搅动插在面团里的搅拌棒那样。轮胎宽度235,有时感觉不能很好地支持车辆,但考虑到255轮胎带来的油耗就作罢了。悬挂做到了支撑性和舒适性很好的平衡,小颠簸的时候只能感到轮胎似乎在弹跳,但传进车厢的颠簸微乎其微;在有较大起伏的路面上悬架也能做到很好的缓冲,感觉悬挂行程用不完似的。舒适性方面,座椅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和用料很好,长途旅行舒适性极强。简配前的双层夹胶侧窗玻璃(2009款之后的XC90侧窗简配成了单层玻璃,这点要给差评),隔音效果不错。悬挂比较韧,化解较大起伏时可以感觉得到弹簧的弹性很好。五缸发动机怠速震动轻微,声浪充足。从振动过滤、隔音、舒适性、行驶稳定性、过弯感受等方面来看,行驶质感符合其沃尔沃旗舰的水准。
外观与内饰方面,外观在2016年的今天有些落后了;内饰更加古老,基本上来自第一代S80,布局、设计上比较落后了(但其实与那时候沃尔沃的其它车型相比,XC90的中控台还是最为现代的,尤其是去掉了磁带机之后),但操作还算方便。旋钮和按键的阻尼质感不错,用料上乘,内饰从来没有异味。一些塑料件经长期使用有些老化。这里要说说的是沃尔沃座椅的皮质。XC90的座椅皮质有两种,一种比较粗,大概和中控台和门板上的搪塑材质类似,比较粗糙;另外一种则非常细腻。这种细腻的皮质我在V60智雅以上、S60L智越上都见到过。从纹理的细腻程度和皮革的柔软程度上来看,加上与5系豪华设计套装皮质的对比,我深切相信这是NAPPA真皮。所以说沃尔沃的内饰设计虽然常常落后于时代,但它的用料往往是好过一般水准的。只不过因为宣传得少,大家都不太清楚,只有有心比较才会发现。这就是我后面说沃尔沃需要细细品味才知道是好车的原因。
总体来说,与当时90万左右的E70 X5 3.0si相比,动力表现、配置上不落下风,性价比相当高,正如今天它俩的后辈那样。


咱们以BLIS摄像机开头吧。



右侧

正脸。尽管还算霸气,但比起最后的几个年款配有镀铬前唇、透镜氙气灯的前脸,这张脸还是略显低调了一些。

这张前唇更明显。

可惜这组照片拍完了才拜读到韩路老师的拍车方法。胎面朝镜头了。

这张也是。


请原谅我的构图。

“江山如此多娇”,我觉得应该改成“海天如此多娇”。罢了罢了。

车辆右侧。

周边景物。

车顶上拍到的旭日光辉。

轮毂正面终于露出来了。

转到车尾。潘顿椅车灯仍然很具辨识度,当然如果是最后一次小改款或XCC的弧线LED尾灯就更好了。新款锋利的LED尾灯或许辨识度更高。

尾灯特写,加上移到左边的XC90标志。


后保险杠区域。看着非常厚实,但实际上后杠是软工程塑料制成的,软而且轻。

回到车头,左前大灯。反射碗大灯就是不如2009款之后的透镜看着有神。

右侧发动机盖棱线。这种类似棺材的造型实际上也有吸能的考虑。当然消费者接不接受另说。

前脸与挡风玻璃。

中网。还是一块小标,后来都改成浮雕式大标了。

右前门把手与腰线。可惜,没有无钥匙进入这种科技配置,因为这车的技术实在太老了。

全卤素尾灯与雾灯亮起。雾灯只有左侧,曾经我还以为坏了呢,实际上是减掉了右侧雾灯。这点就不如宝马,雾灯两侧都有。

近距离观察点亮的尾灯。其实晚上这四个卤素灯泡的亮度还是足够的。

前近光灯与雾灯。反射碗式氙气大灯,照射强度和视野宽度都比较足够。第八代雅阁和斯巴鲁低端车型也是这种反射碗氙气大灯。

远光灯打开。大概是光圈太大,里面不清楚,但更贴近肉眼观看大灯时的情形,一片雪亮,一片模糊。强烈谴责用远光灯照人的无良驾驶者。

左前灯的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还请摄影大拿多指教。

后视镜。不带外后视镜防眩目,非常奇怪,因为内后视镜就有。

尾灯细节。记得有一个汽车杂志评测过当年的3.2 RD版,拿到的车是红色的。试车编辑还在为激情红车漆掩盖了尾灯造型而感到可惜呢。


D柱。

掀开发动机盖……

B5254T2发动机。比起后来的B5254T多了一点点排量,达到了2521cc,结果税就多了不少……
原本210马力/320牛米的动力只能说够用,现在刷了北极星,240马力/370牛米的动力还是比较足的。当然,油耗也有所增加,现在是12.9L/100km。

横。

空滤。

有一位3.2的车友认为2.5T的发动机舱太乱,对此我除了羡慕B6324S/B6304T系列和B8444S的装饰罩之外别无其他办法。因为这就是发动机舱里仅有的装饰盖。

太阳升高了,光线更好了,我们进车里看看。

进来看看。

如果有人因现款沃尔沃的诺基亚内饰而放弃了沃尔沃,那么我只能说XC90类似286的内饰会更加不合他的胃口。

汽车之家式的内饰近景。其实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其中按键阻尼这一点说实在话比保时捷都要好。换挡杆周围颇有些美国车的味道。

空调小人。

影音控制区。左上角是蓝牙系统,没法整合进车内系统了,只好加了一个控制器。

10喇叭High Performance Sound音响系统,比起12喇叭的Premium Sound还是差了一点点。不过从其前后分别可调的均衡器来看,这套音响系统“此马非凡马”。扬声器每个门各两个,D柱各有一个。

倒车影像。清晰度吗,啊哈哈……

显示屏后侧的警报灯和出风口。

细节。

后排腿部空间还算宽裕。本人187。车窗面积很大。

注意这款比较山寨的RSE系统屏幕。这个真的没有必要装,因为用到的机会非常少。

虽然有了使用的痕迹,但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皮质是不错的。注意我说的两种皮质的区别。

出来透透气。两段式尾门打开。

可以坐在这里钓鱼。这个平台坐共计150公斤的两个人实测没问题,就是别乱动。

尾部有个小空气动力学设计。阳光照耀。

天窗外往里看。

回到车内。车厢里往外看。

扶手箱可以拆下来。比起XCC行政版上的各种配置,这里就有点简陋了。12伏插座、烟灰缸、杯架。

后座门板局部。

C柱上的RSE接口,可以插上耳机为第二、第三排提供多种信号源的视听娱乐。滚轮为音量,SEL为切换信号源,可以在AUX(十碟DVD)、FM、AM、CD之间切换,插孔在下面。真正的各取所需。

B柱出风口的设计我非常喜欢,可以吹到后排乘客的脸上。

第三排?第三排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就是开启需要驾驶员打开中控开关。这是风速旋钮。

行李舱12伏插座。

扶手箱盖可以双层打开,并且每一层都有其相应功能。在以前的高配上,扶手箱就是车载冰箱。

第二排阅读灯。第三排的这个开关只能一次全开两盏灯。

回到第一排,灯光开关区和转向柱。在新的XCC上,前雾灯开关变成了自动大灯开关,羡慕。手动调节的转向柱,调节得很少,据说是为了溃缩而坚持手动,直至新XC90也是如此。

听说你们60系都减掉了这个?不应该。

简明方便的行车电脑控制器。

定速巡航。

雨刷和多媒体控制区。在第一次小改款前,XC90的车载电话还是由车载SIM卡实现的,上面的这个大按键就曾经是接听和挂断键,结果后来居然取消了。
雨刷拨杆上的雨水感应器还算好用,就是反应迟钝了一些。

蓝牙控制器。虽然比较山寨……

随便拍的仪表盘。油耗还算可以接受吧。

车窗控制器。只有前车窗可以一键升降。

音质超出预期的扬声器。

BLIS指示灯和A柱高音。

这个高音扬声器的效果还不错。我按照论坛里某位车主的均衡器调节攻略重新调节了均衡器,结果只能以“惊艳”形容。

车内灯光控制区和天窗的空气动力学部件。这天窗有点小了。

8向电动加2向手动(腰托)前排座椅控制区。这座椅的舒适度堪比宝马的20向可调舒适性座椅,不过我的530i上只是普通的14向可调。

前排中央出风口。

听说只要装了导航屏幕,装备了PS音响系统的车辆在这个位置的两个中央扬声器就会被简配掉……不知道XCC还有没有装。

前排副驾驶安全气囊开关。

下山,到海鲜街转转。

海鲜街。旁边就是盐田港。


沃尔沃与海洋的关系从来都很密切,比如说Volvo Ocean Race。

海边长廊。那天行人不多。


VOR特别版徽章。为了性价比,只能舍弃那漂亮的轮毂和蓝底仪表盘了。PS,这海洋蓝非常有质感。

后补了两批图片。

窗外没有什么美景……

所以回到中控全景上。

后来拍的一张光线不足的仪表盘。式样比较传统和普通。

再看看RD和VOR的仪表,这质感简直绝了。可惜的是,今天的XC90液晶仪表,没有一个UI能做出如此的质感。沃尔沃仪表盘质感与科技感的巅峰最终停留在60系小改款R-design的蓝色液晶仪表上。

当然,有背光,还是不错的。

中控台细节。



安全气囊。

灯光控制区与手刹释放开关。

门把手。

三点式安全带是沃尔沃对汽车界的重大贡献之一。但是副驾驶座的这个安全带解开不大顺畅。可能是年久了。

中控台。光圈按照韩老师的要求调了一下。

真皮包裹的也还行,手感满意。不知道行政上的红木换挡杆如何。

后座区域。容易起皱是NAPPA皮的一个问题,不知道是否佐证了我的判断。

后排皮质相对保存得较好。

车窗。

但是雨天也帮了我一个大忙。请看下图。

在雨天,一众豪华品牌的变线辅助系统提示位置安排的用心就体现出来了。在这种天气条件下,指示灯的能见度就成了重中之重。字样的位置、排版和颜色代表了不同品牌变线辅助系统的指示灯的形状、颜色。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把指示灯设在后视镜上看起来方便且科技感较强,可是老款沃尔沃BLIS指示灯设置在车内A柱上,辨识力是最强的。雷克萨斯和奔驰的指示灯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如果再遇到后车灯光照射,辨识难度就会显著上升。

化妆镜中的倒影。

空调控制区和下方的功能按键,从左到右分别是第三排空调、BLIS开关、后视镜电动折叠、倒车雷达开关和报警系统灵敏度降低开关。

音响系统信号源选择旋钮。

有点暗。后排中央杯架。

“反人类”的手动腰托旋钮。上面是蓝牙电话的麦克风。

第二排中央的升高座椅。60系上也是简配了,非常非常不应该!

双层夹胶玻璃。
在深圳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小贼使用工具砸车窗盗窃,屡屡得手。但有一天他遇到了一辆XC90.小贼想打烂后窗,结果敲了半天硬是没敲烂。直到这家伙进了局子,他才知道这玻璃是双层夹胶玻璃,难以敲烂。
除了防盗性能之外,这种玻璃对隔热和隔音的贡献非常大。只要升起玻璃,车内几乎难以听到外界的噪音。
2009款开始,双层夹胶玻璃也被列入了精简名单。简配,总是不应该的。

另一批图片。

行李架是朴素的黑色。据说后来的XC90是银色行李架?


继续车顶。

小天窗……

周边景物。



车顶映出阳光。

寒流和回南天后,深圳终于出了一阵子太阳。

235/60 R18的轮胎。新XC90 T6智逸版上配备的H级轮胎确实不够档次。

轮毂的细节。只有XC系列的轮毂才有这种专属的标记。


我尽力像韩路那样拍出立体感来。

格栅。虽然雾霾几乎没有了,但深圳的尘土还是很大的。

散热器。

前大灯细节。远光灯打开时,近光氙气灯的反射碗会向上偏转几度。

大灯整体。

车身侧面。

这车确实是老了,这点从变形的密封胶条就可以看得出来。

发动机舱全景。
B5254T系列发动机,可以说是沃尔沃的标志性特征。
这款机型可谓“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何谓三顾?诞生于B5204T系列,排量更高,成为过渡2.0T、2.9T的机型,并作为几款紧凑车型的旗舰动力,是沃尔沃发动机家族的顶梁柱,谓之一;发展出高性能版本,为R车型提供强大动力,谓之二;现在又弥补了老平台上新动力级别的输出与四驱的鸿沟,谓之三。两朝,为福特、吉利两家控股。如今B5254TX早已告别沃尔沃产品线,但它值得我们长久的怀念,因为它是一代经典。

铝制稳压腔。

博世制造的空滤部件。

坚实的顶吧。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少不了它发挥的作用。

这个角度最能凸显出内饰的质感。

后门区域。

夜间的仪表盘。

夜间中控。


偏绿色的淡淡白光更加体现出其氛围。

最后以几张压轴图片结尾吧。

树影。

这个角度看,有没有点新XC90的意思?在光线良好的情况下,亮黑蓝才会露出蓝的那一面。

斜阳下的前脸,犹如蛰伏的猛兽。


横刀立马,隐隐透出其霸气的一面。XC90一样能去一些城市SUV去不成的地方。

曾经同属福特旗下的沃尔沃与捷豹,
XC90与S-Type,鹰狮与熟睡中的波西米亚女郎。

缺失的石板路XC90履之如平地。

这款XC90虽然已经落后于时代了,但是放到今天,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它当年作为沃尔沃旗舰产品的设计、用料,两者都相当考究。这是一款比较有韵味的产品,需要用家细细品味,才能感觉到它的价值所在。
如今新90已经上市很长时间了,而这辆车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老去。转向开始不顺,发动机噪音变大……但也就只剩下这些小毛病了,大的毛病,比如烧机油之类的却还没有出现。这辆XC90我还不打算出售。毕竟这是我一个小小的情结的满足,而且即使在我拥有这辆车7年半以后,在日常的使用中,它还能给我带来一些微小的惊喜。我们把一辆车用久了之后,这辆车似乎就不再是一个交通工具了。它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个朋友;承载的也就不仅仅是乘客了,而是与这辆车相关的所有人、所有事的回忆。
未来谁能预料呢?或许它以后会跟我走遍我想去的每一个角落,如同一个忠实的老友一般。

这就是我和XC90 2.5T的故事。这个故事至今仍在继续。

莫道廉颇三遗老,壮行方可十万里!

VOLVO。滚滚向前。
VOLVO. for life. for you.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10
前往
/10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