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老蝶游记(完整版)
1 61 发布于 2010-06-27 09:16:58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事先声明,这是去年的“十一”长假旧游记整理出来凑个热闹。车不是越野滴,相机是傻瓜式滴,拍摄手法是幼儿园级别,只想给喜欢自驾游的朋友一起分享下哈。行走路线:白城——突泉——代钦塔拉——科右中旗——通辽——科左后旗——松原——白城。全城1280公里。

 

第一章:寻找代钦塔拉

 

    这次出行,几乎是一时兴起。原本是一位朋友和我吹嘘代钦塔拉的枫叶如何美得让人心惊,让我很久以前就开始跃跃欲试。长假前和朋友一家商量一起去赏红叶,不想遇到了玩家,说只看一处枫叶不过瘾,不如一路前行,去大青沟看个痛快。两家一拍即合,准备行囊,一起上路。

 

    启程是在smarttags" />,目标很明确,去寻找那片枫树林。车过洮南,有一段很长的双车道水泥路面,很像省内很多村村通公路,走起来不是很舒服,当地人讲是此条路上过往的都是大货车,普通的沥青路面不堪重负,总是坏掉,所以人们才选择了更坚固的水泥作为路面材料。不过好在没多久,就上了一条林荫大道。夹路是高大的白杨,沾了秋色,渐变的黄、绿两色交杂错落,仿佛一幅颜色未干的画。

   

    继续前行,眼前一片开阔,平整的柏油马路,在一片荒原之中延伸,路上也少见几部车子,视野开阔,可以随意飞奔。周遭空旷安静,一切都是我喜欢的样子,心里美滋滋地想,就算找不到枫树林,此景此情也算不虚此行了。

 

    车过突泉,我们的导航仪出了点小问题,找不到去代钦塔拉的路了。停车问路,是此行第一次亲密接触可爱的蒙古人,他们的汉语有点硬硬的,仿佛舌头不怎么打弯,而他们的蒙语时听起来又婉转流畅至极,这让我很奇怪。问了两次路,都得到了极其耐心热情地回答,会很仔细的告诉你,什么方向,几个路口,向哪边转,大约还有多少华里。这个民族善良敦厚的本性,一直是我喜欢的,往往在欠发达地区,人性保存得最完好无损。

 

    突泉至代钦塔拉的路况一般,间断着坑坑洼洼急待修整的路面,正当我们小小地抱怨的时候,听见孩子们欢呼起来,那片枫林就在不远处了。小小的山坡,散落着无数绿的、黄的、红的、紫的枫树,远远地看竟有点象放牧的牛群,不知道是谁能在这里放牧枫树呢?

 

   有传说说,这里的枫树本和香山同根,是当年一个远嫁的公主带到这里,栽种下去以解思乡之情的。只是很多年过去了,这里的枫已经长成与香山完全不同的摸样,天高地阔,随意伸展,让它们长成一把把巨大的伞,挺拔茂密,少有弯曲。而每一树的枫叶,又都是不同的颜色,又或者一树之上已经是五色杂陈,美轮美奂,应接不暇。

 

    我喜欢站在公路边,远远地看着那片枫林,朋友家人在林间忽隐忽现,竟如在一幅巨大的油画中行走,美不胜收。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天空多云,光线不是很好,若是阳光明媚的天气,眼前的景致怕是要疑似仙境了。

 

    遇到一个牧牛小伙子,说这林中原本有一条小河,可惜干涸了,只剩下河床,挺可惜的。又说代钦塔拉汉语的意思就是英雄的草原,而科尔沁的意思就是射手。忽然地就想起那些纵马驰骋,弯弓射雕地传说,那些远去的英雄和英雄的故事。

上图:





出发,路边的盐碱地有点荒凉。



朋友的车有导航仪,非要领航。



车窗外的风场,白色风车很漂亮,这个角度有点远



貌似小山?



喜欢这天地,舒坦



代钦塔拉滴摄影爱好者随处可见,人可都是专业滴


















































俺不专业,俺拍得多


那条牧人说的干涸的小河。

 

温馨提示:代钦塔拉基本是荒郊野岭,没有吃饭的地方,喜欢野餐的可以自带食物,不喜欢的可以去20公里左右的突泉吃,游代钦塔拉最好事前查阅天气预报,选无风的晴日最好,整个景色宛如油画,我的拍摄水平太烂,实景要美很多。

 

 

第二章,偶遇翰嘎利

 

 

离开代钦塔拉,有一点恋恋不舍,孩子们没忘记放几片枫叶在口袋里。几次回望那一片油画般的草坡枫林,似乎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风景如画”的含义。

 

就在我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那些枫树时,忽然发现道路右侧的山谷里竟然有一汪湖水,茫茫草原,山坡之下,那湖水映了蓝天白云,安静地躺在那里,带着几分神秘几分诱惑。让我们急切地寻找一条道路,可以走近她,亲近她,不远处终于发现一条人工铺就的沙石小路,弯弯曲曲通向湖边。

 

湖边一个小小的告示牌,让我们知道这湖泊叫做翰嘎利湖,水源来自于霍林河。湖边有多处白色的蒙古包,号称图什业图蒙古大营,现在是旅游餐饮的场所,有三三两两的食客出入其中,猜想图什业图的名字一定是有些来历的,问过几个人都不知是什么意思,只晓得是借用了曾在代钦塔拉草原辉煌一时的建筑——图什业图王府的称号,也许是姓氏,也许是封号不得而知。

 

湖边很安静,远处有群山环绕,草地上有牛群在悠然地吃草,树荫下小憩的牛十分安然地注视着我们从眼前走过。有风,湖水翻起雪白的浪花,映衬着岸边无边无际的白沙滩,疑似身在海边。一个小小的码头,铺着木板,走上去吱吱呀呀地响,一艘无人的旧木船,想来废弃已久,忽然就记起了那句“野渡无人舟自横”。

 

忍不住去寻找这处湖泊的来历,果然听到了这样的传说,相传成吉思汗带十万大军行至代钦塔拉,派人去寻找水源安营扎寨,找来找去找到这里,但成吉思汗怕这一汪湖水被这十万大军几日就得喝干,可是又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只好住在这里,几天过去了,十几天过去了,湖水一点都不见少,如此一住三年,湖水还是老样子,成吉思汗遂将这湖水命名为“翰嘎利”,意思就是“喝不干的水”。

 

离开那汪湖水,继续我们的行程。前面就是我们计划中的午休场所——科尔沁右翼中旗。走进城中,城市的街道安静而干净,道路异常的宽阔,却没有多少车辆行人,想来这里多的是土地和空间让人们活得舒适些。

 

好容易看到了几个蒙古族女子,忙上前询问哪里有好吃的去处,她们很认真地嘀嘀咕咕用蒙语商量了半天,给我们推荐了广场附近有一家火锅店。果真经济美味,十分可口。

 

两个孩子意犹未尽,带她们去旁边一家“草原恋冰点”吃冰淇淋。店主是一位中年妇人,有着标准的蒙古人面貌,圆圆的脸,细长的眼睛,黑红的脸膛,带着自然坦诚的笑容。忽然在她的单子上发现了一款“乌日莫冰淇淋”是所有冰点中最贵的一种,想来应该是蒙古族风味的东西吧,毫不犹豫地点来尝尝。店主却很中肯地建议我说,那是蒙古人爱吃的东西,来店的汉族人大多吃不惯的。又详细给我解释了什么是“乌日莫”,就是把鲜奶储存几天后就成为酸奶,酸奶最上一层稠性的叫“乌日莫”。见她如此说,我更要尝个新鲜,店主特地找出奶香味较浓的冰淇淋来为我做“乌日莫冰淇淋”,说这样吃起来更适合我。

 

我喜欢这个蒙古女人,也喜欢在她的小店里吃乌日莫冰淇淋的二十分钟的时光。长长的旅程中,总会意外的邂逅一些地方,一些人,带给你不同的惊喜和回味。我想这个第一次告诉我什么是“乌日莫”,给我做“乌日莫冰淇淋”的女人已经留在我的记忆里了,我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只在心里叫她“乌日莫”。

 

上图



蒙古包可以就餐,此时淡季,生意冷清



这个不常见到



小东西挺舒坦的



也许这里原本是属于它们的

 



破败的码头



寂寞的湖水



草原上的碌碌车

 



沙滩上是牛羊的脚印

 



翰嘎利--喝不完的水

 

第三章:夜宿科右后旗

 

    稍作休整,离开科右中旗,当地人给我们指了一条直达通辽的大路,他们说是刚修好的一条大路,极其好走,当地人称之为“大通道”。听听这名字就让人分外的憧憬,想来必是畅通无阻、空荡无人的去处了。

 

    果真又是天高地阔,一马平川的景致。这是一路上最好的路段,撒欢地将车子开得飞快,感觉自己就象在这片草原上飞翔。渐渐的,铺满秋草的草原在车窗外消失了,风沙越来越大,道路上有红色的蓬草团,滚动着横穿马路。“此地一为别,孤蓬***征。”不知这些蓬草是否真的开始了***征程。早听说原本水草丰美的科尔沁因为多年的滥伐滥恳,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沙地急待治理,而真正亲眼看到时,依然有一种隐隐的心痛。。

 

    车过舍伯吐,“大通道”消失了,我们进入了此行最艰难的路段,目测了一下,每平米坑洼都有五处以上,即使把车速降到最慢,也难免颠簸之苦。和朋友打趣说,世间事就是这样,有甜必有苦,有顺必有难,所以得意时需知道总有失意,得到时也要明白总会失去。朋友笑说,一段破路颠出许多人生感悟,也算值了。

 

    近通辽,路况豁然开朗。看看天色还早,索性继续前行,赶往科右后旗。内蒙的行政区域划分,仍然沿袭了清朝盟旗制度的某些称谓,比如我们一直行走的期间的广阔领域属于兴安盟,而今天的目的地叫做科尔沁右翼后旗。

 

 

    到达时已是黄昏,安排好住宿,有些饥肠辘辘。当地人推荐了一家“牧人奶茶馆”。小店是一家蒙古人经营着,他们交谈都是用蒙语的,搞不清他们都是什么关系,但可以看出是老少三代人。会说汉语的男主人,总是一脸憨厚的笑容,帮我们推荐菜品,安排晚饭,依旧是蒙古人做生意的风格,考虑汉族人口味,劝告你点菜适合而止,不要浪费,让人觉得信任而踏实。一行人看什么都新奇,问这个,尝那个的,这个蒙古汉子始终带着憨憨的笑容由着我们东抓一把炒米,西尝一块奶皮。

 

    小店的奶茶是极好喝的,用暖瓶装着,五元钱一暖瓶,便宜到让人无法相信。我们追问怎么能做出这么好喝的奶茶,那汉子倒也实在,细细地为我们讲解,说要找一口铁锅,打碎茶砖熬茶,熬好的茶叶水要滤去茶叶备用,把上好的牛奶加上黄油煮开,再把虑好的茶汤二次煮沸,在煮沸的过程中一勺一勺的加入牛奶,不停搅拌,等到牛奶都加进去了,再加入炒米、乌日莫……蒙古人喝奶茶是放盐不放糖的,考虑到我们汉族人的习惯,所以他备了一碟盐一碟糖,让我们自己随意放。我笑着问他,这可是秘方,随便告诉我们,不怕我们都开了奶茶馆抢你的生意,汉子依旧憨憨地笑着说:“不怕,不怕。”

 

    吃饱喝足离开奶茶馆的时候,许是奶茶喝多了,一行人竟然困意全无,打算在小城里四处逛逛,却发现安静的小城已经睡着了,马路上空无一人,店铺都已关门闭户。小城的民风依旧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不得不回到宾馆早睡,准备明早直奔大青沟。

 

上图:



沙化的草原,正在治理中



貌似幼羊园,好多小羊由几只老羊看护着



可爱的小羊,只是没有水草,显得有点脏



科右后旗的街道



喜欢这些漂亮的屋顶



美丽的圆顶具有民族特色



蒙汉交杂的路牌,显示着两种文化的交织





我们吃得很好的一家小店



明天要走的路

 

第四章:寻秋大青沟 

    定时起床,欢呼雀跃要去大青沟的我们,却遇到了第一个小小的难题。没有早餐,住宿的科右后旗宾馆是不提供早餐的,街上的店铺依旧关着门,问小城人,答曰:“小城人都习惯早睡晚起,在家里吃早餐,所以很少有开早餐的地方。”难道要饿着肚子去大青沟。我们忽然想起昨晚那个蒙古汉子,跑到奶茶馆,果真开着门,那汉子依旧笑呵呵的欢迎我们的到来。为我们推荐了牛犊汤(用牛奶煮出来的面片,相当的美味营养)和饸饹(荞面热汤面,这个我不大喜欢)做早餐,当然还有香喷喷的奶茶。

 

20多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大青沟。心里奇怪一件事,一路走来都是蒙语名字的景区,怎么在这里变成了标准的汉语,问导游,说是这里有蒙语名字的,叫做冲胡勒,就是大青沟的意思。最早是蒙古科尔沁宾王图郡王的狩猎场,随着世事的演变,一直到解放前,都是远近闻名的土匪窝。这条沟日本人来过,国民党来过,解放军也来过 。如此看,冲胡勒演变为大青沟也就顺理成章了。庆幸的是,这条沟保持了原有的绿意,没有在战火硝烟中失去太多。

 

    大青沟深谷由东、西双沟组成,总长度20余公里。双沟交叉呈人字形,沟深100余米,宽约300smarttags" /> 

    为了弥补孩子们的失望,小导游讲起了大青沟的三奇三怪:

第一奇:大青沟沟底河虽然水流不大,却常年流水,从不结冰,其特点是冬暖夏凉,在,横卧在哲理木。是一处是一处保存完好的古代残遗森林植物群落。小导游告诉我们,沟中有700多种树,能叫上名字的只有100多种,满眼望去,林深树密,五色斑斓,疑似梦境。孩子们想去林深之处探险,却被小导游劝阻了,说那里依然有着很多野生动物,我们不该贸然打扰。

-30的时候,河里仍长着的山芹菜,虽然是数九寒冬,却仍然跃动着绿色的生命。
第二奇:盛夏时节,沟外烈日炎炎,沟内却时而下着牛毛细雨。
第三奇:茫茫的八百里沙海中,突然出现这样一条绿色的沟,动植物种类繁多,又有山水之灵秀,堪称天下神奇!
第一怪:大青沟有96种鸟类,可就是没有乌鸦,至于为什么,科学上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第二怪:沟内碗口大小的哈蟆,在大青沟从来没有人听到过它的叫声,在小青沟里却时常叫个不停。
第三怪:青沟有一种鸟叫羊山登,在大青沟内是在树上筑巢,可是在小青沟内却是在沟坡上筑巢。

 

    就在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路边忽然出现了一棵巨大的树根,小导游颇得意地说,这是我们镇沟之宝呢,相传已有千年,蒙古人对根是很看重很崇拜的,所以一直让它留在这里,一个根雕厂家出巨资也没能买走,树根的形状貌似龙虎,所以我们给它命名“龙虎斗”,来这里的客人都愿意在这里拍照留影的。仰望那棵山坡上的千年老树根,果真仙风道骨,气势非凡,让人陡升敬意。

 

    大青沟的历史传说,人文掌故不是一次短短的旅程 就可以讲完的,而我却更醉心于眼前染了秋色的美丽山林,赤橙黄绿青蓝紫,似乎每一种颜色都可以在山坡上找得到,而林间潺潺的溪水,曲曲弯弯的木板小路,树叶间洒下的点点光斑,间或的一两声遥远的鸟鸣,让我疑似行走于梦境之中,不知身在何处。

 

上图:



大清沟底小青湖











沟底的溪水



千年老树根--龙虎斗

 

第五章:重游查干湖

    清晨,在松原一处安静的宾馆里醒来,没有马上起,电视新闻里说,今年中秋的月亮石87年以来最圆的一年。忽然就记起,昨晚夜行时,旷野里那一轮皓月,清冷明净,一路随行。昨夜是中秋,我一直在赶路,居然忘记了。

 

    今天的行程懒散些,因为是此行的最后一站,并且离家只有200公里,不用急于赶路了。游玩的去处是不远的查干湖。因为是春夏秋冬常去的所在,所以游玩的心情没有那么多迫切和期待。想来风景总在远处,近处的风景虽美,却常常被忽略和怠慢,人们总是喜欢漠视身边的美丽。

 

   查干湖,是蒙汉夹杂的名字。这片湖水原名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水,白色在蒙语里意味着纯净和圣洁。世事变迁松原地区汉族人越来越多,蒙古族人越来越少,就有了:查干湖、查干泡,圣水湖……等很多汉蒙交杂的名字。站在湖边,目光所及是一片浩大的湖面,看不到尽头,有水鸟从湖面上掠过。当地人告诉我,眼前这湖,总面积60万亩,蓄水量7亿立方米,平均水深2.5,最深达6,是吉林省最大的内陆湖泊。而在唐代时有方圆五百里之广,现在仅存五十里。我无法想象,那时的查干湖该是何等辽阔。

 

    这片从远古就静静卧在这里的湖水,无疑是厚重和博大的。但它又是安静的,安静到很多人原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自然也就没有那些英雄斩魔,仙女遗镜的传说。它只是一处干干净净的湖水,默默的养育着湖边的蒙汉两族人民。在我的记忆里,最早让它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里的是那位总是剑走偏锋的本山大叔。一部《圣水湖畔》着实让寂静的查干湖开始热闹起来,很多附近的、远路的客人陆陆续续来到湖边,一睹圣水湖的风采。而湖边的人才发现,原来这处湖水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丰盛的鱼虾,还有另一种可以开发的资源。

 

    当一处景观,被开发成旅游资源之后,总会让人觉得失去了很多原来的味道,但同样的,你也会得到很多原本得不到的东西。世间事总是难免在得失之间。查干湖边次第建起的妙音寺、王爷府、成吉思汗召、蒙古族文化博物馆……让我在这里恶补了蒙古族的历史、宗教、文化变迁,成为此行一个圆满的结尾。

 

   午饭自然是一桌丰盛的鱼宴,半人高的胖头鱼是查干湖的特产,半米长的大鲶鱼也是在别处看不到的,此外还有草根、鲢鱼、鲫鱼、嘎鱼,河虾……当地的朋友说, 查干湖盛产鲤鱼、鲢鱼、鳙鱼、鲫鱼等1568种鱼虾,产量丰厚,肉味鲜美,冬捕曾获单网捕鱼量最多的世界吉尼斯记录,一网最多能捕十多万斤。有这样一汪湖水相伴,真是让人艳羡不已。

 

    告别查干湖时,已是黄昏。在夕阳里踏上了归程,天边的云,路边的白土地、无边的荒原都染成了金色,家就在不远的地方了,三天的行程看到了很多,听到了很多,想到了很多,很多感受在心里,沉甸甸的……

 

上图:





































 

 

(完整版)

最后编辑于2011-08-08 17:50:59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 4
前往
/4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