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风行汽车杯】初一到十五,天水新年民俗美食
1 60 发布于 2013-02-10 10:59:22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参加【风行汽车杯】征文,纯粹为了奖品,这次的奖品实在很诱人,我喜欢照相,基本都是手机、卡片机一通乱照,所以征文中的配图都不怎么好看。(既然我一直都没有单反,各位车友,帮我投票吧,让我得到单反,拍到更多的好片吧!!!嘿嘿。)我本来打算不再写帖子了,看到奖品有单反,还是没有忍住,我这个人确实财迷心窍。

         言归正传,今年春节我还是不能回家,我已经连续三年没有春节回家了,不是我高风亮节,也不是我视财如命,实在是工作性质根本无法满足我回家的心愿。在个人生存和家中父母的杠杆上,我不得不向个人生存低头。

        这是我的无能与无奈。

      

        前段时间还跟同事聊天,说太久不回家,我妈都要忘记她还有我这个孩子。同事说大家一起热闹

        我常常会打开相册一张张反复的看家人的照片。闻着案头的水仙花清香阵阵,开始写帖子。

       天水自古民风纯朴,过年习俗特色浓郁,从腊月八吃迷心饭开始,杀猪、宰羊、磨豆腐、煮酒(自酿甜酒),办年货、扫房、搞卫生、二十三送灶,接着蒸馍做菜制新衣。三十日上午赶抢集,下午家家户户贴春联、贴窗花、挂年画、贴门神、装饰庭堂。接纸、续香、守岁、迎喜神、拜年、粘五福、朝观、倒灯、朝人宗庙、游百病,五花八门,风格独具。穿插其中的文化活动如高台、高跷、马秧歌、黑社火、跑旱船,舞狮子等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但是,这些年来,其中的一些习俗却正在濒临消亡的困境。
腊月八
过腊八节最早源于秦惠文王(公元前326年)创设的“腊祭”,天水俗谚:“腊月八,啪沓沓。有米饭的吃米饭,没米饭的掐娃娃”。其中包含着天水独具的习俗。是日,天水习俗有三项:

1、迷心饭:迷心饭为米饭或撒饭,传言吃了它就可以迷(糊)住心,不再考虑任何事情,而一门心思地办年过年了。迷心饭亦即风靡全国的吃腊八粥。吃腊八粥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释迦牟尼当年苦修时,瘦如枯柴,某牧女盛了一碗乳粥给他喝,他因此恢复了精力,并得道成佛。后世佛徒因了这个故事,便称腊八为“成道节”。宋吴自牧《梦梁录》云:“自冬至后戍日,数至第三戍,便是腊日,谓之君王腊。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一说朱元璋幼年贫困,在饥肠辘辘时,与伙伴们拼凑了一些大米、粟米、红枣熬粥,后来当了皇帝便命御厨在腊八日为他熬这种粥喝,民间便称此为腊八粥。至今天水乡下吃腊八粥时,还要舀出一碗,置在正屋供桌下,直到正月初一早上迎来喜神后,给牲畜拌草。


腊八粥


散面饭

搅团

吃腻了肉食,来碗臊子“鱼鱼”解解腻。


2、掐娃娃:在过去,人们生活困难,吃不上腊八粥,就“掐娃娃”,此俗今已无存。但是,它是不是秦汉大蜡大傩驱鬼的孑遗呢?《玄中记》云:“颛顼氏三子俱亡,处人宫室,善惊小儿。”《后汉书·礼仪志》注引《汉旧仪》亦云:“颛顼氏有三子,生而亡去为疫鬼,一居江水……,一居人宫室区隅,善惊小儿”。大傩是一种很盛大的节日驱邪活动,应是公众性活动,作为家庭,可能就是“掐娃娃”。

3、打腊疙瘩:天水乡下在腊月八这一天清晨,人们早早起床,奔向山泉处挖冰块,俗称挖腊疙瘩。相传在挖来的腊疙瘩上就可以预测来年庄稼的丰歉。如果冰块上冻结成的图像像小麦、预示来年小麦丰收;像玉米,预示玉米丰收,像哪种作物预示哪种作物来年必然大丰收,在安排新春的农事时便多播种此种作物。腊疙瘩一部分放置在正堂里供桌下,一部分埋在厕所的干灰里。此俗源起极为古老,它缘于冬季祭水神和汲新水淋浴祓禊的仪式。



天水炸酱面

腊月二十三

1、杀献灶鸡:这一天,天水习俗必得杀鸡献灶,这跟全国各地一样。如《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二载:“旧历腊月二十三日,俗谓小年节。是晚各村各户,无不祀灶神者,名曰祭灶。主祭之人,必为家长。礼拜时身后跪一幼童,双手抱一雄鸡,名曰灶马。家长叩头毕,向灶神祷祝数语。祝毕,一手握雄鸡之颈,将鸡头向草料内推三次,一手将凉水向鸡头倾洒。鸡若惊战,便谓灶神将马接受”。

2、烙灶饼:灶神又称为本家司命,天水直呼为灶爷,属于五祀之一。祭灶节当日晚饭后,女主人要烙灶饼十二张,寓一年十二月。若逢闰年,则为十三张。灶饼薄厚若韭叶,大若碗口。烙好后先叠置灶头,之后点蜡焚香,磕头祭祀。接下来将每张掰出一点,抛于厨房顶上,意味恭献灶君受用,剩余分给孩子们食用。







3、献灶糖:天水祭灶习俗中献灶糖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把灶神的嘴涂甜,黏住灶神的嘴,让灶神上天言好事。

天水俗谚:“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青天;腊月二十四,打发灶爷上柳树。”天水习俗中祭灶神时间一般为腊月二十三,但因这天过于忙乱,没有顾上,就可以是二十四。而腊月二十四祭灶其实古已有之。例如宋范成大《祭灶词》云:
  古传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献,
 豆沙甘松粉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

天水把祭灶之日称为小年,从此,年已正式开始,一切避忌皆除,如扫舍、杀猪等便不再择日。

天水人过年讲究吃天水老菜,蒸碗,有黄焖鸡、虾酱肉、粉蒸肉、杂烩丸子、酸辣里脊、芥末肘子等等。





虾酱肉



酸辣里脊



捞捞







呱呱


擀面皮

刀削凉粉,当地叫“削削”
大年三十
除夕又称除夜,俗指年终的最后一夜,大月为腊月三十日夜,小月为腊月二十九日夜,天水民间称当日为大年三十,当夜为三十晚上。其主要习俗有如下几项:

1、抢集:大年三十这一天,不管是不是乡镇的逢集日,但这天必须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集日。凡年事年货未备齐者,便早早地动身,赶往集镇,置办年货。因是置办年货的最后一次机会,人们急急忙忙抢购,于是叫抢集。这天的货物价格波动极大,贵则可贵成天价,贱则可贱成垃圾。抢集最迟要在当天晌午后结束。

       2、供天爷:解放前,天水城乡还要置天爷树,秦州城内从腊月二十四日开始,在城壕或北关购买松树一株,也可在山上挖来松树一株,栽在当院,称为天爷树,大年三十这天在天爷树下摆上香案,献猪头一只,大盘两只(盘为大蒸馍,大若八寸碟子),供香、茶点时果,三扣九拜,行拜天爷礼。现在则签天爷神牌,行祭拜礼。天爷神牌内容为“天地君亲师”;或详为“天地君亲师;本宅水火五祀”;“牛马二明王菩萨”。五祀指对门、户、井、灶、中的祭祀。



3、贴春联:大年三十晚饭前,城乡家家户户要贴春联,专用红纸书写,家有丧事未满三周年者用蓝纸或黄纸。据载,春联最早见后蜀主孟昶在桃符上所书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之句。《燕京岁时记·春联》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即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燃然一新。”现如今在腊月下旬,天水城壕、城隍庙等处,书写春联者到处都是。

4、贴门神:和贴春联同时,天水城乡至今还有贴门神的习俗。《荆楚岁时记》载:“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今天水门神已不再是神荼和郁垒,而前门是秦琼和尉迟恭,后门是魏徵或钟馗。并且,今天水城内门上还有贴福禄寿星、金童玉女或“福”字倒贴等吉祥图画的。

5、接先人:天黑后,家家户户主人和儿孙一道,挑一盏灯笼,端香马盘,香蜡纸裱,前去祖坟接先人,祖坟太远则在朝祖坟的方面某处。烧香点蜡,行跪拜礼,并鸣放鞭炮,寓接请先人。之后将点燃的香带两炉返回。到家后,家内自有接应人鸣炮迎接。所带之香一炉插正堂里供桌上,一炉插厨房灶头。灯笼悬挂大门之上。“先人”又叫“纸”,由冥资包就,上签本府先远之神,三代宗亲,列祖列宗姓氏,由后世子孙谨备冥资一封,在此春节佳时奉申至考妣之神位,并以此时起供奉到正月初三午后,送到坟园焚烧。包制冥资叫包纸,签写牌位叫服纸,接送叫接纸、送纸。接来先人后,重供香蜡纸裱,先人按照先中间,后一左一右的顺序排列供奉,致祀三天三夜,至初三日叩送火化。

6、续香守岁:大年除夕夜守岁习俗在全国极为普遍。晋周处《风土记》载:“(除夕)各相与赠送,称曰馈岁,酒食相邀,称曰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今天水守岁习俗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①吃年夜饭,多为饺子或扁食。扁食又名角子,与饺子均取更岁交子之义。②拜年,父辈给先人磕头,接下来子孙给上辈磕头。例如给父母拜年,则道:“爹(娘),我给您磕头了!”之后磕头作揖,父母则道:“快起来!”接着给孩子们给压岁钱。③饮酒品茗,续香话旧。


天水羊肉泡
7、观天色:天水俗谚:“三十晚上没月亮,一时和一时不一样”。大约在除夕夜宿时(今晚九点)左右,农人要观天色,预卜来年庄稼的长势。根据天色的晦明分四面八方,天黑则来年五谷丰收:较明清则歉收。

8、扌屯个头:除夕夜,有些孩子个子不高,就在门上往高扌屯 。孩子骑门槛站立,门内一人牵,门外一人推,门外者问:“长高了没有?”门内者不急于回答,而是打笑取乐,直到门内者答:“长高了!”才结束。此预示孩子在新的一年里能长高个头。
正月初一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所谓三元,即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因此正月初一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这一时刻,天水至今有非常浓郁的习俗。
1、烧头炉香:除夕夜岁交子时,男女老少争相去本村神庙、或宗庙烧头炉香,人们认为夺冠者来年必交好运,全家会康泰平安。




2、点火动土:天水俗谚:“有吃没喝,三十晚夕一盆大火。”除夕夜岁交子时,家家当院点燃大火,鸣放鞭炮。家长并从东西南北四方各挖一镢头,之后将镢头插在火炉之中。其寓意一是驱除年鬼,一是预示来年必红红火火,一是酬祭太岁,从此四处可以动土。人们认为年是个凶猛的动物,每年的这时要出来作祟。如《荆楚岁时记》所载:“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爆竹就是将竹子放在火中烧烤,竹节内蓄的空气受热膨胀而爆炸,发出震耳的响声,从而惊退“年”这个怪物。或在火内放一把粗盐,以受热爆响。现在则全是点放鞭炮。
3、抢快:初一早晨天麻麻亮,家家户户的孩子们聚在一起,东家进,西家出,奔向铺面门店,口内高喊:“快!”“快!”,主人则端出核桃、枣、糖果、硬币等相赠,谓之抢快。抢快是一种祝愿活动,快则为快点发财的意思。
4、摸牛角:初一早上天麻麻亮,家中老人摸牛角、牛头上过去的一年中剩存下的作物籽。因过去的一年中在碾场等农事活动中会有一些作物粘在上面,如小麦,豌豆等。摸出哪种作物预示残留作物来年必大丰收,安排农事时便多播种该作物。
5、摔担:初一早上一开大门,家长即开始摔大门担。把大门担抛在地上,边摔边念,如“第一摔担,余粮万石;第二摔担,黄金万贯;第三摔担,牛牛满圈;第四摔担,合家平安”等。其实是一种祈祷祈福活动。之后,在大门口贴出门见喜;槽头贴六畜兴旺;箱柜贴黄金万两;书柜贴学好孔孟;厕门贴出恭入敬;骡马鞍上贴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等祝辞。
6、食蒜:正月初一早饭时,每人要吃一些蒜,并要朝屋前院后各处泼洒蒜泥,意谓可发真气和避疫气。此俗起源颇早,似乎在魏晋时就已有之。《风土记》载:“元旦造五辛盘。”注:“五辛,所以发‘五藏之气’。即“大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当为渊薮。




7、占半耗:《问礼俗》载:“正月初一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因此在正月初一日至初七日,使以阴晴占丰耗。具体地说,就是若初一为晴天,那么这一年的鸡便长得好,下的蛋便多;若初四为阴天,初四为猪日,那么这一年猪就特别容易死。
8、忌梳洗:如今在乡下某些村庄初一早上忌梳洗和洒扫屋子,梳洗和打扫屋子都要在迎来喜神后进行。相传初一早上梳洗和打扫屋子就会打掉豌豆花,来年豌豆就不结籽。
9、迎喜神:正月初一早饭一过,妇女抱上孩子,孙子扶着爷爷,男人牵着骡马,娃娃提着花炮,全家出动,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开始迎喜神。

     

            此为大年中最热闹喜庆的活动之一。据老人们回忆,解放前天水市秦州城内迎喜神时各家各户给毛驴披红挂彩,人们骑上后朝喜神的方向奔跑。如今乡下迎喜神时一要通过喜鹊安巢的方位定喜神的方位。若巢门朝东则喜神在东,朝西则喜神在西边。二要驮土。迎喜神返回时由骡马驮一些土,寓意金土银土,来年必然大富。三是家有丧事未满三周年者给死去的亲人承服戴孝。四要进行赛马等娱乐活动。
10、送纸、拜年:喜神迎来后,人们便给本村有“新灵纸”(家有丧事未满三周年的人家送纸),“纸”即冥资,同先人纸,可签神牌,也可不签,边送纸边拜年。给没有新灵纸的人家拜年。如《清嘉录》中所言:“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11、荡秋千:给邻居亲戚拜年的同时,有条件的人家要拴秋千,孩子们便开始荡秋千游戏。秋千根据《古今艺术图》载:“本北方山戎之戏,以习轻者。后中国女子学之,乃以彩绳悬木立架,士女炫服,坐立其上,推引之,名曰秋千”。
12、烧纸秧歌:正月初三下午送先人(送纸),将纸烧在祖坟后,一回来就开始耍秧歌,叫烧纸秧歌。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是新年的第一个五,五金魁首,天水至今有等路神、送五穷和粘五福的习俗。
1、等路神:清汝秋士诗云:“云何年初五,相传路头至?神或临其室,获得亿万计。拜始肃衣冠,馈献罗酒食。”此诗所述是正月初五这天祭路神和财神的习俗。天水习俗则是此日早早起来,背一只粪斗,在村头路口等路神,相传路神往粪斗中投一块石头,返回后石头就变成了金子。此俗今已衍化成了是日早上的捡粪。
 2、送五穷:是日揭起席垫,将土炕上四角各扫一笤帚,中间扫一笤帚,共五笤帚,之后将炕土倒掉,叫送五穷。穷即穷鬼,穷神。据《金谷园记》载:“高阳氏子瘦约,好衣敝食糜。人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着之,宫中号曰穷子。”天水民间相传的穷神则是姜太公的妻子。
3、然(粘)五福:是日早饭家家吃搅团,用粉面、白菜、细萝卜丝等臊子浇头。吃饭前从门、窗、柜、囤等处粘(天水方言叫然)点饭粒,叫然五福。五福一曰福,二曰寿,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所好者德),五曰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
正月初九
  《秦城区志》载:“初九日,即上九,家家早上敬献贡品。城区玉泉观是日过上九会(庙会),男女老幼竞相朝观”朝观者人人头上插一束冬青草,谓之吉祥草。相传是日为玉皇大帝(俗谓之天爷)的诞辰,全国大多数地方有祭拜玉皇的风俗。如西安朝八仙庵,宝鸡朝金台观等。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元夕、元夜、上元和灯节。自古民间即有“月半大如年”的说法。《秦城区志》载:“是日,家家团聚煮元宵(汤圆)吃。城乡都要张灯结彩,入夜,花灯齐放,人们云集街头,观灯展、看焰火,尽欢达旦”。元宵夜晚,农村各家用荞面捏成十二生肖灯,根据自己的相数各操相应的一盏,点上油捻在屋内各个角落绕灯,口念:“绕灯绕灯,绕瞎老鼠的眼睛”或:“寻啥呢?寻蛐蜒、壁虱、跳蚤呢。寻着了没有?寻着了。打死了没有?打死了。你的呢?没打死。咋办呢?张天师的花马踏死了。”据说可使家藏粮食衣物不遭受虫蛀鼠害。此之谓绕灯。次日将点过的面灯切片炒食,叫倒灯,又称为捣灯。至今天水方言骂人话荞面相数即源于此。同时,此日还有禳星相的习俗。

天水市区主干道建设路社火表演









正月十六
 正月十六日的朝人宗庙和游百病是天水过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1、红纸人炙病:正月十六日晨,天水城内伏羲庙举行上元庙会,附近民众扶老携幼朝伏羲庙。相传是日伏羲派遣喜神莅临伏羲庙赐福,庙内伏羲卦拍按六十花甲排序,每年有一株树为喜神树,在此树上贴上红纸人,用点燃的香头烧红纸人炙病,腿疼烧红纸的腿,脚疼烧脚,即会除病驱灾。





 
以前去伏羲庙看不懂这些红纸人,这下我是明白了。

  2、游百病:正月十六日,人们成群结对出门,或游山玩水,或逛庙烧香,谓之“游百病”,相传就可免灾消疾,四季平安。

  “十五一过没年了,娃娃大汉安然了”天水的过年习俗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从腊月八开始一直要延续到二月二。过年期间,正月十二、十三两天的社火汇演,十五晚上的灯展、焰火晚会等大型春节文化活动又为浓郁的过年风俗锦上添花,共同营造出祥和、喜庆、红火的天水过年图景。

 

        年三十,团团圆圆年夜饭

              

天水本地人每年春节必然去花鸟市场买盆水仙养着。



 





腊梅也悄然绽放


民俗绣球

年三十,我和几个值班的同志一起度除夕




年年有余


想吃甘蔗,除夕没得买,弄根竹子凑合吧


什么时候芭蕉扇变样了?






我们这些外地的同志,一起过年



烧烤,火锅,新年红红火火
























油炒粉

天水名吃浆水汤

天水浆水


甘肃杂烩

夹沙肉

除夕玩玩吸星大法









2012走你

2013我们来了。

         以上,是我们这些节日期间还坚守在一线保运行的同志们的节日照片,虽然这个帖子与我的车无关,但是,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写照。

        许多看帖的朋友你们一定跟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我们一样很想家,一样想回家,为了生产运行,我们坚守,我们一起守岁玩乐。

        祝福我们自己新年快乐,祝福各位,心想事成,福瑞吉祥。

         大年初一,净土寺烧香

       前段是早先写的,今天是大年初一,昨晚玩的太晚,睡大9点才起床, 今天下午,带着两个同事跑了趟天水净土寺,还是不习惯山路,后右门儿童锁故障,总自动锁死。

   









沿街小吃摊

 


后川农家乐一条街








停车吃碗牛肉面











天水非常有名的规模型农家乐一条街








































 

 








净土寺

 







































两个女孩打扮的跟圣诞老人一样,拍来玩玩





腊梅花开



找的见我的车车吗?




 

最近空调常开,油耗到6.9,这是打到ACC档的,我看不懂,电池为什么亮着?

 

弄条鱼喜庆吸财,我的小鹿也笑了。

风信子开了



上次得的车模,哈哈,拿出来玩玩

自酿的葡萄酒,已经放成了香槟色,味道好极了



伏羲城正门

元宵

伏羲城夜景

街头担担凉粉,削削

粽子、甜醅






















最后编辑于2013-02-16 09:33:58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前往
/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