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行程:昌都—江达—徳格,345公里。
今天终于告别了烂路他妈,大部分二级公路,开了整整四天,总算出了西藏地界,回到四川。其中矮拉山到德格80多公里烂路,不幸的是这段路又是大晚上走的,现在是一到晚上就翻雪山跑烂路已经成为固定模式。宋拉夷山和雪集拉山因为路面已经油化,不具难度。
昌都大酒店(现在好像叫嘉禾大酒店了)楼下就是昌都解放纪念碑。早上出发时逛了一下。还记得在318的的第七集,我们曾经讲过阿沛阿旺晋美的故事,阿沛前辈的惊天伟绩就是这里。1950年二野十八军入藏,一边修路,一边剿匪,在昌都与西藏主战派决战,全歼藏军主力,此后以阿沛为代表的主和派起势,与中央进行谈判,最终和平解放西藏。先遣部队在前往拉萨时,半路断粮,同行的阿沛,立即派人到家乡太昭将自己庄园中的存粮拿出来支援先遣队。阿沛阿旺晋美1955年获一级解放勋章并被授予中将军衔,2009年12月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我们学习的历史书中,对这段的描述并不多,但百年之后阿沛阿旺晋美必将载入史册。“哎,是谁帮我们修公路,是谁帮我们架桥梁,是亲人解放军,是救星共产党……” 这首家喻户晓的《洗衣歌》是当时的真实写照,18军进藏时对群众秋毫无犯,对藏族同胞十分尊重,在甘孜县,大军是住在城外,自己挖山洞住,没有进城打扰当地藏民,直到现在,路过甘孜县时,依然可以看到那些山洞。这是一个光辉的岁月。
出城,我们想着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把车洗洗,再也不想一天到头坐在烟灰缸里了。没想到昌都出城这段路其烂无比,烂泥、大坑、积水、修路、土堆,而且车巨多,一度逼我用上了大招低速四驱,nnd。终于出了城,好不容易找到个洗车的地儿,刚停车,一个小女孩拿着抹布就屁颠屁颠的跑出来要擦车,看着不过3岁,虽然啥也干不了,但把我乖的,差点给萌屎,给她拿了好些吃的。
这时,一个开着捷达的藏民也来洗车,看到我车后写的那排藏文,惊呼谁给写的,终于碰到个能看明白的,因为昨天一路我都在问人这写的啥,包括检查站的藏民警察,都没人知道,估计是文化水平有限写的不太合乎语法,但好歹可以肯定不是“C、检查站的警察是猪”,不然过检查站时他们早把我打屎了。捷达朋友说大概意思是:车子开到河里去。嚓!!这个对一个司机来说严重的不吉利,想想这一路过来的悬崖峡谷,听到这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这是神的诅咒啊,还是嫌我车子脏呀(当然我相信藏族朋友应该是后者)。赶紧擦掉。
等了许久,老板说还没来电,我们只好跟小女孩再见,继续往前走。
在江达高原,我们遇到了一个开着车牌是四个6的陆巡的藏族少年,小伙子家境富裕,又是家中独子,在藏民中应该算的上是风流倜傥、能说会道,显然是见过世面受过教育的人,我们叫他少爷。少爷说他今天来看他姐姐,这是他姐姐家。于是我们被盛情邀请到了姐姐家,一个大草原上的黑色帐篷。看到姐姐的瞬间我就被秒了。
进了帐篷,发现这是一个大家子,宽大的帐篷内有大人小孩近十人,看到我们的到来,非常高兴,纷纷在帐门欢迎,让我们这些陌生的来客有点受宠若惊。我对帐内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主人家则相当兴奋的给我示范,甚至可以用得意在形容。首先是这个黑色的大帐篷,出乎我们意料的这个帐篷竟然是用牦牛毛自己编织的,于是我脑海里开始一幅画面:蓝天白云下、姑娘一边放着牦牛一边从牛身上薅(hao)毛,一边织毛线,就像超生游击队里的宋丹丹,同理是不是也可以织个毛衣呢?
如果一个女孩子长长的头发被编成许多细细的发辫时(常说的碎辫子),说明她已经成年。她们的头发上就会戴起越来越多的饰物。其中较为普遍的有银盘、蜜蜡,周围镶嵌着珊瑚珠和绿松石,中央是一颗硕大的红玛瑙珠。此外,头发两侧还要戴上一串串由各种宝石串成的饰物。胸前佩戴天珠、绿松石、猫眼石、珊瑚项链。腰带上镶嵌着众多大大小小、不同造型的金的、银的、珍珠的、珊瑚的饰物,真可说价值连城。
姐姐身材火爆,跟我一样高挑,但比我丰满,全身上下我都喜欢。整个人堪称无价之宝,价值数十万甚至百万,说是千金完全不过分,有钱就是可以这么任性啊,等我有了钱,我也把爱疯6挂满全身。
大部分的藏民都以游牧为生没有固定的居所,时常要根据自然的变化而迁徙,所以每次搬家都要带大量的物资以及财产。于是他们便把将不便搬动的财产都换成价值不菲的宝石。蜜蜡、松石和珊瑚等就是藏族人经常入手的宝石,直接戴在身上不仅搬家方便,而且随时看到,也省了保险箱,省的惦记家里帐篷有没有上锁,还将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所以,西藏的大街小巷我们所看到的藏族朋友那些装饰品,不要惊讶,也许在她身上的是全部家当。
姐姐太高了,一米七多,软妹纸甚至不敢站着合影
而我最喜欢的是这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整个下午一直抱着她不放,姐姐都看出来了,甚至问我是不是很喜欢这个孩子。我开始教小女孩算术,首先是从1、2、3、4.。。。开始,文布学的藏语派上用场了
一 几
二 昵
三 松
四 西。。。。。。
说对了,就来个 give me five!耶~嘿嘿,看我的鼓励式教育法。
小女孩很快就学会了跟我击掌,四五岁应该是开始记事的年龄,希望十年后,等她长大跟妈妈一样亭亭玉立时,还记得有这么一个大叔是他第一个教会自己算术和击掌。
身后的奶奶也很年轻呀。
最让我们震撼的还是帐篷外那三只威武的藏獒,这还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如此野性十足的藏獒,在沿途见到的几乎都是藏狗,景区里供人拍照的藏獒也已经没有一点野性。三只藏獒拼命的冲着我们吼叫,挣扎着要冲过来,吓得我赶紧躲姐姐背后,我知道如果它挣脱了,几分钟就可以把我撕成八块。藏獒的叫声确实与其他的狗不一样,沉厚而粗犷的,打闷雷一般的感觉直接把我穿透了。少爷说这一只要6万块钱。
虽然我对眼前的藏獒充满了敬畏,不愧是草原之王,不过面对藏獒时如何保护自己的一些基本的注意事项还是要知道,特别是当我们在草原深处徒步,试图跟帐篷里的牧民问路,很可能当你靠近时会突然窜出一条凶猛的藏獒。
藏獒不属于高智商的犬种,比较傻,它首先会攻击打它的东西,如果你挥舞一根棍子,它会认为棍子是敌人,所以它会拼命的咬棍子, 它不懂拿棍子的人才是真正的敌人,最好的方法是用棍子戳它,而不是挥舞起来打,这样藏獒很难近身,这样会避免被咬到,剩下的事就是且战且退,藏獒有领地意识,一旦你出了它的领地,一般它也就不攻击你了。
要是遇到藏獒先和它对视,当它还没冲出来的时候你可以试下用眼神消除敌意,方法如下:很放松的站在那里微笑着用眼睛看着它的眼睛,要一直看着,但千万不要目露凶光,然后很温柔的和它说话,不要有任何动作,但手里要拿个棍子一类的东西以防万一,然后慢慢撤退。
如果万一没跑掉,或被藏獒拉倒了,那很麻烦了,这个时候首先要保护自己的脖子,凶猛的藏獒和野兽没什么区别,它首先会攻击你的脖子,而且藏獒一但咬住你是不会轻易撒开嘴的,因为它要一击使你致命,这是野兽的本能。这个时候只能是两权相害取其轻了,牺牲你的腿让它咬吧,这样能腾出双手保护自己,然后狠狠的打它的鼻子,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手里没家伙就用拳头,打它的鼻子,打别的地方没用,它的鼻子是最怕打的地方。如果你有同伴帮你最好拿水往狗的鼻子里灌水,这样狗会松口,不然,即使你打得它满脸是血,它也不松口。
主人家来看哈弗,前面就是少爷四个6的陆巡。虽然藏民看起来都挺有钱的,但哈弗还是他们最喜欢的车之一。我想说,车不要了,给我两条狗吧,我骑回成都。
离开了牧民一家,挺舍不得,有时间真想跟他们小住几天,一起劳作,一起生活,一起砸牛粪。虽然只是偶遇,我甚至有些内疚,没有给予他们什么帮助,但我们互相给了对方一个快乐的下午,足矣。下次再进藏,我一定拉一车玩具,比如去荷花池市场批发很多毛绒熊猫的小书包,我不会沿途发给每一个小孩,我会先跟他们成为朋友,然后再会把礼物送给我的朋友,因为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路上看到不少徒步前往拉萨朝拜的藏民,随着时间的变迁,原本磕长头的方式正渐渐被徒步取代,也许以后会变成开车,越往后磕长头会变得越来越少,包括在大昭寺前,相比前几年,磕长头的人少了很多很多,也许用不了多少年可能就消失了。对此在一丝惋惜之余,我个人是认同的,表达信仰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非要花上一年半载的磕长头去拉萨才是虔诚,更应该保重身体、发展生产力、改善生活医疗教育。
即便是徒步,一两千公里依然是很辛苦的,看到他们走路姿势都已经变形,依然顽强地走着。以前参加过好几次深圳百公里的活动,日行百公里,我能深刻的体会到他们的感受。
瓦拉寺有3部分:一是河边的瓦拉寺,二是附近德钦山上的“瓦拉德钦寺”(那里原是一个闭关修行的地方),第三就是瓦拉寺附近新建的“五明佛学院”。半山上孤独的一间小房子,跟孜珠寺的如出一辙。是僧人们闭关修行之所,闭关期间,修行者独自住在小房内,只喝水、吃少量食物,整日打坐悟经,一般2—4年方可修成出关。但是,我肿么看到小房子上有卫星电视的锅盖。。。。额~我神马都没看到。
接下来又进入了317固定模式,夜翻雪山,今天的大boss是矮拉山。这感觉,奏像那个打小怪兽升级,每天最后登场的都是boss。矮拉山垭口4245米,到山脚矮拉村3400米,高度落差800多米,相比朱角拉山难度低一些。全程土路,许多路多的游客都奇怪这么高的山为啥还叫矮,其实只是藏语音译,跟矮的字面意思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说来时走318的难度指数是1,那317这几个晚上就是100,不再多做描述了,有点词穷,还是那句话:傻B。
好不容易活着下了矮拉山,尼玛说好的油路肿么没有,一直烂到金沙江,川藏的交界,心想到了四川境内总该会改善很多吧。结果过了狭窄的金沙江铁桥,发现尼玛更烂,这下心理预期瞬间被打破,开了一天车,最后精神意志土崩瓦解,那种感受别提多痛苦了。整个德格和德格路段都在爆修,大修已经不足以形容,烟尘滚滚,坑坑洼洼,到处是机械施工。也不知道肿么熬到县城,发现城里特么更烂,街道满是烂泥,刚刚经历过一场泥石流和塌方。 刚进县城,夜色中一栋高楼上德格人民医院几个字格外醒目,看到的第一眼我就想起了护士mm,如果有她在,317的痛苦会减少一半。 (别忘了吱一声) |
阿乐的马甲 2014/12/08 20:39:11 发表在 2522楼
【第二十九天】疯狂的317(4)—草原人家 昌都—江达—徳格 今日行程:昌都—江达—徳格,345公里。今天终于告别了烂路他妈,大部分二级公路,开了整整四天,总算出了西藏地界,回到四川。其中矮拉山到德格80多公里烂路,不幸的是这段路又是大晚上走的,现在是一到晚上就翻雪山跑烂路已经成为固定模式。宋拉夷山和雪集拉山因为路面已经油化,不具难度。昌都大酒店(现在好像叫嘉禾大酒店了)楼下就是昌都解放纪念碑。早上出发时逛了一下。还记得在318的的第七集,我们曾经讲过阿沛阿旺晋美的故事,阿沛前辈的惊天伟绩就是这里。1950年二野十八军入藏,一边修路,一边剿匪,在昌都与西藏...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
回复主楼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