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阿基米德是意大利人?— 亚平宁往事》(申精贴)
意大利的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我在第二、三篇中做了简单介绍,本篇给菲友们讲些文化先驱和科学巨匠以及凄婉动人的历史故事。
阿基米德是意大利人
我上小学的时候,物理老师讲杠杆定理课中提到过阿基米德,说是古希腊科学家。直至今天,好多文献资料及教科书还把阿基米德称为古希腊人。经深入了解罗马帝国和希腊帝国史后发现,阿基米德是地地道道的意大利人。
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希腊帝国在当时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大举向外扩张,今天的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以及巴尔干半岛等地区都成了希腊帝国的殖民地(包括意大利的西西里岛)。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出生在西西里岛的锡拉库萨,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父亲是天文学家兼数学家,阿基米德从小聪明好学。当时的西西里岛已被希腊帝国殖民几百年,官方语言是希腊语,而且在文化、科学及经贸等方面与希腊关系密切。阿基米德11岁时被送到雅典,跟随欧几里得的学生埃拉托塞和卡农学习数学,后回到锡拉库萨专心研究科学技术。
公元前212年,罗马帝国因领土之争大举进攻被希腊侵占的西西里岛,双方重兵压阵,残酷厮杀,硝烟一片。因阿基米德是意大利国宝,名声显赫,开战前,罗马国王多次交代罗马军团统帅马塞勒斯,要重点保护阿基米德。
当时,75岁的阿基米德正在家中全神贯注的研究几何学,凝视所画的几何图形苦思冥想,对外面的隆隆炮声听而不闻,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罗马士兵撞开门后,阿基米德才知道战争已打进家里,由于阿基米德不理会恫吓他的罗马士兵,引起该士兵的愤怒,这个残暴的罗马士兵不知道眼前的傻老头就是国王让重点保护的阿基米德,举刀一挥,一颗璀璨的科学巨星陨落了。
据说,得知阿基米德死讯,罗马军团统帅马塞勒斯非常悲痛,即刻处决了这个士兵,并对阿基米德的家属给予重金抚恤和表示崇高的敬意。
阿基米德的三句名言:
1.“我找到啦!”— 阿基米德发现浮体定律后的惊呼;
2.“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后的感言;
3.“不要动我的图!”— 阿基米德死前看到罗马士兵摧毁他画的几何图形时的大声呼喊。
阿基米德
科学研究中的阿基米德
悲壮的文化先驱和科学巨匠
但丁(1265-1321),佛罗伦萨人。职业:编剧,意大利中世纪的伟大诗人,也是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人。恩格斯给但丁如下评价;“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301年,由于参与佛罗伦萨政界的两派大战,教皇派胜利后宣布驱逐另一派的干将但丁,否则死罪。为了活命,但丁只好背井离乡,四处漂泊。1315年,佛罗伦萨被军人掌控后发出公告:只要但丁肯交罚金,头上撒灰、劲上挂刀并游街一周就可以免罪回国。但丁听说后铿锵回答:“这种方法不是我返国的路。要是损害我的名誉,那么我决不再踏上佛罗伦萨的土地!难道我在别处就不能享受日月星辰的光明吗?难道我不卑躬屈膝就不能接触宝贵的真理吗?!”
他将一生中的恩人和仇人都写进他的名作《神曲》。1321年,但丁流浪20年后客死他乡,在意大利东北部的拉文纳城去世。
但丁的作品基本上是用托斯卡纳(佛罗伦萨)方言写作,而现代意大利语是在佛罗伦萨方言基础上发展的。但丁是意大利伟大的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之一(前三杰之一)。
但丁
布鲁诺(1548-1600),那不勒斯人,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唯物主义哲学家。可能是幼年丧失父母或家境贫寒,布鲁诺是神甫收养长大的。他自幼好学,15岁成为多米尼修道院的修道士,通过顽强自学终成当代知识渊博的学者。
当年轻的布鲁诺接触到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后,决定摒弃宗教思想,追求科学并下决心为之奋斗终生
由于信奉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布鲁诺成了宗教的叛逆,被指控为异教徒并革除了他的教籍。1576年,28岁的布鲁诺被迫逃出修道院、逃出意大利,在瑞士、法国、英国及德国等四处漂流。尽管如此,布鲁诺始终不渝的宣传科学真理,抨击宗教哲学和地心学说的愚昧无知。
布鲁诺的专业不是天文学也不是数学,但他以超人的预见丰富了哥白尼学说。他在《论无限、宇宙与世界》书中提出宇宙无限的思想,认为宇宙是统一的、物质的、无限和永恒的。在太阳系外还有无以计数的天体,人类看到的只是宇宙中极为渺小的一部分,地球只不过是无限宇宙中一粒小小的尘埃。
由于布鲁诺的观点与天主教会格格不入,教会把布鲁诺定为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教会施展阴谋诡计,收买了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意大利并在1592年5月23日逮捕了他,囚禁在监狱并连续不断地审讯、折磨长达8年之久。残酷的监禁摧残了布鲁诺的身体,但无法动摇他坚信真理的信念!
教会绝望了,凶相毕露,决定烧死布鲁诺。布鲁诺听完宣判后,面不改色、轻蔑地对教会和侩子手说:“你们宣读判决时的恐惧心理,比我走向火堆还要大得多!”
1600年2月17日,布鲁诺昂首挺胸,在罗马百花广场上英勇就义!
1889年,后人在布鲁诺殉难的广场上竖起他的铜像,永远纪念这位为科学献身的勇士。
伽利略(1564-1642),比萨人,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反对神学世界观的杰出斗士。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最博学的人”,被奉为绝对权威。他的“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更快”的观点统治西方学术界近2000年。
1590年,26岁的比萨大学教授伽利略邀请比萨的一些学者、大学生等来到比萨斜塔的下面,他和助手登上比萨斜塔,把一个100磅(实心)和1磅(空心)的铁球同时在斜塔上自由落体。重量相差悬殊的两球几乎同时落地,重复一次结果仍然相同。伽利略的实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在世界物理学中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臆断,引起极大地震动。
伽利略发现真理却触怒了比萨大学管理层众多的亚里士多德信徒,他们攻击伽利略,说他是圣教的叛徒并把他赶出比萨大学(伽利略25岁成为教授,被赶出时是当教授的第二年)。
1609年,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发现地球并不是各天体旋转的中心,有力的丰富了哥白尼日心学说。即地球及其它行星都是围绕太阳运动。当时,势力强大的天主教会反对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他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是围绕地球运动,而地球是不动的。在被开除公职、无情打压的几十年中,伽利略坚持真理,宣传科学并做了大量科学实验和发表很多科学专著。
1632年,在黑暗中压抑但不屈服的伽利略又一次被押上宗教法庭。当时年近七旬的伽利略身患重病,体质虚弱,他的精神和肉体受尽摧残,被教会法庭判处终身监禁,监外执行。重罪在身的伽利略精神不倒,没有放弃科学研究,在完成一部巨著《关于力学和局部运动的两种新科学对话及数学证明》之后便双目失明。
伽利略的晚年极为凄惨,没有人敢和他接近,只有他的女儿照顾他。1634年,他的女儿先他而死,伽利略更加孤独和痛苦。1642年1月8日,这位终生为科学真理而斗争的伟大巨人含冤离开人世。
1983年,罗马教会终于为伽利略平反。
伽利略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捍卫真理、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一生。
伽利略
为了真理,伽利略审判中与教会针锋相对
米开朗基罗与《哀悼基督》
米开朗基罗(1475-1564),佛罗伦萨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科学巨匠和艺术家。
在举世闻名的圣彼得大教堂右侧第一间小祭堂里有一尊白色大理石雕塑《哀悼基督》,又称《圣殇》、《母爱》。
1498年,圣马可修道院“叛逆者”修道士萨尤纳洛拉的讲演,因反对教皇和教会的腐败,被教会判处死刑并活活烧死,米开朗基罗亲眼目睹了刑场的一切。米开朗基罗怀着悲愤的心情创作了雕塑《哀悼基督》,以纪念这位抗争宗教黑暗统治、宁死不屈的勇敢斗士。
雕塑将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时的悲痛刻画的淋漓尽致,文静祥和的圣母带着庄严悲戚的神情,凝视着膝上的爱子。那种静谧的美、圣洁的爱,绝非笔墨所能形容。
当时的米开朗基罗只有23岁,作品完成后在罗马引起轰动,皇室及教会主教和众多的社会名流前来观赏,众说纷纭,极为欣赏。有人提出怀疑,不相信佳作出于20多岁的年轻人之手。米开朗基罗听后怒不可遏,当夜就手持工具,在玛利亚的上衣襟带上刻下“佛罗伦萨人米开朗基罗作”几个大字,使这件伟大作品成为大师一生中唯一署名的艺术杰作。
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
圣母玛利亚上衣襟带上有米开朗基罗的署名
提琴的摇篮—克雷蒙纳
克雷蒙纳是意大利北部小城,距米兰80公里。十二世纪就成为意大利音乐城之一,1813年,在克雷蒙纳附近的布塞托诞生了意大利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威尔第。
十六世纪,小提琴在克雷蒙纳诞生。1505年,小提琴之父—安德里亚.阿玛蒂出生于此。后来的安东尼奥.斯特拉底瓦里和朱塞佩.瓜纳里传承了阿玛蒂的制琴风格和精良工艺,制作的提琴精致绝伦、音色优美,价值连城,成为历代提琴演奏家和收藏家的至宝。
提琴分为儿童提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其动听迷人的独特音质,使提琴成为古典音乐(交响乐,协奏及独奏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弦乐器。
提琴是时间越久越值钱的乐器。据说,美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从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蕾手中接过来的斯特拉底瓦里1712年制作的“大卫多夫”价值600万美元。
小提琴
意大利古小提琴
克雷蒙纳提琴展厅和制作的小提琴
意大利演奏家在试音小提琴
大提琴
Pisa与Pizza — 比萨与意大利肉饼
比萨(Pisa)意大利古城,位于佛罗伦萨西边的利古里亚海畔,地标比萨斜塔闻名世界。
意大利肉饼(Pizza),亦称意大利薄饼,是发源于意大利南部、第勒尼安海边那不勒斯城的面制方便食品。
意大利语Pisa发音为“比萨”,所以比萨城的名称由此而来。意大利语Pizza发音为“比扎”,是指意大利肉饼(薄饼)。英语中Pisa发音为“匹萨”,Pizza发音“匹扎”,由于翻译混乱和误传,把两者的意大利语发音和英语发音混饶一起,形成了现在的比萨(城市名)和匹萨(意大利肉饼)的叫法。
很多中国人把意大利肉饼和比萨连在一起,认为意大利肉饼是比萨特产。其实,二者之间没有如何关系。
关于匹萨饼起源的传说有好多种:
传说1600年在那不勒斯城,有一位母亲因家里贫困,只剩下一点点面粉,正在为孩子们做什么东西吃而发愁。邻居们知道后,凑上来一些西红柿、蔬菜和奶酪,这位母亲将面和好做成饼状,把西红柿、蔬菜切碎涂在上面,再把奶酪弄成碎末撒上,然后放在火上烤,形成了匹萨饼。
还有传说匹萨饼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带回意大利,马可.波罗在中国时非常爱吃葱油馅饼,回国后让意大利厨师仿制,由于马可.波罗没有看到中国厨师如何将馅放入饼内,意大利厨师只好将馅涂在饼的外面,形成了匹萨饼。这种说法我认为不靠谱,原因是马可.波罗的故乡在威尼斯,他又是在匹萨饼出现前300多年回到意大利,如果匹萨饼源于马可.波罗,应该首先出现在威尼斯而不会300多年后出现在距威尼斯700多公里的那不勒斯。
......
1830年,那不勒斯的阿勒巴开创了世界第一家匹萨饼专营店至今还在营业。1905年,匹萨饼传入美国,由于方便快捷、风味独特,迅速在美畅销并很快风靡世界,成为全球年轻人喜爱的快餐食品。
那不勒斯的匹萨饼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凄婉爱情
维罗纳,是18年前我从米兰乘火车去威尼斯途中经过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在西方文化里赫赫有名,原因是几百年前在这座城里发生了一段感人肺腑、凄婉悲绝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
1520年,意大利作家路易.达.波多根据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凄美爱情创作了长篇诗歌《罗密欧与朱丽叶》,启发和感动了许多后世文人,其中包括英国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
(注: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人,出生在斯特拉特福。著名的戏剧作家、诗人,一生创作大量诗歌和戏剧,最著名的的戏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等)。莎士比亚与荷马、但丁、歌德并称为世界四大诗人。)
中世纪末期的维罗纳有两大家族:蒙太古家族和凯普莱特家族。这两大家族有宿仇,经常械斗。蒙太古家族有个儿子叫罗密欧,17岁,品行端方,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小伙子。有一天,罗密欧听说自己喜欢的一个女孩要去凯普莱特家赴宴,为了见一眼这个女孩,他和自己的朋友戴上面具,混进了凯普莱特家的宴会场。
(朱丽叶的家在维罗纳市中心,埃尔巴广场附近的卡佩罗街27号。罗密欧的家离朱丽叶家不远,在斯卡利杰雷街4号。)
宴会上,罗密欧被凯普莱特家的独生女儿朱丽叶深深吸引住了。这天晚上,朱丽叶是宴会的主角,13岁的她美若天仙。罗密欧上前向朱丽叶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朱丽叶也对罗密欧有好感。当时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更不知道两家是积怨久远的仇家。真相大白后,罗密欧仍然无法摆脱对朱丽叶的爱慕,一天晚上,他翻墙进了凯普莱特家的果园,正好听见朱丽叶在窗口情不自禁呼唤自己的名字,显然,双方是一见钟情。
第二天,罗密欧去见附近修道院的神父,请求帮忙。神父答应了罗密欧的请求,觉得如果能成也能化解两家的矛盾。罗密欧通过朱丽叶的奶娘把朱丽叶约到了修道院,在神父的主持下结成夫妻。这天中午,罗密欧在街上遇到了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提伯尔特要和罗密欧决斗,罗密欧因朱丽叶不愿决斗,而他的朋友觉得罗密欧没面子,就和提伯尔特决斗,结果被提伯尔特杀死。罗密欧大怒,拔剑为朋友报仇,杀死了提伯尔特。
维罗纳的统治者审判罗密欧,下令驱逐出城,如果他敢回来就处死他。朱丽叶得知罗密欧被撵出城并永远不许回来的消息后非常伤心,痛苦至极,她深深爱着罗密欧。罗密欧也因为深爱朱丽叶而不愿离开,经过神父劝说才同意暂时离开。这天晚上,罗密欧偷偷爬进朱丽叶的卧室,两人度过了新婚之夜。第二天天刚亮,罗密欧恋恋不舍的离去,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活。罗密欧刚走不久,出身高贵的帕里斯伯爵前来求婚,凯普莱特非常满意,命令女儿朱丽叶下星期四与帕里斯伯爵结婚。
朱丽叶心急如焚,去找神父想办法。神父给了她一种药,服下后就像死了一样,但过四十二小时会苏醒过来。神父答应她派人去找罗密欧,会很快挖开坟墓,让她和罗密欧远走高飞。朱丽叶依计行事,在婚礼头天晚上服了药,第二天的婚礼自然就变成了葬礼。神父马上派人去找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送信人到来之前知道了朱丽叶死去的消息(并不知道朱丽叶吃药假死)。罗密欧在半夜来到朱丽叶墓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坟墓,他吻了一下朱丽叶后,便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旁死去。神父赶来,发现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去。这时,朱丽叶醒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神父顾不及朱丽叶逃走了。朱丽叶看到死去的罗密欧伤心欲绝,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有找到毒药便拔出罗密欧身上的短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
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诉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儿女失去,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但已经晚了,两个英华少年永远离开了他们。
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维罗纳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铸了一座金像,永远悼念这对为爱殉情的金童玉女。
罗密欧与朱丽叶第一次约会
提伯尔特杀死罗密欧的朋友,罗密欧大怒,刺死朱丽叶的表哥提伯尔特
图片已删除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最后一吻
朱丽叶吃了神父给的迷药假死过去
朱丽叶苏醒后看到已死的罗密欧,悲痛欲绝,用罗密欧的短剑刺向自己,死在罗密欧身上
全文完。
意大利的璀璨文化源远流长,有说不完的典故和诉不尽的佳话。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只作简单介绍。
下面是意大利风光和艺术佳作
油画
图片已删除
意大利风景
意大利餐
请巍巍昆仑版主和编辑审阅,申请精华帖。
请广大菲友赏光。
祝版主、编辑及广大菲友新年快乐!马年大吉!
谢谢大家。
(稍作休息,给大家拟写第五篇《人生如此美丽—文化艺术与我的生活》)
哥本哈根3
2013年12月29日于大连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