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重现:不能忘却的北京城旧模样
3
带着遗憾,匆匆离开了北京。巧的是,回到沈阳后去刚刚迁至新址的辽宁省博物馆参观,竟然看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北京旧城——作者是一位被誉为“当代马可波罗”的意大利记者马达罗。
马达罗早年对新中国有浓厚的兴趣。1976年中意建交之后,受中国外交部的邀请,马达罗成为第一个来华进行个人采访的西方记者。此后近40年,他访华188次,拍摄了3.5万余张照片,成为中国巨变和改革历程的见证者。
今年73岁的马达罗既是资深的记者,也是长期从事中意两国文化交流的学者,目前是威尼斯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执行理事和中国国际文化学院驻意大利、欧洲的官方代表。他女儿说他“上辈子一定是一个中国人”。
2015年是中意建交45周年,辽宁省博物馆特举办了这次专题展览。
展出马达罗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在北京、西安、太原、上海、广州和沈阳等地采访的摄影作品。
展出的第一个城市,便是三十多年前的北京——那些曾经熟悉的模样,又回到眼前!透过这些泛旧的照片,你,是否有我一样,有种别样的感觉?
让我们从北京几个标志性的地点开始,一点点地回味三十多年前的北京旧模样吧!
在北京期间,马达罗用一个柯尼卡相机拍摄了许多京城的市井百态。因此,他把柯尼卡称为自己的“第三只眼”。
下面这四张照片分别于1977年和1979年摄于西单大街。毫无悬念的是,它和我刚刚去过的西单大街相比,简直恍若两个世界啊!
1. 在西单自行车商店,马达罗注意到了商店的门面没有任何商业广告,大街上也没有任何政治标语。好奇的人围着一辆半新的摩托车在议论着什么……
西单自行车商店曾经是西单大街上的标志性商店,但如今在车水马龙、商场林立的西单大街,这家老字号商店不知道去了哪儿?
2. 在当时的马达罗看来,西单大街上人来人往,除了公共汽车和自行车,仍然看不到小汽车;而几个骑车的人在便道上逆行,构成了一幅不太和谐的画面……
3. 这张照片里,在驶向金鱼胡同的自行车流中,吸引马达罗注意的是军人和他的孩子。在他看来,小女孩鲜艳的外套和露出的小手,是灰色大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4. 在西单北大街等公交车的这群学生让马达罗产生了好奇:他知道,那时在北京,毛料和棉布都是要定量供应的,而且成人的服装不超过四种颜色,而孩子们的衣服却可以五颜六色!
和许多外国人士一样,马达罗对北京的胡同也很感兴趣。那些胡同的照片反映了北京市民的普通生活,在成千上万的胡同里每天都在重复上演。
面对这些三十多年前的照片,令人感慨万千的是,里面的场景如今大多数早已经不复存在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还依然很落后,但胡同里密布的电线杆表明,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照片中的小孩出生于1976年,“小胖子”在那个年代是让人羡慕的,说明营养好,家里条件不错。
在北京上学还要带着凳子,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而马达罗则认为胡同里的几棵槐树已经成为北京的一员,无需更多的修饰,为古城增添了韵味。
马达罗说,在70年代西方对中国的报道充满了敌意和偏见,特别是卫生差、街道脏乱。但北京最让他感到吃惊的是,穿过无数的大街小巷,看到的北京是如此的干净整洁。
照片里,大人们边骑车边聊天,而小孩们——男孩、女孩则各玩各的。胡同生活在蝉声嘈杂的林槐树下悄悄流过,这真是一幅让人陶醉的景象!
时值5月,胡同人家的门框上,红红的春联还在。
平凡的日子,人们生活很满足。马达罗说他经过这里甚至闻到了炒饭的香味……
人民大会堂附近可谓北京的“腹地”,谁能想象得到照片中的这片地方,竟然就是今天的国家大剧院!
随着城市的发展,以胡同为代表的老北京建筑在一点点地消失。马达罗说:“或许出于全球化的需求,它不可避免地被现代化需求一风吹了。但对我来说,我心中的北京已经不复存在了!”
一个外国人士尚能发出如此的感叹,我们是否感到了不小的压力?希望我们,能够将这压力化为动力,每一个人都为保护好祖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出一份力吧!
—— 谢谢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