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郑州1948主题街区,感受那独特的老味道
1 22 发布于 河南 2024-05-17 11:50:58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大旅行家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在以前的以前,交通不便,能够乘坐的交通工具也是屈指可数,道路没有那么宽,往来的通讯方式基本是以写信为主。在郑州1948的主题街区里,能够看到充满年代感的老字号招牌,脚踩火车轨道,抬头可见砖瓦屋檐,霓虹灯在舞厅门口闪烁....一秒穿越到上个世纪的1948年,走进关虎屯老街、西郊的国棉五厂、碧沙岗等西郊的地点,一起感受那时的记忆。

我二年级之前家里的交通工具是摩托车和自行车,三年级有了电动车,后来结婚算是有属于我自己的汽车,出行工具一步步的改变,也反映了我们生活在逐步提高。

这辆车来到我身边已经32个月,将近2w公里的里程对于很多车友来说算是很少的了,毕竟这辆车不怎么开。平均油耗6.3,还是非常省油的,毕竟是个B级车。

随着城市基建的快速发展,环城快速路和高架也提高了出行效率。地点在郑州动物园附近,那一片还是比较熟悉的,导航只是为了看看堵不堵,毕竟道路无常。

农业高架桥也是农业高架的一个风景线,这个桥跨越了素有“铁路心脏”之称的“郑州北站”,多项指标创造了国内之最,有时候走这里的匝道我都很害怕,看下面有几十米高,因为我有恐高症

郑州1948主题街区是在新田360广场的B1层,所以直接把车开到地下停车场即可,也有很多指示牌,不用担心找不到地方。

祥子书店,骆驼祥子这本书是由老舍先生所写,在初中的时候经常阅读。五讲、四美、三热爱也是当时流行的行为准则吧?

小时候称现在的超市为“小卖部”,一毛钱的辣条、辣块,两毛钱的冰水、三毛钱的火爆鸡筋,都是满满的回忆。



在我三四岁的时候记得郑州的建设路上还有这样的电车,两根触角式的天线作为引电驱动所用,有的时候也能看到自己拿着长杆子在扒拉天线,弊端就是会掉。这样的车型消失了十来年后,在近几年郑州的道路上又出现了,当然乘坐的舒适感及各个方面都提升了不少。毕竟新能源是大势所趋。

在里面不用担心迷路,有很多这样的交通图可供参考。

当时人们生活的场景及方方面面。

非常有年代感的物件,暖瓶、电风扇、缝纫机、电视、脸盆、煤油灯...看到这些就如同穿越了一般,非常有代入感。

关虎屯的由来,新中国成立后,关虎屯成为建国初期老一辈革命领导人考察郑州仅有的几个地方之一。凭借城心位置,便利的交通,它成为众多郑漂“第一个家”。

老式电视机,最早我记得家里的电视是21寸的,应该是00年的时候。之后盖了新房子爸妈添置了新家具,买的电视在当时叫“大背头”,应该是我们村第一个这个大的电视,还有音响、vcd。

碧沙岗公园,位于嵩山路和建设东路的东南角,小时候经常去的地方,我大伯家在西北角,过条马路就到了。

地面上铺设的是铁轨,寓意着郑州是一座由火车拉出来的城市。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的重要枢纽,从南到北还是从东到西,郑州是个必经的城市。

皮箱子,当时出门或者远游所带行李都是用皮箱子所装,不像如今都用行李箱,皮箱子太重了。


缝纫机和闹钟,小时候我姥姥给我做棉衣棉裤都是用这样的缝纫机做的,穿针引线是我干的活,那个情景现在都还记得,在姥姥家客厅的西卧室,缝纫机在南边窗户边放着…11年过去了,每当我看到缝纫机就能想起我姥姥。13年因为高考,姥姥去世我妈不给我说,瞒我瞒了三个月,因为怕影响我。在考完当天回到家我问我妈姥姥的身体如何才告诉我,当时就感觉天塌了一样不敢相信,好长时间过不来。所以爱自己爱的人,爱爱自己的人。此时此刻眼眶又湿润了!

老式打字机,这东西打错一个字那岂不是要重新来过?

老式的一些物件,听父亲说之前谁家有这些东西那都是不得了的家庭了。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国棉一厂位于建设路上,从西向东依次为六厂、一厂至五厂,都是国营企业,也是当时的铁饭碗。后来几个厂倒闭后命运也各不相同,有的被私企收购,也有的现在建设为创意园。


糖画,栩栩如生的造型还能吃,每一次米粒儿看到这个都会让买一个,这个小臭宝儿现在已经成了正儿八经的小吃货。

民间糖水铺,二八大杠拉着装冰糕的箱子走街串巷,小时候学骑自行车也是从二八大杠开始的,一条腿从中间缝里穿过去。

如今的商品打着非遗传承和手工的旗号叫价不尽相同,当然正儿八经的肯定要支持,忽悠人的铁定不长久。做事、做生意跟人一样要踏实、实诚,搞那些有的没的骗人的东西是不行的。

郑州国棉五厂,我大妈之前是这的工人,小时候总盼望着过年能够去大伯家,做一桌子菜,水煮肉片的味道至今让我难忘。

走进这样的理发馆,来一个上个世纪的发型也是可以体验一下的。之前看有的人剪个头发被坑好几千,对我来讲剪个头发最多三十,再贵换一家店



之前往来都已书信为主,现在的网络这么发达在那个时候估计是想象不到的。

墙上的海报 是否勾起了你那时的记忆?

怀旧的感觉,文创产品也是做的很有意思。

华贵舞厅门口的黄包车,从舞厅出来一个贵妇,车夫走~去一厂杜康大酒店。

迪斯科舞厅,粉红女郎在哪里?

站牌上的锈迹承载了历史的变迁


颇有年代的道路指示信号灯


信用社,就是现如今的银行么?


坐在椅子上拍张照,也可以换身衣服,这样更贴合一些



来来来,走一走看一看了啊,清仓大处理,十元一件十元一件,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货真价实了啊,来来来美女看看吧!

写下自己的心愿,愿心所愿皆能如愿。

1948至2024的火车,欢迎您的穿越。

城市的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并不断带来新的生活想象,但这片土地上承载的珍贵的城市记忆和文化值得保留和讲述。煤油灯、电风扇、老皮箱,一排排的老物件让你深切体味属于城市的原生记忆,来这里不仅是回到过去的某些片段里,更是对乡愁的难忘。

  • 自驾游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前往
/2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