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戒油通电动真情:开惯了奔驰,这一次我试了试蔚来
1 50 发布于 2020-12-12 21:07:17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小资情调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一:买车,你是要油车还是电车?


曾几何时,作为一个从小看“四驱兄弟”玩四驱车长大的80后,亦同广大群众一样,对电动车嗤之以鼻,认为没有发动机、变速箱、声浪的车是没有灵魂的;认为一辆只能跑300多甚至200多KM的车,在市场的生存空间会极度狭小,生命周期会极度短暂。同时作为一个年轻人,亦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对BBA有着无条件的迷恋和追捧。



2018年,入手人生第二辆车,奔驰GLC。2019年8月提了ES6后,今天是我第一次再开陪伴了我3年的GLC,还好没觉得有不适应,因为二车都开了比较多时间,现仅就我自己的车做一个对比(二车落地价相差无几)。

在这里啰啰嗦嗦记录下18年初怒提奔驰GLC和2019年中喜提蔚来ES6,两款车的用车体验,希望能给选油车还是电车的你提供一个参考,我一直觉得没有完美的车,只有适合与不适合的区别。


二、当初为什么选GLC?


看车的品牌自然首选BBA,口碑中喊了这么多年的BBA肯定是有原因,还是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用一句话总结这三个品牌:谋财但不害命,不管有什么样的小毛病,综合来说还是不错的,安全性没问题。
然后在BBA中我单纯的觉得三叉星标够霸气,三叉星标 (没错,我就是这么势利),有面儿,奔驰的气场绝是其他所不能比的。奔驰b格更高一些。所以义无反顾选了GLC…



三、如何评价开了三年的GLC


总体来说一句话:值得。


日常使用方面:空间还算蛮大,前排座椅舒适性一般,略硬,腰部很难调到一个合适的支撑。副驾驶左侧的腿部空间也比较紧张。后排柔软角度合适但是坐垫短。后备箱空间蛮大的,盖板底下空间也很大,比较实用。自适应LED大灯很好用,自动远光的状态下会自动照亮路牌,自动变远近光,避免造成对面车炫目等等。空调制冷制热效果都很不错 油耗我日常开大概9.3左右,经常跑市区也就11吧。油门响应很好,油门灵而且准。还有那个脚踏板其实还是蛮傻的,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看看拆不拆或者要不要装。反正夏天烫腿,雨天蹭泥。大轮毂真的很影响避震效果。这个车的隔音静谧性还不错,噪音在120是个分水岭,120以上声音会一下子增长不少。防爆胎胎噪必然很大。


驾驶方面:发动机动力不错,但是要98的油才能有245马力的输出。发力比较均衡不会很突兀。变速箱换挡速度蛮快,但是234档还是会顿挫,平顺性不够好。105-110的车速就可以上9档。后悬挂整体表现还可以,前悬挂很颠很散声音空洞质感差。过坎的时候还会左右晃动。但是支撑力比较足够,开快车不慌。这个车算是比较有驾驶乐趣的suv,而不算佛系舒适性的。四驱通过性蛮强的,太极端的没试过,在山上一个车轮悬空靠电子限滑也可以把车开出来。


保养方面:a保955,b保好像1100-1200左右。空滤什么的要自己买单不包括在b保当中。奔驰的配件,哪怕是品牌件,其实都比别的车的要贵。用车成本会比较高。比较坑的一个点是,这车2w公里要换一次火花塞。而且一个四缸机竟然***要7升机油…

悬挂方面: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轿车。虽然没有空气悬挂,但过减速带时候,悬挂表现让我感觉跟我自己带空气悬挂的A8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并不觉得颠。当然了,过交叉坑的时候车整体晃动还是比较厉害的。毕竟是城市SUV,整体的驾乘感受给人感觉更像是轿车。


吐槽方面:1、刹车异响(第二次保养时4S免费更换)。最开始的时候刹车异响非常明显,听起来非常掉价。应该是通病,不然也不会在第一次保养的时候4S就主动免费更换了。
2、怠速慢。奔驰GLC的怠速提升非常的慢,就这种速度,很容易就被加塞。
3、自动启停不人性化。奔驰的自动启停不论是GLC还是S级,都非常的不人性化。只要停下来基本都要熄火,甚至有时候倒车都得熄火。还不能一次性关闭,每次上车后都得手动关闭。


四、从油车到选择电车的煎熬过程


2019年来了,突然很想买辆车,买什么好呢?
第一反应,还是bba呀, 多有面子!但是仔细一想,满大街都是bba, 而且已经买过奔驰了,也没觉得bba有什么特别的了。
当得知周边的朋友,将他们的路虎、奥迪等换成电车,以及拥有电车后,让自己的油车停在地库吃了几个月灰的事迹后,我开始动摇了,不禁好奇的问他们,这些曾经让我嗤之以鼻的电车到底有什么魔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深度试驾了蔚来,19年初在海南环岛七天自驾游从三亚到海口,回家看着的自己的CC和GLC系,脱口而出三个字:拖拉机。
所以接下来,我要说说两款车使用下来的区别了。

五、ES6和GLC两款车的粗体验


1、外观:ES6比GLC要大一圈,车更高更长更,油漆厚度与硬度比奔驰好。



2ES6内饰用料好太多了,做工上非常精致,不输奔驰。车内豪华感营造不错,二车的豪华感各有千秋,只是分格不同,个人认为不相伯仲。但与GLC相比,在美学上,艺术氛围上与奔驰比有不少差距。



3、舒适性:ES6完胜,避震要好不少,路面过滤更好,静音更好。但ES6偶发一二声内饰吱一声,好像是部件衔接很紧被外力作用的声音,总的来说二车内饰都没有异响。这点我很在意,大爱。



4、服务:奔驰曾经让人有过哭的故事,蔚来的服务确实如传说中一样好,从见到交付专员那一刻我就体会到,汽车界的“海底捞”绝不是玩笑,这一年半来我的每一步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5、吐槽:

1、蔚来ES670度电池430的续航还是略感不足,个人认为可以开300-350公里,极限大概350公里,可谁能从满电开到0呢,续航在100公里以下就不敢随心所欲去浪了。
2、ES6播放音乐时外面能听到较大声音,这点非常让人没面子,感觉这是一个廉价产品。
3、蔚来es6的行车记录仪辣鸡中的战斗机,像素渣渣。

六、为什么油车老司机刚开电车会不适应



油车到电车的适应期:因为我开始遇到所有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就是从燃油到电车的不适应。而且电动车的单踏板驾驶方式和ES6的高性能,加速和减速一样快的性能,让人非常难受。

这里我想提出一个新的提法,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一般性能的电动车更容易让人适应,因为试驾发生在短暂的10分钟之内,大部分人都想是极限性能,一脚下去,高性能电动车还真未必能受得了,而一般的十几万的电动车与同价位燃油车极限动力基本没差异,反而更容易适应。

而需要注意的是,ES6的扭矩是725Nm,而控制它的踏板就是咱们习惯的正常的行程。同样的行程,大家控制的燃油车不过是200Nm的扭矩,所以可以想象,如果pedal map扭矩特性是均分的,你想把ES6开的像你家的车一样平稳,那么你就必须3倍谨慎对待这个踏板,用1/3的行程做你在汽油车是上的事情。

如果你明白这一点,将会有助于理解并接受电动车。而像ES6同价位GLC高功率版本不过ES6的1/2动力水平,更为关键的是,内燃机的迟滞性是天生缺陷,人类经过一百年一直在缓解优化这个问题,但是依然没有办法根除,而光速响应是电机天生特性。

所以正常人对于高性能电动车的不适应性完全可以理解,它从根源来说就是两点:1、同样踏板行程对应的动力大大增加;2、电机光速响应优势如果完全发挥让人类一时间适应不了。


ES6全力从0加速到100kph过程中,能全程持续稳定在0.75g的加速度附近,实际上大部分人在路上起步用的加速度是0.15g上下,而从《绿芯之友》的数据上看日常所用减速强度低于0.2g的时候占了98%,0.05g的减速度占了55%。所以我们习惯于在+0.15g到-0.05g之间的加速度变化,而初上ES6,如果动能回收开到最大,我们就需要适应+0.3到-0.15g的之间加速度变化,对于任何一个习惯汽油车的人来说,都是需要适应的时间的。

所以,如果刚开始开电车,还是先从使用运动模式开始吧,当然开飞机的老司机可以忽略我的建议。

最后:油车or电车,奔驰 or 蔚来,尊重内心的声音


啰啰嗦嗦了这么多,就是为了和大家分享下我对车和用车的看法,希望可以给一些对蔚来感兴趣,但还没能下定决心的朋友提供些参考。我的小结如下:

如果你地处限牌城市,对新能源车有刚需的,那蔚来是在高端品牌中的最佳选择,就算没补贴,电车和蔚来也有很强的竞争力。看重体验,别光比价格。

充分了解你对车的需求,以满足80-90%的实际用车场景和需求为着眼点,理性分析了解优缺点,设定正确的预期,保持积极的心态。

如果还有什么不确定的, 找我这样双车主的人来聊感受,别道听途说。自己感受的,才是最真的。
另外,给在犹豫是上纯电还是上混动的朋友一点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关键还在于主要的用车环境,以及专属桩的便利度。如果你至少可以满足我的充电桩使用条件,车辆又多在市区行驶,那不用多考虑,直接上纯电。混动在我看来是典型德式over-engineering的代表。将两套系统放进车里,纯电的保养优势一点没享受到,混动的纯电续航又非常鸡肋,而且混动的可靠性更需要证明。

而且纯电保养更简单,更不容易出故障。加上蔚来的服务体系和能量保障体系,已经在目前基础设施相对油车落后的情况下尽可能对各项短板做到了最大的优化。最关键的:了解自己的用车需要!!!

最后给纠结奔驰GLC和蔚来ES6的朋友一点建议:首先还是那句话,了解自己的用车需求,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祝所有车友用车愉快!



  • 用车感受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前往
/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