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链接: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578-25510025-1.html
第二辑链接: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578-26901349-1.html
本次的第三辑介绍的是马自达5历代版本的深度解析
文章的第一章介绍的是马自达5的台湾版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马自达5-TAIWAN的第一代也叫“普力马”,和内地一样从第二代开始改名为“马自达5”虽然与内地版在车辆配置方面有些许差异,但台湾和内地在马自达的亚太营销计划中都属于大中华区,所以总的来说差异不是很大,抛砖引玉仅供各位车友参考。
文章的第二章介绍的是马自达的“魂动”系列,也就是“流”“风舞”“清”的设计概念及相应概念车。由于现款马自达5上就是采用其中的“流”理念,所以可以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流”这个概念的由来。
文章的第三章介绍的是马自达5台湾版的第三代,也就是内地版的2011款和小改款后的2013款(现款),配置方面同样差异不是很大。
最后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版马自达5广告,正是这则广告让我开始关注这辆车,让我能结识马5论坛里的各位朋友...
第一章:马自达5的车系沿革
第1代Mazda Premacy
生產年份:1999~2005年
1999年3月於瑞士日內瓦車展推出的Mazda Premacy,是現行Mazda5的前身 (事實上、日規版Mazda5一直都仍是沿用Premacy這個車名),也是Mazda第一輛「世界車」,搭載Mazda原廠代號CP的底盤平台,可選擇5人或7人座車室規劃,為當時車身尺碼最小的7人座轎式休旅車。
而且Premacy推出之後、不但於歐洲及日本當地市場都獲得了相當大的迴響,2001年3月導入國產化上市後,適逢周休二日RV休閒風氣逐漸興盛,不但在國內掀起了一波「Premacy旋風」,獨特的定位與訴求,更讓Mazda確立了「日式精緻人文精神」的形象。
1999年3月於瑞士日內瓦車展推出的Premacy,為Mazda5車系的前身,甚至日規版Mazda5至今都仍沿用著Premacy這個車名,也是Mazda第一輛「世界車」,在歐洲、日本及國內都獲得相當大的迴響。
與Mazda3前身:323共用同一副原廠CP房車底盤的Premacy,車身尺碼為4,320mmX1,659mmX1,420mm、軸距則為2,670mm,與一般國產中小型房車相若,而且由於採用房車底盤,所以Premacy的最小離地高與一般房車無異,上下車進出相當便利;車頭設計則是強烈地展現Mazda家族上一代產品的特徵,以車頭前方的五點式鍍鉻水箱護罩、延伸出兩條稜線至引擎蓋上方,並與兩側造型銳利的頭燈和霧燈組相互呼應,將整個車頭的視覺重心集中在正前方,且給人一種富速度感的凶悍感覺。
2002年4月,國產Premacy推出小改款車型,不但換裝輸出表現更佳的2.0升引擎與四速自排變速箱搭配,車身外觀則是將前下擾流、尾翼等空力套件列為標準配備。
至於Premacy的車側與車尾,Mazda則是替它裝上了兼具實用性與造型的車頂置物架和尾翼,且採用低腰線的設計,讓車室內與後方都能擁有較好的視野,分立D柱兩側下方的後尾燈組,還能提升夜間的辨識度。
內裝鋪陳與空間規劃方面,Premacy則是貼心地提供了5或7張透氣皮椅,乘坐感相當舒適,中控台飾板、儀表板與音響控制面版的風格,則是沿用了當時323車系的設計,操作起來非常就手,且車內恆溫空調、GPS衛星導航、2-Din音響及DVD影音系統、大尺寸雙模式天窗等選用配備一應俱全。
內裝規劃方面,Premacy則是搭載了舒適的皮椅,中控台飾板、儀表板與音響控制面版的風格,則是沿用了當時323車系的設計,操作起來非常就手,且恆溫空調、GPS衛星導航等選用配備一應俱全。
彈性靈活的座椅變化和豐富的配備,更是Premacy 當時最大的賣點,其中7人座車款的第三排座椅更是大空間魔術之中的重頭戲,不僅可折疊隱藏、躺平,更可以輕鬆拆卸充當戶外座椅之用;駕駛座椅背的多功能桌面設計、獨具巧思的隱藏式儲物盒、第二排及第三排座椅附置杯架、獨立12V電源供應器等,更展現出細膩貼心的一面,並可提供車主享受更豐富的RV生活,強調Premacy的轎式休旅本色。
靈活的空間變化,是Premacy的大賣點之一,不但第三排座椅可折疊隱藏、躺平,第二排座椅還能向前翻,提供更平整充裕的載物空間 。
傳動系統搭配上,採前置引擎、前輪驅動的Premacy,國內初登場時、搭載的是排氣量1,840c.c.的直列4缸引擎 (原廠代號FP-DE),可輸出135匹馬力與16.5公斤米扭力,搭配四速自排變速箱、推動1,390公斤的車重;但2002年4月、Premacy便換上了一具排氣量1,991c.c.的直列4缸引擎 (原廠代號FS-DE),輸出亦提升至可於引擎轉數6,000轉時、提供142匹的馬力,並在引擎轉數4,500轉時能獲得19.6公斤米的扭力,變速箱則同為四速自排設定,車重則是小幅增加至1,430公斤。
2002年4月、國產Premacy換上排氣量2.0升的直列4缸引擎,輸出微增至142匹馬力與19.6公斤米的扭力,變速箱則同為四速自排設定,提供更充沛的性能。
此外,Mazda Taiwan還曾於2004年9月於國內限量推出過500輛Premacy Mazdaspeed限量特式車,不但外觀換上了高亮度燻黑頭燈、雙色調空力套件、全新15吋鋁合金輪圈、大型鍍鉻後視鏡、後牌照框鍍鉻飾條,以及白色車側轉向指示燈等個性化套件,內裝並沿襲RX-8跑車的設計、採用雙色的中控台,並裝上透氣皮革門飾板及藍/灰雙色跑車座椅,讓整體看起來相當具有動感活力,也讓消費者更加期待後繼車的推出。
第2代Mazda Premacy (即第一代Mazda5)
生產年份:2005~2011年
2004年9月法國巴黎車展登場、2005年12月導入國產上市的第一代Mazda Mazda5,其實就是日本市場的第二代Premacy,為Mazda推出「Zoon-Zoom」概念後、繼Mazda6、Mazda2、RX-8、Mazda3之後的第5款產品;雛型來自2004瑞士日內瓦車展中亮相的MX-Flexa概念車,將前代Premacy原創的車室空間與駕駛樂趣又重新做了一次融合。
2004瑞士日內瓦車展亮相的MX-Flexa概念車,其實就是第一代Mazda5 (即日規第二代Premacy) 的概念雛型,不僅空間適度加大、採用了雙滑門的設計,連內裝設計風格也在量產後予以保留。
跟前代車型相比,改名後的Mazda5 (日規版本仍舊沿用Premacy的車名)、車頭部分的銳角較少,圓潤飽滿的車身線條也看起來溫文儒雅了一些,並換上五邊形雙層的Mazda新世代水箱護罩與前氣壩、高穿透晶鑽頭燈組,結合一體成形的前保險桿設計;且在2008年推出小改款車型時,又更換為角度更為分明的五角型水箱護罩、內嵌飛翼肋條,以及梯型氣壩與蜂巢狀格柵,呼應當時Mazda的家族形象。
跟Premacy相比,改名後的Mazda5,不僅車格尺碼放大,且整體線條更為圓潤飽滿,並換上了擁有當時Mazda家族特徵的水箱護罩。
從側面看過去,由於Mazda5的車身尺碼已增加至4,505mmX1,745mmX1,615mm、軸距則加長到2,750mm,並透過與深色玻璃同色的B柱及C柱,讓車窗看似一氣呵沿成伸至尾燈組,所以不僅輪廓看起來明顯較為修長,也連帶的使車室空間更加寬敞,並標準配備側裙、尾翼等空力套件;至於車尾原本置於D柱下方兩側的尾燈組,則是上移至後擋風玻璃的兩側,讓夜間辨識度能有效提高。
Mazda5的內裝設計以金屬質感展現活力,三輻式方向盤則是延續同期Mazda3之運動風設計,並附音響控制鍵,提昇操作便利性,後座還可選配吸頂式螢幕,能提供後座乘客娛樂享受。
Mazda5的內裝設計則是忠實反應了當時的Mazda風格,以金屬質感的中控台展現活力,排檔桿座及前座車門扶手呈現的是科技風格,三輻式方向盤則是延續同時期Mazda3之運動風設計,並附音響控制鍵,提昇操作便利性;高階車型並配有倒車攝影系統、吸入式 DVD 環艙影音等系統,以及7吋顯示螢幕,且擁有觸控功能及GPS衛星導航,後座還可選配吸頂式螢幕,能提供後座乘客娛樂享受。
首見於Mazda5的「Karakuri」6+1座椅、擁有多種變化,能利用第2排座椅中央可單獨收納的折疊座墊,賦予搭載第7名乘員的機能,平時則擁有中央走道的餘裕。
車室空間大幅增加後,Mazda的工程師在座椅安排上亦下足了功夫,開發出名為「Karakuri」的6+1座椅設計,以更舒適、貼心的全尺寸6人座安排為基礎,利用第2排座椅收納的折疊座墊,彈性利用中央走道的空間、賦予Mazda5搭載第7名乘員的機能,以及平時擁有中央走道的餘裕。
Mazda5的雙後滑門設計不但可縮小車門開啟所需要的空間,而且2007年4月追加電動及遙控開關功能後,操作與使用上都更為輕鬆便利。
此外,便利的雙後滑門設計,則是可縮小車門開啟所需要的空間,對於都會生活而言,更顯便利,並於2007年4月追加配備雙電動側滑門的車型,使得操作上更為輕鬆;而且除了可透過位於駕駛座旁的按鈕進行控制外,也能夠經由遙控器來讓電動滑門進行作動,並具備防夾功能,可讓人放心享受這項新配備所帶來的便利。
性能及底盤設定方面,Mazda5則是搭載2.0升MZR直列4缸引擎,可輸出148匹馬力及19.2公斤米扭力,搭配四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且採用前獨立麥佛遜、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規劃。
動力系統方面,Mazda5則是換成搭載與原廠代號MZR的2.0升直列4缸引擎,可輸出148匹最大馬力及19.2公斤米最大扭力,搭配四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底盤系統則搭用與同時期Mazda3相同的配置,採前獨立麥佛遜、後多連桿的配置,以能兼顧舒適與操控,也更符合其日式人文轎式休旅車的定位,並一直沿用至新世代Mazda5上。
第二章:马自达5的设计概念三部曲
Mazda Nagare (流) 概念車
推出時間:2006年12月美國洛杉磯車展
以日文「流」為名的Nagare概念車,是Mazda於2006年12月美國洛杉磯車展所推出的概念車,設計上擷取大自然中流動的元素,甫一推出便讓人眼睛一亮。
新世代Mazda5讓人耳目一新的造型,其實正是源自Mazda早在2006年於美國洛杉磯車展正式亮相、首次將大自然流動元素運用在車體設計上的Nagare (流) 概念車,而且在獲得媒體及車迷的一致好評後、原廠接著又於2008年陸續推出Kazamai (風動) 與Kiyora (清) 二款概念車,除了展現它們對於輕量化與空氣力學的著墨,也自此確定了Mazda新世代Mazda5的設計風格。
Nagare 相當於英文的「flow流動」,也就是日文「流」的意思,顧名思義、設計師們是以大自然所見到的流動現象做為創意發想來源,讓生硬的汽車能蘊含風與水等自然流體的柔和與和諧,透過流暢和諧的曲線,展現亦動亦靜的自然力度與美感,並加入「運動化」為主要訴求,將4個車輪的位置盡量移往車身四周,以爭取更敏捷的操控反應。
在Nagare概念車的車側鈑件上,你不但能看到有如洋流般的流動線條,且設計師還運用了獨特的車色塗裝,讓它能在光影的折射下,呈現多樣的風貌,後保險桿的飾版並鑲上了漢字「流」,傳遞濃濃的東洋風味。
所以在Nagare概念車上,你不但能在車身側面鈑件上、看到有如洋流般的流動線條,且設計師們還運用了獨特的車色塗裝,讓它能在光影的折射下,呈現多樣的風貌,甚至即便只是靜靜停在一旁,卻仍難掩動感;而採用LED技術的尾燈,則是以放射狀的面貌呈現,在極簡的氛圍之中,創造出讓人難以忽視的速度感,後保險桿上的飾版還鑲上了漢字的「流」,傳遞濃濃的東洋風味。
Nagare概念車採用了猶如飛翼般的大型上掀式車門,並將駕駛座設計在車身中央、操作介面則是師法飛機駕駛艙的設計,後方還規劃有寬敞的三人座空間,樹立了車壇前所未見的獨特風格。
此外,Nagare概念車還大膽地採用了大型上掀式車門,除了開啟時能展現猶如飛翼般的視覺效果,也讓乘客的進出更為方便,而在Nagare概念車的車內,設計師們則是呼應了車身造形的手法,利用波浪狀的線條搭配車色,並將駕駛座設計在車身中央、提供良好的操控介面和視線,駕駛座後方則是規劃了寬敞的三人座空間,展現了出色的實用性,也替後繼Kazamai與Kiyora概念車的設計筆觸,樹立了車壇前所未見的獨特風格。
Mazda Kazamai (風舞) 概念車
推出時間:2008年8月俄羅斯車展
2008年8月俄羅斯國際車展 (Moscow International Auto Show) 登場的Kazamai概念車,是Mazda在獲得Grand Prix du Design設計大賞後的全新作品,不但延續著品牌一貫的「Zoom-Zoom」精神為圭臬,並加上了Nagare概念車的設計筆觸、融合當前最新的環保和安全科技,定調了新一代Mazda車款的設計藍圖。
Kazamai」乃日文「風舞」之意,除了忠實傳達了Kazamai概念車的外型兼具強勁且靈活的形象,也代表了它在駕馭樂趣、環保性能和安全表現上的絕佳平衡。
Kazamai概念車的外觀,可明顯看出與Nagare概念車間的關聯:以大自然中的「側風」作為靈感來源,在車身側面的鈑件上加入了幾道線條、營造出輕盈的視覺感,同時也融入空氣力學的考量;而已成家族設計的Mazda五角形水箱護罩、流暢的車頂線條、刻意拉高的輪拱和22吋的大尺寸鋁圈,則是呼應著車側的「風」、為Kazamai概念車「舞」出強烈的吸引力。
採掀背造型的Kazamai概念車,外觀可明顯看出與Nagare概念車的關聯,車側鈑件加入了能營造輕盈感的4道線條,刻意拉高的輪拱和22吋的大尺寸鋁圈,則是呼應著車側的「風」、「舞」出強烈的動感。
車身尺碼方面,Kazamai概念車擁有4,520mm與1,930mm的車長和車寬,較新一代Mazda5稍小,1,500mm的車身高度,短促的車尾後懸、則使Kazamai概念車擁有宛如Coupé雙門跑車一般的流暢線條,並藉由富涵張力的鈑金摺線,賦予其帶點SUV (Sport Utility Vehicle ) 運動休旅車的氣勢。
Kazamai概念車宛如Coupé雙門跑車的掀背輪廓之上,還導入了全景式大型玻璃車頂的設計,可以讓車內空間看來更加開闊。
而且為了提升效能,Mazda在設計Kazamai概念車時,還借助CAE電腦輔助工程設計、考量空氣力學效應,導入平整化底盤、底盤整流器及流線車頂,讓它的空力效能有10%之提升。而在輕量化工程上,則是針對碰撞安全、操控、NVH (Noise噪音、Vibration震動和Harshness聲音粗糙 ) 車身振動噪音和車體強度等四個面向進行,大量運用鋁合金材質於引擎蓋、底盤和引擎本體之上,部分鈑件更採用塑料材質加以打造,比類似定位之車型減低100公斤的車身總重,以達操控、油耗表現和二氧化碳排放表現的全面提升。
Mazda在設計Kazamai概念車時,還借助CAE電腦輔助工程設計,導入平整化底盤、底盤整流器及更流線化的車頂,能讓它的空力效能提升10%。
至於安全表現上,Mazda則是替仍Kazamai概念車在加入了滾動穩定控制系統、盲點監視系統、Pre-Crash系統、DSC動態穩動控制系統等主、被動安全防護系統;傳動配置則是裝上了一具以CX-7之2.0升DISI引擎修改而來的引擎、搭配新研發的六速自排變速箱,並具備四輪驅動系統,替Kiyora概念車及Mazda新世代中小型SUV開啟了設計基礎。
Mazda Kiyora (清) 概念車
推出時間:2008年10月法國巴黎車展
緊接著Kazamai概念車亮相腳步、二個月後便在2008年10月法國巴黎車展推出的Kiyora概念車,雖然設定上訴求的是都會用小車,但流線的車頭造型及動感的車側鈑件,卻也讓它成為奠定新一代Mazda5設計風格的最後一塊拼圖。
取日文「清」、代表純淨之意的Kiyora概念車,雖然設定上是款都會通勤用車,但流線的車頭造型及動感的車側鈑件,卻讓它成為奠定新世代Mazda5設計風格的最後一塊拼圖。
Kiyora概念車,當然也傳承了Nagare概念車與Kazamai概念車的設計調性,且同樣展現了駕馭樂趣、環境保護和安全防護的完美融合,並追尋著Mazda的「Zoom-Zoom」精神。
以「水」為設計主體的Kiyora概念車,車身擁有與車名相互呼應、類似流水一般的輪廓,並大量導入了源自Nagare概念車及Kazamai概念車的線條與空力設計。
Kiyora概念車,強調的是未來汽車所使用之清澈、透明且無污染的動力,除了車身擁有與車名互相呼應、獨特且類似流水般的順暢線條與輪廓外,也大量導入了源自Nagare概念車及Kazamai概念車的流線化空力設計,以及鋁合金、塑料和碳纖維等輕量化材質來打造車體,利用更優異的空力優勢來降低油耗並提升整體性能。
Kiyora概念車搭載1.3升缸內直噴引擎、搭配SKY-Drive六速自排變速系統,並具備獨特的SISS (Smart Idle Stop System) 智慧型怠速熄火系統,每公升燃油可行駛達32公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亦僅有90g/km。
採上掀式車門設計的Kiyora概念車,座艙內為雙排4人座的配置,車頂為透明玻璃,能營造開闊的行車空間,且透過太陽能電池來供給車用電力,能提供舒適且環保的乘坐體驗。
此外,與Kazamai概念車一樣、原廠也為Kiyora概念車設計了全新的底盤架構,在力求降低車重的同時,也維持著高水準的安全防護;至於車室內裝和配備功能方面,Kiyora概念車採用雙排四人座配置,以彈性布料製做的後排座椅還能在不用時壓回原狀,車頂則為透明玻璃,能營造開闊的行車空間,且透過太陽能電池來供給車用電力,能在兼顧小型都會用車的訴求考量、貼近年輕族群之目的下,提供舒適且永續環保的乘坐體驗。
第三章:新世代马自达5的登场
不但擁有國產轎式休旅車中最前衛的造型,马自达(台湾)在國內正式發表主打動感形象的Mazda新世代Mazda5前,除了組團帶領國內媒體前往日本、實際體驗日規版新世代Mazda5的動態表現外,並請到原廠工程人員實際介紹Mazda新世代「Nagare (流)」設計語彙在新車上的應用。上市前還特別先行引進歐規版車型於國內測試,作為國產車型調校設定的參考,並將國產偽裝測試車駛往全國各地進行路試,取同步於Mazda官方網站及Facebook社群網站上密集進行新車的發表預告,徹底顛覆了過去國內新車發表的步驟與規劃。
分階段路試,調教出最適設定
早於2010年3月瑞士日內瓦車展上便已登場的新世代Mazda5,不但是Mazda品牌旗下最重要的轎式休旅車,也是第一輛融入「Nagare」設計語彙的作品,所以在正式國產上市之前,Mazda Taiwan不但於2011年初、自歐洲市場引進歐規版新世代Mazda5進行測試,且極為慎重地以它來進行導入前的市場調查,包括針對原有Mazda5車主、競品車主與潛在客層的市場調查等作業。
2010年3月於瑞士日內瓦車展上登場的新世代Mazda5,不但是Mazda旗下最重要的轎式休旅車,更是第一款融入Mazda新世代「Nagare」設計語彙的作品,造型讓人驚艷。
2011年9月、距離國產版新世代Mazda5發表倒數兩個月時,Mazda Taiwan還特別組團帶領國內媒體前往日本、實際體驗日規版新世代Mazda5的動態表現,並請到Mazda設計本部副本部長鈴木英樹、商品主查松岡英樹等多名原廠工程人員,親自介紹Mazda「Nagare」設計語彙在新世代Mazda5外觀及內裝上的應用。
而且即使日規新世代Premacy與臺規Mazda5所採用的動力單元不盡相同,所以動力、操控等表現,仍須等到新世代Mazda5導入國內生產、販售之後,才能完整體驗,但Mazda Taiwan還是特別透過負責開發的商品主查來介紹新世代Mazda5在引擎與變速箱調校的「統一感」哲學。
為了在上市前、先讓媒體感受新世代Mazda5的改變,Mazda Taiwan特別在2011年9月、帶著媒體前往日本,試駕新世代日規Premacy (即Mazda5),並實際介紹國產車型與日規版車型的產品細節。
透過日本原廠與媒體的面對面溝通,國內媒體不但在國產新世代Mazda5發表前,就已先行感受Nagare的設計魅力,也正式預告了新車將於2011年11月發表,替即將登場的發表會先行暖身。
不過,新世代Mazda5正式發表前,Mazda Taiwan不但透過一波又一波的宣傳攻勢,不斷地在媒體及Facebook社群網站裡的Mazda粉絲團進行預告及資訊更新,還在2011年10月、大方公開一段國產版新世代Mazda5偽裝測試車在國內各地測試的影片。
在Mazda Taiwan於國產新世代Mazda5發表前所公佈的偽裝測試車影片中,不但首度曝光了新車的內裝設計,也可看見新車已通過宜蘭太平山高海拔公路及蘇花公路等路段的測試考驗。
即使車頭與車側都貼上了偽裝膠帶,但影片中仍然可以看見國產新世代Mazda5的特徵,也就是貫穿車側的流線折線輪廓。
影片中、雖然測試車的車頭及車側都貼著用來遮掩特徵的黑色膠帶,但這輛隱約還是能夠看到車側「Nagare」線條的偽裝測試車上,不僅透露了新車將保留了雙電動滑門的設計,也首度曝光新世代Mazda5的內裝鋪陳;更藉由動態影片的呈現,證實新車已通過宜蘭太平山高海拔公路及蘇花公路的考驗,且完成南橫公路險升坡、臺東產業道路及臺北快速環狀工路等不同路況的測試,擁有最適合臺灣路況需求的調校及設定。
光影藝術與Nagare流體設計的結合
而且除了專程請媒體前往日本體驗日規新世代Mazda5,並在發表前公佈偽裝測試車影片,且透過Mazda官方網站及Facebook社群網站進行新世代Mazda5發表會外,發表上,Mazda Taiwan還特別請來國內知名繪畫表演家范學文,以光畫作為整場發表會的主秀,藉由家庭、出遊、溫馨三大元素為主軸,勾勒出一幅令人驚艷的光畫秀,首次將汽車與藝術做了巧妙地結合。
范學文的動態砂畫表演,過去也曾多次在MV及電視廣告中出現,表演者需配合音樂節奏與情緒,以雙手在屏幕上巧妙地挪移撥弄細沙,呈現出一幕又一幕生動的畫面,並演繹出完整的劇情。這樣的表演不只是單純的繪畫,還結合了音樂、劇情、及表演者臨場的即興演出,可說是一種全新型態的藝術,而光影畫則是范學文繼動態砂畫之後,發展出的新型態演出。
2011年11月1日,Mazda Taiwan正式為國內消費者揭開國產新世代Mazda5的面紗,且自2011年12月17日、18日起,進駐各地展示中心。
在新世代Mazda5於2011年11月1日的新車發表活動上,范學文以光影畫獨特的螢光材質和光影手法,不但創意十足地展現了一家人和樂融融、駕著新世代Mazda5出遊的幸福畫面,構圖中還特別一筆一劃地帶出新世代Mazda5車側醒目的流體線條,讓絢麗的彩色光影成功的詮釋新世代Mazda5車側的「Nagare」流體線條,展現亦動亦靜的自然力度與美感,以十足的用心與創意、很簡單的就點出了新世代Mazda5的設計概念。
儘管在2010年3月日內瓦車展正式亮相曝光前,Mazda便已陸續藉由Nagare、Kazamai與Kiyora共三款概念車的推出,確定了新世代Mazda的全車系造型設計走向,都將師法大自然的流動元素作為靈感來源,但是第一輛融入「Nagare (流)」設計語彙之Mazda新世代Mazda5正式發表的那一刻,依舊讓人驚艷。
實現「Nagare (流)」設計語彙
主導新世代Mazda5外觀設計的設計師Kouji Tabata在新車發表時曾經說到:設計團隊在設計新世代Mazda5時所面對的挑戰,其實就是如何讓新一代車型能夠在市場上眾多同質車型中顯得獨樹一格,而我確信我手中擁有絕佳的武器,便是Nagare概念車的設計語彙。
所以在不刻意跳脫傳統的轎式休旅車基礎與家族風設計下,Mazda的設計師們不僅成功地在新世代Mazda5的車型輪廓中、加入「Nagare」的流線設計,且鈑件也融合「Nagare」概念的動感元素,大膽地讓車側出現宛如水珠劃過的滑順線條,以及微風吹拂過的動感曲線,藉由流動的直覺線條來顯現新世代Mazda5的動靜皆宜,也傳達了品牌對於環境保護的回應,以及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意像。
儘管新世代Mazda5的車身輪廓並沒有跳脫傳統轎式休旅車的基礎,但Mazda的設計師們卻成功地在新車外觀與鈑件上加入「Nagare」的流線設計,大膽地讓車側出現宛如水珠劃過的滑順線條,以及微風吹拂過的動感曲線,藉由流動的線條來傳達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意像。
在新世代Mazda5上,你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猶如水滴在平面上刻意留下的紋路,然後再透過車體的線條塑型一般,而且所有流動線條皆始於水箱護罩,才逐漸柔順的向兩側及後方沿伸至頭燈、引擎蓋及葉子板,然後才慢慢「流」到車身側門上,並巧妙地在後尾燈及後保險桿處交會,連貫傳達「Nagare」獨特的美感;而且設計們還特別與工程部門進行過許多次的測試,確認過這樣的設計並不會影響撞擊後的修復工程與復原程度,可與前代Mazda5採用相同的修復流程。
新世代Mazda家族風格確立
與現行Mazda3、Mazda6一樣,車身尺碼分別為車長4,585mm、車寬1,750mm、車高1,620mm的新世代Mazda5,也搭載了新世代Mazda車款的「微笑家族面容」,可以讓人馬上辨識出這是屬於Mazda家族的一員,也藉此賦予Mazda專屬的「Zoom-Zoom」動感DNA,並讓匯集於此的流體線條能從車身中央軸線下端、五邊形水箱護罩的頂點發散,彷彿是破開水面的船艏一般,劃開車頭前方的氣流,讓空氣沿著前保險桿與霧燈處的線條向輪拱處揚起,然後循著輪拱的弧線自然流下,在葉子板與車門的前方撞上小巧的車側轉向輔助燈。
與圖上右方白色的前代車型相比,新世代Mazda5的車頭搭載了新一代「微笑面容」,可以讓人馬上辨識出這是屬於新世代Mazda家族的成員,並讓流體線條能從車頭五邊形水箱護罩的頂點向後發散、劃開前方的氣流;採圓弧曲線設計的霧黑色格狀進氣壩,則是更加突顯「Nagare」線條由中央向兩側流動的視覺效果。
此外,採圓弧曲線設計的霧黑色格狀進氣壩,則是更加突顯出「Nagare」線條由中央向兩側流動的視覺印象,而且設計師還特別將「Nagare」的設計整合在進氣壩上方的前保險桿與兩旁的霧燈區塊,一同顯現出強烈的視覺風格。
至於跨至車側及輪拱的霧黑色格狀霧燈飾板,則是與水箱護罩相同、共同負責將動感的線條向後延伸;更為高聳且中央刻意設計一條稜線的引擎蓋,則是給予車頭一種穩重而具侵略氣息的風格,並能在發生碰撞到行人的意外發生時,提供較好的撞擊防護。而另外一個醒目的設計,便是前葉子板明顯的肩線造型,因為它不但能讓此立體視覺效果突出於市場上其它同型車中,也傳達了「Nagare」獨特的力學設計。
流動波紋指引未來走向
大膽拋開傳統平整式設計、充滿流動與力量感的車側,則是新世代Mazda5整體外型最吸睛之處,因為延續自水箱護罩、頭燈、霧燈區塊造型與前葉子板的流體線條,選擇了在此刻意相遇;而且葉子板上的車側轉向輔助燈,此刻就像是頑皮地吸附在新世代Mazda5的小石頭一樣,淘氣地扮演著破開這道流體線條的工作,讓順著前葉子板輪拱流過此地的線條,彷彿像是在碰撞到車側轉向輔助燈的同時分散,且不再僅是單一流動線條,而是化一為三的向後奔流,以三道快速流洩的線條、連接車側滑門軌道,在車側雕琢出「Nagare」風格獨到的痕跡,也形成新世代Mazda5最具代表性的線條。
車側鈑件的設計,是圖上新世代Mazda5最吸睛之處,因為設計師讓來自車頭的流體線條在此碰上車側轉向輔助燈並一分為三,以三道快速流洩的線條、雕琢出「Nagare」獨有的痕跡。
當然,要營造不息的奔流態勢,流動的的線條絕不能止於車側,經過車側、雕刻下那特殊的線條之後,設計師之手繼續向車尾撫去,讓車側的線條銜接上尾燈的端點,讓來到車側的流體隨著尾燈的造形向車尾前進。
新世代Mazda5與前代車型車身尺碼比較表
新世代Mazda5 前代Mazda5
車長 4,585mm 4,565mm
車寬 1,750mm 1,745mm
車高 1,620mm 1,665mm
軸距 2,750mm 2,750mm
沿著擁有突出肩線的後葉子板、整合式尾燈組及後保險桿的造型設計,Mazda的設計師們在車尾連結了車頭與車側所塑造的流體風格,並運用黑色窗框營造出懸浮式的車頂,且利用大面積整合式尾燈組銳利的造形、佔車尾四分之一面積的後窗玻璃鏡面與飾板,以及牌照下方的「V」字折線,將所有視覺導向車身中央的軸線,使得由車頭劃開的氣流,最終能在車尾收聚於中;就像是船艏劃開的水流,最終仍會在船艉以尾浪的方式相會一般,留下川流不息的態勢。
新世代Mazda5之車尾則是運用黑色窗框營造出懸浮式車頂的感覺,且利用尾燈組銳利的造形,以及牌照下方的「V」字折線,將視覺導向車身中央,呼應車頭水箱護罩的造型;並將車頂天線移至車尾右後方,能更方便車主擺放衝浪板等長型物品於車頂加裝之行李架上。
此外,為了讓新世代Mazda5在裝上行李架後,能夠更方便車主將衝浪板等長型物品固定於車頂,且較容易調整天線的角度,Mazda的設計師還特別將車頂後方天線的位置、由前代車型的正中央移至右側,並有五種車身顏色可選,分別是首次新增的霧川藍,以及星鑽灰、銀砂黑、皓雪白與閃亮銀;其中,具有漸層效果的淺色車身可顯現「Nagare」的設計,深色系則能強調車身亮面與暗面的反差。
而且新世代Mazda5雖然是Mazda第一輛採用「Nagare」設計風格的量產車,呈現了與前代車型截然不同的活潑、動感樣貌,但它不僅確實成功地演繹了Mazda設計團隊的「Nagare」概念風格,各界的一致好評、也更加確定了未來Mazda新車造型的演進方向。
Mazda新世代Mazda5在世代更迭之後,除了外型上有著全然不同的走向外,在維持2,750mm的軸距之中,不只依然維持著從前代車型便已確立的實用設計、沿用著備受好評的「Karakuri」座椅設計,讓新世代Mazda5的車室內部最多也能夠擁有7人的乘坐空間,而且乘坐舒適性與質感營造也獲得相當大的提升。
新世代Mazda5的車室內部設計,也採用了「流 (Nagare)」的設計概念,以中央軸線為本,將中控台左、右端揚起的線條,延伸至車門的弧線飾條上,創造出與外觀相同的流動感與科技感。
在進行新一代Mazda5的車室內部開發計劃前,其實Mazda的工程團隊們曾經徹底重新檢視過一輛中型轎式休旅車的車室內、應該擁有哪些要素;而結論很簡單,那就是一輛中型轎式休旅車的車身尺碼必須控制在適中的範圍內,除了要能夠在大多數行車狀況下、維持靈巧方便的行路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可以提供寬敞、舒適的乘坐空間。而在經過密集的研究與分析後,工程團隊赫然發現、原來前代車型的車身尺碼及空間機已能夠符合大多數必備要素,因此在新世代Mazda5上、他們便決定繼續沿用前代Mazda5的車身軸距與空間規劃,並於整體質感與舒適性兩方面加以強化。
不變的彈性空間設計
車身尺碼及軸距分別為4,585mm×1,750mm×1,615mm與2,750mm的新世代Mazda5,雖然與前代Mazda5僅有車長增加80mm、車高與軸距維持不變,車寬甚至還減少5mm,但在內裝空間規劃時,由於新世代Madza5這次有特別著重在三排座椅的所有成員都能擁有更舒適的乘坐感受,所以車艙底板高度方面,他們將第一設計的更低、第二與第三排則逐次提高,以讓後兩排的成員能有更好的視野。
座椅設計上,新世代Mazda5無論造型或縫線皆是採用「上闊下縮」及「前闊後縮」設計,以提高座椅的包覆性與乘坐舒適度。
此外,新世代Mazda5的前排座椅椅面還予以加寬來提升乘坐舒適性,第二與第三排的腿部空間表現也達到了同級車中最好的表現,分別有著1,001mm與775mm的數據,能讓後面兩排的乘客可以獲得足夠的伸展空間,長途行駛也較不會疲累。
2,750mm軸距下,新世代Mazda5第二排就算坐進身高176公分的男性後,腿部與頭部空間都仍相當充裕,但進入第三排座椅之後,無論是腿部或是頭部空間都較為侷促,較不利於長途乘坐。
至於保留自前代Mazda5的「6+1」模式「Karakuri」機能性座椅設計,不但能依照車主的不同需求,做出從獨立4座到7座等豐富的變化,獨立的第二排座椅與中央的隱藏式「+1」座椅,還能夠將椅面收納、變化成後座杯架與置物盤,且若是將置物盤一併收折、再將椅背折起,還能創造出後座中央走道,使得進出第三排座椅更為便利,並有助於營造車室空間的開闊感受。
新世代Mazda5保留了前排座椅背後附有小餐桌的設計,可方便出遊時在車上用食;同時,第二排中央的獨立座椅不但坐墊部分加厚15mm、前緣向下延伸50mm,並將椅背靠背向下加長50mm,還能視需求變化成杯架與置物盤。
前代車型乘坐感較為不適的第二排中央獨立座椅,在新世代Mazda5上也已有所進化,不但坐墊部分加厚15mm、座墊前緣向下延伸達50mm,並將椅背靠背向下延伸50mm,一舉減少前代車型第二排中間座椅在視覺上的單薄感,且提高第二排中央座椅的乘坐舒適性,還可搭配全車座椅於造型與縫線上採用的「上闊下縮」及「前闊後縮」設計,提高包覆性與乘坐舒適度;而且設計團隊還讓第二排中央的座椅加入了兒童安全座椅固定機能,可以使第二排同時安裝最多達三張的兒童安全座椅。
新世代Mazda5的雙邊側滑門開啟時最大寬度可達686mm,就算兩側空間有限也不用擔心無法輕鬆上下車,而且新增有門閂鎖設計,可讓滑門關閉時更為牢固。
至於方便的雙邊側滑門設計,新世代Mazda5當然也加以沿用,開啟時的最大寬度可達686mm,開啟方式也十分輕鬆,就算兩側空間有限也不用擔心無法輕鬆上下車,而且這次還新增有門閂鎖設計,可讓滑門關閉時更為牢固,進而防止發生碰撞時與車體分離或是變形;部分車型則擁有雙電動滑門設計,並導入全新壓力感應條來取代前代車型的速度感應設計,在偵測到有人或物體時、電動滑門會能夠更快地重新開啟。
更有質感也更安全的細節處理
除了空間規劃更令人滿意外,新世代Mazda5為了營造質感,也在細節處理上更為費心,不但在中控台上之音響面板按鍵、空調出風口邊框、排檔桿等駕駛人較常使用的部分,採用視覺效果精緻、防刮且更耐用的鍍鉻零件,音響控制介面及按鍵也都採用了直覺化的設計,同時也提升按壓時的精確度,並將各項按鍵的位置劃分更為明確,讓駕駛人可在行車時更容易操作。
造型動感的三輻真皮包覆方向盤則能提供良好的觸覺感受,而且前座兩側扶手的寬度都增加了5mm、達到50mm,能讓支撐性與舒適度同步提升。
新世代Mazda5搭載的三輻式方向盤與採用的雙筒式儀表板,讓人想起了運動風格強烈的Mazda3,而中控台頂端的旅程電腦顯示螢幕,以及方向盤音響快撥鍵,則是新世代Mazda5全車系標準配備,操作及辨識性相當便利。
此外,新世代Mazda5還加入了更多的收納空間,能讓車上乘客可以更方便擺放隨身物品;例如,前代Mazda5共有6個置杯架,分別設計給駕駛、副駕駛,以及第二排與第三排兩側的乘客,並有容量達11公升的手套箱,前排座椅椅背並有貼心的收納袋設計,但在新世代Mazda5上,不但保留了前代車型的所有設計,還特別修改了中控台的開放式置物空間設計,能讓取放物品更為便利,排檔座下方的長型置物盒設計容量還提升至120c.c.,更加提升實用便利性。
能夠5/5分離傾倒的第三排座椅讓新世代Mazda5擁有很好的空間使用彈性,傾倒後亦能創造頗為平整的底板。而在行李廂底板下方,也設計有置物托盤,能夠提供小物件的收納空間。
而且在引擎蓋線條修改與駕駛座位置改變後,新世代Mazda5的前方視野也獲得了有效提升,不但駕駛人可視角度分別增加了上方18.6度及下方7.6度,而且中控台上端可顯示時間、室外溫度、空調溫度與旅程訊息的資訊顯示幕、角度也提高了2.5度,可降低駕駛人視線向下移動的時間,並改成黑底紅字設定以提升辨識度,讓駕駛人能夠更快速地掌握行車資訊,是兼顧安全與造型的設計。
儘管在Mazda新世代Mazda5的引擎室內,仍是沿用前代車型上那具熟悉的MZR 2.0汽油引擎,但骨子裡、工程師不但修改了引擎的控制邏輯與汽門正時以提升油耗表現,更換上了擁有AAS主動適應控制系統的五速手自排變速箱,並透過調整油門踏板深度、節汽門與加速G值等的反應,營造了一種更為成熟的駕駛感受。
以「統一感」為調校目標
還記得2011年9月、負責Mazda5開發工作的商品主查松岡英樹便曾在U-CAR試車組前往日本首次試駕日規新世代Mazda5時表示,日本當地新世代Mazda5其實也沿用了日規前一代車型的引擎與變速箱,包括MZR 2.0 DISI缸內直噴汽油引擎與五速自排變速箱等,皆已延續至新一代Mazda5的車上;不過、雖然沿用舊有的傳動系統配置,但對於引擎的輸出曲線與運轉調校等,卻有著不小幅度的更動。而這樣的更動,便是為了使新世代Mazda5在引擎與變速箱的調校上,能夠達成Mazda稱為「統一感」的目標。
所謂的「統一感」,主要是在於追求操駕時各方面的平衡感;因此,無論加速、轉向、制動等方面,松岡英樹主查表示、都是朝向更均衡的表現而努力,不以過分追求某項表現而忽略其他因素,希望可以讓新世代Mazda5成為各方面皆能平衡的一款產品。所以在新世代Mazda5上,除了造型讓人驚艷、內裝更有質感外,傳動系統與底盤配置都大致保留了前代車型的設計,但在調校上、卻下足了苦心,實現了在各種操駕方式下都能保有更為線性的駕馭手感。
引擎重新調校,更換五速自排
與日本市場一樣,國產新世代Mazda5也是沿用前代車型的傳動系統,但不一樣的是日規Mazda5前驅車型搭配的是MZR 2.0 DISI缸內直噴汽油引擎,且部分車型支援i-Stop怠速熄火系統,而4驅車型則是搭配MZR 2.0動力,變速箱方面,前驅車型與4驅車型則分別搭配五速手排變速箱與四速自排變速箱;至於臺規車型則是統一保留了前輪驅動的設定,引擎亦為原有的MZR 2.0汽油引擎,只有變速箱的搭配隨著產品世代更新而從四速自排換成五速自排的規劃。
所以在國產新世代Mazda5的引擎室內,仍是同一具MZR 2.0升直列4缸汽油引擎 (實際排氣量為1,998c.c.),缸徑與衝程分別為87.5mm及83.1mm、壓縮比10.0:1,可於引擎轉數6,500轉時、輸出147匹的最大馬力,並於引擎轉數4,500轉時、爆發18.8公斤米的扭力峰值,且修改了引擎的控制邏輯與汽門正時。
國產新世代Mazda5雖然仍是搭載MZR 2.0升直列4缸汽油引擎,輸出147匹馬力與18.8公斤米扭力,但在四速自排變速箱換成五速手自排後,平均油耗與行駛平順性均已有效提升。
不過,雖然沿用前代車型的心臟,然而在變速箱方面、原廠已將前代的四速自排變速箱換成了五速手自排,並在變速箱升級的幫助下,5人座車型能在經濟部能源局的油耗測試中能夠繳出12.3km/l的平均油耗表現,以及能源效率等級1級的成績,7人座車型則是能夠帶來12.0km/l的平均油耗與能源效率等級3級的表現。
雖然引擎輸出沒有提升,僅換上五速手自排變速箱,但新世代Mazda5在油門反應的調校上,導入了全新「統一感」的思維,以線性、平衡作為動力設定與輸出反應的依歸。
此外,原廠還將引擎的通風管道由前代車款位於葉子板附近的位置,改到正前方引擎蓋下方遮罩內,既能讓吸氣管路遠離座艙、避免震動與噪音傳入車室內,還能透過撞風效應來迎接更新鮮的空氣,並將水箱散熱器加寬25mm (水箱散熱器尺碼為674.2mmX369.8mmX16mm)、新增第二個風扇;所以就算在行駛於擁擠的市區道路,進氣系統所吸到的空氣溫度也會較前代車型更低,可使引擎燃燒效率提高、提升加速與油耗表現。
除了檔位「+1」外,這具五速手自排變速箱還配備有AAS主動適應控制系統,內含坡道邏輯控制系統,能自行偵測路面坡度並判斷最適合的檔位,並根據駕駛人的動作來判讀車輛行駛於何種路況之中,提供最佳換檔時機。
除了檔位「+1」外,這具五速手自排變速箱還配備有AAS主動適應控制系統,內含坡道邏輯控制系統,能自行偵測路面坡度並判斷最適合的檔位,並根據駕駛人的動作來判讀車輛行駛於何種路況之中,提供最佳換檔時機。
而且除了檔位「+1」外,這具五速手自排變速箱還配備有已於RX-8與MX-5上獲得許多好評的AAS (Active Adaptive Shift ) 主動適應控制系統,內含坡道邏輯控制系統,能自行偵測路面坡度並判斷最適合的檔位,也能根據駕駛人的動作來判讀車輛行駛於何種路況之中,並提供駕駛人最佳換檔時機。
如果AAS主動適應控制系統從駕駛人動作及車輛動態上發現駕駛人想以更運動化的操駕方式控制車款,遇到彎道前要減速時、變速箱的退檔速度便會提高,在彎中還會保持在相同的檔位,讓引擎轉數可以維持在動力輸出峰值區間,駕駛人可獲得更充沛的動力反應,且整體反應更為順暢;而如果AAS主動適應控制系統判斷駕駛人希望輕鬆的定速巡航,變速箱則會盡快升至高檔位,讓行駛過程更為順暢、油耗表現也能因此而提升。
從小處著眼,換來更線性的反應
車身與底盤結構方面,新世代Mazda5沿用了前代車型的前麥佛遜、後多連桿懸吊配置,並提高彈簧係數、減緩壓縮與回彈速度等方式,提升車輛高速直線行駛時的穩定性,並提高前懸吊下支臂總成的襯墊硬度,讓動力輔助力道重新設計的EHPAS (Electro Hydraulic Power Assist Steering) 電子液壓式輔助轉向系統能保留原本的輕盈手感,並提升高速行駛時的路面回饋,且於方向機柱內新增橡膠襯墊,幫助新世代Mazda5的轉向反應更為精確及紮實,至於改為片狀造型的防傾桿,直徑則為前21mm、後19mm,能換來更靈敏的操控性。
新世代Mazda5除了再度強化MAIDAS 3H高剛性車體結構,能在發生碰撞意外時,限制車體變形範圍,避免影響車室及傷害乘客外,沿用前代車型的前麥佛遜、後多連桿懸吊配置,還提高了彈簧係數、減緩壓縮與回彈速度,以提升車輛高速直線行駛時的穩定性。
剎車系統方面,新世代Mazda5則是保留了前代車型的最大可達300mm的前通風碟盤與後實心碟盤,並藉由調整剎車踏板深度與制動力道比例之間的關係,讓剎車的整體反應呈現出更為漸進、紮實的感受,能讓駕駛人與車輛的動態更為一致,也可以使乘客在煞車時的感受不會那麼突兀。
為了擁有更協調的駕乘感受,新世代Mazda5還特別成立了一個開發小組,針對車輛行駛、轉向等方面的反應,進行測試與研究分析,讓加速、轉動方向盤與剎車等所有動作的感受一致,以符合其「統一感」的需求。
而且為了在加速與過彎時都能擁有更為協調的駕馭感受,新世代Mazda5還特別成立了一個開發小組,針對車輛行駛、轉向時各方面的反應,進行許多測試與研究分析,不但調整了油門踏板深度,還在引擎節氣門控制與扭力轉換等處進行微調,使駕駛人能夠更輕鬆地控制新世代Mazda5的油門,並讓加速、轉動方向盤與剎車等所有動作的感受一致,不只起步力道的控制能夠更為線性、轉向反應也更沒有落差,過彎表現則是更為精確,以符合其「統一感」的需求,也更加呼應其轎式休旅車的設定。
2010年1月,身披特殊曲線的Mazda新世代Mazda5廠圖首度露臉,一股期待在心底油然而生,車側那道猶如水波劃過的折線,到了實車身上,究竟會演化成何種模樣?讓人打從心底期盼著,希望能夠親眼見到,那道流動感十足的曲線呈現在眼前的樣貌。心底的期盼,從2010年3月的瑞士日內瓦車展開始,直到2011年11月1日正式在臺發表之時,我們終於有機會在臺灣親眼見到新世代Mazda5的樣貌,而今更能一親新世代Mazda5的容顏。
2005年11月,Mazda5正式登臺發表,以7人座的彈性空間搭配動感的面容,期望吸引30歲左右的年輕小家庭,鎖定注重空間表現的家庭消費者。而Mazda Taiwan也透過一系列採取溫馨手法與親子關係的電視廣告與廣宣策略,吸引家有小孩的「好爸爸」族群,塑造Mazda5成為家庭消費者心目中的首選車款。而在世代更迭後,新世代Mazda5雖然造型更為動感,卻仍然採用「好爸爸」的行銷手法,延續家庭MPV的設定,繼續打造Mazda5溫馨、柔情的形象。
似水波流、貫徹於外觀與內裝
即使已在發表會上見過本尊,但當眼神與新世代Mazda5接觸的那一瞬間,還是很難不被其車側那如同水波撫過的線條所吸引,而這組線條,正是新世代Mazda5外觀設計的精髓。在新世代Mazda5身上,Mazda的設計團隊汲取自然界水與空氣的流動,將其融合至車體的外觀與內裝設計之上,而這種富有流動感的設計手法,則被Mazda稱之為「Nagare (流)」。
實踐在新世代Mazda5身上,從Mazda的微笑家族面容開始,便存在著川流不息的態勢,以車頭水箱護罩劃開車頭前方的氣流,讓空氣沿著前保險桿與霧燈處的線條向輪拱處揚起,然後循著輪拱的弧線自然流下,車側輔助燈則是讓新世代Mazda5的曲線更為多變,並讓順著輪拱流過的線條遇此而分散為三條奔放的線條,雕琢出屬於新世代Mazda家族的印記。
新世代Mazda5的車頭換上了Mazda微笑家族水箱護罩,且與霧燈飾板都採用霧黑色格狀設計,可突顯從兩側向後方流動的Nagare線條;車尾方則是讓車側線條銜接尾燈,並運用窗框線條與尾燈造形,'讓線條朝車尾正中央匯集。
車尾方面、設計師則是讓車側線條銜接尾燈,並運用窗框線條、尾燈造形,以及牌照下方的「V」字折線,將所有視覺導向車身中央的軸線,使氣流能收於車尾,留下川流不息的態勢。
座艙內部,「Nagare」的設計概念則是同樣以中央軸線為本,讓儀表板上的弧線就像破開的水花一般,留下圓滑的弧線,且這兩道由中控台散開的線條,也延伸至車門飾板之上,讓室內依然擁有流動的氛圍。
座艙內、新世代Mazda5也運用了「Nagare」的設計概念,同樣以中央軸線為本,讓儀表板上的弧線由中控台向兩側散開,並延伸至車門飾板之上。
至於空間表現方面,新世代Mazda5則是維持著與前代車型相同的2,750mm軸距,並保留至多可擁有7人的乘坐空間、搭載採6+1模式的Karakuri座椅設計,能依車主不同需求,做出從獨立4座到7座等各種不同變化。而前代車型乘坐感較為不適的第二排中央座椅,在新世代Mazda5上也有所進化,於坐墊部分加厚15mm、座墊前緣向下延伸達50mm,並將椅背靠背向下延伸50mm。但平心而論、新世代Mazda5的車內空間方面其實並沒有明顯的變化,儘管第二排的乘坐空間與舒適性都已有所提升,但對於筆者身高大約176公分的身材而言,腿部空間還是有著些許侷促,久坐可能會影響舒適性。
熱血風格再見,迎向溫柔臂膀
要成為溫柔好爸爸,當然不是空口白話說說罷了,Mazda運用動力輸出的調校,把溫柔嵌入新世代Mazda5身上。儘管引擎室內的,仍然是前代國產Mazda5上的那具MZR 2.0汽油引擎,能在引擎轉數6,500轉時、輸出147匹的最大馬力,而18.8公斤米的扭力峰值,則是落在引擎轉數4,500轉時湧現。不過與其所搭配的變速箱,則在世代更迭後,由4速手自排變速箱提升為AAS電子控制5速手自排變速箱,以換取更順暢的運轉表現,以及更為出色的油耗。同時,在新世代Mazda5油門反應的調校上,Mazda導入了全新的思維,以線性、平衡作為新世代Mazda5動力表現與輸出反應的依歸。
大腳重踩油門下,新世代Mazda5的轉速一樣可以直奔紅線區6,000轉邊緣,且力量和衝勁依舊非常飽滿;但一般行駛狀態下,新世代Mazda5的油門呈現地是線性、溫和的反應。
調整好坐姿、發動引擎,踩下油門踏板的霎那,突然有股錯覺,以為自己是身處歐系車的駕駛艙之中,因為新世代Mazda5的油門反應、竟然不是印象中日系國產車那般輕點油門便能推送車身向前的衝動,比起一般日系車或者是前代車款,油門踏板與輸出曲線的調校,明顯較為溫合,若是習慣於一般國產日系車的駕馭方式,在初次坐上新世代Mazda5駕駛座後的確會有些不習慣。
新世代Mazda5仍然搭載了前代國產Mazda5上的那具MZR 2.0汽油引擎,能輸出147匹馬力與18.8公斤米扭力,並在換裝5速手自排變速箱後,換得更順暢的運轉表現,以及更為出色的油耗。
然而,這並非MZR 2.0引擎動力不足,因為大腳重踩油門下,新世代Mazda5的轉速一樣可以直奔紅線區6,000轉的邊緣,且力量和衝勁依舊非常飽滿;但一般行駛狀態下,由於Mazda的工程師將輸出曲線調整的更為和緩、平滑,所以駕駛人會感覺新世代Mazda5的加速力道好像沒有那麼即時。
不過,對於一款鎖定家庭為主要客層的轎式休旅車而言,較為舒適的乘坐感受,比起瞬間釋放的力道而言,應該會是比較討喜的一種調校。
面對臺灣不平的路面,新世代Mazda5的懸吊系統不但能夠迅速且出色的處理坑洞,且乘坐於車室內部的舒適感也令人相當滿意。
而改搭配5速手自排變速箱,也給新世代Mazda5在往「溫柔」靠攏的路上多了分助力。增加一個檔位的變速箱,不僅能夠以更低的轉速進行高速行駛,減少引擎高轉速運轉時所發出的噪音。同時,也能夠採取更為綿密的變速箱齒輪比,消弭變速箱換檔時可能產生的頓挫感,對於車內乘客而言,確實是帖能夠增進舒適度的良藥。
更線性且舒適的設定
面對動力系統截然不同的調校,新世代Mazda5在制動系統的設定上,也採用了與動力調校相同的思維,不以瞬間釋放的煞車力道為目標,而是讓煞車力道的釋放更為線性、柔和。
所以在以一般力道踩下新世代Mazda5的煞車踏板減速時,煞車力道會慢慢的湧現,能減緩煞車時所會產生的向前G力,讓車室內部的中心轉移更為和緩。同時,懸吊系統方面也有著對應的措施,首先增加懸吊彈簧的彈性係數,讓彈簧的壓縮行程能夠更為線性;同時強化前懸吊下擺臂的接點橡膠,提升側向G力的承受度,讓車身的重心轉移能夠更加和緩。不過,這些細節的強化措施,表現在動態反應上,則是保有了前代車型不俗的表現。
新世代Mazda5在動力輸出的調校上,選擇與車身的曲線相同,採用平滑、柔順作為其調校的思維。
雖然強化了懸吊彈簧的彈性係數,但Q中帶韌的阻尼設定,以及較長的懸吊行程,在面對一般道路的不平與坑洞時,仍然有著出色的吸震效果,傳入車室內的僅是忠實反映的路感,而非令人感到不適的彈跳感,與改進之後的座椅設計相互搭配,確實擁有不俗的舒適表現,即使面對臺灣這種滿布補丁的路面,依然出色。
而到了彎道之中,新世代Mazda5同樣維持著前代版本以來的調性,輕微轉向不足的設定,能提供較為穩定的表現,即使害怕車輛進不了彎,也只需稍收油門便能順利通過。而看似龐大的體型,車尾的步伐卻不若視覺上那般,以為MPV的尺碼下、車尾可能會有點拖泥帶水的意涵,但在彎道中,新世代Mazda5的車尾卻顯得相當乾脆,緊緊追著車頭的腳步。
採取彈性係數增加的彈簧,並且強化前懸吊下擺臂的接點橡膠之後,新世代Mazda5在彎道時能夠擁有出色的側傾抑制,同時車尾的反應也能夠明確跟上車頭的腳步。
同時,在較長的懸吊行程之下,也讓新世代Mazda5車身的重心轉移趨緩,雖然在高速激烈操駕之下,車身的擺盪會不利會讓駕駛感覺有些綁手綁腳;但平穩的重心轉移,若是以適當速度的駕駛,在蜿蜒的山道中,卻能夠讓車內的乘客擁有平穩而舒適的旅程。
再叫我一聲溫柔好爸爸
在極富特色的「Nagare」設計語言之內,Mazda不但透過座椅椅面的重新設計,搭配第二排中央座椅的改善,為新世代Mazda5帶來更為舒適的乘坐感受;同時,還運用「統一感」為目標,針對動力輸出、變速箱、轉向與制動系統進行調校,賦予新世代Mazda5更加順暢的加速表現予更為和緩的重心轉移,進而投射到柔和的動態反應之上。
不僅如此,Mazda Taiwan還在頂級7人座新世代Mazda5車型上,標配有DSC動態穩定系統,以及雙前座、雙前座側邊與左、右車側氣簾等6具安全氣囊,透過高規格的安全防護,搭配平順、柔和的動態反應,讓新世代Mazda5更稱職地成為爸爸延伸出去的溫柔大手。
祝愿天下所有的好爸爸们阖家幸福、出入平安,也祝愿你们的宝宝快乐、健康的成长,圣诞节快乐!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