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贵云藏川旅记(6)】镇远:潕阳河撩人夜色,古民巷探幽观奇
1 12 发布于 2021-08-06 18:32:41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云贵之巅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前言


黔地之旅从梵净山开始,“梵天净土”游过,第二站就是千年古城镇远。“因军而起,因商而兴”的古城沿潕阳河两岸建巷围垣,潕阳河在城中画了一个大大的“S”弯。有人说空中俯瞰古城像是太极图,旧雨老头儿没有无人机,看不到航拍景象,但查看地图,怎么也无法将其与太极图联系起来。城区建筑密集,不宽的主街车辆只能单行,环城往复,想找个停车方便的酒店不容易。城中绕了两圈,最终旧雨老头儿在盘龙大桥桥头找到一家有四五个停车位的经济酒店,放下行李,暮色中走进古城。DAY10(8月30日)行程:梵净山小河安置点客栈---梵净山大道---江口县城---X009、X010---X510---玉屏县城---G320---岑巩县城---G551、S306---镇远古镇。行车里程170公里。沿途风景:梵净山田园风光,洪坪村田园风光,麻尼山梯田,杨柳村土家寨,玉屏潕阳河风雨桥等。DAY11(8月31日)镇远古城游览。

镇远古城游览图:绿框内是古城府城垣和卫城垣核心地段,分列潕阳河北南。红色虚线框是镇远古城整个沿河风光带,上至青龙大桥,下到游客中心风雨桥。古城最具观赏价值的地方是河北岸的古巷、码头和祝圣桥东的青龙洞古建筑群。绿框下方的小红点是旧雨在盘龙大桥附近的下榻点,再往西南就是风雨桥。游览整个镇远古城至少需时两天,进入古城除了青龙洞景区和玉屏山景区需要购票外,其他地方基本上免票,当然乘船游览潕阳河还是要买船票的。

离开梵净山奔赴古城镇远


从梵净山出发往镇远,并没有走方便快捷的高速,而是沿着县道慢悠悠一路向南。在过往的认知中,贵州的路一向难走,绝不逊于蜀道,但“基建狂魔”近十来年“要想富,先修路”的大政方针,早已让这片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省份的公路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县乡之路曲折却平坦,加上随处可见的田园风光,让黔地之旅实实在在体现出什么叫“最美风景在路上”。宽阔的梵净山大道两旁青山绿水,太平河水清澈见底,田间稻花金黄,远山青黛巍耸,农舍白墙散落。不论是洪坪村的甜井,还是麻尼山的梯田,田园风光随时都能入画。

梵净山太平镇太平河,水是清的,山是绿的,房是白的,天虽说不是很透亮,但也蓝的妩媚。

在太平镇附近梵净山大道旁停车,观看周边田园风景。

山岭葱峻,炊烟袅袅,山脚下的稻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在贵州想拥有一块成规模的平地实在不容易。

梵净山大道周边山景,从山形能看出与梵净山的地质构造已有了显著区别,更贵州。

道边芦苇似乎与北方的不同,穗已金黄,但秸秆却还是充满生机的绿色,若在北方,当穗发黄发白时杆也会日渐枯黄,很快会迎来万物凋零的晚秋。

芦苇与枯木。树干被修补过,不知会不会有一天能枯木逢春。

道边瓜摊摆放的这种瓜不知是什么品种,当地人叫它“丑八怪”,在旧雨看来,样子并不太丑,而且瓜瓤非常香甜,有些类似北方常见的甜瓜“伊丽莎白”。

马上进入九月,瓜果开始下树,这个季节盛产猕猴桃、龙眼、小芭蕉、西瓜、葡萄等水果。红心猕猴桃也是当地特产。

刚刚铺上柏油的县道。

贵州的山多拥有一个个圆锥状的山头,一个连着一个,至少在黔东是这样,很奇妙很好看。

江口县境内的山岭与田园风光。

奇妙的山岭。

在洪坪村短暂停留。

洪坪村田园风光。

洪坪村风光。

村边修的幸福井,属于改善山村饮水条件的扶贫项目。

江口县洪坪村脱贫饮水安全工程。

沿途田园景色。

麻尼山小梯田。零碎的田地根本无法使用机械,耕种起来能想象出十分辛苦。

沿途一座小水库,青山绿水,风景优美。

坪大河水库风光。

坪大河水库风光。

坪大河田园。

沿途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土家族老木屋,木屋前晾晒着刚刚收获的玉米。虽然喜欢这样原生态的老旧感觉,但平心而论,这也代表着落后贫穷,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脱贫。

土家民居。

路边田园。

杨柳村土家寨


县道旁“土家村寨”的牌楼让人驻足,寨子里砖混民居早已替代了大多数木质房舍,零星的木楼夹杂其间,虽然失去了原生态的韵味,但窗明几净的现代建筑成为当地人过上好日子的证明。村口的鼓楼、风雨长廊依旧,残存着土家传承的风俗。

杨柳村土家寨,村口的牌楼很华丽。

村中心广场边有些像风雨桥的亭廊。

村中尚未拆除的老屋。

广场上晾晒的辣椒。

非常典型的土家木屋。

村中的土家人生活日新月异,几乎家家都新盖了小楼,老式木屋已所剩无几。

村边小河中放置着长寿龟,龟背上托着金元宝,寓意明了。

村中鼓楼,与侗家鼓楼有很大区别,除了檐角装饰有些类似,结构更接近汉式亭台,只不过多建了几层。

离开土家村寨。

玉屏掠影


玉屏,黔东的一个侗族自治县,春秋伊始,以“雄溪”为名,历经秦汉、隋唐、明清2000多年变迁,到了1984年9月裁撤了原隶属,改为侗族自治县。潕阳河畔,葱翠的屏山公园傍河而建,不远处极具侗家特色的风雨桥横跨潕阳河上。栏杆、长凳建成长廊,塔亭多重檐角飞翘,宝葫芦、千年鹤嵌为装饰,榫卯衔接,横穿竖插,集桥、廊、塔、亭一体,构造出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桥梁,横跨溪河之上。风雨桥多见于侗乡,算是侗家独有的桥,米粉简食匆匆用过午餐,继续走G320赶赴镇远。

午时赶到玉屏县城,城边潕阳河畔建有一座屏山公园。小公园不大,公园前广场以法治宣传为主。

屏山公园广场上借鉴风雨桥风格建造的牌楼。

屏山公园休闲区。

公园处眺望玉屏县城,碧绿的潕阳河穿城而过。

横跨潕阳河的玉屏风雨桥。

玉屏风雨桥桥头。桥头塔亭三层,榫卯衔接,非常复杂。

玉屏风雨桥规模不小,中间部位的塔亭重檐十几层,长廊分列桥上道路两侧,一眼看去,非常宏伟壮观。

风雨桥上道路和两侧长廊。

风雨桥长廊梁柱均为榫卯结构,临河一侧建有连续的长凳。

风雨桥中心塔亭,11重檐结构,黛瓦铺就,塔顶金色宝葫芦冲天,飞翘的檐角装饰着千年鹤。

塔亭藻井龙凤和蝙蝠装饰。

桥上休憩娱乐的老人。

潕阳河风光。

潕阳河风光。

潕阳河风光。

玉屏境内公路边潕阳河。

潕阳河风光。

开始进入镇远界。

暮色中的镇远古城


170公里路程走走停停六个多小时,到了下午终于抵达古城镇远。酒店稍事休息,背上摄影包踏上卫城垣进入古城。傍晚的镇远古城没有凤凰古城热闹,深邃的河面上更见不到游客愉悦的身影,只有舟船往来穿梭于潕阳河上。多云的天空遮蔽住了下沉的夕阳,没有期望中的金色染城的古城暮色,但却十分安静。卫城垣上踱步前行,对面的临河民居及潕阳河透过城垛展示在观光客的眼底。民居虽说都是后建,难觅早年的木质吊脚楼,但鳞次层叠的六七层楼宇还是带着侗家风格伫立河岸。杨柳弯码头处的上北城门,不知在码头临风沐雨了多少年,只有码头上临河架炮的将士雕塑似乎还在讲述古城“滇黔锁钥,黔东门户”的历史。暮色渐消,灯火轻点,古城在不经意间入画最美夜色时刻。

镇远古城镇东关。

S306进入古城木牌楼。

酒店临河房,条件一般,一天价格135元。

窗外的潕阳河风光。

对面是古城潕阳河滨河栈道,还可以看到有一个比较大的停车场,画面右侧是盘龙大桥。

出酒店,直接走上卫城垣。卫城垣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西起老西门,东至龙头溪金保路口,围城一圈筑成,总长3090米,墙高4.2米,面宽2.6米,筑有东、南、西、上北、下北五座城楼城门。卫城垣自构筑以来,虽经光绪年间两次修复,但还是因年久失修,大部分坍塌,只剩从老西门至新大桥段,约1.5公里长,包括上下北门两座城楼还保存完整。2013年镇远府城垣、卫城垣及四宫殿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卫城垣上观览潕阳河景。

卫城垣上北门城楼。

上北门城楼两重檐结构,已经有些残破。。

上北门城楼内和平村街巷。

城楼河对面亭楼是镇江阁。

上北门城楼内。

上北门城楼外连接的是杨柳弯码头。

上北门潕阳河风景。

潕阳河暮色。

镇远有“滇黔锁钥”之称,为军事重镇,码头上将士列炮雕塑反映了官兵镇守镇远的场景。

上北门城门。

青石垒砌,糯米石灰浆为粘合剂构筑的卫城垣城墙。

镇江阁傍晚。

河对面鳞次层叠的民居。

河水平缓,楼影重重,轻舟暮归,夕阳西沉,已到古城燃灯时刻。

迷人的古城夜景


华灯点亮,潕阳河风光带两岸像是两条金色璀璨的项链镶嵌在岸边,倒映在微波粼粼的河面上。新大桥东西向南岸的美食街随着灯火燃起也逐渐热闹起来,清凉的空气中顿时混杂了各种诱人美食的味道,临河摆放的座椅渐渐被食客占满,情趣盎然的会在小船上摆上一桌丰盛的晚餐,悠扬的笛声佐餐着饕餮。独身客似乎没有享受临江独饮的资格,只能吞咽着口水注目于潕阳河两岸的迷人夜景。跨过新大桥,步入兴隆街,一边是百年古巷,一边是斑斓河景,不管是僻静的大院,还是灯火辉煌的民居,古与今结合的相得益彰。河北岸天后宫码头酒吧霓虹闪耀,或悠扬或低沉或高亢的歌声从个个酒吧中传出,为夜色中的古城添加上夜生活的旋律。河滨栈道独行,五颜六色的灯光把镇江阁渲染得煞是漂亮,忍不住令人在此停步打卡,立亭阁而望江水。追着河中游船划出的涟漪,走回盘龙大桥,夜已经很深,潕阳河灯火辉煌依旧,镇远的夜色必定在梦境中幻化成妙不可言的仙境。

灯光渐启,潕阳河南岸美食街开始忙碌。

餐桌上的小花瓶为夜色古城增添一丝浪漫,招揽情侣关顾。

小船上摆上大餐,推杯换盏似乎更有情趣。

灯火通明的各式食铺小馆全都敞开了大门。

衣衫褴褛的“寒江孤影”客为临水食客吹奏起悠扬的笛音。

这大概也是一位网红,是常年在此待客,还是偶然浪迹于古城已不重要,重点是他的笛声能为食客带来愉悦。

古城中心新大桥,凌驾潕阳河上,贯通古城南北。

一轮皎月挂上天幕。

新大桥南桥头塔亭。

华灯初上时分的古城。

灯火通明的南岸美食街。

夜幕刚刚开始降临的潕阳河夜景。

夜景照明开启,古城开始变成梦幻世界。

潕阳河夜景。

潕阳河夜景。

美食街夜景。

新大桥桥西潕阳河夜景。

新大桥桥西潕阳河夜景。

新大桥桥西潕阳河夜景。游船在绚烂中开始游走。

新大桥桥西潕阳河夜景。

新大桥桥西潕阳河夜景。

新大桥桥南美食街。


潕阳河北岸兴隆街街口石牌楼。

灯火辉煌的新大桥。桥头大排当人气最旺,最热闹。

古城水上游码头夜景。

新大桥夜景。

水上游码头。晚上巡游潕阳河的游客在此购票登船。

夜晚的冲子口巷。

夜晚的冲子口巷。

夜晚的冲子口巷。

冲子口巷皇家大院。

冲子口巷码头眺望新大桥。

夜幕中的天后宫。天后宫是明清闽粤商人所建的妈祖庙。

古巷口看天后宫码头。

新大桥桥西。

天后宫码头夜景。

潕阳河北岸天后宫附近是酒吧的聚集地,到了夜晚这里霓虹闪耀,鼓乐迭起,镇远古城的夜生活就在这里开始。

北岸酒吧一条街。

酒吧中驻唱的小姐姐。

镇江阁及潕阳文化园夜色。

北岸河滨栈道夜景。


北岸河滨栈道。

潕阳文化园夜色。

绚烂夺目的镇江阁。

镇江阁夜景。

镇江阁五龙藻井。

潕阳河夜景。

潕阳河夜景。

潕阳河夜景。

潕阳河夜景。

通往盘龙大桥的北岸河滨栈道。

潕阳河夜景。

盘龙大桥夜景。

镇远特色小吃豆腐脑


无福在美食街消受镇远美食,古城的特色小吃还是可以品尝。走累了,也饿了,兴隆街四方井巷口的老字号袁妹豆腐脑正好补充能量,不管是不是百年老味道,晚餐与宵夜合二为一,佐餐潕阳河夜色,也算挺合时宜。一碗豆腐脑尝鲜,一份鸡丝豆花面果腹,炸糍粑权做饭后甜点,吃罢回味口中的豆花香气,留住夜色中的镇远印象。

镇远的豆腐脑、豆花面有名,晚餐就在这家袁妹豆腐脑店品尝特色小吃。袁妹是古城复兴巷袁家之女,豆腐脑是袁家传承的美味小吃,袁家女从小“偷学”豆腐脑制作技艺,在兴隆街开设这家店铺,标榜“从小模仿是袁妹家的真诚,未被超越是袁妹家的独特”。

幌子不小。

袁家秘制豆腐脑(5元一碗)。网上关于豆腐脑的咸甜之争曾经快打出狗脑子,这家豆腐脑还是以咸为宗旨,豆花滑嫩,咸鲜中带辣,佐以青菜末和肉沫等辅料,味道对于吃惯了京城豆腐脑的旧雨老头来说,不好多评,只做尝鲜。

豆花鸡丝面(16元一碗)比较适口,米粉皮拌上豆花、鸡丝、豆酱、辣椒、葱花等,味道确实不错。

本来想要一份炸豆腐圆子,售罄,改要一份炸糍粑(一份10元),吃了才想起糖友不该吃这东西,抖落了白砂糖,味道已失去本该有的特点,不过糍粑外焦里嫩的口感还是值得称道的。

遍游镇远明清古巷


镇远古城分为北岸旧府城和南岸旧卫城两部分,均为明代所建,除了悠久的历史和古建筑、古码头、古城垣外,最值得仔细观赏的就是城区中的古巷和古巷中的古井。保留完整的古巷集中在潕阳河北岸旧府城兴隆街一侧,从新大桥算起往东依次保留了米码头巷、冲子口巷、仁寿巷、复兴巷和四方井巷比较有代表性的五条。巷子狭窄幽深,青砖黛瓦,高风火墙,大院林立,每一条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承载着历史遗迹。斜开的大院门,门不当户不对,形成非常独特的“歪门斜道”建筑景观,至于巷子中大院的门为什么要斜开?没有找到权威的说法,只是有说是为了在狭窄巷子中出入方便,而各家各户没有对开的户门,在这里并不是显示地位的差异,而是为了相互保护各家的商业隐私。

古城和平街街景。街巷商铺林立,青石铺路,全被辟为单行线,驾车想要回到其中某一个位置,必须环绕环潕阳河而建的城中路,通过河上架设的大桥绕行返回。

白天的新大桥桥头要安静许多,晚上食客盈门的店铺此时显得非常冷清。

潕阳河上也变得静悄悄的,往来穿梭的游船少了不少。

兴隆街石牌楼依旧,雕梁画栋看得更清楚。

已是上午十点多钟,兴隆街上很多店铺甚至懒得开门迎客,似乎整个古城还未从睡梦中完全醒来。

米码头雕塑。古城沿河两岸码头密密麻麻排列了20多座,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这里船运和商业的繁荣景象,不过现在大部分码头已弃用,仅留下码头的名字,只有几个供游人登船巡游潕阳河的码头还保留着上下船的功能,也没有了货物的运输。

新大桥。

水上游码头的游船失去了踪影,售票厅大门紧闭,看来营运的业务都指望在夜晚。

冲子口巷码头雕塑。

冲子口巷建成于明代,巷内聚集着黄家大院、何家大院、两湖会馆、陋室清居等大院,从兴隆街开始往石屏山拾级而上,巷子北端高处留存着一口百年猪槽井,再往上就是镇远古城赫赫有名的四宫殿。

冲子口巷巷口。

冲子口巷,青石铺路,两边的大院民宅大多经过近几十年的翻建,只有下方的墙基还保留着年代的痕迹。

彭氏民宅。

黄家大院内景,两三层木质楼层,雕花窗棂,连廊相通,古色古香。

何家大院,始建于宋朝,明清都有改造重建,早期为镇远土司何氏后裔私宅,沧海桑田,几经变迁。现在辟为客栈类接待场所。

何家大院内景,同样为门窗雕棂的二层结构,环境典雅。

何家大院内景。

何家大院内景,大院分为几进院,在镇远拥挤的建筑群落中规模不小。

何家大院内院建筑。

大院门栓和门扣保持着古老的样式,只不过紧固的螺丝暴露了修复的年代。

两湖会馆。明清年代湖南湖北商人经商于全国,所以各地都建有“两湖会馆”,镇远也不例外。早年是谭门大院,后转售给两湖商人,并作为他们的私塾,解放后这里曾改为“两湖小学”,现在成为名酒收藏博物馆。

冲子口巷青条石台阶。

陋室清居。

古民宅门户装饰。

冲子口巷。

巷子靠近潕阳河的低处大多为大院,往上则多是散落的民居,一家一户不成规模,居住条件显然比不过那些“豪门大户”。

冲子口巷猪槽井附近的民居。

猪槽井,建于明代,蓄云泉之水成井,因井为猪槽状而得名。

猪槽井泉水清澈甘冽,完全可以直接饮用。井边建有供奉的佛龛,常年有香客到此焚香祭拜。

形似猪槽的井。

冲子巷上部的民宅,有些破旧凌乱。

冲子巷上部的民宅。

一户人家房舍内,居住条件不理想。古城的建筑受到保护,想改善重修也不能随意。

冲子口巷台阶路。从这里往上可通四宫殿,天气太热,四宫殿游览放弃了。

裕盛老行院内。

裕盛老行外巷子中晾晒的辣椒。

裕盛老行外巷子中晾晒的辣椒,还有老婆婆手工纳制售卖的鞋垫。

从冲子口巷上部向东转到仁寿巷。仁寿巷形成于明代,以巷子中的建有仁寿宫得名,镇远革命史馆、紫气东来大院、华园等建筑集中在巷子内,巷子高处山顶是“苗疆长城”的府城垣。

仁寿巷华园。

华园和武陵世第是紧紧相连的两座院落,始建于清代,原是上官家族民居的第五、六两院。1935年,江西武宁人华洸到镇远任专员兼县长,买下两处房屋,作为书房、华园和起居室,并亲笔书写了门楣楹联。现在两座院落被辟为品茶展示馆。

华园房屋结构。

顾客稀少,老板娘只能闲坐一隅或纳纳鞋底,或玩玩手机。

华园院落。

仁寿巷。

紫气东来是上官家族民居的第四进院落,为上官子女居住,也是一座布局优雅陈设讲究的大院。

仁寿宫,始建于明代,喻“天下太平,仁和长寿”之意,早期是江西会馆祭祀场所,清雍正年间,会馆迁到中河山万寿宫后,院落交由临江府看管。院落为四周高风火墙封闭的多进四合院建筑,由大门、戏楼、耳房、前院厢楼、正厅、后院厢楼、客堂及后花园等部分组成。曾被改建为人民银行、米行、屏山剧场,现在辟为县非遗展示馆。仁寿巷因它的存在得名。

“友悌鸿达”院,可以看到典型的“歪门斜道”。

仁寿巷。

镇远革命史馆,原为上官大院,建于清代,早起为镇远富户上官氏私宅,现在辟为革命历史展览馆。

镇远革命史馆内景。

展览馆共分四部分,设有辛亥革命、红军时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展室。

第四部分展室。

管内展示的整根木材雕成的龙头,曾安置在龙舟首。

“怪石异兽”,一块奇异的石块形如有头有身有脚有尾的怪兽。

罗炳辉将军在镇远旧居。罗炳辉将军(1897-1946),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云南彝良人,1913年入滇军参加过讨袁护国、东征、北伐等战争,1929年率部参加红军假如中国共产党,历任第十二、第二十二军军长,第九军团军团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1939年起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五支队司令员、第二师师长,抗战胜利后任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曾被评为中国革命36位军事家之一,电影《从奴隶到将军》就是以罗炳辉将军为原型。

罗炳辉将军使用过的望远镜和大刀,以及当时摆放在房内的首饰盒和器皿。

罗炳辉将军入住上官民宅时房内布置。

第三展室内展品。

革命史馆内陈列物-县衙回避牌。

镇远红九军团司令部旧址。

仁寿巷。

仁寿巷。

兴隆街仁寿巷巷口。

兴隆街街景。

镇远邮驿。始于元代,时称“站赤”。元十一年(1274年),思州长田景贤降元后,置沿边招讨使司,后改为军民总管府,以田氏为总管至元二十年。安抚司镇远府,为通政令,军情、家书故设邮传驿,供使者食宿起居。信使东迄湖北江陵,西达云南昆明,南通百越,北贯巴蜀。明清沿袭旧制,民国改为邮电局,现在为邮政局。

邮政局外清代邮筒,令旧雨感兴趣的其实是旁边停放的那辆中国邮政摩托。

复兴巷内代表性的大院一个是傅家民居,一个是全家大院,巷子也是在明代形成。

兴隆街复兴巷巷口。

复兴巷。

复兴巷口牌楼。

复兴巷苏公馆旧制。

歪门斜道。

全家大院和邓家豆腐脑老店。

复兴巷邓家豆腐脑老店。

全家大院,始建于清代,本为上官老宅,门楣上“西台世系”为唐三朝元老之尚书令,是分管东西台的上官仪后裔宅第。上官后裔家败财尽后辗转落到全氏手中,成为全家大院。

全家大院内景。

袁家豆腐手工作坊,传承了100多年。

袁家豆腐老店,现任老板袁中华生于1949年,从事豆腐制作40余年。昨晚四方井巷口就餐的袁妹豆腐脑就是其女儿开的店,也有说是他老婆的店。

袁家豆腐老店内。正值午时,品尝一下老店的味道。

豆腐白菜汤,豆腐滑嫩,白菜鲜脆,鸡汁调制的汤鲜美。

昨晚没吃到的豆腐圆子今天在老店里补上。

冰粉。

豆腐脑,与昨晚吃的味道差不多。

复兴巷袁家豆腐老店门楼。

傅家大院,建于清代,位石屏山中段复兴巷内,典型的斜门歪道建筑,整个建筑格局据说暗藏风水学和商经秘密。院内门窗、家具雕刻精美,做工考究,院内优雅恬静,院中台阶显尊卑,中门彰高贵,天井借景,铜钱地漏。回廊观望,情趣盎然,古风古韵令人回味。门楣“封唐召泽”和“良弼名家”的匾额彰显家声郡望。傅家为镇远大户,有裕盛老行、义盛隆行、裕盛荣行、泰昌鑫行等四大行,铺面众多。

全家大院内景。

复兴巷与四方井巷之间的傅家民居。

傅家民居前小广场上晾晒的辣椒。

傅家民居。

复兴巷民居,往上还有杨家大院等古老院落。

复兴巷。

从复兴巷傅家大院前小广场往东横切,可达四方井巷。四方井巷以巷子中的四方井得名,四方民居错落在巷子间,深宅大院没有前几个巷子多,但更具烟火气息。

四方井巷。

四方井巷多为散落的民居,有名的大院少一些。

四方井巷民居。

四方井巷。

四方井巷斜道。

四方井巷斜道。

四方井巷中装饰。

四方井巷巷路。

四方井巷巷路和民居。

一户民居窗门。

四方井巷民居。

四方井,修建于宋代,因井口为四方形得名。水源出自石屏山深处岩层,为天然活态洁净山泉水,清凉甘冽,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自来水未引入民居前,为兴隆街区居民饮用水源。

四方井井台上方建有佛龛,供奉着佛像、关公、财神等像。井口井壁留下井绳磨出的痕迹,说明历史久远。

井水中养鱼是镇远等地历代传统,名曰“投鱼看信”,即可监测水质,又能提防恶人投毒。

四方井巷银号。

巷子中的镇远县档案馆,曾经也是一所大宅。

四方井巷。

四方井巷第一门楼。

四方井巷。

四方井巷兴隆街巷口。

石牌楼前的担水雕塑,记录着兴隆街居民到此行挑水的过往。

四方井巷巷口袁妹豆腐脑店。

镇远古码头


天气太热,懒得再登高五巷石屏山顶的四宫殿和苗疆城垣,出四方井巷顺势沿河步行到顺城街炎帝宫下方的古码头。古码头东临祝圣拱桥,对面是镇远古建筑群青龙洞,背靠石屏山,镇远镖局旗帜招展,古老水关立于足下,凭山面水,风景这边独好。

午时的潕阳河风景。

兴隆街镇远县政府所在地。

兴隆街镇远博物馆所在地。

博物馆内景。

博物馆外墙上涂画的潕阳河风光带和雕塑。

礼门。

顺城街。

码头对面就是镇远青龙洞古建筑群。

潕阳河上祝圣桥。

镇远商业发达,货运南北东西,自然少不了镖局。

祝圣桥。

青龙洞万寿宫。

镇远水关。

大河关码头潕水风景。

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古建筑群

炎帝宫,始建于元代,成宗元年(1295年),下令全国郡县通祀三皇庙,当时镇远属思州军民安抚司镇远府,奉旨建造。原址不可考,现为清代迁建于此。镇远炎帝宫为贵州唯一,国内罕见,主祀炎帝神农。

石屏山景区,位潕阳河北岸,属武陵山脉系,东西绵延2.2公里,主峰海拔668.1米,与潕阳河相对高差204米,因山体“端直苍阔如屏风”得名石屏山。素有“石屏巨镇”“屏山为城,潕水为池”之誉。景区山上、山中、山下宋元明清时期建筑群如波迭涌,鳞次栉比。登临山顶石屏长城,可俯瞰镇远全景,据说从府城垣上即可观赏到镇远“太极图”地形。

景物前“缅人骑像过桥来”雕塑。镇远自古为军事重镇,也是西南丝路的水陆商埠。元代以来,缅甸贡使多次往返于这条捷径,光绪二年,镇远知府汪炳璈上任伊始,亲眼目睹缅甸贡使的象队经过,便有了“缅人骑像过桥来”的联语。

青龙洞景区


过古码头,跨祝圣桥,回到潕阳河南岸,桥头小山上古建聚集,依山而立,贴壁凌空,这就是有“西南悬空寺”之称的青龙洞古建群。青龙洞建筑群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整个古建群由祝圣桥、中元禅院、万寿宫、青龙洞、紫阳书院、香炉崖、令公庙、东山寺等八部分组成,容佛道儒文化遗址于一山,是贵州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2004年7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确定为“世界贴崖古建筑园林”,200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踏上祝圣桥。

祝圣桥中央塔亭。

祝圣桥北潕阳河景,远处大桥为青龙大桥,也是镇远潕阳河风光带的北端。

从祝圣桥塔亭观青龙洞藏经楼。

大河关码头。

青龙洞古建群。

青龙洞藏经楼。

藏经楼下是青龙洞景区的入口。

祝圣桥。

龙头泉。

大河关古码头。

万寿宫,因江西福主许逊长寿得名,为从仁寿宫迁至此地的江西会馆。由江西籍商人修建于清雍正年间,是一组南北延伸高风火墙四合院建筑群,由山门牌坊、戏楼、厢楼、杨泗将军殿及抚州府客堂、许真君殿和南昌府客房、吉安府之文公祠等单体建筑组成。山门砖雕,九仙塑像,戏楼木雕和对联等皆为上乘工艺。

青龙洞。

青龙洞下青龙池。

青龙池中“投鱼观信”。

青龙洞景区前东峡街。

东峡街民居观河。

青龙洞景区望河亭。

东峡街潕阳河风景。

对岸民居。

潕阳河风光。

对岸民居。

新大桥东潕阳河景。

潕阳河卫城垣下的南岸


重新回到潕阳河南岸,沿着卫城垣下西行,城垣下柳木成荫,花团锦簇,镇远古城在午后的烈日下尽显平静,城下临河花园也少有人光顾休憩,只剩下一叶孤舟还在河水中漂流。老西门码头独守在盘龙桥下,明洪武二十二年为加固城垣而修建的护城堤上,端午节才开始活跃的龙舟,肚腹朝天无人打搅在晒着太阳。

新大桥东美食街。午时人不多,下午人就更少,生意都指望夜幕降临后的兴隆。

新大桥下观河景。

镇江阁与潕阳文化园。

镇江阁与潕阳文化园。

上北门城楼。

杨楼弯码头雕塑。

一夜扁舟孤独在河上漂行。

岸边的乌篷船。

河畔美人蕉。

河中倒影。

滨河栈道。

卫城垣下柳荫路。

盛开的美人蕉。

位于盘龙大桥下的老西门码头。

老西门码头和护河堤上,骄阳下只有闲在的龙舟孤守。

镇远风雨桥


镇远风雨桥处在镇远古城西游客中心附近,距离火车站不远,离老城区有一段距离,风雨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侗家风雨桥,而是在现代建桥结构上,在桥面上加盖了侗家特有的塔亭和长廊。正值盂兰盆节(鬼节),傍晚的风雨桥下,民间盛行在“鬼节”对逝者亲人拜祭招魂,祈求祖宗保佑的习俗还在这里保留着。冥钱元宝,纸衣蜡烛让潕阳河畔星火点点,烟气缭绕,家人以此表达着对亲人的思念,感情的延伸。风雨桥附近一条街巷用过晚餐,重回风雨桥时已是灯火阑珊时,不出意外,风雨桥也是灯火辉煌,像一条金色巨龙腾跃在潕阳河上。

镇远风雨桥。

盂兰盆节在河滩上烧纸祭祀祖先的百姓。

桥下同样聚集着烧纸祭祖的人群。

风雨桥头。

风雨桥上。镇远风雨桥是镇远古城潕阳河上唯一仅供行人休憩纳凉的步行桥。

青烟袅袅的潕阳河。

桥上潕阳河景。

镇远风雨桥。

镇远风雨桥。

镇远风雨桥。

桥头广场。

广场上的赛龙舟雕塑。

到了进晚餐时刻,在风雨桥附近的街巷中找了一家烧烤小馆。小馆墙上的“语录”挺有意思,不过有错别字。

尝尝烤豆腐,烤五花肉,烤羊肉......

饭后夜幕降临,不出所料,风雨桥灯火辉煌。

皎月与风雨桥。

灯光璀璨风雨桥。

桥上前来纳凉的民众显然多了许多。

桥下祭祖的篝火还在燃烧。

风雨桥夜晚。

观赏完风雨桥也意味着镇远之行告一段落,明天一早就到了离开时刻。

本篇镇远旅行记录分享到此,谢谢阅读!下一篇将分享从镇远至隆里古镇、肇兴侗寨的所建所闻,敬请持续关注!

  • 用车感受
  • 自驾游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