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一起看世界。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说明,这是下篇!
接上篇的内容。
本次行程总计13天, 写文章时本打算一篇文章全部写完, 后来写到第6天时, 编辑器已经有500多照片和文字段落, 好像没法再添加更多新内容了。
方便话题分类, 也方便编辑, 也可以避免文章过于长, 我打算分上、下两篇文章。
1-6天的行程主要主题是66号公路及沿途的景点。
-- 链接可以戳这里:
“黑武士美国66号公路信仰,两万里西游记,经验分享+震撼大片,上”
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cbafd9e6459e4bf/75822942-1.html
7-13天的主要内容是洛杉矶66号公路的终点, 迪士尼公园66号公路主题, 美国国家公园震撼的自然美景和旅行体验。
-- 就在本篇
本次旅行唯?缺的就是照相器材, 全程都用iPhone X 或女朋友的iPhone 8 Plus拍照, 行车时用盯盯拍DDPai Mini 3行车记录仪拍照, 记录视频资料。 少数照片由大疆Mavic Air航拍。 极个别没有来及拍照的景点照片来自Google。
大片镇楼
两万里, 一辆车, 两个人
西游记 Day 7, 好莱坞,比弗利山,海滩,小东京
第七天的行程, 是在洛杉矶市内大致玩一玩。
先吃一家西安小吃店, 再去好莱坞标志拍个游客照, 然后比弗利山, Santa Monica海滩, 晚上去唐人街或者小东京。
因为迪士尼票价的原因, 我们把第七天和第八天的日程交换了一下, 在日程安排截图上忘记修改了。
在这里继续上篇中的1990年代卖家秀和2018年的买家秀。
我小学时风靡一时?Grand Theft Auto: San Andreas 侠盗猎车:圣安地列斯游戏世界, 就以1990年代的洛杉矶, 旧金山和拉斯维加斯作为原型。
所以我曾“来过”90年代的洛杉矶。
将这张图发了朋友圈以后, 有朋友评论我才注意到, 我在游戏里开的车 是BMW 90年代初第1代3系车型, E30.
当年的E30, 如今的F82
接下来去比弗利山庄, 这边是LA有名的富人区, 山上都是豪宅, 这里住着很多明星和金主。
很多YouTube上的视频, 就是在这边街头发现天价超级跑车的地方。 Bugatti Veyron, Ferrari LaFerrari,Lamborghini LP-700 Aventador之类的。
(这些车不属于我的消费范围所以也没什么太多研究, 每一个车型我都是凭我猜测去Google型号, 看图片差不多就放在这里, 不对的欢迎指出来)
还有几台LP-700炸街, 有一台贴了金色改色膜。
然后, 没有看到我心心念念的天价超跑!!! 有点失望。。。。
下一站, Santa Monica 海滩。 66号公路的终点。
接下来去小东京, 喝奶茶, 吃晚餐 。
唐人街就略过了。 因为NYC的Flushing 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小城市的样子, LA的Chinatown 下次再来。
西游记 Day 8,Disneyland, 赛车总动员小镇
第八天的日程很单一, 迪士尼公园! 儿时的回忆, 童年的味道。
补充一点, 全球迪士尼公园只有6个, 美国佛罗里达奥兰多, 美国加州阿纳海姆, 中国香港, 中国上海, 法国巴黎, 日本东京。
美国奥兰多的迪士尼公园是全球最大的, 有4个主题公园;
美国加州阿纳海姆, 有2个主题公园, 但面积只有奥兰多迪士尼公园的1/10, 是最早的;
中国香港, 中国上海 , 各只有一个主题公园;
法国巴黎, 有2个主题公园;
日本东京, 有2个主题公园。
全球共计6座, 12个主题公园。
这个迪士尼公园, 总共有两个主题公园, 一个叫 Disneyland, 另一个叫California Adventure Park。
关于买票的一点建议:
如果是想要每个项目都玩到, 至少要安排两天的时间, 可以住在公园里或旁边。 买好几天的套票, 这样比较划算。
我们这次就住在公园的旁边, 公园外面酒店非常便宜。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买了一天的票, 是两个主题公园的通票, 叫Park Hopper, 两个人加上FastPass 总共$354
FastPass, 每人$20, 好处一是在于可以人多的项目可以提前排队, 二是所有由工作人员照的照片都可以在App上找到然后免费下载。
关于FastPass提前排队, 他其实是当时预约晚一些时候的快速通道, 而且只有等待时间很长的部分项目支持FastPass, 但是你一次只能排一个项目的队, 若是现在12点, 你排了个下午5点的项目, 那在此之前和之后的其他项目你都无法再用FastPass排队, 只能等5点那个项目玩过, 或者你自己取消排队, 才可以去排别的项目。
这一点有点坑, Universal Studio的VIP Pass是直接快速通过, 不需要排队, 去哪个项目都可以玩。
但我还是建议你买FastPass, 因为迪士尼公园各处有很多的工作人员可以为你拍照, 所有的照片都会有一个二维码与你的门票关联起来, 有FastPass的话, 在手机Disneyland App上就可以查看所有的照片并且下载高清晰度的, 由单反拍摄, 有些工作人员照相技术还不错, 就能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在美国各个景点这些照片通常是4-5张 $20这样的价钱, 迪士尼多少钱我没问。 一天下来我们的FastPass 两个人总共$40 总共排了2次队, 收获70多张照片, 满足。
关于停车:
Disney周边有很多停车场, 你可以把车停得远一点然后坐摆渡Bus到园区。 或者停到Mickey & Friend 停车楼, 然后乘小火车到达园区。
我选的是Mickey & Friends停车楼, 普通车位$20 一天, 当日可多次出入。 Preferred Parking $30, 这个就是可以把车停的靠近电梯一些, 在停车楼里少走点路。 个人认为这$10花的不是很值。 因为停车楼虽然不小, 但走路也走不了多远, 最多3、500米。 又不提行李什么的, 所以节约预算的话, 完全可以买普通停车票就够。
这个微缩景观, 将故事书中 的每个公主、 王子的宫殿和住所都造了出来。 看着好酷。
看完这个微缩景观我才意识到, DIsney的国际化视野, 全球各地, 各个人种, 各个地貌, 人类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有一个来源于当地文化的公主、王子之类的角色。 这方面我们国家要加把劲了。
这次旅行真的幸运, 见到了炫酷无比的闪电, 看到了真人大小的钢铁侠。
来迪士尼公园又恰逢Pixar Fest, 皮克斯庆典?
我最喜欢的系列莫过于皮克斯与迪士尼合作的系列。 最爱玩具总动员, 赛车总动员。
接下来去另一个主题公园, California Adventure Park
这里面最吸引我的景点是Cars Land, 里面是赛车总动员主题, 有一些Cars电影中的那个Radiator Springs,散热器温泉小镇的建筑。
把荧屏世界搬到现实中来, 能亲眼看到就很难得。
西游记 Day 9,死亡谷,拉斯维加斯
今天是第9天, 按计划, 我们早晨开始, 离开LA, 回Vegas, 沿途经停Death Valley NP 死亡谷国家公园。
死亡谷国家公园因为它是美国境内最干、最热、 海拔最低的地方而闻名于世。 历史记录的最高气温可达57度多, 海拔最低点, 海平面以下85米。
干旱燥热的沙漠, 这里才真的是寸草不生。
最有名的观景点叫Badwater Basin, 恶水盆地, 这是北美大陆地势最低的地方。
这里简述一下开车的一些心得, 上图中你能看到我车的驾驶模式选择, 油门反应放在Efficient 经济模式, 避震放在运动模式, 稍硬, 方向盘放在运动模式, 稍沉。 变速箱逻辑放在第二档。
因为虽然刚刚我放的照片都是大直道, 但是今天走的山路坡度非常大, 弯道蜿蜒, 方向盘手感稍重一点过弯动作更稳。
路面的起起伏伏是那种一浪一浪的。 避震放在运动模式会减少多余的上下晃动, 车子通过不平的路面时动作更干脆利落。而且过弯侧倾的控制更好。
至于油门放在经济模式, 因为省油, 变速箱逻辑放在2档, 下陡坡时车子会主动降档用引擎制动牵制车速, 这样一路上都不怎么费刹车。
当晚我们找了一家川菜馆, 连续几天舟车劳顿, 好想念中餐!
西游记 Day 10,教堂谷,Powell湖,美景
第十天, 开始启程打道回府, 沿途再去Page, 今天约了下午4点的教堂谷tour。
这个很值得一提, 因为我们本也是奔着名声大噪的Antelope Canyon 羚羊谷去的, 可是因为暑期游客实在是太多了, 提前一天都没有订到位子。 前几天在Page时, 看到那个关于Cathedral Slot Canyon 教堂峡谷的tour。
由于深受国内景点旁那些假冒景点的影响, 我一直对这个教堂谷tour持怀疑态度, 由于没得选, 只能就订它了。
然而事实让我大为吃惊! 请继续往后看。
我们4点准时抵达Page 这家经营Cathedral Canyon的旅游公司, 向导来和我们打招呼, 我才发现, 原来4点这趟只有我们两人!!!
接下来要乘坐他们的专用车辆, 走好几英里的荒野。 然后下车步行观光往返2英里。
这里提前总结一下, 羚羊谷分Upper 和Lower, 下羚羊谷一般来说游客数量比上羚羊谷少。 但上、 下羚羊谷的风景却不一样。
Cathedral Canyon tour, 基本等于上羚羊谷+下羚羊谷+其他风景。
而且, 是极小的团, 一般4-6人, 这次是我们2人。 向导还很热心的与我们分享了很多当地的奇闻异事。 并且跟我们分享拍摄这些自然景观的技巧, 帮我们2人拍了很多照片。
因为知道这里的人并不多, 所以并不火爆。 所以游玩体验非常好。
因为没有其他游客, 所以不论怎么拍照, 都是自然的, 没有人闯镜, 没有人催你照快点。
玩完Cathedral Canyon, 兴致正浓, 向导推荐说, Lone Rock Beach是看落日最美的地方之一, 可以下到Powell 湖畔。 可以烧烤, 露营, 钓鱼, 开船。
如果你来玩开的是野马, 或是其他小轿车, 在这一片沙滩上, 一定要跟随其他车的车辙开。 否则一旦误入沙子更深的地方, 就会陷住。
我们休息了一会儿, 拍完照, 想着今晚还要赶去住的地方, 就准备返回, 也是我出于安全考虑, 毕竟M4配上夏季胎, 走这种路面就完全是在碰运气。 即使只换成4季胎都不会这么吓人。
准备返回时, 我一边在找来时的路, 一边往前开, 突然意识到眼前的沙越来越深, 稍微冲了一下, 然后就冲不动了。。。 没错, 卡住了。 因为夏季胎的胎纹非常浅, 所以并不适合在泥泞或者流沙路面行驶, 完全抓不住地。
我下车试着把四个轮胎后面的沙子刨掉一些, 准备原路倒出去。 (心里并不虚, 因为旁边有那么多来度假的人, 我还带了拖车钩)然而没什么用。 DSC还是会不断的介入, 断油。
然后我就想试一试, 长按DSC Off按钮 完全关闭DSC牵引力控制系统, 然后稳稳地踩油门, 因为沙子不是特别深, 没怎么挣扎就爬出来了。 成功脱困!
在这里插播一点干货, 建议和注意
你要问了, 为什么我要住那么远?
先铺垫一下背景,
因为我是IHG洲际酒店集团的金卡会员, 还差不多的积分就可以升级白金卡会员, 而白金卡会员的福利包括每晚住宿50%的额外积分,免费升级房型, VIP专用柜台办理入住 , 可延迟退房, 可免费使用高速WiFi网络(美国这边很多高档酒店WiFi是要单独收费的, 还不便宜)
然后洲际酒店旗下常见的酒店品牌档次由低到高 排个序, 再附上纽约曼哈顿岛时代广场附近的大概价格:
Holiday Inn Express (& Suites), 国内叫假日智选酒店(有些地方标房都是套间) $100+
Holiday Inn, 假日酒店 $120+
Crowned Plaza Hotel, 皇冠假日酒店(豪华型) $200+
InterContinental, 洲际酒店(属于奢华型, 你搜搜香港的洲际酒店就有概念了) $300+
芝加哥密歇根大道附近与纽约这价格差的不太多。
当然, 房价只是个大概范围, 会有打折优惠更便宜,也有预定非常火爆价格翻倍的时候。
我们在Vegas住的The Venetian威尼斯人, 5星, $157一晚
Aria艾丽娅是周末高价, 5星, $200一晚
加州Anaheim度假区, 到迪士尼公园步行距离的Holiday Inn 周末高价, $120一晚
之后那晚的Luxor卢克索金字塔酒店, 3星, $57一晚。
(插一句, Vegas的酒店是真心的便宜)
我们今晚决定继续出发, 不住在Page, 就是因为旅游季Page 的房子太贵了, Holiday Inn Express & Suites 要$350一晚上,
看了上面的价格对比, 你能有概念Page这家价格多离谱了吧?!
因为不住在Page, 我提前做了路线规划, 第二天大致要走1小时的回头路。 看下图,
关于游玩,
这边除了羚羊谷, 教堂谷, Powell湖之外, Page周边还有很多很多景点, 有Glen Canyon, 你可以租一条船, 然后在水上看羚羊峡谷那样的地貌。 除此之外, 还有很多其他的休闲观光景点和项目。
这边的自然景点并不像国内, 没有修好的栈道, 全部都是野地, 自然的。 而且本身景点地处峡谷之中, 荒山野岭, 茫茫大漠, 自己瞎走很容易误闯私人领地, 或者迷路。 所以需要这些公司用专门的车辆带你到景区跟前。 再徒步观景。
关于Antelope的一点提示: Upper 和Lower Antelope Canyon总计大致有7家公司在经营, 而且因为游客量非常的大, 每天接待好几千人, 所以如果是普通的tour, 大概会有几百人同时在总长度不超过50米宽不足2米的窄道中, 看景的, 拍照的, 摆拍的, 挡路的, 人多就感觉很乱, 很挤。 严重影响游玩体验。 有时候甚至因为后面来客的催促, 你没有办法拍到你想要的角度, 甚至一张没有其他人入镜的照片都很难拍到。 这就是旺季的样子。
我是2年前的3月去的羚羊谷。 人并不多, 体验就还不错。 当时参加的是一个叫Adventurous Antelope Canyon的tour, 选择的tour类型是photography摄影tour, 需要同行的人中至少有一部DSLR相机, 就是单反。 这种tour规模稍小, 但去的地点和其他tour一样, 所以还是无法避开人群。
优势在于, 在一些值得拍照的地方, 向导会为你拦住往来的人群, 给你20秒左右的摄影时间。
总的来说, 虽然人群熙熙攘攘, 羚羊谷本身也很美, 值得一去。
若是喜欢独自游玩, 不想外人打扰的, 我们这次去的Cathedral Canyon就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去年才有的旅游项目, 无人知晓, 无人问津, 越是这样越不被破坏。 越好看, 越自然。
向导说, 当地其实处处都是这种让我们很惊讶的地貌, 甚至有一处的这种水蚀峡谷长达几英里。 只是没有人对外经营而已。 这些景点, 在成为景点之后, 并不会拦起来, 没人监管, 没人修路, 没人修栈道, 没人在旁边建游客中心, 还是保持着完全自然样子, 若是有熟知地形的当地人带路, 自己就可以独自进入观景。
还有一处, 美到震撼的景点,为了保护, 每天只允许20个团队进入, 10个来自网上预约, 现在需要排队一年半。 剩下10个来自当日的Walk-in游客, 若是walk-in的游客超过10组, 则由抽签的方法来选取10个。
这个景点, 叫The Wave, 波浪谷。
今年5月,我有幸在管制之前 ,去了中国的波浪谷, 位于陕西省榆林市。
虽然国内的波浪谷不及美国Arizona州的 The Wave壮观, 但是也非常的美, 这种地貌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地区非常少见。
最可惜的是, 这种自然风光被修上这栈道, 自然的味道荡然无存了就。
我是今年5月份去的, 那时候还没人管, 只有几个指示不怎么清晰的标识牌。 还有当地村民为你指路。
前些日子听说已经被管制起来了, 不知道门票几何。
国内其实有不少这种又小众又美不胜收的景点, 榆林的波浪谷, 这种景点, 百度不好找, Google也不好找, 只能去当地, 问当地的村民。
西游记 Day 11,纪念碑谷,拱门国家公园
第11天, 行程如上图, 我们从Chinle出发, 先去Monument Valley纪念碑谷, 再去Arches NP拱门国家公园, 然后北上到Grand Junction (这地儿的官方翻译, 叫“大章克申”, 行吧)
关于纪念碑谷,
你会注意到我的用词, 我一直说Monument Valley 纪念碑谷, 没有任何后缀, 因为他不是NP国家公园, 而是地处印第安人保留地, 因此有$20的入场费必须要交。 国家公园的Annual Pass并不能用。
既然花钱进来的, 那就要多多拍照才值得。
如果不花钱进来, 就没法看到很多更漂亮的风景。
如果有时间的话, 建议可以在园区内的The View酒店住下, 傍晚看这里的日落, 会非常美的。 我原计划在这里下榻一晚, 可是三四天前看, 房间都已经订满,无奈只能住到Chinle去。
前面就到Arches NP拱门国家公园了, 这里是NP, 用Annual Pass就能进, 不需要再交钱。 这一趟真的太值得了。 若是再多几天的行程, 把加州的NP玩个遍,都不用再掏钱, 多好!
西游记 Day 12,打道回府,科罗拉多山路,堪萨斯州
今天的行程非常单一, 沿着州际公路一路向东开, 原计划下榻在Denver丹佛, 第二天下榻在Kansas City堪萨斯城, 第三天再开回家。 每天400英里左右, 合600公里。
但为了节约一天的住宿费用, 我们把3天的车程合并为两天, 在Denver和Kansas City取中点Salina, KS, 塞丽娜。
今天开到Salina住下, 明天从Salina直接开回家。
每天660+英里, 合1100多公里。
关于山路驾驶,
山路限速65mph左右, 合105km/h。
连续上百公里的山路驾驶, 上坡接着下坡, 左弯连着右弯。 因为这样的路需要全神贯注, 牢牢掌控住车子的走向, 因此非常费体力, 如果开到一半觉得累一定不要硬撑, 宁愿找个出口下来休息一下再继续出发。 山路不像平原, 路旁没有缓冲草坪。
主要是美国高速的体验与国内真的相差很多。 国内很多人都会开比限速低很多的速度, 所以你只能在众多龟速车中来回穿行。 而且如果你强行变道或者有其他行为, 国内司机的反应极快, 都会主动躲你。
美国高速公路, 大家车距都相对更近一些, 而且身边的人都开得飞快, 所有人都开得很快, 看起来很酷, 但实际上却比较难驾驭。 而且如果你变道或超车不提前打指示灯, 他们没有避让的意识, 有的甚至会直接撞过来。 这一点在山道上尤其要注意, 因为路太窄, 很挤。
若是游客开普通车到这里, 一定要控制住车速, 防止弯道侧倾过大, 让乘客不舒服。
遇到连续大下坡时, 也要注意自己刹车的脚感, 防止刹车过热。
再提醒一句: 沿途各州都有州法规定, 不超车或者慢车必须在右道行驶。
雨天行车,
因为暴雨倾盆, 是那种雨刷调到最快都看不见路的暴雨, 此时若是有条件, 能靠边停车就靠边停车, 宁愿耽误几小时的行程, 生命安全更重要。
在有积水的路面行车, 一定要扶紧方向盘, 因为如果只有一侧的前轮压过积水, 方向盘就会被“拽走”此时如果扶不紧, 就很可怕。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 那就是水滑, hydroplaning。 每条轮胎都有设计好的排水槽, 排水能力大小不一, 如果车速过快, 轮胎来不及把胎面与路面之间的积水排出, 就会留下一层水膜在轮胎与地面之间, 此时的抓地力基本 = 在冰面的抓地力, 想象一下四个车轮其中一个失去抓地力的话会怎样?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 雨下得越大, 相应地就要降低一些行车速度, 路面积水越深, 速度就要越低, 一是防止一侧轮胎过水阻力瞬间增大, 车方向跑偏, 二是防止水滑。
每一个品牌的轮胎相关的数据都会在一些网站有标注, 想要更安全的驾驶, 就得从了解自己的车入手。
西游记 Day 13,堪萨斯,密苏里,伊利诺伊,家
这两天虽说行程很单一, 但是却一路饱览了地形变化, 植被变化, 风云变幻。 其实一点都不无聊。
而且还有提前下载好的宫斗剧(最近很火的xx攻略)。 哈哈哈哈!
女朋友看剧, 我听剧,一起讨论, 看景。 乐在其中。
数据统计,各种花销
下面是我沿途记录的这次旅行主要花销的详细信息。
为了积分几乎天天住IHG旗下酒店, 一方面是为积分, 二也是因为在一些条件比较差的地方, 住宿条件能有一个统一标准。
住12晚, 总共2104刀, 平均每晚175。
在这边订酒店, 一定不要被网站的低价唬住, 因为各种税费很高的。 在Vegas那几天, 酒店会收取$40-$60不等的度假费。 如果在酒店做Spa等服务, 费用另计。
但总的来说, 每晚的住宿价格都还算合理。
唯有Page这一天! Holiday Inn Express $304 一晚, 实在离谱。。。
没办法, 就是因为这里周边没有城镇, 酒店不多。 而Page又被各大景点包围, 一天没法全部逛完。 就坐地起价了。
值得一提, Grand Canyon 大峡谷也是一个值得放多天去玩的地方, 各种自然景观, 徒步旅行至谷底, 飞机俯视未开放的峡谷全貌等项目。 大峡谷上有个Yavapai Lodge, 来之前一定要提前预定, 房间很紧张。
这一路, 加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但是M4出乎意料的省油, 8千多公里平均下来, 油耗只有10.6L/100km。
而我从加油量算得的数据, 和行车电脑记录一致。 BMW iDrive系统数据准确, 好评加分。
这次总共用了213.5加仑, 合809L汽油, 几乎全部是美国91号燃油, 因为西边沙漠里, 93号燃油还是不太常见的。
但对于M4来说, 91号燃油足够了, 也不会伤到车子。
美国的91号大致相当于国内的92? 因为我们还有93, 相当于国内95? 欢迎懂燃油标定的朋友指正。
有的地方油价比较便宜, 有的地方相对较贵。 平均下来每加仑$3.55, 按写文章当日(8月25日)的汇率来算, ¥6.29/L。 因为最近汇率涨的太狠了! 夏天油价也比较高。
至于过路费, 只有去程中部Oklahoma州和回程Kansas州, 总共3段路要收费, 总价$13.5
因为去了Disneyland, 所以门票也是一笔大开支。 但如果此行再多去几个国家公园, 就更划算了。
Cathedral Canyon教堂谷一个人$99, 但是很值得, Antelope Canyon羚羊谷最便宜的价格也得$40一个人。
而且沿途总共走了这么多的景点, 只有下图列出来这几项是付费的, 其他都是免费。 若是往东部旅游, 大部分的博物馆都很有内容, 值得一看, 而且都免费开放。
停车费按照在美国的惯例, 只要进大城市这停车费就是个大开销, 但因为这次去的大城市, Vegas不收停车费, LA我们住在Anaheim阿纳海姆度假区, 酒店停车费很便宜, $17.5一晚, 而且算在房费里了。 去LA市区玩又很幸运的停到了街边停车位(一般一小时$2左右, 相比之下旁边停车楼至少 $20一小时)。 这一笔大开销就解决了。 因为我们去的是LA的富人区, 旅游区, 没有到其他不怎么安全的街区去, 街上好车满目, 一台黑色M4真是不显山不露水。 所以也还算安全。
一路风尘仆仆,为你洗尘,接风!
家,与纪念品们
此次旅行, 因为很多我喜欢的主题, 比如车, 比如Disneyland。 所以就带了一些纪念品回来, 与家里的摆设一起上照。
小结
到此, 我们就已经走完了两万里旅行的全程。
你若问我感受, 我有一堆: 旅程开心、 满足, 丰富阅历, 见多识广,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etc.
最重要的还是圆了我横跨美国的梦想。 (半年前曾东部自驾游过一次, 其实在那之前, 我已自驾东部3次有余)
一点也不矫情地说, 和重要的人一起去一些有意义的地方旅行, 真的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 有些闻所未闻, 见所未见的东西会刷新你的认知, 有些东西则会让你流连忘返。
若是日后再有机会, 我会走其他的路线, 去还未去过的美景, 去看看这次没看到的景色, 最好是与我的她和黑武士一起, 走我们的旅行。
这一篇主要是美国洛杉矶迪士尼公园中66号公路的主题, 和美国自然景观和国家公园的震撼美景。
上篇内容是: 穿越整个66号公路的旅程, 及沿途的景点。
链接可以戳这里:
“黑武士美国66号公路信仰,两万里西游记,经验分享+震撼大片,上”
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cbafd9e6459e4bf/75822942-1.html
Reference
文中大部分照片都是我本人和我女朋友在途中用iPhone X, 盯盯拍 Mini 3行车记录仪, 或iPhone 8 Plus拍摄,还有上篇中一组照片由大疆御Mavic Air拍摄。 有个别路上没看到的景色图来自Google, 已在文本中说明。
景点的地理位置以及各景区的信息来自当地人, Google 地图, 和Wikipedia, 若有不准确的地方欢迎指出, 我会及时更正。
最后感谢我女朋友每一段帮我纠正错别字和错误信息~
文本: 我本人 后期: 我本人 排版: 我本人 校对: 我女朋友
所有照片未经本人允许, 请勿私自发布, 用于商业或其他用途。
回复主楼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