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周末驾唐出游,误闯龙窝,竟偶遇摄影大师亲身指点迷津...
1 48 发布于 2021-06-08 00:46:52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论坛达人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如果你是被标题吸引进来的,那就抽五分钟看看吧,也许对你有收获呢。


壹.写在前面


大家好,我是大木头,这是我的一篇游记,记录的是我2021年6月6日自驾唐DM自古都西安至鄠邑县涝店镇龙窝村的经历,目前我已经驾唐行驶了10.7万+公里,不知道有没有比我更高的车友,另外大家也可以在帖子里留言互动探讨用车感受。

先说说我这次的目的地:龙窝村,距离西安40KM左右,关于龙窝村所来,《龙窝酒志》记载:因昔日渭河古道有一大漩涡,曲流九湾,积水成潭,常有低云起雾,巨龙腾空之壮观,人云:龙卧福地,饮水还童,龙窝,因此而得名”

贰.芒种后,向着目的地出发!



至于为什么要去龙窝村,其实第一是参加胡武功老师的摄影讲座(可以百度一下胡武功老师),第二是龙窝这个名字很吸引我,至于原因,这个就要问问比亚迪的设计师了


从西安出发,导航到鄠邑县涝店镇龙窝,大概1小时的路程,西安当天的户外温度大概35°左右,一路用纯电,空调开24°,三档风,时速70左右,到达目的地电量还剩61%,续航还剩46KM,忘了说了我的车纯电是80公里续航,目前开了107808公里,目前充满电19°左右,所以说比亚迪的电池真的是好!


大家可以看看我的数据


到达龙窝村果断合张影,这个是我今天的目的地。


关于龙窝酒有个传说:相传秦二世屠杀手足,秦始皇子女中有一支逃出咸阳,隐姓埋名,落户于此,以国号为名,此地早名:秦家庄,解放前,渭河南北两村因农家精于酿酒,且人数众多,曲香四溢,而得名:渭曲坊。根据本村龙窝酒厂碑石记载:“八百里秦川之中有一地名曰龙窝,清光绪年井一口,井水通灵,适于酿酒,随之龙窝酒应运而生,愈酿愈醇,香溢关中”。龙窝村的龙窝酒作坊创建于清代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由于创始人费永泰技艺精湛,加上龙窝村地处三河交汇之处,地下水矿物质丰富,酿出的酒清香醇和,早期即在户县、周至、兴平一代颇有名声。经过一代代大师傅的传承和发展,至民国时期,龙窝酒名扬关中。

贾平凹先生的题字

果断合影

酒厂里面非常大,有很多的酒坛和拴马桩,极具关中特色,园林也很别致,绿树如因,曲径通幽。


小路上果断再合影一张。





聚义堂
上联:笑他横刀立虎穴
下联:看我抱壶醉龙窝


中午的餐,关中特色美食


叁.回溯历史,龙窝的前世与今生


吃完饭参观了龙窝烧坊,大致的了解了龙窝酒的历史:根据《户县志》记载:清末至民国初年,涝店的烧酒远近闻名,其中清光绪年间开业的龙窝烧酒坊影响较大。创始人为龙窝村费永泰,其子费佐亮经营时达到鼎盛,遂称“永茂盛”。民国六年圪塔头人史镇垚此人曾任永茂盛经理,后在涝店开设“同积”烧房,并在秦渡镇设“德泰源”分号。其实力与龙窝烧房相当,民国十八年前后,销路扩展至周至、咸阳、西安等地。日销量达千斤左右。时永茂盛有大房15间,酿酒窖七个,从业40余人。




民国二十二年前后,龙窝酒在西安驰名远洋,因其酒味醇香,色泽清亮,绵甜可口,余味悠长,可与西凤酒媲美,时有“东龙西凤”之誉。相传西安事变时张、杨曾以龙窝酒招待周公,周总理当时赞不绝口。到户县解放时仍有大房35间,酿酒窖10余个,从业40余人,龙窝酒前后经营80余年,1952年歇业。



70年代曾在其原址建立户县龙窝酒厂,1995年破产拍卖,组建民营西安埙酒坊酒业有限公司。2005年9月,龙窝酒传统酿造技艺正式列入西安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点项目。随在费氏老烧坊原址重修龙窝酒厂,开池酿酒,2002年龙窝酒文化博物馆对外开放。





肆.收获的感与思


这里不仅是户县作家协会的创作基地,也是各类摄影协会的创作基地


带着敬仰的心情,参观龙窝博物馆







参观完龙窝博物馆就是胡武功老师的讲座分享了,今天所讲的内容都是胡老师过去几十年拍摄纪实摄影的,首先带大家认识一下胡老师:胡武功,1949年7月生于西安,1969年始在部队从事新闻摄影,1975年转入传媒至今。现任陕西省摄影家协会***。 1983年7月31日,采访安康百年不遇特大洪水,拍摄照片《洪水袭来之际》获首届中国最佳新闻摄影奖及中国新闻特别奖。先后出版文集《摄影家的眼睛》、《中国影像革命》,摄影画册《胡武功摄影作品集》、《四方城》以及《西安记忆》、《藏着的关中》等专著,主编《中国摄影四十年》、《中国人本》等。另有,同名图书《胡武功》。


通过两个多小时的分享,胡老师分享了他从1967到至今镜头下的中国百姓的生活定格,他的照片记录了他对中国摄影文化的反思与呐喊,他用诚实的方式专心致志于记录关中乡村的生活演变,记录堪称历史性告别的生活画面。这些画面为社会学家、史学家、民俗学家、艺术家了解两个世纪更迭之时的民间关中提供了一幅幅最可信赖的原生资料。在他那些朴实无华的画面后面,寄托着他对现实状态入木三分的揭示,饱含着强烈的人文主义关怀。


下面是胡老师的一些干货分享,我就不码字了,大家看精髓吧








听完胡老师的分享,他的思想和精神对我启发很大,之后又看了他的照片,那些黑白照片是他用了大半辈子的时光,用诚实的方式专心致志于记录关中乡村的生活演变,他的坚持就是摄影,他的初心就是记录。70多年时光,依旧在还原着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那些朴实无华的画面背后,是一个摄影家饱含的人文主义关怀,和对纪实摄影艺术的执着坚守。


最后附一张漂亮的改色汉唐镇楼,谢谢大家观看。

  • 自驾游
最后编辑于2021-06-08 00:53:30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前往
/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