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多年前,因为工作原因,在欧洲十几个国家开车长途旅行,对当时欧洲的几款小车非常感兴趣:mini、甲壳虫、A1,因为当时欧元区还没有统一货币,这些小车的销售价格各不相同,德国、法国会便宜些,毕竟这两个国家汽车生产的比较多,英国贵一些。基本上这三款车的售价都在1万英镑左右,而且特别有意思的是,很多老年人开,尤其是甲壳虫,当年还在努力搬砖的我,心想着如果以后退休了,也买一辆甲壳虫,看上去挺帅。
后来mini和甲壳虫都进口到了国内,居然变成了高档车,有点不理解。后来看到很多有钱的年轻人特别喜欢这两款车,才发现中国真是跟欧洲的买车人群很大不同。结果大家也看到了,还没等到我退休,甲壳虫已经停产了。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喜好的变化,甲壳虫也不再是自己的心头好了,所以也没什么可惜的。
mini这款车,现在仍然是很多小姐姐的心头好,虽然说这个车性价比没有,开起来也不咋舒服,但是外观的确经典,几次换代都没有产生较大的失误,特别是乡下人的推出,又收获了一些钢铁直男。
但是电动mini的推出,可以说从一开始的设计就已经开始走向失败。宝马大约还停留在初代i3的理念里,毕竟十年前小巧的i3的确在全世界收获了不少销量,特别在电动车刚刚起步,甚至特斯拉都买不到的中国,外观设计和不错的驾驶性,也征服了不少小姐姐。至今在北京的马路上还可以偶尔看到这款车,外观依然很能打,要叹服当年宝马的设计师的确很厉害。
但是2024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是什么状态?可以说外资和合资车,除了特斯拉外,基本上全都是“杂牌”,不用当下的年轻人,就是我们这些对合资和进口品牌一直比较信任的70、80后,也仅仅是把BBA的电动车做个参考,智驾基本上一塌糊涂,冰箱彩电大沙发完全赶不上国产新能源的内卷,什么零百加速、续航、快充这些,科技狠活,更是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mini还妄图以情怀这个完全拿不出手的东西来梦想着可以收割中国年轻人的韭菜,真心是想多了。
上市价格这个事就不用说了,到现在可怜的销量已经说明了一切。关键是大家都在开发空间和舒适度的情况下,mini居然还能开发出一款续航短、空间小的所谓豪华车来,也不知道是怎么作的市场调研。
这两天电动mini突然降价,14.88万起售,看上去挺有诚意,但是跟其他新能源车比起来,还是没戏。作为最直接的对手,smart车更大,续航更长,智驾更好,起售价也就15万多,大家可以看看销量,依然是不咋地。
关键是电动mini这个降价,不但承认了自己的失败,还有可能在不会提升什么销量的情况下,严重打击汽油mini的销量,可谓是得不偿失。
mini品牌方应该好好算算,你的成本价是多少,当然月销200辆、月销2000辆会有很大的不同。还是说可以把这个车卖到欧洲去,基本上加上不菲的关税,想必这个车在欧洲也算是很便宜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