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超级试驾员。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上次看完梦想家就匆匆离店了,总觉的似乎少点什么,没错就是忘记看了旁边那台岚图FREE。起初我对大五座车型是没什么兴趣的,但是最近闲逛岚图FREE论坛看见了不少小伙伴提车去自驾游了,油耗、车辆通过性、动力性都还是很不错的,所以我也过来研究下这车到底能不能搞。熟悉我的小伙伴都知道,我看车不光是研究配置,还得看看这车有没有啥黑科技值得键盘一下,其实这次我也有做功课,我在岚图FREE上发现了几处黑科技,要不要一起看看呀~~~
还是老样子,我们从外观说起。看到岚图FREE的第一眼就感觉这车很不一样,它很有特点,是那种运动风+科技风的混搭设计感,与目前欧系厂家推出的运动型SUV有着相似的车身线条,这在国产车设计中是不多见的。接着我们从车头仔细看。
在我的印象中,一般中期改款的车型在外观部分的调整幅度都比较细微,但是这次2024款岚图FREE(下文统一车型叫法:新岚图FREE)外观设计的改动幅度则大上许多,很多地方都用上了黑化处理,瞬间有种“稳健大叔”秒变“时尚潮男”的感觉。
岚图FREE的前脸拥有非常高的识别度,主要归功于“飞翼贯穿式灯带”设计,它以岚图LOGO为中心,向两侧延展的贯穿式LED灯带,造型如鲲鹏展翅的双翼 ,灵动飘逸。
随着汽车灯光配置的不断升级,市面上高端一些的车型都用上了矩阵式LED大灯,那么经常出现在销售口中的32矩阵、64矩阵甚至是128矩阵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矩阵数量越多大灯就越高级呢?这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什么是矩阵式大灯,矩阵式大灯其实是LED大灯的升级版,灯体内部由多个LED灯按照长方形阵列排列布置,矩阵式大灯可以控制每颗LED灯珠单体进行照明,从而实现对照明角度和范围的精确控制。内部结构类似我们平时用的LED手电筒,或者是LED打光板,没画面的自己拆一个就知道了。
既然机构如此简单,LED灯泡也不贵,为什么放在汽车上就值很多钱呢?这就要说到矩阵式大灯的功能了。我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矩阵大灯前面的数字代表什么意思,比如32矩阵难道就是32个LED灯泡么?其实不然,我们可以把大灯的一个矩阵理解为一个照明分区,一个照明分区中可以有很多个LED灯珠,这些灯珠受到电脑控制,可以独立开启、关闭或者进行亮度调节,这才让矩阵大灯具备了自动头灯、自适应远近光等功能。
矩阵式大灯其实贵就贵在控制电脑还有与之匹配的一些列传感器上了,不同灯组所用的控制电脑数量不一样,这取决于矩阵数量,一般来说,矩阵数量越多,灯组越贵,功能越丰富。那么矩阵大灯能实现什么照射效果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晚上开高速都习惯开远光,但是远光会晃到对向车辆,如果你的车子有矩阵LED头灯,那么就有可能实现远光避让对向车辆的功能。
具体来看,车辆行驶过程中可以通过摄像头来识别前行车辆和对向来车,在几分之一秒内通过关闭或者变暗呈矩阵布置的个别LED来改变光的分配,说白了就是在光束中去掉照到前行车辆和对向来车的光,从而达到既照亮了前方的路又不会晃到别人的效果。
接着我们往下看,在新岚图FREE的前保险杠下方,有很多关于驾驶辅助功能的传感器,因为全系只有一个配置,我也很容易从官网查到这台车拥有10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5个毫米波雷达。
可以实现的功能也和大家想象的一样,有360全景影像、底盘透视、L2+自动驾驶等等,但是通过研究配置我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就是新岚图FREE可以选装夜视系统,这个东西我第一次听说出现在车上还是在迈巴赫上耶。该说不说,这东西一般不都用在军事装备上么,咱们汽车是如何实现的呢?它真的具备实用意义么?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辅助监测和智能化系统在汽车上开始普及,极大的提高了汽车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夜视辅助系统就是一种帮助驾驶员提高夜间行车安全的驾驶辅助系统。简单说,夜视辅助系统是一种利用红外成像技术辅助驾驶员在黑夜中看清道路、行人和障碍物等,减少事故发生,增强主动安全性的系统。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夜视辅助系统可以分为主动夜视辅助系统和被动夜视辅助系统。
主动夜视辅助系统采用主动红外成像技术,把目标物体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红外辐射图像转换成人眼可观察的图像,这种系统本身必须具备光源,不发出热量的物体也可以看到,通过图像处理提高清晰度,道路标志清晰可见。
被动夜视辅助系统采用热成像技术,基于目标与背景的温度和辐射率差别,利用辐射测温技术对目标逐点测定辐射强度而形成可见的目标热图像,这种系统本身没有光源,仅对物体本身发出的光线进行识别,不发出热量的物体看不清或看不到,图像清晰度取决于天气条件和时间段,图像与实际景象不完全符合。
从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岚图FREE的夜视系统使用体验,目测应该是主动夜视辅助系统,开车的过程中可以从仪表盘上清晰的看到前方人、车、障碍物。
红外发射单元:位于两个前照灯内,当它被激活时,产生的红外线用于照射车辆前方区域,相应的夜视图等同于在远光灯下透过挡风玻璃所见到的情景。
红外成像单元:主要是红外图像摄像头,记录车辆前方区域内的图像,并提供其探测范围内是否存在行人或障碍物的信息,然后通过数字视频线将数据发送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ECU分析红外成像单元传来的数据,再通过集成化数据处理,将画面传输给图像显示单元,其中识别的行人和动物,以高亮度显示。一般对于数字化的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摄像头,采集到信号后,会进行必要的去噪声、信号增强等处理,然后再送给图像显示单元。
图像显示单元:接收控制单元传来的信号并显示,这样驾驶员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大灯照射范围之外的景物,避免出现意外。被动夜视辅助系统没有红外发射单元,由红外成像单元、控制单元和图像显示单元等组成。
主动夜视辅助系统将摄像头安装到汽车前照灯内,通过光源照射,使用多套照射系统和摄像机来识别红外反射波,利用目标反射红外光源。红外光源发出的短红外线主动照射目标,CCD摄像头接收的目标再反射短红外线,通过ECU处理后,可以把图像信息传递给驾驶员。主动夜视辅助系统对比分辨度高,且图像较清晰、可靠。由于不依靠物体的热源,不发热的物体也能清晰可见,比如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道路标志牌等都可以被发现。
主动夜视辅助系统对于家用汽车来说算得上是锦上添花的配置,毕竟不是所有人都经常开高速,但就配置本身来说实用意义还是有的,想象一下没有路灯的高速路灯光照射距离再远也容易有看不清的地方。大家都听说过吸光材料吧,多的就不说了,自行百度吧。
关于新岚图FREE的外观部分,我就先跟大家聊这些,接下来,我要准备体验车内的部分了。
新款岚图FREE的液晶仪表、中控屏、副驾娱乐屏连为一体,这套三联屏有多种升降方式,包括解锁时自动升起、随座舱模式调整和手动调整。无论是从仪式感、拓宽视野、科技感等层面来看都很不错。
一体式可升降的三联屏中,液晶仪表盘、中控屏幕和副驾驶娱乐屏幕的尺寸均为12.3英寸,驾驶员和副驾驶可以通过多指飞屏操作,完成三屏联动,相互推送导航、音乐等。
中控台下方采用了镂空的设计,也大大提升了前排的储物空间,此外还提供1个12V点烟器接口,以及1个USB接口+1个Type-C接口,十分周到。
空间方面,这次只有我一个人来体验,对于新岚图FREE的车身尺寸数据,长宽高为4905mm/1950mm/1645mm,轴距为2960mm来说,大五座的设定足够保证每个人的乘坐空间了,没什么可担心的。
简单说两句后排乘坐感受,首先后排座椅材质和前排座椅保持一致,座椅的包裹性都相当到位。对于175cm的体验者来说,前排调整好自己的坐姿之后,在后排依旧可以得到头部两拳和腿部两拳的富裕乘坐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后排乘客可以通过空调出风口上方的这块屏幕完成音乐播放控制、天窗/天幕调节、屏幕息屏、亮度调节等功能,屏幕下方还有1个USB+1个Type-C电源接口,有点尊贵。如果非要从鸡蛋里挑骨头的话,或许就是后排座椅没有配备前排座椅具备的加热、通风和按摩了。
接下来这个配置我觉得有必要聊一下,就是头顶上的这个可调光全景天幕了。它到底值不值13000元,且听我给你分析分析。很多朋友犹豫要不要去选装这个配置,不是因为贵,主要是担心天幕的隔热性能,怕夏天车里热。
经过我的了解,新岚图FREE的全景天幕用了一种隔热技术,叫做pdlc液晶调光膜。直译过来是聚合物分散液晶。顾名思义,调光膜即为可调节光线通过状态的一种膜。它主要工作在散射态和透明态之间,也就是膜本身可在透明与非透明状态(视觉效果接近磨砂玻璃)之间变幻,透明度由电压调节。
当调光薄膜断电时,其间的高分子液晶材料无序排列,使光线无法穿透薄膜,这时看到的效果便是乳白色的不透明状态。
当调光薄膜通电时,电场作用下薄膜中间的高分子液晶材料有序排列,可使光线能透过薄膜,这时看到的效果便是透明无色的薄膜状态。
具体到参数上,新岚图FREE的调光玻璃可以屏蔽98%以上的紫外光,同时也能屏蔽70%以上的红外光,完全开启调光膜可以做到几乎不被晒黑同时车内温度也能得到不错的控制。有了这些数据支持,天幕到底选不选大家心里是不是有数了。
最后我们简单聊聊这车的动力部分,都说新岚图FREE是个性能车,百公里加速不到5秒,同时续航还很厉害。那么动力系统到底是什么呢?经过我的一番研究,发现新岚图FREE采用了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50Ps,热效率超过42%,还能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前160kW和后200kW的双电机,最高工作效率超过94%。另外,电池方面匹配容量为37.55kWh的电池组,纯电续航里程为160km(WLTC),综合续航可达到1201km。
新岚图FREE能有如此出众的动力性能主要来源于两个地方,一个是增程器热效率超过42%,另一个是电机工作效率超过94%。这两个数据直接关联的技术点是深度米勒循环和8层扁线电机。
以往的技术解析内容让我们知道米勒循环和阿特金森循环的油耗收益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减小节气门在负荷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占比,提高进气压力降低泵气损失;2、调控进气过程结束时刻,使膨胀比大于压缩比,白嫖做功行程。
那深度米勒循环又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更彻底、更进一步。对普通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来说,液压进气VVT锁止位在最迟后位置,只能前调。进气门关闭1mm位置的极限,也就是进气门延迟关闭的极限,是上图中显示的压缩上止点后645°CA附近。假设该发动机使用了12mm,250°CA持续期的阿特金森型线,那么该发动机的气门升程特性是上图这样的。
区别于液压VVT,电动VVT通过前端的电机+减速器结构进行驱动,虽然停机时电动VVT同样会回到最迟后位置,但是一旦发动机上电,电机就能将凸轮轴在起动之前快速的拖到设定的目标相位,可以理解为电动VVT能够有任意的起动相位。因为电动VVT的这种特性,起动相位就具有了进一步后推的可能。此时该发动机的进气门1mm关闭位置来到了上止点后665°CA,但是只要在起动点火前将升程曲线前移到645°CA或更提前位置,发动机就能够正常起动,而在需要665°CA相位起作用的工况,再把升程曲线挪回去就可以。这种不被起动相位限制,较液压VVT+阿特金森循环型线方案能够多用到的20°CA调节范围,就是所谓的深阿特金森。
同样的分析思路来看看什么是深度米勒循环:米勒循环-->进气门关闭时刻提前-->前移极限受气门活塞间隙&过量重叠角扫气限制-->使用VVL-->开启时刻不变,关闭时刻继续前移-->进一步提前进气门关闭时刻-->深米勒。一大堆理论知识,告诉我们深度米勒循环就能带来更高的燃油效率,节约每一滴油用来发电,就能让新岚图FREE跑的更远。
关于扁线电机技术我们之前讲过,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一下。扁线电机能大幅度提升转换效率,降低电池成本。在WLTC工况,扁线电机比传统圆线电机的转换效率高1.12%;在全域平均下,两者效率值相差2%;在市区工况(低速大扭矩),两者效率值相差10%。
其次就是拥有更高功率密度。相较于传统的圆线绕组电机,扁线电机将圆形导线换成矩形导线,因此相同面积的定子线槽可以塞进更多面积的导线,进而提高功率密度。在相同体积情况下,扁线电机可以塞进更多的定子绕组,这样相同损耗下扁线电机可以能输出更高的功率和扭矩。这里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做——槽满率,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槽满率越高,电机内铜线缠绕的数量越多。
另外扁线电机更高的槽满率使得电机的热传导效率更高。相对于圆线,扁线电机扁线形状更规则,在定子槽内紧密贴合,与定子铁芯齿部和轭部更好接触,降低槽内热阻,热传导效率更高,进一步提升电机峰值和持续性能。从使用中去看就是持续性能更强,能够降低电动车在跑高速时的疲软。
正因为有了上面的技术加持,才让新岚图FREE兼具动力性能的同时具备超长的续航能力,可以说新岚图FREE是一台长途自驾游的神器,标配的空气悬架不仅能保证多路况的舒适性,超强续航也无惧无人区挑战,大五座设定对我来说其实也算是够用,再加上可以选装的夜视系统,妥妥的全能旅行车啊。好了,这期关于新岚图FREE的内容就先到这里了,我要继续寻找下一台车了,下期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