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总比不到好!---迟到的西藏自驾游记
1 6 发布于 云南 2024-06-21 21:45:11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这篇游记本应该是在去年国庆就完成了,但一直因为时间和懒,迟迟没有成型。

每一个喜欢大自然,喜欢自驾旅游的人,雪域高原西藏和圣城拉萨必定是一个绕不开也不能绕的目的地,所以不写出来,老是差点什么,觉得好像不是一趟完整的朝圣之旅。

路过城市、路过村庄、路过延绵的群山、路过涌动的人潮,但这些都不是你的终点,奔向荒芜,同时也奔向自由。这是我做计划时在朋友圈发的邀请文案。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错过彼时的场景和气氛,心境和感触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比如现在想想这样的文案和我真正到了那个心中的白莲花之地的感受,其实并不相同,我路过城市,也路过村庄,看到绵延的群山,但哪里并不荒芜,同样我也没有真正的自由。

为什么我们这么向往西藏、向往拉萨?即使我站在大昭寺的广场上,站在布达拉宫千锤百炼的阿嘎土地板上,我也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

要说神秘,相比拉萨、相比藏传佛教神秘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其实藏传佛教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与汉传佛教的发展历程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汉传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与道教、儒教相爱相杀几百年,最后六祖慧能让禅宗的顿悟与士大夫、与儒教结合,发明丛林制度,才让汉传佛教在中原大地真正焕发生机;而藏传佛教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藏地,也与藏地的原始苯教相爱相杀几百年,一直到宗喀巴、阿底峡创立黄教、改良仪轨和建立转世制度,藏传佛教才算真正在闭塞、独立的雪域高原焕发生机,藏传佛教相比汉传佛教神秘的是,在其传播和融合的过程中,大量的继承了印度佛教甚至是更早期的印度吠陀教的秘法、咒术,又吸取了原始苯教的多神崇拜、秘术,加之古时拉萨、阿里地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印度佛教在藏地闭门吸收、猥琐发展,才有了现在神秘、深奥的藏传佛教文化。

松赞干布建立强大的吐蕃后,急需要一个外来的宗教支持他对抗原已形成多年的苯教门阀阶层和重新划分经济利益,因此独尊佛教,佛教掌握了话语权和经济大权,最终掌握军事权,演化成了如梵蒂冈式的政教合一的统治地位。

要说圣城拉萨的文化底蕴,在中原大地比其有文化底蕴的都城也挺多,我们向往长安、洛阳、金陵这些地方的执念也没有如此之强烈。

那到底是什么吸引我们前赴后继、颠来倒去的去往那个地方呢?姑且我相信这么一个说法吧,就因为海拔高,大脑把为数不多的氧气用来保证身体基本的正常运转,我们没有氧气和精力去想生活中那些艰难困苦和贪嗔痴念,缺氧+充足的阳光+壮丽的自然景色+对神秘事物的窥探,我想这就是我们回黄转绿的原因。

对于生活在云南的人,去西藏、去拉萨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昆明出发,可以经过和游览那些鼎鼎大名的旅游胜地,丙察察又是最短的进藏路线,也是多少越野人挥之不去的痴念,214、318的文化IP在资本和自媒体的加持下愈演愈烈。

我曾经因为健康码的一个星号在盐井的滇藏界打道回府,也曾经专门为了体验丙察察在两天内跑了个来回,这次终于顺利到达圣城拉萨,一圆几年之梦想,确是值得高兴和激动,尽管已经过去半年之久,时常翻出那时的照片,偶尔还会热泪盈眶和唏嘘不已,为经过的城市,为那些村庄,为涌动的人潮,为那短暂的自由,也为证明我去过、来过和生活过。

在开始图片的流水账之前,先把座驾放出来,以证明我在撼路者论坛发帖的资质。
对于撼路者这车,经历有限,也没有开过多少硬派越野,我的撼路者购进马上四年,十万公里,我们一起去过昆明周边知名的越野路线,比如东川妖精塘、寻甸花石头、安宁黑风山等,也穿越过香格里拉格拉丹、丙察察、泸亚线、稻香公路、德贡公路、214、318部分等等,铺装、非铺装路面都经历过,攀爬豁车也干过一丢丢,它从来没有把我扔下过,除了底盘因为护板会不定时的异响,换过平衡杆胶套外,没有其他问题。我改装过轮毂轮胎前后杠中冷大水箱泄压阀却改变不了要它协调大气的初衷。

它没有丢下过我,我也不打算丢下它,尽管5月份去到漂亮国看到和体验了烈马、Cybertruck和牧马人皮卡,我也打消不了有一天能开着我的撼路者再次自驾漂亮国1号公路,飞驰在极品飞车游戏场景里面内华达宽阔路面上的执念。

对于喜欢车喜爱自驾的人,去到一个地方和一个国家,总是会把注意力放在路上那些形形色色的车和开车的人身上。

在我去过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中,客观的说我们大中国驾驶文化和司机的素质的确应该反思和提高。在漂亮国自驾1号公路时这个感受更为深刻。我发现在这个资本主义1号和我们社会主义1号的国家,路上行驶的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包容,很多品牌很多车型都能看到,这也体现了两者的开放。但在漂亮国的路上,不管是城市或乡村或高速,很少概率的看得到有随意并道和恶意别车的现象,大家速度都挺快但基本都是各行其道,也很少能听到长时间的喇叭声,在有灯的路口即使是左转右转绿灯,到路口时都需要停车3秒,不影响直行车或行人的前提下才会拐弯,在没有红绿灯且多向车道的路口,车辆到达路口时也必须停车3秒,以先来先走的规则交叉行驶,有意思的是这个3秒就由司机自己计算和把握,但大家都没有插队和路怒的现象,关于这一点我是比较敬佩的,不管是什么肤色、什么车型基本都能做到。当然也有可能我只是体验了少部分城市和少部分1号公路,在其他州或其他路也有可能出现影视作品中一不开心就掏枪的场景。

在滇藏线,甚至是在中国的旅游版图上,丽江这个地方的名气如雷贯耳,但却少部分人知道或者去了解,丽江的IP基因其实是因为茶马古道这条不亚于丝绸之路文化内涵的交易之路。丽江这个城市我去过很多次,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这是在丽江古城差不多最高点的一个网红餐厅的图片,几乎都是云南的特色美食,希望更多的人来到云南,体验云南,爱上云南,也希望云南的旅游从业者们维护好丽江这个大IP。

我没有去过九寨沟,但九寨归来不看水的说法也听过多次,听去过九寨沟的老婆说,其实丽江蓝月谷的水和景色丝毫不比九寨沟逊色,只是九寨沟更有层次和更丰富一些。

滇藏线另外一个很出名的地方就是这千年古盐井,历史和工艺早已在网络为人所熟知,让我感兴趣的是它实际好像根本不是一个热闹、完善的景区,冷清是因为即使它不收费,但也很少人去,不便是因为有一段在盐田旁边的路让我这个老司机都头皮发麻手心冒汗。与江边卖盐的村民和小朋友聊天才知道,其实像他们一样还坚持在景区生活和卖盐的已经很少了,大部分都外出打工,而且卖盐的销量也不是太好。

这是318上一个漂亮的观景台,记不得名字,这一路上遇到的绝美的景色太多太多,多到半年后很多都想不起来了,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14的一个观景台上遇到一对流动卖炒饭和咖啡的小夫妻,他们说他们已经在路上快一年了,疫情期间创业失败,自营的小店关闭,男士得了严重的抑郁症,两夫妻用这种方式来排解困难,寻找自我。

国庆去然乌湖必定不是它最漂亮的时候,湖水浑浊,山上积雪也化得差不多,所以一个地方的景色的确会和季节、时间、天气、心境以及去的人有很大关系。印象中318最美的就是将要到达然乌前大约20公路左右的一片高山草甸,迎着夕阳、眼前是一望无际的金黄或绿色,冷冽的风透过车窗吹在脸上,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去向何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

鲁朗小镇的石锅鸡吃过两家,差别很大,听说鲁朗石锅鸡的石锅都是来自于另外一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墨脱,这也是多少越野人的应许之地。

全世界一半的黄金在布达拉宫这话有些夸张。
全世界一半的宝石在布达拉宫是比较中肯的!
首都的故宫代表了中原传统中式建筑的天花板,布达拉宫代表了高原少数民族特别是藏式建筑的天花板。从历史沿革和文化内涵,布宫应该超过世界上其他所有的宫殿。最高海拔、最多黄金、最多宝石、最神秘、最多灵塔、最多佛像...

羊卓雍措的美无法形容,日托寺现在也已经有3个僧人。

这是从一个很小众的观景台鲁日拉观景台拍的羊湖,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它的美,要不是海拔太高,夜间温度太低,在这样的地方露营几天,没有信号、没有烦恼,就如日托寺的僧人一样,必定能离佛近一点吧。

再放一张羊湖的照片。

南迦巴瓦为何能超越贡嘎、冈仁波齐被称为最美雪山?
喜马拉雅、横断山脉、唐古拉山在这里打结,印度洋暖湿气流从这里进入林芝造就西藏江南,雅鲁藏布江从这里回头流向最后的秘境墨脱,最神秘的苯教在这里兴起,沙漠、峡谷、雪山、大河在这里汇聚。

这是如异星星球的雅陇冰川,降雪、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就形成了冰川。
成千上万乃至千万年,冰川中气泡被挤出,孔隙消失,阳光中衍射能力强的都穿透而去,只有蓝光在冰层中散射保留,极致蓝冰川就此形成!

人生的高度,不是看清了多少事,而是看轻了多少事!
心灵的宽度,不是认识了多少人,而是包容了多少人!
如山,就望万物而容万物!
似水,就能进退而知进退!

  • 自驾游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