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际是台不错的车,但是卖不好的原因,我觉得有战略和战术上的几点错误,先看两个战略错误。
第一,天时不对,上市节点太晚了,紧凑型MPV本来就是小众市场,市场容量有限,自从17年宋max上市一炮打响后,连续月销上万,开辟一片蓝海,很多品牌就开始跟进,比如上汽的G50,广汽M6,还有吉利嘉际等,还有五菱等那些面包车来蹭市场,导致市场份额严重不够,狼多肉少。
第二,反超时机没有把握,当宋max折戟中保研测试后,销量巨减,市场对紧凑型MPV开始忌惮,嘉际没有主动参加中保研测试,错过了为自己正名的机会,没有利用好宋max空出的市场容量,之所以我认为嘉际的安全底子是好的,因为它来自于雷诺Espace18款,嘉际19年上市,车型很新,看本文配图,不管从外观还是参数,底盘,来看,就是国产版改款,如果材料到位的话,安全性应该没问题,据说此方案是吉利米兰设计中心的,采用成熟方案也是为了尽快争夺市场,缩短开发时间。
接下来是战术层面的两个错误,过分强势的教育客户觉得自己的设计布局才是最优,殊不知现在的客户早不是以前的,不少中青年是有眼界,有想法的。
第一,车型优化不足,把Espace完全照搬,没有考虑我国购买紧凑型MPV顾客的情绪价值和需求,主要没有解决顾客对第三排的需要,虽然车体大于宋max,操控和底盘质感都好于几个竞品。但因为Espace底盘来自于SUV.导致第三排地台不平整,是往上的,第三排坐垫到地板距离才20多厘米,不及竞品的30多厘米,第三排两个座位做得虽然舒服宽大,但是乘坐感受就是坐小板凳,既然是MPV,这就不及格了,尤其是7座的,进出不既方便,第三排又几乎无法坐。估计劝退了不少人,我买6座,也是因为只有6座可以缓解这个大bug,6座第二排独立座位,宽大舒服,日常当做大4座使用,而2+3+2的七座,中间三个座位看起来是独立座位(欧系车貌似都这样,不过作为床车是合格的二三排可以纯平连着),实则是小座位,除非坐三个苗条的,不然,二排三人总觉得挤,所以我选了二排是两个独立座位的,中间有条通道可以去三排,进出方便了,同时三排坐人时,腿可以伸到这个过道,配合宽大座位,可以解决七座的困惑。
加一句,上海大众推出的威然和现代的库斯图都是来自于SUV平台,也都卖得不好,至少在中国,平台的选正确择和优化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
第二,车型优化错误,原型车引进后,作为市场的后到者,产品力必须超过先来着,没想到缩短了车体长度和轴距,高达10多厘米。导致三排乘坐空间不足,第三排座位使用时,行李舱也不足,拖拖拉拉直到去年初推出嘉际L把长度增加了10多厘米,就算拨乱反正,解决了行李舱的问题,但是搞不懂推出的是2+2+3布局,第三排能坐三人?此外这个布局,导致第三排翻折后。无法平铺,估计又吓退不少顾客,吉利在燃油车时代的确是国车一哥,但是成了一哥后,开始脱离顾客需求,自以为是,因为买紧凑型MPV的顾客。属于人多钱少,又希望既可以载人又可以多拉货的。目前来看,嘉际L的失败,不是外观内饰的问题,甚至发动机也改了,就是布局不合理,性价比留谈不上了。看看M6和G50也是老车了,就是主打空间,和布局,有点小商务的感觉。
第三,当初上市的价格太高了,尤其是燃油版,先让利客户,提升销量,只有销量越大,成本才会越底,性价比才高,才有利润,进而良性循环,一开始就想大赚一笔的时代早就结束的。
听说要推24款的嘉际L了,有人觉得没意思,从车厂来看,改款成本不大,可以摊薄开发和模具成本,也可以完善产品线,不给竞品轻松赚钱。因此希望希望多多了解客户需求,车型布局还是应该两种,6座和7座,满足不同客户需求,6座当然是2+2+2,车体去年加长了,行李舱问题解决了,7座就2+3+2,可以满足7座刚需,还有床车的需要,目前床车的需求增加不少,看到各种魔改的魔盒,基本是为了解决后排翻折不平的问题,这个嘉际有现天优势,推广时可作为卖点。
以上是作为一名我22款嘉际新能源的客户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