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频频被黑的真正原因 揭秘车黑群体的背后真相
1 8 发布于 广东 2023-02-11 10:20:53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威马汽车发布了什么新车,或者是公布了什么新政策,哪怕是真正对车主有好处的优惠,在网上总有一大群人对威马各种横加指责,仿佛在这群人严重,威马汽车的存在,就是原罪。

这群人我们都很清楚,它们称为车黑,专门以散布某个品牌的负面言论为生。一直以来,我们的文章绝大多数和车子本身,和行业有关。但今天,我们打算不聊别的,好好说说这群车黑,我们试图在今天的文章中为大家解释清楚两个问题:车黑为什么会存在,以及这类机构以后还会不会继续存在。汽车媒体的运作方式

无论是自媒体时代还是平媒时代,媒体的主要赚钱手段非常单一:依靠车企的公关投放。对于正统媒体,和厂家的合作流程基本上是这样的:编辑产出和某品牌相关的深度或其他能引起厂家高层注意的稿件,由这家媒体的领导者(通常是总编或商务总监一类人物),凭借着自身的个人关系找到对应厂家的领导,让他们看这些文章,以此证明自己的媒体价值。

获得厂家公关部领导肯定后,这家车企会把这家媒体纳入自己的媒体投放名单中,然后这家媒体会根据车企要求,推出一些合作方案,最终方案通过车企审核,车企给这家媒体打入一笔钱,两者的合作关系从此建立。


从前自媒体时代到自媒体时代再到如今的短视频时代,大多数正向的,有追求的汽车媒体大多遵循着这个步骤走。因此你们能看到的文章,即便内容水平参差不齐,但大体上是正面的,有媒体态度的。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这么循规蹈矩。车黑群体的诞生和壮大

一些自身实力不济的,或者是没有相关从业经验的媒体新人,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后惊觉和厂家打交道之困难(它们没有厂家资源,合作根本无从谈起),因此一部分人开始动起了歪脑筋。这些媒体会命令手下的撰稿人撰写一些关于某个品牌的,或虚构或诬陷,又或者无限上纲上线的负面类型文章,并使用标题党的手段在网上大肆分发。(这是一个典型的媒体负面文)

常言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些负面文章的舆论关注度,必然远远高于正统媒体的正统文章。这些关注度不仅可以为这些媒体带来流量数据,也有机会引起车企,或者公关公司的注意。一旦引起了车企或公关公司的注意,这种手段就成功了一大半。

接下来,这家媒体只需要拿着这些负面文章要挟厂家(或公关公司),不给我投放的话我就继续加码写负面。很多厂家在这种要挟下都不得不就范,给这些媒体公关投放,其目的也就达到了。而且相比正统媒体,这种手段来钱要快得多。正因为这种强盗式的手段来钱快效果好,很多新加入战场的媒体纷纷效仿,一些苦于生存和坚守的媒体,在金钱诱惑下也纷纷效仿,这就是车黑最初的诞生和发展。专业车黑公司诞生

尝到甜头的这一部分人有些凭借这种操作迅速发家致富。通过讹诈多个车企,这些“媒体”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资金和“坚固的车企关系网”。但时间来到2017年左右,大多数车企都开始对部分自媒体这种敲诈勒索般的操作感到厌烦,很快,上述这种敲诈手段就不再受到厂家关注。这时候,这批人想到了另外一种办法。


这些人依靠自己的资金储备自立门户,成立一家“营销推广公司”,这类公司会以低价聘请十数人或数十人担任专职写手,同时会通过兼职平台聘请数量更多的非坐班兼职写手。这些公司会开始抛出一个不咋样的合作方案给其目标车企,一般情况下,这些粗制滥造的方案是绝不可能通过车企审核的。

之后,这些企业就会发动自己的写手群体,在短时间内针对这家车企和(或)这家车企的亮点产品撰写海量的负面文章。这些文章未必是事实,可以完全是捏造的,也可以是拿着一个缺点无限放大。再依靠自己手里的数十数百个媒体账号,把这些文章迅速发到网上,在短时间内形成对这家车企的负面舆论压制。

这时候车企不得不作出行动(负面数量实在太大,冷处理行不通),这时候摆在车企面前只有两条路:对这家公司发出律师函,或者妥协。考虑到走法律程序的时间之长,耗费精力之多,大多数车企情愿息事宁人都会妥协。目前大家在网络上看到的绝大多数针对某家车企或某款车的负面文章,大多来源就是这些公司。一些跟着学坏的车企

前面所述把车企放在了受害者的角度上,但车企并不都是老好人,一些车企在多次被车黑公司敲诈勒索中,发现这类公司对于自己攻击竞品的独到优势,因此一部分车企会主动找到这些车黑公司,花大价钱让他们去抹黑竞争对手。甚至于,有些有钱有势力的车企,还会直接吞掉一些车黑公司,当自己的专职打手用。

  • 行业信息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