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海外车谈。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我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工作和生活,今年一月底入手了C200T-Modell, 也就是所谓的旅行车(Kombi)。对于旅行车,每家的命名方式都不用, Audi的叫Avant, BMW的叫Touring, VW的叫Variant, 等等。当然 MB的就叫T-Modell了。
来德国已经七年了,和妻子一起读语言到上大学,用了四年多时间才毕业,直到去年年初才熬出头找到了工作。德国的留学生活只有来过才能体会,学业和生活都要靠自己,我们也只是普通工薪家庭出身,好在现在生活随着工作的开始逐渐稳定了下来,我们过去几年的努力也终究没有白费。
购车的想法其实最早从去年开始工作后就有了,因为公司和车企有合作关系,购买戴姆勒的车会有一定的优惠。但由于我们刚开始工作积蓄不多,并且使用公共交通上下班也很方便,后来就决定来年再实施购车计划。
我们购车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只考虑家用旅行车。我们以前租过旅行车用来搬家,像高尔夫的旅行车,蒙迪欧的旅行版还有欧宝Insignia的旅行车,对他们的装载能力非常满意。
其实最初来德国,是很看不惯旅行车的,觉得车很长,样子也很怪异。后来可能见得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了,甚至觉得有些很好看。德国经常能看到旅行车顶载个储物箱,又或是车后载着几辆山地自行车甚至山地摩托车出行游玩。旅行车的确在储物和装载能力上的表现无可挑剔。出于实用性的考虑,我们也就只关注旅行车了。
除了旅行车的需求,我们还只关注2万公里以内的年车,不考虑新车。年车是指距车辆初次注册不超过一年时间的车,一般公里数不会特别高,但是价格又比新车便宜很多, 性价比很高。唯一的缺点就是配置是现成的无法更改。我们的购车预算是3万欧,最多根据向上浮动1000欧。最后还是觉得戴姆勒的优惠还是不错,就决定了一辆C200T年车,新车原价五万三,比国内贵很多,18年10月生产,11月被注册,上任车主是戴姆勒员工,leasing一年只跑了7000公里,车价优惠后3万,个人觉得性价比很不错。
网站上选车,下单,然后预约取车时间。接下来车证会被寄过来。德国支持自选车牌,S是斯图加特,也是我姓氏的首字母,后边是妻子的首字母与生日。拿着车证自选车牌去车管所注册,在此期间办理好贷款,然后就到预约的时间去厂里取车。车款会在取车几天后从预留银行卡里扣掉,等于说没有交钱就可以先把车开走,德国人也不怕你开走了后不交钱。我们自己找了银行申请了贷款,贷了三年两万五,利率是2.68%,每月还700出头,三年的利息下来一千欧出头,觉得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也算是比较幸运,这辆车买的时间点很好,刚好在疫情期间给我们的通勤,出行以及超市购物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很多人说动力弱鸡,但我个人一直使用comfort模式,开起来没觉得加速或者起步有什么羸弱的地方,184P的马力对我来说绝对是够了。不少人吐槽48V和起停,但我却觉得很好用,从来没有关过。 我觉得起停时的抖动和声音控制的挺好,有时甚至都感觉不到启动。后备箱的空间很大,装载东西很实用。总体来说,我们对这辆车很满意。
取车回来后的第二天,母亲问我是不昨晚兴奋的在车里睡了一夜。我笑着说没有没有,只是辆代步工具而已。取车回来,感觉一切都很平淡。只是告诉妻子说,熬了这么多年,我们终于自己奋斗出了一辆车。
可能是在德国待久了的原因,人活的比较佛系,不会特别去在意面子问题。在德国当各式各样的小破车停在路边,你不会去想那车主是不是没钱买更好的车,当你看到各种豪车驶过,你也不会觉得开车的人有多么的了不起。车,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真的只是代步工具而已,是为我们的生活品质服务的。真的就像某个网友说过的,有车没车却别很大,车的贵与便宜对大部分人来说,区别也就没那么大了。
人生便是由很多个抉择组成,任何一个另样的选择,便会致使当前生活的改变。我和妻子也经常在想,如果当初没有来留学,现在生活会是何样。如果当时学业没有顺利完成,如今我们又会在何处漂泊。也许那样的我们正在平行宇宙中展开不一样的生活,也许更好,也许更坏吧。
但我们感谢曾经努力过的我们,感谢多年来留学父母的支持与资助,也感谢我们所做过的抉择使我们拥有当前平淡简单的生活。与各位网友共勉,希望人人都可以奋斗出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