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七月走过,途经芳色……
1 78 发布于 2016-08-07 11:34:39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时光映像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无意间看到一篇清光绪年翰林院大学士王培的“七笔勾”小短文,虽然文章主要指向的是陕西,但活脱脱的西北人文风情实在是让人忍俊不禁,哈哈一笑间却勾起了再行西北之意,目标:青海高原。行程规划:泸州——汶川——若尔盖——郎木寺——拉卜楞寺(甘南夏河)——青海贵德——环青海湖——门源——西宁——尖扎——川主寺——泸州。绝大部分行程都是国道、省道甚至有个别路段是县、乡道,最大限度地避开收费高速公路,不一味地贪图快,而是期待所有陌生的风景,所有陌生的人,所有的机缘,都在某个未知的地方等着,我什么都没做,只是在某个时刻抵达。至于具体的停留点,那就随遇而安了。
旅行,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几个要素。西北地区的“食”还真如“七笔勾”中所写一样“面饼葱汤醋,锅盔蒜盐韭,牛蹄与羊首,连毛吞入口”, 偶尔品尝一下可以,天天吃不习惯,好在现在到处都有川菜馆,只是高原上的米饭、面食总觉得象做不熟一样,口感不好;“住”:没有一次提前预订,宾馆、客栈、农家小院到处都是,丰俭由人,市场经济下的人们是不会放过可以赚钱的机会的;“行”:往返3570公里,大部分是在高原地区行走,车的高原反应还是比较明显,直接的表现就是只有不断地降档加油,车速以提得很慢,在超车的时候真是急死人,在平均油价超过6元的情况下,车公里油耗只有0.32元,让我暗暗得意不以,这“神车”给力,选择走国道为主看来也是正确的;“游”:西北众多风景区门票有很“坑爹”的,以有很多良心景区,有的风景区其实是根本不需要买门票就可以自由游玩的,只看你出行前的功课做得怎么样,在骨子里我认为大美的风景都在路上,诚不欺我;“购”:西北地区各式各样的瓜果真的太诱人了,除了走一路、吃一路以外,新鲜的瓜果可能是最让人有购买欲的商品了吧;“娱”:一人开车,起早贪黑,根本没有精力再参与什么娱乐活动了。
高原上蓝天、白云、雪峰、草地以及无边无际的花海,整个的身心会被一种铺天而来的壮阔所震撼;被一种迎面相撞的大美所感动。这种壮阔这种大美更会触及你心底最为柔软的部分,让你神不守舍、情不自禁!在这里,虔诚的宗教信仰深深地感染着我,也让人的心里充满着虔诚和对美丽的渴望和执著。一路所见五体投地跪叩长头的虔诚信徒,那数不清的人们围着圣物一遍又一遍的转经者,每个垭口飘扬着的风马旗、经幡,还有那或大,或小的玛尼堆,无论什么样的形式,都是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都庄严地宣告着神圣,代言着信仰的力量。这也是行游中感受最深的地方,或许等到哪一日除了看花看景之外,还有一颗足够安静的心,我会到这里再做一场深度的体验之旅吧?
一程山水,一个路人,一段故事,还在继续…








就在这个地方休息时,突然发现冷冻液全部没有了,吓了一跳,临时加了一点,赶到前面修理点去检查,更换了水箱盖,问题解决。继续上路。




郎木寺

知道郎木寺其实很早,当时是一班老外发现了这个世外桃源,并写了一本描述这里的书,于是乎,郎木寺迅速窜红。当国人正蜂拥而至九寨黄龙的时候,在这里可能看到的国外背包客比中国游客还多,后来才慢慢成为国内游客趋之若鹜之地。郎木寺不仅指寺,也代表地名。它位于甘肃、四川交界地,以一条小得可怜只能是看成溪的,却有一个非常大气的名字“白龙江”为界划分。两座寺院,北岸是甘肃郎木寺乡的色赤寺,习惯称为“郎木寺”;南岸是四川达苍乡的“格尔底寺”, 实际上两寺全称都会加“达仓郎木”字样。真正意义上的“郎木寺”应该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寺院之一的“色赤寺”。 最奇特的是在这有限的空间里还存在一个规模不小的回民街和***寺,;两座喇嘛寺院、一座***寺呈三国鼎立般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融合着汉、藏、回等民族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
几年间,除了匆匆游览过“格尔底寺”外,也是数过此地未入了,此行专门逗留于此,以了心愿。说实话,对于只喜欢看花看景,又没有什么宗教信仰的我来说,真的到了寺庙有太多不懂的东西,只能尽可能多的感悟,尽可能多的体味。幸好这里有独特的地理环境、风景静美、空气清新,寺院在群山的环抱中静静地伫立,飘舞的经幡传递出浓浓的宗教气息,虔诚的信徒磕着等身长头来此转经的场景还是深深地吸引了我。其实,看景好比读诗,各人感受各不相同,那意境,那美妙,只靠心灵去感受。
























格尔底寺


尕海

“初见”尕海
行甘南前查找攻略时发现网络上网友对其毁誉参半、众说纷纭,喜欢它的人说:到甘南旅游不能错过尕海湖;不喜欢它的人说:买票去看这么一块沼泽地不值,没啥看头。再深入的了解,它的确是甘南玛曲大草原之中的一块沼泽湿地,主要是候鸟自然栖息地,自然风景与相隔不远的若尔盖“花湖”有几分相似,但尕海的名气却远远没有花湖的名气响。去年路过这里,因为要赶时间,没有去看,今年再行进到这里,说什么以要去了一了心愿。
“尕”,我的理解就是“小”的意思,藏区把高原湖泊不是叫“措”就是叫“海”,“尕海”不就是小湖的意思吗?一个小小的沼泽湿地,我不认为它会美得多么惊艳,顶着正午的艳阳走入湖区,蔚蓝色的湖面上,这里一片绿,那里一片红,换一个地方还有一片黄色,五彩斑斓的湖面就犹如姑娘的花裙一般,湖水在太阳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好似天女在碧波上洒下一颗颗亮闪闪的星星,格外迷人。唯一让人略感不安的是,湖面已经退离旅游栈道太远了,这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尕海的面积每年都在缩小的原因造成的吧,从摄影的角度来讲,升高机位俯拍应该才能表现出更好的气势。不过这一切都不是问题,看风景的美妙之处在于“初见 ”的感觉,犹如恋人之间的那种“一见钟情”,尕海能够呈现出来的美已足够让人喜欢,对于国内的旅游景点来说,没有人,就是天堂。世界上很多的事情就是这样,你没有带着很大的期望来,却可以抱着满满的收获回去,那还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美丽的桑科草原



穿过绿茵中各种野花争奇斗妍、绚丽悦目的桑科草原,来到了夏河。放眼一看,拉卜楞寺怎么这么大,寺庙所占区域可能和县城所占区域几乎是一半对一半吧,从整体上看,似乎杂乱无章,完全是一个大工地,和我心目中地位尊荣,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之一,被誉为“世界藏学府”的名号有不小的距离。近距离走入,拉卜楞寺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不像汉族地区,寺院无论大小,都有大致相同的规制,山门、前殿、正殿、配殿、循规蹈矩,次第展开。这里是由一些各自独立的楼院组成的一组组建筑,无首无尾,有些零乱,象次第建成,逐渐形成这片楼院错落,红白相间,金碧辉煌,粗犷而凝重的藏式寺院建筑群。寺院区其实没有围墙,游客什么时候去都可以,看看寺院的整体风貌。但几乎所有殿堂的门都是锁着的,里面的东西看不到。若想看,买票后游客中心会安排大和尚带领并做免费的讲解,有和尚带着,殿堂里负责管理的和尚才会给开门放行,一般一拨游客过去后门立刻就锁了。通过讲解后才知道,就在这略显杂乱中,分别隐藏着藏传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药学院、金刚学院等;100多座经堂、佛殿和寺院,500多院僧舍,数千僧众。除了“大”和“杂乱”,给我印象最深地恐怕就是那佛殿中、佛塔旁、还有那长达七华里的转经走廊上虔诚朝拜者用身体丈量着寺院的周长、摇着经筒、念着经文,一个个从眼前掠过的身影,偶尔与之四目相对,穿越你不解的目光却是坚定和执着,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的无比强大,震撼人心。最为特别的是一个身材高挑、面容姣好,穿着现代的一个漂亮姑娘,在经筒前,那么执着的,一遍又一遍的磕着等身长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如此规范、如此执着、又如此具有美感的礼佛形式,我知道这种可遇不可求的场景,肯定会出几张好照片,可我根本没有勇气举起相机,我认为这不礼貌的行为就是在亵渎这姑娘的虔诚,虽然影像我没有记录下来,可是她美丽的印象已经刻入了我的脑海。望着望着,不经意间想到了宗教这个词,或许,宗教最正面的意义就在于带给信徒内心安宁,让人的心灵有了寄托之处。虽然我并不信仰任何的宗教。但这时的我,心中的那份纯粹,那份宁静,顿时都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个圣教徒!我无法用语言表达那天的心情,就像我无法知晓藏区人们心中的祈望。此前我对藏区的了解,更多的只是来源于书本、歌曲和照片。这些表象的肤浅中,根本无法涉及一个民族信仰的精髓。带着那份敬仰和肃穆,我又踏上了继续旅行之路。

拉卜楞寺




















民谚有“跳进黄河洗不清”,也有某人发毒誓表明心迹,会说“除非黄河水变清”,看来在众人心目中,黄河的“黄”是亘古不变,久远恒定的。可偏偏有人说“天下黄河贵德清”,让我这生在长江边,看着这些年连长江水都在日益变黄的境况,会相信流经城市区域的黄河水还能有几许“清”?我相信青藏高原源头上无论是长江还是黄河的水都是清澈的,但现在日益恶化的环境,想靠一些所谓“人定胜天”的措施来调控,无疑是痴人说梦,回归自然,减少破坏,在生态脆弱的地区适当控制发展当是正道。
进入贵德,一路上河汊交错,苇塘湿地分布其中,明显异于高原牧区风光的丹霞地貌大量出现。一场大雨后,我站在贵德的黄河清公路大桥上,看到的却是因为降雨带来泥沙,使传说中青青的贵德黄河水变得异常浑浊不堪,难符其“天下黄河贵德清”的称号。因黄河由西向东贯穿全境,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贵德历史上就是黄河上游地区建制最早的县之一,是明朝初期青海地区河湟"三卫城"重镇之处所,由汉藏土回萨拉等民族混居,历史悠久,明代夯土城垣基本尚存,其他遗留古迹和现代打造的景点也很多。穿行于古城街陌、黄河岸边,的确是慢慢行游的好去处,登上古城最高处,放眼眺望,雪山丹霞、荒原沟壑、故城土郭,悠悠黄河似曾“清”,可以说是对这座“高原小江南”最直观的描述吧。

















贵德阿什贡国家地质公园

青海,在我的印象中,除了青海湖那块湛蓝的宝玉之外,我总认为就是黄黄的土地、茫茫的戈壁、皑皑的雪山,再就是那青青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现实的青海之行,却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在这里,我见到的这般赤红色山脉以及林立高耸的崖壁,与刻印在脑海里的想象形成反差极大的对比,给人以更深的印象,更独特的震憾。实事求是的说,贵德阿什贡国家地质公园面积不大,其实原来就是路边的一道峡谷,由于处在丹霞地貌最美的地段,当地就把它围了起来,完善了一些设施,建成了地质公园,比起张掖肃南丹霞景区来要小得多,也没有张掖的七彩丹霞艳丽漂亮。因为有了人为的打造,加入了一些水的元素进去,丹山侧畔,略显干枯的河床上,无数生命在延续,在努力的活着,它只为证明自己的顽强和坚韧,即使在这烈火炼就的丹土上,它也要成长出生命的一片绿洲来。一汪清水、一丛绿草,这一小小的点缀立刻就让这景色活了起来,有属于它独特的美丽。看来人为的改造以并非完全不好,而是恰如其分则可。
我认为观丹霞美景光线非常重要,雨后的丹霞颜色会特别鲜艳,在清晨或黄昏太阳斜射的时候,丹霞会折射出绚烂的光彩,这时候的丹霞应该才是最美的。南北垂直的两道赤红山脊,让我的镜头不是正对逆光就是顺光,不能淋漓尽致的表现这浓墨重彩的画卷,只能自己去细细的品味为什么是用“丹霞”这样浪漫又有诗意的词来形容这一特殊的地质现象了。

























拉脊山

翻越拉脊山、拜谒日月山,走过倒淌河,终于来到了青海湖边。那里有蓝天、有白云、有碧水,有中国夏天最美丽的风景线,畅想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位好姑娘…”,人文民俗与自然风光完美尽现。慢慢行游,路上的风光特别美,往往要比买门票的景区更精彩,沿途风景迷人,一路上美景的羁绊以不需要再让人匆匆忙忙的赶路,在我看来,青海湖南岸109国道是整条环湖公路景色最美一段。沿着环湖公路一路奔驰,近在咫尺的湖面和天连成一线,似乎成了一块可以触手可及的蔚蓝色的幕布,在这蓝天绿地、白云牛羊、沙海荒漠环绕的碧水中,青色、绿色、蓝色、黄色、红色各种颜色交织,仿佛是很有层次感的一幅色彩鲜明却很清雅的巨大的画幅展开在天地间,那种景象绝对和小桥流水的江南风情迥然不同,而是大气,是恢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和奔放,是生命绽放到极至的壮烈之美。走进这片天地,你才会真正感觉到天有多高,地有多广,山有多奇,阳光有多灿烂。这风景美得让人都不想拍照了,因为如何拍也拍不出它最真实的美来。在这里,草原和大海得以对接。草原的优美、海的浩瀚与湖的沉静交织在一起,成就了青海湖的博大之美。
































离开青海湖畔,向祁连山麓行进,门源的百里油菜花海已在向我召手,顺着盘山公路一路上下,高山、雪峰、湖泊、古城,还有那一路肆意盛开的高原野花相伴,好不惬意。我庆幸在这样的黄金时期、又选择了一条自认为正确的路来到了这里。一望无际的金黄和碧绿在岗什卡雪山的映衬下织出了一幅别有意味的画卷,那排山倒海般的宏大气势足以令人瞠目、令人倾倒,晴朗而蔚蓝的天空上漂浮着千变万化的朵朵白云,与大地上的黄色花海相称相映,那是怎样一幅令人欣喜若狂的画面啊!照片根本无法表述那种感觉和意境,唯有身处其中才能切身体会。油菜花张扬、肆意的黄色和青稞麦的绿色交织成大色块的简单构图,充满田园气息的村庄又点缀其中,成为了最自然、最精美的设计,成为了天地间最大气、最动人的风景线。

























返程经过尖扎,时间也非常宽裕,略转一转方向就来到了坎布拉,下车一看,在这么旺的旅游季节,还这么有名的风景点,怎么没有几个游客?大门前告示,禁止自驾车进入景区的,必须要换乘观光车。为所谓的“环保”,这在我们中国大部分的景区也不新鲜了,因为有垄断资源就会有多搞点钱的办法,游客只能无奈。来了就进去看看呗,买门票时让我暗暗地吃了一惊,真TMD贵,再仔细一看,风景区门票只占总费用的1/5,所谓景区交通费和游船费占了绝大部分,一起捆绑销售,美其名曰环线行游,不走回头路。进入景区,远眺山下李家峡大坝的景色,庞大的水泥坝体将玉带般延展于群岭之中的河谷拦腰截断,于千沟万壑中生生造出这一潭碧水出来,与李家峡一起形成碧水挟丹山、大坝锁黄河的壮美景观,一池黄河水被红艳的丹霞山轻轻托住,翡翠般莹润纯净,无论如何也不能想象出这是黄河浑浊咆哮的另一面,景色的确宏伟壮观。
行游中慢慢发现这其实所谓的景区就是一条连接尖扎与贵德的一条县、乡公路,有不少当地车辆行驶,只是在上山的路口加上一个栏杆,就成为了景区。如果是外地过境车辆,只能在早上7点前,晚上6点后通过,一条好好地公路就因为一个“利”字被人为阻断了,可以不顾安全的让外地车辆必须起早贪黑、在路况不熟的情况下去翻高山、走峡谷,轻者说是这样的做法“不厚道”,说重点有“图财害命”的可能以不为过;其次,按照常理,看了这里的好山好水给付一些合理的费用是正常的,就如同去别人家做客人,带上一些小礼物以表对主人的尊重一般,是礼尚往来。可你摆出一副手握“杀猪刀”,就做这“一锤子买卖”,根本不尊重游人选择的权利,那最终会是什么结果!其实实现旅游产业收入增涨的方法有很多,而当地有关部门却做了一个最差的选择,这可能才是景区毫无人气的根本原因吧。














“热贡”、 “热贡艺术”,这个词听说过,什么意思,不知道!无意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的就闯进一个艺术的世界里。感谢万能的网络,立即就初初地了解到了,“热贡”是指: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谷一带,而同仁地区在藏语中被称为“热贡” 而得名;“热贡艺术”则主要指流传于这一地区,包括藏式绘画(壁画、卷轴画即藏语称唐卡)、雕塑(泥雕、木雕)、堆绣(刺绣,剪堆)、建筑彩画、酥油花等多种造型艺术形式,作为我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早已名声在外。传统的热贡艺术主要在藏传佛教寺院内部创作、传承,并为藏传佛教服务。随着大量佛徒的还俗,热贡艺术开始流向民间,并在民间传播。数百年来,这里有大批艺人从事民间佛教绘塑艺术,其从艺人员之众、群体技艺之精,都为其它藏区所少见,故被誉为“藏族画师之乡”。慢慢行游于隆务寺、吾屯,到处可见制售和展览热贡艺术品的地方,其作品制作之精美、令人赞不绝口。由于制作复杂、颜料(原料)独特,因此每幅作品都价格不匪。有幸的是,在吾屯下寺,一个大喇嘛追上我,为我这个唯一买了门票的游客打开了数间紧锁的殿堂,还一路细细地为我讲解,为我开启了一个精神上的艺术世界。在我一再好言相告下,默许我拍了两张照片。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还是未能好好的了解这一独特的艺术,如果只是将“热贡艺术”定义为唐卡、刺绣,显然是不全面的,但遗憾的是,我现在只处于这样的层面,做不出更好的诠释,我只能用心的记录见到的一切。相信随着时间的沉淀,希望能够更加深刻理解“热贡艺术”这一伟大的艺术形式。





















最后编辑于2016-08-07 18:02:12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 4
前往
/4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