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402 四川论坛 >  吉利小金刚实战川滇-滇藏-川藏香格里拉大环线!!!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发表于 2008-10-8 22:26:37

吉利小金刚实战川滇-滇藏-川藏香格里拉大环线!!!

 

4个人,理论驾龄加起来不超过两年,实际驾龄不超过半年,在初生牛犊不怕虎,路有多远就走多远的精神指引下,开着一辆吉利小金刚,横跨川滇藏,9天时间,行程2450公里。

线路:成都-雅安-石棉-盐源-泸沽湖-丽江(束河,拉市海)-香格里拉-德钦-飞来寺-盐井-芒康-巴塘-理塘-雅江-新都桥-康定-成都

就像曾经的每一次出去走,总有意外,总有收获

路上的炮弹坑像路边的格桑花一样绽放,在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里推车,漆黑的公路上和漆黑牦牛群斗智斗勇,爆胎补胎再爆……

同时,一幅幅美景也动画般慢慢展开:









新手直播中,请勿插队,多谢了……
 
分享到:
20
发表于 2008-10-8 22:57:21

一些新奇,同时一种穿越时空的神秘和敬畏


包围着我,在盐源,所有路牌都充满象形文字的大街。

彝文“小路十九弯”





早饭后离开盐源,往泸沽湖进发,一路在峡谷中穿行,路况极好。


正值雨季,开闸放水。




快到泸沽湖,一直在我们后面的本地面包超车上来,问要不要带我们进泸沽湖,至少可以免两个人的票。

我们想只是路过泸沽湖一下,不进景区,没接茬。

不多久,一个关卡,还有一个穿着制服的纳西族阿哥,出现了。

还没有到景区,而且是在唯一通道上。过路费每人80块,景区看不看随你,军残证可以打折。

软磨硬泡N久,未遂。

终于进入泸沽湖。




 
发表于 2008-10-8 23:02:10
其实会先进入一个镇子,镇子上人多,铺多,没有路牌。

我们问当地人,“往丽江怎么走?”
答曰“直走!”

当我们信心满满的差不多直走了一个小时后,才发现走上泸沽湖大环线。
(提醒赶时间只想鸟瞰泸沽的朋友,在镇子中央岔路口往左拐,岔口上有棵大树)

泸沽湖四川一侧的村庄渡口





从丽江出发的泸沽湖两日游,先坐一天车,拉到泸沽湖山顶上鸟瞰下,然后就拉到民族村参观SHOPPING住宿卡拉OK烤全羊,第二天湖边再玩一下就一路购物慢慢拉回丽江。

我们走了环湖线路后,朋友感叹,原来参加过的旅行团连泸沽湖的1/5都看不到。




本地小孩居然在这样极寒的水中游泳~~OTL






P.S.拍湖泊记得去买块配套的偏振镜,不然拍出来就会只有白茫茫的一片反光。

 
发表于 2008-10-8 23:03:47
引用:
原帖由 深白色1 于 2008-10-08 22:44 发表在2
这些都是你拍的吗???
恩那,恩那新手发帖,多多指教~~~
 
发表于 2008-10-8 23:06:37
我们一边拍照,一边和当地人聊天:



了解到如下事实:
摩梭族是母系氏族社会,但不是男人抱孩子女人干活,而是家族里女长辈说了算;
这边(四川)没那边(云南)有钱;
这边(四川)的水好,鱼好,那边的已经不行了;



继续前行。

看到凭空路上架起一个牌子“云南泸沽湖欢迎您”,脚下突然开始震动起来。原来的柏油路突然就不见了,变成了红泥巴碎石路。我们就这样进入了云南境内。

云南泸沽湖的路不好,但名气很大,来玩的人也很多;
四川泸沽湖的路很好,名气相对小得多,来玩的人很少。

四川九寨沟其实也很远,但是旅游大巴从成都一天可以开到。但是从成都到泸沽湖一天怕是通宵赶路也够呛。丽江到泸沽湖虽然路不是特别好,但是还能走。雅安到盐源这一段路实在太烂了,除了越野车,怕就是我们这样的一些傻大胆敢闯了。

所以难怪一路在修高速。高速修通过后,西昌便可以成为四川的丽江,可以中转,也可以玩得住。

难怪云南过来的旅游团只能看到1/5的泸沽湖,因为剩的4/5一直在“施工中”。

“云南泸沽湖”烂路颠簸近两个小时,来到旅行团必来的鸟瞰观景台——看“鳄鱼吃蛋”。



翻过泸沽湖一圈的山,过宁蒗县后,一路翻山,一路碎石。

到达丽江,已是华灯初上。

住在古城派出所旁边,大台客栈,
50/间。

在熙熙攘攘的丽江古城里,我又迷路了……

头顶一轮明月微缺,提醒我——今天八月十五。



 
发表于 2008-10-8 23:08:30
今天图片发满了,明天继续~~~~
 
发表于 2008-10-8 23:31:29
引用:
原帖由 maddog2008 于 2008-10-08 23:02 发表在5
怎么没有了呢,下次过理塘打个招呼
理塘——高原之城啊!
我们路过理塘,就是因为不熟,饭都没吃一口就走了啊。
 
发表于 2008-10-9 15:58:30
既然已将到了丽江,

要做的只有:

关心阳光,

关心空气,

关心花草,

关心蔬菜,

关心睡眠。


客栈小院,

像一口,

盛满阳光的大鱼缸,

我们到这里,

就变成了鱼。


?

一个世纪有多长?

你可以问她们。

91岁(左),95岁(右)




丽江,

已经不再是过去的丽江,

迪吧,嗨吧震耳欲聋,夺人魂魄,

声色感官代替了细品慢嚼。

我已找不见,

双眼清澈而清瘦的背包少年。

……

还好,

剩下一个地方叫束河。



?

[ 本帖最后由 老万2008 于 2008-10-09 16:08:5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9 16:14:00

束河古镇离丽江古城10分钟车程,公交,面包,出租都很方便。

据说束河要收门票了,我们从停车场旁边的一个小门进去,没花钱。

进门一段很新很商业,再往里面走就比较舒服了。



香颂幽幽的从石板小桥间飘出来,被阳光一晒,咖啡香弥散开来,让人心中不由得一缓。



里面酒吧咖啡馆都各有特色,而且住宿和周边景点的旅游都老板都可以搞定,有的甚至还可以提供烤乳猪。

束河一直往里走,可以看到束河本来的样子——清澈见底的小河,旁边一排小农舍。



从束河出来,沿着214国道,出丽江城大概20分钟车程,到拉市乡。会看到路上很大的招牌“拉市海由此去->”

经过一段向日葵园和苹果园,就到了拉市海——拉市乡的一个草海子。有个售票亭子,门票30块。

门口有很多马帮的人要你骑马,进去到海子边骑一圈——120块——这还是最基本的项目。我们去的时候,一群广东人正在门口上马,闹闹哄哄的。我们目光呆滞,目不斜视,就这样进了大门——估计看门的注意力都在广东人身上,也没人来阻拦——我们就这样就进去了。



其实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草海,周围一圈都是村庄——不收费的入口不计其数。


这里要注意的就是泥淖和突然的大雨——我们亲眼几对人乘坐小船(100/人),在海子中间被突然而至的大雨淋成落汤鸡,逃无可逃。

在丽江我们修了车(底盘排气管一块档片给撞弯了,启动就轰轰响)加满了油,停留了三天。

真正的旅程现在才刚刚开始。

 
发表于 2008-10-10 00:09:04
引用:
原帖由 zadai 于 2008-10-09 16:29 发表在19
楼主的照片太美了,呵呵。楼主有专业水平
偶出去玩照的照片多数色彩偏淡。。。。哎,看来什么都要学习,从车技勇气到摄影,呵呵

加油!不放弃就不会永远当菜鸟。
 
发表于 2008-10-10 00:11:31
引用:
原帖由 wush162 于 2008-10-09 17:56 发表在22
老万,你的照片整得好哦,介绍哈呢。啥相机?

NIKON D80
适马10-20广角+偏振 主要拍大风景
NIKON 18-200 主要用于风景快拍
腾龙 17-70/F2.8 主要用于拍人像
 
发表于 2008-10-10 00:58:40

要得

 
发表于 2008-10-10 01:00:18
丽江舒适的天气和无处不在清澈纯净的风,闲散的生活节奏,引诱着无数人在此停下脚步。

还值得一提的是,丽江市里面有一条街,整条街奇香扑鼻,特色吃带皮黑山羊的,隆重推荐,38块一斤,4个人,点上两斤,涮到放了当地特有的一些香料的汤锅里,香菜辣椒作料碗里蘸一下~~~mymamiya~~~~~~~写得我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对了,位置是沿着长水路,在香格里拉大道和民主路之间的一条小路上。

自驾车的请注意,丽江城区的右转道只能右转不能直行——我在去找羊肉的路上就被交警给逮了,而且被罚了款。

车在外地,真是不能放松警惕啊~~~~~~~



人努力摆脱一种诱惑,只因为有更大的诱惑。

对我们而言,雪山的诱惑更大,于是在挥霍三天时间之后我们又出发了。





出丽江,沿着308省道一直走,会经过拉市乡。路边有卖水果路边摊,其中就有一直听说但没尝过的“丽江雪桃”卖。

上高原,空气稀薄而且干燥,紫外线强烈,不经常上的同志容易高原反应,多吃水果补充维生素是抵抗高原反应的最佳良药。如果要进入偏远地区,水果非常不好买,而且死贵,所以在最后的补给一定要多要狠。我们在小贩那里足足买了60块的水果——实践证明,是很英明的,尤其是进入藏区过后,水果真的是弥足珍贵。

丽江雪桃,咬一口,汁多肥美,红核白肉,皮薄肉紧,甘甜中带一点自然的果酸,乃是抵抗高反、居家旅行、之必备良药啊~~

一路路况极好。翻过一个山头,会有一个观景台,远眺玉龙雪山,玉龙雪只剩下尖尖上可怜的一点了。全球真的变暖了。




现在汽车每天都在增多,不知道我们的后代还能不能看到玉龙雪山的积雪?

我办了一张公交卡,有时间就尽量坐公交,又环保又省钱。




下山过后,上214国道,往虎跳峡方向进发。

我们一致认为所谓虎跳峡风景就是看一条河,中间一块石头。

于是直接杀往香格里拉。
丽江到香格里拉(以前的中甸)路好,风景好。




一路过去,路上一片片红色草,很多人合影照相,稻城也是因为有一大片这样的草出名。其实那是“狼毒草”,长得特别快,牛羊吃了会中毒,我不喜欢这种草。

香格里拉市到了,我们直接跳过,沿着214国道,往梅里雪山进发。

其中值得一提的路上有一个纳帕海国家湿地公园,在路边上就能看到。




那个一个个的架子(大概有一间平房那么高),是当地居民打的牧草,放在架子上晒干,以备冬天牛羊口粮之需。



 
发表于 2008-10-10 01:01:37
此后一路开始翻山爬坡。过了奔子栏,会路过金沙江U形大拐弯,但是正在施工的观景台阻挡了视线。但即便没有大拐弯,这里的风景都实有够大气。




不知道这里花那么大力气修了观景台后会不会收费?


我们追赶着太阳,翻过白马雪山。






我们摸黑到了德钦县,看看地图,离梅里雪山观景台飞来寺只有10公里,决定今晚杀到飞来寺再休息。

刚出县城,一路的塌方,挖掘机在前面挖,我们在灰尘和灯光中等着排队放行。在巨石和泥土中刨开的“小路”中穿行,路仿佛没有了尽头。在我们心里即将崩溃之前,终于看到了远处的招牌和灯光。

我们赶忙下去问有不有房间住宿,但立刻被告知已经住满。失望之余,打听到继续往前走,还有住宿。果然,拐过两个弯,连续出现几家宾馆。但要么贵得离谱,要么已经没空房了。一位好心的帅哥老板帮我们打电话问了下面的兄弟宾馆,得知还有房,还可以打折,我们千恩万谢后继续往前走,突然眼前一片光辉——一堆宾馆,酒吧,咖啡馆,商店出现在眼前——而且隐隐的可以看见对面的雪山。

老板给我们两间房,其中一间还是观景房——早上可以躺在床上看到雪山。

一个烟灰缸,一盒火柴做脚架,拍下了星空下了卡瓦格博。
(如果你能看到山峰旁边的星星的话,说明你的眼力很好。)



?
[ 本帖最后由 老万2008 于 2008-10-10 01:02:38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10 23:02:57
千辛万苦来到梅里脚下,怎能不早起看下日出?
9月底梅里的日出时间是在早上6:30左右,身体上虽然疲惫不堪,小小内心斗争一下,我还是把闹钟调到了5:10。


凌晨的黑暗中,手机的闹钟响起,伸手去摸。一会的功夫,膀子都已经冻麻了。我把牛仔裤穿到冲锋裤里面,上身衣服能穿上的全部穿上,外面再套上羽绒服,带上手套,帽子。停当过后,颇觉得有点气喘,毕竟是四千多米啊。



带上头灯下楼,店门都还没开。不忍心叫醒老板,轻轻而用力的拨开大门,看到外面月光晦暗,山峰隐隐可见。



人影从各个门中陆续的出来,大家都静悄悄的,像是一场安排好的神秘聚会。



山峰还没呈现,人越来越多,各种脚架占据了不来就不宽敞的位置。我往前走了一段,其实风景都一样,何必挤在一处。



提醒注意的是,在四千多米的地方,在太阳出来之前,要想坚持比较久时间的话,一定得穿羽绒衣,最好是有风帽的那种。

天慢慢亮了。





眼看着远方已经日出,但是这里的云雾把山峰掩盖得严严实实,一些人估计是太冷就回去了,有一队人,看着厚厚的云层,领队一声招呼,就坐上大巴车回德钦了。



这时候,一个金色的“云洞”出现了!




那就是卡瓦格博!!!

卡瓦格博的金身岂是每一个匆匆路过的过客可以窥见的?能看到这个,我已经很满足了。



一阵祥风吹来,神山终于缓缓地揭开神秘的面纱。









神秘而缓慢的……



露出了真面目……但这还不是卡瓦格博……




期待已久的……卡瓦格博主峰……




云开雾散……果然是卡瓦格博,与生俱来的王者,霸气!!!





今天上图名额用完了,明天继续……
 
发表于 2008-10-12 07:27:42
引用:
原帖由 熊猫儿 于 2008-10-11 19:32 发表在42
……
另:楼主历时9天走那么多地方 全程才2000多公里啊? 我一直以为走那么多地…

自驾就是像你所说:看到哪里风景巴适,想停就停,不像旅游大巴一样,一直要杀拢某个景区才歇,所以走起来比较费时间,因此也才有这么多PP。
连续赶路是很辛苦的,一路住宿条件又不好,到了丽江,我们住了三天,晒晒太阳,寻访美食,修养生息;过惯了城里面的快节奏,既然已经出来了,只要时间允许,慢本身也是种享受。
 
发表于 2008-10-12 08:25:57
给个小全景



最优雅,最美,也最神秘的神女峰。




据说神女峰是很有灵性的,只要能够见到一眼,就会大吉大利,时来运转。

每个看到这幅图的都能沾上福气哈!




月亮每天艰难的爬上来,又华丽的落下。






[ 本帖最后由 老万2008 于 2008-10-12 08:26:44 编辑 ]
 
发表于 2008-10-12 08:27:35
这里正在修一个豪华的梅里观景台,旁边拉着巨大的横幅——振兴德钦经济——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收费。

从山下村子过去,可以进到梅里冰川脚下的雨崩村。往返得两天的时间,68块的门票,比较省的方案是:租马翻山,到了山梁背包走下去,第二天再租马翻山回来。问了昨天回来的人,山路上泥泞得不行,传说中的“神瀑”就是一个瀑布一个潭周围插满旗子,到了雨崩住下,第二天到冰川上踩一下,然后再原路返回。整两天时间,费用600左右。



按照计划,我们今天要赶到芒康——因为这一路过去,穿越滇藏边界,地图上根本就没有其他比较大的落脚点。



刚出发,拐过一个小弯,明永冰川完整的呈现出来。







5分钟之后,一大片云飘过来,瞬间盖住了整个雪山。

如果白天路过梅里,一片白茫茫,如果不知道的话,根本就不会发现这里会藏有如此瑰丽的景象。



一路向前,我们的噩梦开始了。

214国道,像情人节的名字,让我印象深刻确实她的路况。

需要提醒的是,这条路以下几种人最好不要开:

方向不稳者。路上全是浮沙,一辆越野车开过,足足可以扬起两公里长的灰尘,遮天蔽日,半分钟内完全看不到路。而路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是从山上滚落的巨大岩石。你可以等待灰尘散去,但不幸的是,这里越野车和牦牛一样出现频繁。你也可以在越野车冲过来之前,看清下一个弯道的距离,然后把稳方向盘,慢慢的开过去。

因为灰沙太大,后座乘客主动自发采取的防尘措施



单边桥不过关者。不管人类是否修了路,山泉总是要流淌,留下松软塌陷的路基和不知深浅的积水坑,以及一个个明显超出底盘离地间隙的大洞。这时候,驾校学的压单边桥就发挥神效了,否则轮胎深陷,底盘撞断。而且这里稀泥巴和松软细碎石材质的单边桥比比皆是,一边压一边垮,这时候方向盘要灵活,并且速度还不能慢,否则就容易被卡住。所以车子里备上一个折叠工兵铲是很有用的。

有了他们,好路就有了希望。



情绪急躁者。这里的山就像太平苏打一样酥松,垮塌就像河里泛浪花一样自然。挖掘机开路要等;看到前面坡上烟尘滚滚,如果声音是比较大的,也要停下来等——在高处滚落的大石头面前车子就像一次性饭盒;遇到路卡检查也要等,会要你把车上所有人的证件都拿去登记,人其实很好;复杂的路况让你应接不暇,而且不是几公里,而是在烈日曝晒下的将近两百公里。

烟尘滚滚,整匹山都在滑坡,我们刚刚从那个地方绕下来又通过了一次考验!!



沿途五彩的山石,让人如处幻境。



 
发表于 2008-10-12 08:28:14
在过了云南境内最后一个乡佛山(名字和广东的一样)之后,得知这条烂路一直要到西藏境内的一个乡盐井才完,还有50公里。



因为油不多了,但是看到佛山乡一圈土墙围成的微型石化加油站后,我们忍了。但是我们又错了——如果你在德钦没有加油的话,在这里一定要加油,因为从这里一直到四川的巴塘都没有比较正规的加油站。



刚出镇子不远,轮胎实在不堪忍受,右后轮爆了。



换好备胎后发现,因为灰太大,只是在路边一会,人和行李全部都变成土黄色了。



路上看到一辆路虎停在路边,粤B牌照,后轮被卸下,车上没有人,估计连备胎也爆了找人去了。



不知道又开了多久,看到一块牌子,“西藏人民欢迎您”,脚下的路突然一下变得很好——沥青柏油路——我们感动得都快哭了。



这条路开了不久,就到了传说中的盐井乡。这里的怒江(有待考证)大拐弯也很漂亮。




在赞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感慨生命的顽强和生存的不易……


到了盐井,我们听说了一个可怕的事实:前方修路,早上8点到晚上8点施工,要晚上10点才能放行,第二天早上8点又开始封路。



我们商量了一下,就在盐井休息住宿,凌晨3点出发。这边路烂,修车铺子也多。找修车铺补胎,师傅说破口太大,而且在要紧的地方,只有在车胎里加个内胎,弄好60块。我们在镇上唯一的私人加油站加了油,汽油只有90#,而且7.17元一升。没办法只好加一点,想着对付到大一点的地方再说。从一个很临时的路上进入镇子,看到一家邛崃餐馆,就立马杀了进去。餐馆楼上就有住宿,但是是本地的藏民开的,要住宿得先打电话把老板从家里叫出来。两间共80块。



找到镇子上唯一的洗车的,就是家门口一条小河抽上来,在院坝里面洗,15块钱,洗了大概一个钟头才洗干净,洗出来的红泥巴可以栽小半亩番茄了。我们洗完的时候,看到了那辆路虎,轮子齐了,也过来洗车。



在我们住宿的背后是一大片玉米地,一个藏族小学,牌子上写着:西藏芒康县纳西乡中心小学。


虽然条件简陋,但是可以热水淋浴,实在是太好了。今天已经累得不行了,明天还要一早赶夜路,所以8点就上床睡了,几乎上初中以来就没这么早睡过。



闹钟定到了凌晨3:00。

夜里,我仿佛又回到了无尽的烂路上。



 
发表于 2008-10-12 17:35:03
引用:
原帖由 熊猫儿 于 2008-10-12 14:15 发表在51
? 全程往返就2000多公里啊
2450KM。
不过从后来保养情况来看,费车程度相当于普通路况5000公里。
 
123 / 3 页下一页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