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117 唐新能源论坛 >  转帖电动车发展史,化学电瓶真的是新能源和未来方向吗?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精华标准
发表于 2017-3-27 12:01:50
问答帖
转帖电动车发展史,化学电瓶真的是新能源和未来方向吗?

 

转帖个关于电动车发展史的***(原网址: http://www.chooseauto.com.cn/zhuanlan/yehong/142430.shtml),大家独立思考一下化学电瓶真的是新能源和未来方向吗?

电动车的坎坷发展史
2012-2-9 16:19:00叶宏
关键词:电动车,新能源汽车
现在新能源汽车是一个热点,新能源中的电动车又是首先上市的,不过回顾汽车发展史,把电动车归类为新能源汽车确实有些牵强。1886年,卡尔?奔驰发明了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不过电动车却比内燃机动力汽车有更长的历史。电动车的历史可追溯到1834年,那一年Thomas Davenport制造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它由一组不可充电的干电池驱动,只能行驶一小段距离。第一辆以可充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车于1881年在法国巴黎出现,它是法国工程师Gustave Trouve装配的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
和19世纪末的内燃动力汽车相比,电动车除了车速略低,在其他方面的优点很多,比如启动方便,而且电动机工作时没有噪音、发动机的震动和难闻的汽油味。而且,直流电动机低转速时大扭矩输出特性使它用作汽车动力时不需要复杂的传动系统且操作简便,因而电动车成为了机动交通工具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这是电动车的黄金时期,法国和英国都出现了电动车制造公司,1899年4月29日,比利时人Camille Jenatzy驾驶着一辆名为La Jamais Contente炮弹外形电动车以105.88 公里/小时的速度刷新了由汽油动力发动机保持的世界汽车最高车速的速度记录,这是汽车速度第一次突破100公里/小时大关,La Jamais Contente电动车保持着这个汽车速度记录进入到了20世纪。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在汽车的普及上比欧洲稍晚,但他们有自己的优势,美国在电力技术发展和普及上领先于欧洲。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的美国著名的科学家Thomas Edison是电动车的坚定支持者,1911年《纽约时报》曾经这样评论电动车:“它经济,不排放废气,是理想的交通工具。”舆论和名人得效应对于电动车在美国的推广与普及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像Anthony Electric、Baker、Detroit Electric、Columbia和Riker这样的电动车制造公司应运而生。当时的美国不仅拥有数量众多的电动轿车和电动卡车, Bailey Electric公司在1907年甚至开发了最早的电动跑车。1897年纽约出现了第一辆电动出租车。与此同时,和电动车一起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也应运而生,Hartford Electric Light公司为电动车提供可以更换的电池。Detroit Electric公司不仅制造电动车,还建立了电池充电站方便用户,现代电动车需要的那些配套设施在90多年前就已经建立过了。
不过,电动车的黄金时代并没有持续太久, 20世纪20年代后,内燃机技术达到了一个新水平,装备内燃机的汽车速度更快,加一次油可持续巡航里程是电动车的3倍左右,且使用成本低。相比之下,电动车的发展进入到了瓶颈时期,在降低制造成本和改善使用便利性方面没有明显的进步…… 这种背景下,电动车很快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1940年左右电动车基本上就从欧美汽车市场中消失了。
1973年爆发的中东石油危机令全世界陷入石油短缺的境地中,人们又开始关注其它动力的汽车,电动车再一次进入到了人们的视线中。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厂家生产了一系列电动车,比如Chrysler TEVan和丰田RAV 4 EV,名气最大的是1996年通用汽车公司投产的EV1电动轿车,不过,它们最终都是昙花一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屡次出现机会, 但是直到21世纪初期电动车没有再现19世纪末期至20年代初期的辉煌。根源在于它不仅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充电麻烦、保养成本高以及电池能量密度低造成的续航里程短和充电便利性差是个严重的问题,这些弱点严重阻碍了电动车的普及。

 
分享到:
20
发表于 2017-3-27 12:40:55

云浮车友9747988 2017/03/27 12:34:15 发表在 地板

近代,锂电池作为 汽车的储能电池是最近10年兴起的事情以前的几波电动车,其电池类型,其电控内的半导体技术,电机的磁极材料(那时还不兴稀土磁极)……与今天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锂电池并未在实质上解决化学充电电瓶能量密度过低、充电时间过长、充放电循环衰减和低温衰减严重、成本过高等致命缺陷,因此在技术、经济方面没有前途。
 
发表于 2017-3-27 12:54:24

云浮车友9747988 2017/03/27 12:44:19 发表在 6楼

近20代的 半导体科技 日新月异,大功率耐高压的 半导体开关管子(IGBT)获得实用化,便宜化……使用 半导体开关,切换电机内的不同线圈轮流通断~换向,获得了可控的旋转磁场!(智能变频)使得电池的直流电,很容易地用于驱动电机!且没有 接触磨损!长寿化!电机可以实现紧凑化,轻量化,并兼顾高效!

电机技术和电力拖动技术、电传动技术从来都不是问题,电动汽车的主要问题是电能的流动存储和快速补充的问题。汽车这种交通工具存在的意义在于流动性、灵活性、便利性、经济性,否则早就被飞机和轨道交通取代了。而化学充电电瓶的一系列缺陷对于汽车这种交通工具而言恰好都是致命缺陷,所以无论在技术还是经济方面都没有任何前途。
 
发表于 2017-3-27 12:58:47

西门吹丰 2017/03/27 12:16:29 发表在 沙发

电池车已经被内燃机车淘汰过3次,再淘汰一次不嫌多

但可悲的是一帮不会独立思考、人云亦云的粉天天嚷嚷电瓶车是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和趋势。
 
发表于 2017-3-27 13:13:01

云浮车友9747988 2017/03/27 12:56:19 发表在 10楼

随便你折腾……小螳螂?挡车?

未来会告诉你谁才是小螳螂的。
 
发表于 2017-3-27 13:32:40

西门吹丰 2017/03/27 13:03:21 发表在 13楼

对需要借助外力的东西,有好几个成语,狐假虎威,狗仗人势,为虎作伥,混动车就是电池车假内燃机之威才有一席之地,发明一个新成语,电怂油挺

“电怂油挺”,不错
 
发表于 2017-3-27 13:46:07

弥勒佛01 2017/03/27 13:02:48 发表在 12楼

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70年代的电池、电控是什么水平?那个时候的电动车生产成本、维护成本、充一次点的行驶里程、电池和电动机输出功率是多少?现在21世纪电池、电控、充一次点的行驶里程是多少?以前能和现在比吗?20年的电池、电控水平能和现在比吗?电池、电控现在还在快速发展,20年后,电池、电控水平肯定会比现在要先进得多。反观内燃机的发展,现在并不比20年前的水平高多少。

首先电控水平不是电动车的主要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电动汽车的主要问题是化学充电电瓶,历史上的铅酸电瓶能量密度约为40wh/kg,而现在最先进的锂电池能量密度约为220wh/kg,纵向比虽然提高了5倍多,但与燃油的能量密度相比仍不足其零头,所以没有实质性突破。
 
发表于 2017-3-27 15:03:23

luoxiarong 2017/03/27 14:59:41 发表在 21楼

未来肯定是燃料电池的天下,像氘那种,或者是核电池那样,不过是时间漫长,电池先过渡一下,国家不发展氢燃料电池应该是中国企业没有掌握太多氢燃料电池的核心技术,不想在技术上被人家掌控!

化学充电电池肯定是不行的,这个已经被历史反复证明了。
 
发表于 2017-3-27 15:12:41

天津车友0800736 2017/03/27 15:03:58 发表在 23楼

相对于电力,我更接受天然气称作新能源。

或者生物燃料。
 
发表于 2017-3-27 15:45:56

天津车友0800736 2017/03/27 15:17:24 发表在 25楼

天然气是目前最现实的新能源,推广相对容易,改造简单。对于环境更能起到保护作用。

同意,天然气是目前最现实、最实际的新能源。
 
发表于 2017-3-27 17:42:02
谈到实际的问题就没多少人参加了。

 
发表于 2017-3-27 20:53:31

Tomcyqczj 2017/03/27 18:53:21 发表在 30楼

该楼已被删除!
欢迎光临本帖,你能预见日本的产业,赶快去竞选日本产业大臣,也肯定比在论坛BB有意义。

 
发表于 2017-3-27 22:10:34

luoxiarong 2017/03/27 22:00:49 发表在 32楼

我更倾向化学电池,毕竟相对于充电电池,化学电池的转化率更高!至于你说的不行,只是目前在这方面的科学研究没有太多进步,现在不行,不代表将来不行!

你可能误解了,我说化学充电电瓶就是目前这种充电电瓶,你说的化学电池是指燃料电池吗?

 
发表于 2017-3-28 06:17:09

luoxiarong 2017/03/27 23:42:32 发表在 34楼

也是,现在的充电电池才是化学电池,燃料电池应该是算是物理电子方面的变化,是真正的电池,而电瓶只能算是蓄电池!

当然严格地说燃料电池也是化学反应。

 
发表于 2017-3-28 06:22:42

pede0808 2017/03/28 03:46:32 发表在 35楼

该楼已被删除!
你的联想很丰富,不过技术和打仗不一样的,一个基础技术原理就有严重缺陷的东西决不可能有主席的作为。

 
发表于 2017-3-28 06:25:01

pede0808 2017/03/28 03:54:07 发表在 36楼

可控核聚变小型化后,在座的都是渣,还要什么车?都是UFO

可控聚变大型的都实现不了还小型化?你太超前了。

 
发表于 2017-3-28 09:05:49

风行云涧 2017/03/28 07:19:38 发表在 40楼

目前电动车纯粹又胡闹一次罢了

这次未必是胡闹,而是利益集团侵害纳税人利益的敛财道具。
 

 
发表于 2017-3-28 16:44:26

唐正he 2017/03/28 11:05:55 发表在 44楼

其实电动车应该扮演的角色,看现在农村的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之间的角色,就很清楚了。低速电动车,或者低端电动车之类的代步用车才是出路。国家补贴强行吹起来的电动车高端化和高性能化的泡沫,迟早要破灭。剩下的只会是低端纯电或者节能型,还有就是高性能的豪车。

有道理。
 
发表于 2017-3-28 21:16:14

peidge 2017/03/28 19:51:53 发表在 46楼

你这是要黑特斯拉和松下?

我谁也不黑,只就事论事。

 
发表于 2017-3-29 09:18:00

万有 2017/03/28 21:55:40 发表在 48楼

现在的电动汽车和百年前的电动汽车化学电池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 电动汽车要发展,我多年以内一直认为能量密度排第一位,价格第二其它才是安全和寿命(因为价格安全和寿命都可以不断克服的),比如那些吹嘘磷酸铁锂安全的,汽油那么危险为什么用?。所以我多年就一直看好三元电池。百年前电动汽车用的是铅酸电池恰恰最大的缺陷就是能量密度,所以注定失败(当然就包括当时电动汽车),因为能量密度40左右,关键是其技术没有多大发展空间。就算是发展100年了也没有多大进步,所以注定不能和燃油车一比。 过后发展出镍氢电池,但是能量密度仍然很低,也就70左右。注定和铅酸电池一个下场。现在的磷酸铁锂几年前我就不看好,因为它也是同样...

历史上的铅酸电瓶能量密度约为40wh/kg,而现在最先进的锂电池能量密度约为220wh/kg,由于铅酸电瓶能量密度极低,纵向比虽然提高了5倍多,但仍不足燃油能量密度的零头,所以没有实质性突破,更谈不上脱胎换骨。即使提升到400wh/kg(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仍然只有燃油能量密度的几十分之一。
 
发表于 2017-3-29 16:55:50

万有 2017/03/29 15:01:23 发表在 60楼

tsl的续航一般超过300公里,城里用当然没有问题,其实一般的长途如500公里内也没有问题的,因为高速路上以后都有快速充电站(现在部分高速路已经有了)。而且现在特斯拉已经支持中国充电标准了(老款已经出国电充电桩转接头了,新款特斯拉M3应该直接支持了)所以一般长途也没有问题,超过500公里坐高铁飞机更好嘛

快速充电站?快速充电多少次电瓶就完蛋了,厂家是不会告诉你的。
 
12 / 2 页下一页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