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2023款宝马X1提车两周感受:选车过程+驾驶感受+油耗+NVH+其他
1 221 发布于 辽宁 2024-01-03 19:19:56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SUV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2023年12月中旬提车,到现在两周左右,目前行驶300公里。购买的车型是xDrive25Li M运动套装。以下是我用车两周的感受,优点多于缺点,都在接受范围内,所以我选择了X1。主观感受偏多一点,也表达了一点个人的观点,希望与车友友好分享交流。文字可能有点长,写了一天。分段发布嫌麻烦,直接发全文了。

(感谢大家对本贴的支持,很多车友留言或私信评价本文态度客观,逻辑清晰,内容详尽,就有车友建议可以精简一下会更好。说得有理。毕竟现在是短视频时代,喜欢阅读文字的人少了,何况本文7千多字。所以,今天补写一个“摘要版”置于文末,不到600字,喜欢快餐只想听结论的车友可以直达查看。另:后续会发1000公里感受。2024/01/14)

(在回复车友的留言过程中,有感而发,根据留言和回复衍生一文:《以宝马X1为例,谈谈刻板印象与动机怀疑论》,感兴趣的车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查看。



本文目录:


A.选车过程
B.外观
C.座椅与空间
D.方向盘
E.动力与行驶质感
F.油耗
G.NVH
H.轮胎
I.刹车踏板
J.数字钥匙plus
K.车机系统
L.中控台及物理按键
M.车外后视镜与自动折叠
N.伴你回家
O.天幕、尾喉与备胎
P.myBMW app
Q.本文600字摘要版


A. 选车过程


决定换车的时候,纠结于买纯电,PHEV,还是纯油车。走了一圈特斯的拉,比亚的迪,也看了本田呲RV的PHEV版,个人比较看中丰田的耐用性,但是我媳妇不喜欢丰田,在本田店里也连连摇头,然后看了宝的马爱3,爱X3。回来后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月冷静冷静的冷静期。

我的用车环境:家用+里程少+没有车库+地域沈阳。然后拉了一个excel,详细计算了一下当年和接下来每年的各项用车成本,发现纯电没有省多少。纯电就是省个油钱(买纯电还得租个车库),虽然省了购置税,但是保险、维修、后期电池成本都比油车高。PHEV从人性的角度来说一定喜欢用纯电模式开,那么PHEV的较小电池频繁充放电损耗可能会更快。虽然各家有各种保修和整包政策,但毕竟是未来的事,我这人最不相信未来,加上扯不清的个人的用车环境和习惯因素等问题,存在很多不确定。不租车库,就要以出去找充电桩、排队,牺牲时间和精力为代价,人性的弱点越省越想省,说不定我还要半夜跟网约车去争峰谷充电,最后弄得个疲惫烦躁。再有我用车里程少,每天平均20公里,不如现在当即立断,不买电车了。决定还是买纯油车。(沈阳近期零下20几度,纯电车还是不适合雪霜冰冻天气,邻居有一台特斯的拉毛豆Y,感叹里程缩水到*,今早赶上一起出门,还借我的铲子敲了一会儿门把手。)

纯油车媳妇否掉丰田,在本田店里已经把本田摇头否掉,倾向于宝马,可能她同事开宝马的多,有主观倾向性。看了宝马的3系,X1。否掉奔驰的1.3特、1.5特,不喜欢GLB,奥迪的内饰我不喜欢,也否定掉。凯迪拉克和林肯同等条件下,比宝马整备质量重油耗高一点,加上我媳妇都不知道这两个牌子,也否掉了。最后剩下三款车,都是四驱的:宝的马的 325Li xDrive,X1 xDrive25和沃啊沃的x呲60智逸豪华版。因为家用,倾向于SUV,否掉3系。

说心里话,X1 xDrive25和沃啊沃x呲60智逸两款车选择的时候也挺纠结。两款车都是横置前驱平台四驱,x呲60的爱信8AT稳定性好于X1的7挡双离合,配置互有胜负,X1的配置更符合我一点。虽然x呲60定位比X1高,但是价格相近,两款车相差就2w出头,但是x呲60全系标配L2,所以可以说价格几乎不差。但是我对L2不感冒,总感觉那东西有点影响我开车,有这功能不能不用,用了又不能完全依赖,开车的时候不但没轻松,反而更累了。x呲60外观视觉上比X1大一圈,更大气一些,但是内部空间没有X1充裕。x呲60比X1重。加上2w+的价格差和媳妇的宝马倾向性,最后选择了X1。

但话说回来,x呲60的整体行驶质感,滤震性,明显要好于X1,发动机明显比X1安静,自动启停时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的声音和震动。试驾的时候,唯一感觉不爽的就是x呲60的自动启停逻辑有点混乱,又无法关闭。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抛开我媳妇的因素,我可能会选择x呲60。

X1 xDrive25有两款,一款是设计套装,一款是运动套装,喜欢设计套装的外观和棕色座椅但不喜欢那条什么桉木条,喜欢运动套装的S挡和换挡拨片但不喜欢黑色翻毛皮一体运动座椅,两者不可兼得,最后选择了运动套装,也接受了开始不喜欢的黑色一体运动座椅。现在用车两周,加上天冷,这个一体翻毛皮的座椅还挺不错,因为翻毛皮坐上去不拔凉屁股,虽然我现在也买了坐垫。没有搞明白X1配置逻辑,比如说,xDrive25不用纠结哈曼卡顿了,两个配置都标配哈曼卡顿,但是运动套装多了S挡和换挡拨片,价格却相同。现在不太了解设计套装的L挡和运动套装的S挡用起来区别是什么,比较遗憾的是试驾的时候没注意到这个L挡,也没有用L跑一下,后来发现运动套装有S挡,果断运动套装。

B. 外观


外观这事见仁见智,不多作评论。

只说一点,就是关于X1的门把手。看到有些人吐槽X1的门把手是微面的把手。其实,我认为这是一种很情绪化的东西,如果是认真思考后的结果,那么就是为了喷而喷,为了黑而黑,是立场情绪,而不是价值理性。往深一点说,这可能是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等级制度下的社会群体情绪的集中反映。微面用了这种把手,宝马就不能用,宝马用力就是low。如果说,上一代样式的把手用习惯了,这代的把手用起来不习惯不喜欢,我可以认同,这是用户习惯问题;如果说这代把手太难看了,我也认同,这是审美问题。但是,如果说这就是微面的把手,我就不认同,这是立场情绪问题。微面是一辆车,宝马也是一辆车,微面和宝马都是提供并实现了某种功用,两辆车是平等的,不存在谁高谁低。

说到这,又想多说一句。现在很多车型都配备了隐藏式把手,很多评论也都说,隐藏式把手降低风阻,节省能耗(油耗)。这个我不懂,也没法做实验,我只是主观的认为,一辆非以极限速度性能为指向的家用乘用车,这个隐藏门把手能降低多少风阻,节省多少能耗。我就小人之心地认为,这是标新立异之作。而无论从开门的便利性,还是北方冬季车体容易结冰的现实情况来说,都没有多少必要。如果这是一种电子化、审美迭代的趋势,那么还可以理解一些。这也可能说明了,传统车企如宝马也开始搞隐藏式把手了。只是最先推出的X1被吐槽了。而新5系、7系也采用了这种把手,当然,从现审美来看,5系、7系可能更容易让多数人接受。也可以理解为,X1与5系、7系市场定位不同,而人为地差异化设计。只是,传统车企还有保守主义的传承精髓,虽然隐藏了,但还是保留机械式,没有做成隐藏电子弹出式。

C. 座椅与空间


前排座椅长度(坐深)50厘米,尺寸充足。座椅包裹感不错,虽然我不喜欢一体运动座椅,但是xDrive25左右包裹可调,我现在是调到最宽,比较舒适。我身高172厘米,座椅调到最低,方向盘调到最高挡位置比较合适,观看仪表盘不挡视线。头部空间非常充裕,不喜欢低坐姿的,可以有很多空间把座椅调高,不用担心头部空间。身高180以上的,要亲自试试,全液晶仪表出现后,很多车有方向盘遮挡仪表盘的问题。座椅人体工学设计合理,我67公斤,座椅靠背舒适,肩部和头部都比较舒适。只是这个翻毛皮座椅,又是一体的,担心以后脏了不好洗,我买了头枕放上去,但是放了头枕脖子后脑勺被顶着,不舒服,有点颈部窒息的感觉,可能头枕有点儿厚了。


这张是早上拍的,前风挡上有冰霜。

后排座椅坐深45厘米,够用,加上X1垂直空间比较大,后排座椅靠背也3挡可调,坐姿舒展,腿部纵向、垂直空间充裕。后排座椅可以4+2+4放倒,这点比较友好,可以方便在车内取送后备箱物品。

宝马座椅的通病好像都是座椅偏薄,我试驾的3系、i3也是这样。不过是,乘坐舒适性还可以,所以,可以忽略偏薄。

D. 方向盘


方向盘粗细适中,手感舒适。方向盘按键布局友好,使用方便。可以用滚轮左右切换歌曲,HUD也显示,比中控方便(后面还会提到)。左侧是定速巡航和限速设置。有一天,不小心按到了限速设置键,怎么踩油门,最快就39公里每小时。快到地方了,才想起来,碰到这个按键了。

方向盘轻重适中,不是那种一根小手指就可以拨动的轻盈,也不是那种需要两只手用力,是我喜欢的那种手感。方向盘基本没有虚位,路感清晰,或者说比较清晰,因为这两周下了一次大雪,路面湿滑居多,以后再品品。回正力矩总体满意。

E. 动力与行驶质感


动力够用或者充足,加速反应灵敏,7挡双离合变速箱升降档积极,总体满意。之前有车友说低速有闯动,我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与具体工况和驾驶习惯有关。整车悬挂偏向硬朗兼顾舒适,过井盖之类,回弹干脆,没有多余余震,具备一定高级感。这两周都是市内行驶,路况坑洼起伏常见,滤震性整体满意。但是,如果路面有较大的坑洼或沟坎,减震有种硬壳的感觉,并且声音大的吓人,嗯……小心脏的确跳了一吓下。

F. 油耗


晚课回家路上拍的,天已经黑了。

纯市区行驶,使用个性驾驶模式,(车机里一共六种驾驶模式,个性、运动、节能,还有三种模式名字没记住,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驾驶起来什么调性,以后有时间试试。)每天不到20公里,行车车外温度零下10度左右,车速2-30,超过4-50的时候不多,现在表显油耗为12.5升左右。(第一个200元钱的油耗,因为下雪,路面泥泞湿滑,速度基本在20公里左右,表显油耗16.6升。)速度过50以后,表显瞬时油耗在7-8-9-10之间。因为这段时间中国石油给220-15的券,再加上天气原因,还没有做整箱满油油耗测试,过段时间实测一下看看实际油耗。

G. NVH


胎噪。主要的噪音是胎噪。不同批次轮胎品牌不同,我的是普利司通的。很多车友反馈X1胎噪大,看来不同品牌的轮胎都存在这个问题。?我开车最不能接受的噪音就是胎噪,那种沙沙沙的、吱吱吱吱的声音让人烦躁,我这还是市内低速行驶,如果高速长时间行驶可预见一斑了。如果与发动机的噪音相权,我宁可选择发动机噪音。准备夏季的时候换一套米其林的静音胎。

发动机噪音。自动启停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发动机的震动,但还算优雅,可以接受。自动启停可以根据路况关闭,但只能关闭一次,下次启动发动机,会自动开启。平时怠速的工况,发动机声音轻微,满意。起步的时候,能听到发动机低沉的发力,符合X1在产品序列中的定位,满意。2000转以上发动机噪声明显,但我很少急加速,可以忽略。

虑震性。可以参考前述行驶质感。

风噪:因为是市内低速行驶,还没有这方面的感受。

空调风扇噪音。个人感觉空调风扇噪音有改进空间。现在是风速5挡调节,前两档风速太小,并且差别不大,3挡开始噪音明显,如果车内听音乐,只能开到2挡。总得来说,空调风扇风速有点小,开到4挡、5挡,噪音很大,但是各出风口风速变化不明显。关闭自动模式,手动调整不吹前档车窗,风速和噪音没有明显变化。

H. 轮胎


轮胎规格是245/40R20的。现在流行大轮毂,都说大轮毂好看。但是40的扁平比,胎很薄。扁平比小的轮胎,操控会好一点,稳定性会好一点,但换来的是牺牲了舒适性,耐用性也大打折扣。不管你怎么叫运动套装,其实这车就是一辆家用入门车,跟运动没什么搭边。薄胎对路况更加敏感,爱鼓包,过个沟沟坎坎的,往往要多一分小心。从实用性角度来说,个人更加喜欢扁平比45、50的胎。

I. 刹车踏板


刹车踏板前段偏硬。在试驾的时候,就感觉刹车硬,比较费馒头,可能我之前的车刹车较软又很线性的缘故。提车开一周后,基本适应了,费馒头的感觉基本消失。但是女士开,可能还是感觉有点累。刹车从中段开始,踏板反弹力度变小,刹车力度突然变大,车内乘员会身体前倾,需要脚法训练。

J. 数字钥匙Plus


X1支持UWB超宽带技术,也就是宝马的数字钥匙Plus。数字钥匙Plus与普通数字钥匙的区别是,普通数字钥匙是基于射频技术的NFC钥匙,比如具有NFC功能的手机,还有随车配备的NCF卡片钥匙,而数字钥匙Plus是基于UWB超宽带技术。UWB超宽带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指向性和距离感应的精准,并且不像NFC那样必须近距离接触,当靠近车辆时数字钥匙Plus就能精准识别。要使用这个功能,就需要配一部支持UWB超宽带技术的手机,这项技术是苹果手机大力推广的,好像是从apple12以后都支持这项技术,现在小米也在研发这项技术,应用于家居智能互联与控制。其实,这项技术不是新技术,很早以前就有了,只是没有被广泛应用,可能是被WIFI和蓝牙的优点拦截了(不确定,没有查具体资料)。但是,在智能车机时代和智能家居时代,UWB超宽带技术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了。

其实,从功能性来说,数字钥匙Plus和无钥匙进入有点重叠了,xDrive25标配无钥匙进入。区别是,无钥匙进入,你身上必须得带钥匙,而数字钥匙Plus只需要带一部apple就可以了。

K. 车机系统


X1搭载iDrive 9车机系统,我的车版本是07/2023.58,整体流畅,逻辑清晰,上手容易,功能够用,没有那些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功能,没有那种一个屏幕密密麻麻让你去挨个设置的界面,没有深不见底又逻辑混乱的N级菜单,也没有炫得你头晕眼花的过场动画,总体好评。但也有提升改进空间。


主要是页面布局的问题。当然,这涉及到软件的逻辑架构了,如果要修改,用户表现层的逻辑需要重新设计了。X1的屏幕看上去很大,(其实,我不喜欢连屏,我不喜欢连屏。)其实可用空间并不大,加上屏幕形状不像i3、X5那样的方正,可用的空间就更小了。屏幕左侧两层竖向菜单,屏幕底部又设置有空调温度调节菜单,这两竖一横的菜单占去了较多的空间。特别是倒车时,右侧再显示出自动泊车车位搜寻和四周雷达显示界面,倒车影像界面就剩中间一小方块了。这个屏幕最有价值的实用场景,就是倒车的时候需要清晰准确的显示界面,结果没有做到。

X1的泊车辅助界面(本图片选自懂车帝)

屏幕下面一条空调温度调节比较鸡肋,字体大,还双行,且占用很宽的一条底部空间。反正调节风速,风向,AC开关等功能都要到空调界面去调,不如直接留一个快捷键,点进去后关于空调的设置都集中到空调界面,把底部这条不小的空间节省出来。

屏幕底部三个快捷按键:空调,导航(主界面),应用,也可以省掉,因为屏幕顶部本身就有快捷键自定义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定义快捷键。屏幕左侧的双排菜单,我也认为完全可以省掉。

再有,这个车机系统是宝马全系列通用的,现在i3,X5,iX都在用吧,未来其他系列也会用。X1没有分区空调,但是屏幕上还是左右各一个醒目的空调调节放在那,就显得有冒充分区空调之嫌,我没向你要分区空调啊,这个虚荣心是你强加给我的。

L. 中控台及物理按键


中控台上有一个滚轮用来调节音响音量,但是不知道是因为冬季空气干燥手滑,还是这个滚轮本身设计问题,滚轮的时候摩擦力太小,稍一用力,就变成向下按,静音了。我得用手指舔一下舌头,润湿了,再去调节音量。嗯……这画面,从那以后,我就用方向盘上的按键调节音量了,大不了多按几下。

中控台设置了一些物理按键,但所有的物理按键是一整块塑料板,并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物理按键,手感有些生硬。我的理解是为了节省成本和产品序列定位。一台入门家用、加大加长,从当初的纵置后驱,改成现在的横置前驱,你还嫌不够大的车子来说,不可能面面俱到用料十足。如果要高级感强一点的,可以抬头看X3,X5,哈,我这样说是安慰自己,也是感叹国内的消费市场环境。

X1的确留了一些物理按键,比如方向盘左侧的灯光按键,中控台的驾驶模式切换键,车辆状态设置按键,但是这些按键就是一个快捷键,你按完后,还得到中控屏幕中操作,按键上甚至就有一个三条横线的菜单标识。


中控台太窄了。中控储物盒太浅了。是真窄,打开储物盒,前半部分正好能放下一张银行卡,后半部分,嗯……正好放下南航的一条湿巾。是真浅,我的一个装驾驶证行车证的钱包,放进去,哦,对,放不进去,即使能放进去,也盖不上。

M. 车外后视镜与自动折叠


车外后视镜视野偏小,曲率偏大,在倒车的时候,准确判断车侧面距离需要学习和适应。倒车影像大广角,特别是侧方位的时候,倒车影像里显示右侧的距离有很大出入,看着很近实际还有很宽距离,只看倒车影像可能靠不到路边。其实,不管倒车影像效果如何,我都不建议只看倒车影像倒车,路边停车看过很多这样的人。有次看到一位在又窄又长的空间里倒车,全程只看倒车影像,不断地刹停再不断地向前调整,看着揪心。

自动泊车功能比较好用,车位识别快速,倒车过程干脆利落。但是侧方位时,它会参考前后车辆的位置,如果前后两辆车停的很靠外,它停也很靠外。总之这功能是给倒车手法不灵的人的礼物,我用不上,还是没有人工停的恰到好处。

车机里可以设置车外后视镜自动折叠/展开。但是,有时候不灵。没搞清楚具体逻辑。我基本上都是关门直接走人,然后让车辆自动上锁,解锁时也是靠近车辆自动解锁。好像解锁后如果没有启动车辆(或者车机里选择驾驶员?),再次上锁,后视镜就不自动折叠了。另外,遇到过两次后视镜不自动展开的情况,有次都已经上车启动车辆了,后视镜还是没有自动展开,手动展开的。

N. 伴你回家


在车机里开启该项功能,并可以设置大灯自动熄灭时间。停车、熄火,然后呢,大灯就直接熄灭了,并没有伴我回家。说明书里说,可以推转向拨杆开启大灯,或者按钥匙上的◇菱形键,但是这功能本来就是锦上添花的功能,仪式感大于实际意义,现在要我手动开启,总是觉得有点滑稽。不知道是我设置不对,还是本就是如此。

O. 天幕、尾喉与备胎


个人认为天幕这东西就是为了好看,纯属视觉感官范畴,但谁也不能坐车上一直望天,冬冷夏热,安全性也差。官方叫法是“大尺寸天窗”,还是叫天幕吧,天幕这名字即高端又准确,因为这个“大尺寸天窗”不能打开,“大尺寸天窗”你可以理解为:落地玻璃不也叫落地窗嘛。虽然,天窗使用几率很小,我也几乎不用,但是,是的,这的确是个减配。

还有单侧单出的尾喉,上一代是双侧单出的。虽然,不影响功用,不至于像某些车企1.5排量的也整个双侧双出,4个粗壮排气筒恶心人,但是,是的,这的确是个减配。

这一代X1没有备胎。虽然我的用车环境,几乎用不上备胎,我上一辆车开了十年一次也没用过,但是,是的,这的确是个减配。

我想说的是,整车指导价格却比上一代贵了小1w。

P. myBMW app


myBMW app比较实用,也是4S店要你必须安装的,并进行实名认证。app可以查看车辆状态,比如上锁解锁状态,车窗是否关闭,可以查看行驶里程,剩余油量,车辆位置(定位很精确),还可以远程控制车辆比如解锁上锁,开启大灯,鸣笛,还能远程通风,如果购买了“远程温控”服务,还可以远程启动车辆并开启空调。“远程温控”这功能很实用,现在的价格是999元一年,1998元六年,当然买多划算,看评论说有双十一之类的优惠价格,等等看再说。

这个app的问题在于,数据同步不及时,车辆状态或数据变化了,手机端还是没更新。更有显示车辆数据已经关闭,无法读取车辆数据的情况。有次,手机显示车门未上锁,因为我设置了离车自动上锁,所以有必要去看看,又因为我同时设置了靠近车辆自动解锁,所以,我还不能带着车钥匙去,也不能带着手机去(手机是UWB钥匙),冒着跑两趟的风险去查看车辆,结果四个车门锁得好好的。你说折腾人不,好处是我不用跑第二趟了。

(全文共7200字,感谢您看完。)

Q. 本文600字摘要版


1.我的用车环境:家用+里程少+没有车库+地域沈阳,综合考虑,放弃纯电车和PHEV车型。
2.座椅与空间满意。前排座椅人体工学设计合理,包裹可调。后排角度可调,4+2+4比例放倒。头部空间和腿部空间,都比较充足。
3.方向盘手感舒适,按键布局合理友好。阻尼适中。回正力矩满意。
4.动力够用,7挡双离合变速箱升降档积极,没有明显顿挫,满意。
5.市内行驶,平均时速20公里左右,目前里程300公里左右,表显油耗12.5左右。看看后期能否有所下降。
6.NVH:胎噪明显。发动机噪音抑制还可以,基本满意。自动启停时有明显震动,但可以接受。风噪不清楚,还没跑高速。底盘小震动抑制比较好,有高级感,但是大沟坎,有硬壳感觉,并且声响很大。空调风扇风速小噪音大,基本用2挡。
7.轮胎是非防爆胎,没有备胎。40扁平比的胎比较薄,舒适性差些,个人不是很喜欢。
8.刹车脚感不是很线性,前段偏硬一些,从中段开始,踏板反弹力度变小,刹车力度突然变大。
9.基于UWB技术的数字钥匙Plus率先用在这一代X1上,比较喜欢这个配置,只带手机就可以了,不用带车钥匙了。
10.搭载iDrive 9车机系统,整体流畅,逻辑清晰,上手容易。车机系统用户表现层设计个人认为有改进空间。
11.中控台最不满意。非独立按键,手感生硬。储物盒又窄又浅,放不了什么东西。音量滚轮摩擦力小,容易误按成静音。
12.后视镜视野偏小,曲率较大。
13.伴你回家功能需要手动开启,失去该功能的仪式感意义。
14.天窗、尾喉等减配,指导价上涨小一万。

  • 提车分享
最后编辑于2024-02-18 09:01:13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12
前往
/12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