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河水电站:地下溶洞里"运转着的文物"贵州遵义市娄山关镇一处深山沟里,近67岁的天门河水电站仍在运行。这座建在溶洞中的水电站是贵州最早的水力发电站。桐梓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刘健称其为"运转着的文物"。 地下溶洞里"运转着的文物" 天门河水电站装机容量为2×288千瓦,1939年开工建设,1942年正式发电。 最近,记者前往天门河水电站采访,距离橙色欧式风格的电站主控室老远,就听到了发电机"嗡嗡"的运转声。 走进主控室,屋顶上悬挂着一个泛黄的吊扇,拧开墙上的开关,3片木头扇叶便转起来。"这可是古董。"值班师傅笑着说。 门卫室已残破不堪,破漏的窗户颜色泛黄,地上满是零碎的砖土瓦片。 进入地下的发电机房,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两个褪色大字:"二號"。转到背面,借着手电筒的光亮,两面铭牌上的字迹依然清晰:"GENERAL ELECTRIC""MADE IN U.S.A""YEAR 1942"……刘健指着铭牌上的英文告诉记者:"这是当年国民政府兵工署出面向美国方面订购的水力发电机成套设备。其中混流式水轮机由美国勒菲尔公司制造,发电机则由美国奇异(通用)公司制造。" "近67年的'古董'至今仍在运转发电,这是一个奇迹。" "水电站的工人换了一拨又一拨,而发电机'嗡嗡'的运转声历经风雨,穿越时空……"刘健说。 眼下,有10多名员工坚守在天门河水电站,以保证发电工作正常运转。 我国最早的溶洞水电工程 抗战期间,大批兵工厂随国民政府内迁,其中广州石林兵工厂、河南巩县兵工厂、江陵兵工厂、沈阳兵工厂,迁至贵州桐梓后,合并为第41兵工厂。 因前方战事吃紧,武器弹药供不应求,后方兵工厂仅靠两台柴油机作为原动力发电,显得力不从心。后来又因柴油奇缺,发电机组不能正常运行,而影响了后方兵工厂的生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国民政府决定建造一座水电站。第41兵工厂随即成立水电工程处,由清华大学教授陈祖东出任处长兼总工程师,邀请国内5所大学的专家、教授一同参与设计。 时至今日,天门河水电厂地下水轮机房入口的门楣上依然从左至右镌刻着这5所大学的校徽:西北大学、东北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工业大学。 当年为了防备日军轰炸,天门河水电站的重要设备安装在人工开凿的地下岩溶洞中。由于贵州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完备的地区之一,且拥有众多天然溶洞,因此,当年有许多兵工厂、兵械库藏身于溶洞。 1942年,天门河水电站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两个月后,2号机组相继投产发电。 "这不仅是我国罕见的建设在溶洞中的水电站,也是唯一一座至今仍在正常运转的溶洞水电站。"刘健说。 即将功成身退 天门河水电站创造的"奇迹"不止一桩。 水电站建造之初,为了让从美国订购的两台发电机组顺利运抵桐梓,驻印美军空运部安排巨型军用运输机将百余吨零部件经"驼峰航线",翻越喜马拉雅山直接运抵昆明,又经过公路转运至桐梓县。其中,重达7吨的电机芯成功运抵昆明,创造了中印空运重件历史上的纪录。 利用天门河水电工程发电,从事军工生产的第41兵工厂生产了大量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为前方军队将士奋勇抗击日军提供了重要的武器支援。 "可以说,天门河水电站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持抗战的英勇历史。与此同时,见证了中美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斗中结成的珍贵友谊。"刘健说。 时过境迁,如今的遵义已被现代化电网覆盖,并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天门河水库建设正在电站上游如火如荼进行。水库一旦建成,将承担桐梓县县城的供水和防洪重担。 "届时,天门河水将被拦腰截断,水电站将功成身退。"刘健说。 10年前,美国勒菲尔公司得知自己上世纪40年代生产的机组还在服役,曾派人到桐梓查看,并提出用200万美元回购机组作为企业产品的形象和文化象征,被桐梓县政府婉拒。 "我们认为,从文物的角度来说,发电机组的历史意义已远远超过了它的经济价值。2006年,贵州省政府将天门河水电站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待其结束历史使命后,将在原址上修建一个水电博物馆。"刘健说。 http://www.shuigong.com/news/related/20090323/news27670.shtml
[本回复最后由 南方蜥 于2010-05-06 21:12:42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