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倒不想楼主更了,这还有个想头
一更就结局了,接下来又怎么办呢,没看的了
最好就不更,像那个一千零一夜样,永远的说下去000说下去00000说下去000000
占领第3000
吱
保定车友7162260 2014/11/25 00:16:10 发表在 1171楼
此处省略一万字的后果,能带来什么正能量?
(温馨提示:本文可能会引起你的极度不适,不能接受天葬相关文字及图片的朋友请切勿观看,自己实在要看了不能骂我)
今天的行程是:色达—翁达镇—观音桥镇,全程206公里。 色达到317国道上的翁达镇是82公里土路,跟昨天来时的路况一样,在色达时我们还在跟其他人讨论色达的两条路,左边的烂还是右边的烂。右边的因为修路要烂一些,但左边的要长一半,外加一座奶龙神山,所以两边相当,都很烂。翁达到观音桥124公里全程大修,无比糟糕。特别是翁达,尼玛修的路都找不到。既然是修路,终将还是看到希望了,一两年后去色达将会很轻松。今天的亮点是大名鼎鼎的色达天葬和五明佛学院。
色达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川西地槽系巴颜喀拉山褶皱带,平均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色达距离成都660公里,在四川内是一个很主要的旅游目的地,每个周末和小长假都有很多户外俱乐部组队去,成都人民是幸福的,花上五百块钱,3天的时间就能实现。色达是那种看了一张照片就能吸引人马上去的地方。
早上起来后去色达的香根活佛院参观,寺庙很小,也没什么人。活佛全名为:香根仁波切,1998年圆寂于成都,享寿四十七岁。
今天的一大重点是天葬。这个题材很难把握,既然要写,无论怎么写都是会引起争议的。我原来的想法是按照纪录片的写实风格去表述,站在中性的立场,去阐述一个客观存在的人文现象,不褒不贬、不悲不喜,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它是信仰就高尚,不会因为它是习俗就神圣,不会因为它是死亡就恐怖。看待一个事物可以有很多种角度,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到不同的感情色彩,而我想做的就是如实的把它记录下来,不同的人自然能得到不同的想法。但想到会被口水淹死,甚至被封博客,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不敢,只能采用省略一万字的手法略过。
天葬台位于色达县城与佛学院之间,距离县城15公里左右,距离佛学院5公里左右。天葬仪式几乎每天都有,时间是12点半点到下午2点半左右。这对想看天葬的人来说是很便利的,因为很多地方的天葬并不是每天有。
在了解天葬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一下藏区的五大殡葬方式:
1、天葬
一般人死后,在家放三到七天,然后背到天葬台上,交由天葬师进行肢体剖解,然后由秃鹫全部吃下。这样拯救了秃鹫的生命,也使死者灵魂升天。在藏族朋友的心里天葬是很荣幸的。天葬的费用大约在1~2千元不等。天葬是高级别的葬礼形式,在西藏一般的有一些经济基础的人或有一定地位的人,才会使用天葬。而且还要积有一定的“功德”,“功德”就是比如今年你家有100头牦牛,你把卖了40头牦牛的钱都捐给了寺院;或你在放牧的时候,捡到了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石,自己没有享用而是无偿捐给寺院,等等。前面几集多次有写藏族朋友的收入看起来并不少,但他们却很少用来改善生活教育医疗,现在的天葬是不用钱的,至少在色达是,任何人死后都可以。所以至少在这一点上来说,政fu做的比神(佛)好。
2、水葬
实行“水葬”的一般是一些孤寡老人或是夭折的小孩,还有穷人也实行“水葬。由水葬师把肢体剖解后的尸体一块一块的放到水中,顺水漂去,让鱼吃掉,使鱼生存,从而托生。藏区的老人是不吃鱼的,他们相信鱼吃死者的尸体,鱼的身上附着死者的灵魂。
3、火葬
“火葬”和“塔葬”只在佛教寺院里才有。在寺院里一般的僧人都实行的是“火葬”。仪式相对比较隆重,由喇嘛念经超度,用稣油涂满尸体然后再用干柴点燃烧成灰,最后将燃烧成的骨灰带到高山上顺风吹撒,或带到江河边撒入江河之中。
4、塔葬
“塔葬”又称“灵塔葬”。这是西藏佛教寺院里最高贵的一种丧葬仪式。只有德高望重的“达赖喇嘛”、“班禅大师”及寺院中的“大活佛”才可以实行的一种丧葬仪式。这些人圆寂后,他们的遗体要先用盐水抹擦,吸走体内的水分,然后再用西藏特殊的药材和香料涂抹,以便使遗体不容易腐烂,最后将他们的遗体放在灵塔之内。以便后人的朝拜。而“灵塔”又分金灵塔、银灵塔、铜灵塔、木灵塔和泥灵塔。灵塔的不同,主要是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和当时寺院财力所定。看看布达拉宫里各世达赖动辄上千公斤黄金的灵塔就能体会了。
5、土葬
“土葬”只适用于那些得了“麻疯”、“炭疽”、“天花”等传染病的死者,以及那些“强盗”、“杀人放火犯”、被刀砍死者的尸体,或是一些不属于正常死亡的人例如车祸、自缢等之类,这些人是要下地狱的,只能用土葬。意为这些罪恶之人的灵魂不可以到达西方的极乐世界只能下到地狱,在埋葬时一般不用棺木,只挖一个洞穴,将尸体放进去,盖上土即成。
天葬台周围远远观看的游客
天葬,由于不被人们了解,它常给人一种神秘的恐怖。天葬是藏族同胞最普遍采用的丧葬方式。一个人死后被背上天葬台,把身体的全部奉献给大自然中的鹰鹫才算是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这在外人看来多少有些“残酷”,但藏人反问我们,你们土葬时把人的尸体埋于地下,任其一点一点腐烂,那不是更残酷吗?所以,平常心,土葬、水葬、火葬、天葬,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天葬看似残忍,但无疑是环保的一种。
如今的天葬台可以向游人开放,中午12点多就开始在旁边的五明佛学院里做法,1点钟做完法直接拉到天葬台。1点多陆续有藏民将过世亲人的遗体送来,有的是用摩托车,有的是背上山。遗体有的用袋子包裹,有的是用木箱装着,但无一例外的都是全身赤裸,身体卷曲,如初生婴儿状。正所谓生如斯,逝如斯,这是一个轮回。红蓝的大布条是用来阻挡秃鹫的,因为现在还没到秃鹫出场。
今天天葬的一共有6位逝者,其中一个婴儿,一个儿童,一个正直当年的健壮男子,另外3个是老者。看着小孩和男子不免有些惋惜,不知道他们因何离世,但生命对他们结束的太早了。
现场两位天葬师,中年,身着鲜艳服装。不知道天葬师有没有被列入360行,这绝对是个刺激的职业。人们对天葬师的评价是十分复杂的,天葬师是西藏社会中奇特的人群,当他们施行天葬度人升天时,他们头上罩有神圣的光环,深得人们的尊重。而当他们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劳作时,人们又嫌弃他们整天同死尸打交道。在人们的心目中,天葬师兼有天使与幽灵的双重身份。过去天葬师的社会地位较低,其子女在恋爱婚姻时多受影响,人们不愿同其联姻。
既然是职业,就会有报酬。显然天葬师属于高压力、高付出、高收入的三高职业,逝者家属在天葬时除要给寺院献布施外,一般都单独给天葬师“意思”一下,希望天葬师处理得干净利落。另外逝者身上的一些遗物也会成为他们收入的一部分,诸如佩戴的天珠、绿松石等。
整个藏区有天葬台2000处左右(貌似比我们想象的多,你一定在想这么多肿么我一个都没见过),天葬师据说低于这个数。关于天葬的过程,各地都不太一样,毕竟天葬师这个职业并没有全藏统一的岗位责任书和职业操作规范,但这都没有关系,至少KPI关键考核指标都是一样一样的,就是帮助秃鹰将逝者带上天(嗯~说的浪漫了一点)。下面让我们与色达这两位天葬师一起开始今天的工作。
首先高僧们开始念经超度,然后天葬师将逝者背朝天平方在地上,是一小块泥地上,并不是所谓的天葬台一般台子上,也不是水泥地。逝者的状态也不太一样,有的时间较长,已经干化;有的是塑料袋包裹,感觉像水泡过一般浮肿;有的肛门处有排泄物流出。这些在医学上都是正常现象。不正常的是我竟然站在了第一排,离最近的逝者不足一米,一米,有木有。现场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大部分是藏民,游客多在百米开外。山坡上数千只秃鹰虎视眈眈,里百米开外的游客只有数米。
天葬师先是拉起死者的一条手臂,顺着一刀下去,一滴血也没有,然后是胸、头、腿、足。当从胸往头上削时就像剃头一样,头发连同头皮一起削掉了。目的是帮助秃鹰撕开尸体。感觉天葬师的刀很锋利,如削泥般轻松,由于血液已经凝固,现场没有血流成河的场面。天葬师最后会敲下死者一块某个关节部位的骨头,递给死者家属,家属就层层包裹起来。
由于站的太过靠前,我甚至担心万一天葬师递块骨头给我肿么办,我是不接呀还是不接呀。
现场每个人神色凝重,鸦雀无声,没有亲属的悲伤,我甚至看不出哪些是逝者家属。现场没有一个人拍照。虽然我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对天葬有客观的认识、对习俗满怀敬畏,但整个过程,窒息一般的感觉,令我喘不过气来,因为空气凝固了。看着天葬师一刀刀的割下去,死亡离我是如此的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连我都不得不佩服自己,这二十多分钟的前期处理过程,居然在眼皮底下看完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如此强大的心理。
随后天葬师示意我们离开一点,人们纷纷推到山坡上。天葬师刚把红蓝的围布撤下,就见一大群秃鹰俯冲下来。幸好它们能分不清哪个该吃,哪个不该吃。不然我们离这么近吃错了就不好了。
第二阶段秃鹰完成第一次进食,把能吃的都吃了,剩下骨头、肠子、皮等部分需要天葬师的帮助。天葬师换了身衣服,拿出把大刀,注意他用的是咱们家里常用的那种普通菜刀!在一个大铁海螺的雕塑上来回刮了刮,这就算磨刀了。然后开始开始拆解骨骼,只见天葬师的动作飞快,人就那么几个部件,一共206块骨骼,拆拆剁剁,用不了多少工夫。天葬师娴熟的动作,要说是门艺术也不为过。不是有“鲍丁解牛”之说吗,这里是“葬师解骨”。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藏医在生理和解剖学上都比中医发达,与天葬师们的贡献不无关系。
(此处省略一万字,照片n张)
天葬师将骨头剁成较小的部分,然后。。。然后他打开了旁边的红色小屋子,天啊,里面竟然是一台大功率绞肉机,绞肉机有木有。目的是将骨头绞碎,要让逝者完全升天,身上所有部分都要让秃鹰带走,骨头若是太大,秃鹰啃不动,留下就不好了。传统的天葬师都是用刀将一块块骨头砍成秃鹰能吞的小块,206块这工作量可不小。这算不算开挂?不知道神是否批准下属使用这玩意儿,但我个人是认同的,千百年的传统习俗加上现代化的生产工具等于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而且色达的天葬台要比其他天葬台工作任务多得多,一般天葬台每天不过一两位逝者上天的工作量,有的几天才开一次工,而色达几乎每天都有近十位。
这里,跟天葬师对了一下眼,令我不寒而栗。这说明我还是没有放下心理包袱,如果看穿这个眼神,你会发现大叔犀利的目光下透着一丝慈祥。我希望有机会我能写一个中国人的一天,一个天葬师的一天。
至此,一场持续一个多小时,震撼心灵的天葬仪式结束。不需要做什么感悟与评价,也不需要做任何思考,这都是多余的,只需要知道,这是我们这个缤纷多彩的星球上上演的一幕即可。
天葬结束后,参观了一下整个天台。整个天葬台全新设计建造,气势宏伟,可以看出浓郁的旅游气息,当地政府希望能加大旅游开发,取代落后的第一产业农牧业和薄弱的第二产业工业制药业。色达天葬台已经是一个知名的景点,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更为人所知,此后更免不了一番传统信仰与经济发展的争论。我个人倒是有点小认可这是文明开放进步的举措。
宇宙佛学院哪家强?中国色达找五明!
两点过,看完天葬后往前几公里就到了洛诺乡,五明佛学院就在乡上岔进山里的路上。全名是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与藏区的寺庙动辄上千年的历史不同,五明佛学院成立至今只有34年。
1980年,一位老者到色达县喇荣沟这个荒无人烟,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的地方,白手起家,苦心经营,创建了只有32名学员的小型学经点。1982年,中央下发红头文件,根据文件关于提倡各教团体创办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精神的决议的精神的决定,老者得到了包括政府、班禅大师等多方支持,终于将自己的教学小班发展成了全宇宙最强最大最知名的佛学院。现有学员1万多人,其中汉族学员1千多人,据说妹纸居多,老者在世时,学院开法会最多来过60万人,几个山头都站不下。这位老者就是法王晋美彭措上师。
1982年,根据文件精神发展起来的还有另外一个人,他就是远在山东的荣兰祥。挖掘机,哪家强?中国山东找蓝翔。1984年,一位河南农民白手起家创办了蓝翔技校,在山东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路发展壮大,直到占地200亩、校舍面积20余万平方米山东蓝翔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年办学规模达3万余人,累计已为社会培养各类技能人才40余万人。
五明佛学院1993年就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蓝翔技校2014年就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黑客基地。虽然他们两家在人们心目中的口碑相去甚远,但共同点都是成功的民办学校。
五明佛学院极大,远非网上流传的照片里的那些。法王当初买下了5个山头,从学院大门走到学院的中心大经堂需要1小时左右,途中都是觉母的房子,从大经堂再往里走就是喇嘛的房屋了。学院的小木屋至少已占满了7面山坡。这只是其中一面小的山坡。
实际上,仔细看的话,这些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小木屋都是私搭私建,典型的属于违章建筑构,佛学院的绝美却正是由这些违章建筑组成的。今年1月份佛学院因电线短路引发火灾,150余间僧舍烧毁,上了新闻联播。前面在措普沟的措普寺,就可以看到僧侣们的安全用电知识和消防意识还很有待加强。发生火灾时,公安、消防、干部、僧尼,以及附近乡镇农牧民群众、民兵纷纷前来救火,救火人群高达6000人,尼玛一万两千只脚,一人一脚就把火给活生生给踩屎了。
学院内商品种类齐全,帽子,墨镜,棉鞋,书包,电热毯,电炉子,电热杯,毛裤,文具、五金电料,各种小食品,时令水果、蔬菜等,除了冰箱、彩电、洗衣机等大件,其他的这里基本全都有,甚至都有专门卖整罐的液化气的商店。还有银行取款机、手机充值 。
既然是学校,就会有学制,跟我们的本科四年制类似,学院分长期与短期进修两种,长期学制为六年,特殊学位需十三年,相当于于博士吧,醍醐灌顶之后就是院士。六年后修学成绩合格者可发给毕业证书,及堪布(法师)的学位。
另外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在学院进行一、两年或一、两个月的短期学习,单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其单科结业证书。这个我有兴趣,去深造一两个月回来,面试找工作的时候拿出毕业证书,咱儿就是双学位了。
五明佛学院因为是全新的佛学院,一大开明之处在于它的开放包容,接纳了很多其他民族、甚至外国的学员,这在藏区的寺庙、佛学院里是不多见的。 从学院每年收到的捐献金就可以知道,其中60%由新加坡、香港等地信众捐助,40%是由内地信众及藏地信众自愿赞助。我们早上在色达县城吃早餐的时候,隔壁桌就坐着一老一少两个尼姑,操着一口东北口音,哎哟妈呀那小妮子别提多清秀了,好像是崴了脚了到县城看医生。当时我就在想啊为啥我不会看脚?
学院的其中一座经堂,类似于我们的一教二教。当天正好是学院发放每月生活物资的日子。由于留给我们游览的时间有限,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要么马上爬到山顶最佳摄影点拍张大片,要么交一个喇嘛或尼姑朋友,与绝大多数游客不同,我选择了后者。
松吉今年20岁,来佛学院已经7年了,弟弟来佛学院两年。这个小木屋是他7年前刚来的时候花了2000块钱跟别人买的,随着全国性的房价上涨,现在至少要2万吧。学院内只有很少的集体宿舍,因为是几人一间房,因为学佛需要清净、很多人不善交际,故更适合独居。松吉家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就有两人出了家,这让我有点难以理解。
我了解了一下松吉的经济情况,在佛学院所有的生活开支都需要自理,对学员来说经济压力还是很严峻的。学院每月有两百块的固定物资补助。就是下面这两样东西,一袋糌粑和一纸箱零食、酥油等。松吉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在寺里念经的收入,原来寺里的喇嘛念经是有钱的,大概每天念两个小时,剩余留给自己的时间很多,主要是学习看书。至于念经会有多少钱,能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么,松吉没有告诉我,他只说如果不够就只有跟家里要点。我听着有点小失落,至少我没能完全理解他们。期待下次再来。
走出小木屋,准备回去,出门我就傻眼了,尼玛我的车在那里?
跟松吉成了朋友,自然希望能为朋友做点事。下到经堂,我把车上所有储备的食品物资,除了肉和腊肠,都给了松吉,一大瓶食用油、鸡蛋、面条、大米、罐头等,仅有的一点帮助,祝福他。松吉拿了东西,话没多说一句就急急忙忙走了,我还有点奇怪,但并没有多想。直到我们走后,松吉回到屋里才在微信上表达了自己感谢之情。这时我才想起来,原来当时已经有不少人围观了,在这个高度一致、物资匮乏的小社会里,不患贫患不均的思想是一样存在。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尽管人们的信仰不同、性别不同、出身不同、教育不同,但人性是有相同点。作为一个电影发烧友,现在也越来越多令我们“看不懂”的关于人性描写的电影出现。 所以,我相信人性超越了信仰、超越了佛教和道教、超越了藏族和汉族、超越了你我。
从这里开始又没有照片了,关于这200公里烂路。我们一直开到天黑,才走到了317国道的翁达镇,原想到了国道会好些,结果更烂,尼玛烂到国道都找不到了,四处问老乡。这是连续第6个晚上赶夜路,而且是一晚比一晚痛苦,今晚终于将痛苦指数飙到了顶点。这是出门的第31天,由于原计划只是25天的行程,买了一个月的高额保险,刚好今天过期,我跟乐衡说,千万别在这两天屎了。
乌七八黑的路面,突然车灯照到两个人立起来,吓的我魂飞胆散。你妹原来是磕长头去朝圣的,尼玛大半夜的趴在地上要不站起来谁看的见。停车跟他们说了一通安全知识,两人只说了一句
“我听不懂!”
“好吧,我刚才说扎西德勒!”
124公里从8点走到了12点,凌晨到了观音桥。匆匆找了住宿,在宾馆倒车时,由于体力不支、脑子不好使,撞到了路边路灯柱,后保险杠凹了一点,心疼,哈弗这二次挂彩。 洗漱后已是1点半,开始发当天的微博,由于不小心又回味了一次白天天葬的照片,结果晚上失眠了,出门30多天,唯一的一次失眠。
(老规矩,看完记得那个啥)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
回复主楼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