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茶余饭后话“手机”,细说我的换机经历!
1 59 发布于 2017-04-05 19:47:05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最近几天入手了一部小米mix,使用了几天有了些心得很想跟论坛的朋友们交流交流,黑坛其实也有不少数码产品迷,大家可以听听我的一家之言,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作为一个资深数码迷的消费者感受还是有一些借鉴意义的,说的不对的还请大家海涵,也可当做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乐一乐!

        先说说我的手机换机经历,09年之前虽然也使用过很多手机,但还真就没留下太多印象,那时的诺基亚跟2014年前后的苹果一样,犹如巨人般的存在且不可超越!09年那年推出了E72,这个手机对于当时的我就是一个完美的机型——全键盘设计、质感超好且大小重量适中、照相500万像素在当时的技术日常完全够用、特别是打电话时的查找功能简直太顺手了、最最重要的是待机时间很长(哦,好像大屏智能机普及前手机的待机问题都不是问题)!我甚至一度觉得也许、可能、大概这是我换的最后一部手机了吧!!!


(永远的经典机型,可惜淹没在智能机的大潮当中了)

        随后的几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面对智能机的成熟与普及,诺基亚优势不在,苹果顺势崛起!2012年夏天入手了心爱已久的苹果4S,当时就很惊讶,原来金属机身也能做成这种质感啊!不得不承认,4S手机对于当时的设计来说,绝对属于巅峰之作,小小的一个手机拿在手里,就让人感叹它工业设计,照相效果及反应速度相对于E72也有了大踏步的跃升, 手机软件的使用感受也是无人能敌,ios系统的安全性也无需担心,那时很喜欢发微博赶潮流,感觉一个手机在手,可以走遍天下!很有古时武林高手一剑在手走天下的赶脚,哈哈!回头想想,诺基亚巨人的轰然倒塌也是历史潮流的作弄,在科技前沿的手机界,你的技术不更新,被拍在沙滩上就是你的宿命!

        对于科技的发展,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肯定会被雷的一个跟头接着一个跟头的!苹果那几年就是延续着这样的发展思路的,总是让你惊得下巴来不及收回来,你以为4S已经很轻巧了,no、no、no!当苹果6、苹果6S出来时,你一定和我的表情一样的,心想,窝渠!窝渠!窝渠!手机再薄下去就可以当刀片了。尽管自己也有过几次换机的冲动,但是苹果6、苹果6S出来时那接近8000的价格实在太离谱了,我总觉得用一个笔记本的价格去买手机,远远超出手机的使用价值了,况且苹果的后续产品的科技更新无法让我说服自己花超过4000元去享受它,于是我的理智战胜了冲动,我的肾终于保住了!

        换机的冲动虽然暂时抑制住了,但自己也开始留意关注除了苹果以外的手机厂商的动态信息,2014年末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小米和华为,发现这两个品牌的手机在较高的配置基础上价格却很平易近人,于是初选机型的对比了解开始了。最一开始的要求是价格定在4000以里、金属机身大屏幕、处理器要属于主流高端,很快华为mate7和小米note进入视野里,这里要说一嘴为什么把手机界主流的厂商三星排出在外的原因,我承认三星的手机在照相和屏幕方面没得说,但我发现不管是低端机还是高端机,三星手机有个硬伤就是塑料质感太突出了,这个对于我买机的要求来说属于硬伤,直接把所有的机型排出了,看来注定和三星无缘了!


(mate7和note出场了,关于这两机的比较照片是网上下载的,版权归作者所有啊,作者不是我

        尽管2015年那会选择mate7和note时也很纠结,毕竟都属于自主手机厂商的旗舰机型,配置主流且针锋相对。可能是2015年的事儿,岁数大了很多细节想不起来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米note的3D玻璃概念很吸引我,这可真是个看颜值的时代啊!小米手机正面2.5D的玻璃、背面3D的玻璃,颜值爆表啊!最最关键的是价格,我记得64G才2899元,这价格太无敌了,以至于很少能买到现货的我,跑到马云的小米旗舰店中加价300元入手了一部,对于我这类对加价一向嗤之以鼻的理性消费者来说,这行为说明直接攻破我的消费心理防线了!当然入手小米note也有遗憾,就是当时刚时兴的指纹识别功能没有,这也成为日后换机的一个借口了!哈哈


(当年自主厂商的旗舰决战机型,让人印象深刻)


(相比较,还是note更薄更秀气)


(找了好长时间才找到note刚入手时的照片,效果不佳啊!)

        对于这个价格入手的新机,把玩了一段时间后,更进一步坚定了我买手机不能超过5000的信念了!你想想啊,这3000以里的手机,属于当时高端处理器——高通骁龙801,3G内存64G容量已属于高端配置;新兴的快充功能加身,外加双卡双待全网通支持,优化不错的米柚系统还有高清数码音质的噱头;颜值更不用说了,note开创了3D曲面的概念,双面玻璃外加超薄的机身,外观绝对NO1!但小米note玻璃机身既是它的亮点也是它的槽点,颜值虽然爆表,但手感不佳,特别是夏天时握着并不舒服,而且5.7寸大屏超薄机身,掉在地上就是稀碎稀碎的啊!另外,这个手机还有一个弱点就是照相功能,相比换机前的苹果4S,虽然像素增加到1300万像素,但效果相对于500万的苹果4S并没有质的跃升,甚至在某些光线不充足的场所还不如苹果4S照出来的效果,更别说黑夜照相出现的噪点惨不忍睹。Note后来的巨幅价格跳水也说明了这款产品其实并不是很成熟适合做旗舰的机型。

         小米note从2015年2月入手,至今伴我两年出头,个人感觉完全值得它这3000的价格。


(用note抓拍国内最有文艺范儿的肯德基店,


(Note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抓怕效果非常好)


(Note拍摄的西虹桥,现在已经改名为雄鹰桥,这名字起的感觉好土!)


(Note伴随着许多没好时光,这是碰见朋友时最好的状态了)


(好应景的画面啊!)


(Note夜景拍摄很渣)


(2015年10月给爱人买的6S,此时仍没有打动我那蠢蠢欲动的换机想法!)

        前文说道,小米note手机虽然够用,但没有指纹识别是个遗憾!虽然是双曲面玻璃,但屏幕不是曲面也是遗憾,于是一直关注有关曲面屏的信息,科技发展的速度总是让人嗔目,才不到一年功夫,曲屏由概念迅速变成大面积铺货,但当三星S7出来时,屏幕虽很惊艳,可是手机的塑料质感仍然没有改善,后来出场的三星note7终于解决了质感的问题,却把自己炸的死去活来,萨德的出现彻底杜绝了我和三星的交集了!17年苹果虽推出了红色版本的7,但已经用惯了双卡双待的手机,注定离苹果渐行渐远了,最主要是看完价格,我的肾一如既往的疼!我仍然坚持我的手机不超过4000的红线原则,于是我便集中关注小米note2和华为mate9 pro的上市信息了。它俩上市的时间几乎一样,真是死冤家一对啊!

        当曲面屏的华为mate9 pro上市时,这个价格太让人纠结了,4G+64G=4699元和6G+128G=5299元已经超过我的心里价位防线太多了,(这里要插一句,小米note使用到16年年底时,尽管一直有备份照片的习惯,但64G容量已经到极限了,因此再换机,128G的容量也就变成了一个硬杠底线了)而且一如既往的需要抢购,太纠结了!相比小米note2来说,小米定的价格绝对是良性价了,相同配置的手机居然小米能低出2000出头,小米的价格杀伤力太大了。

        去过本地的手机实体店,看到华为mate9 pro的实机,质感非常好,前面曲面屏后面金属机身,华为的技术也是认可的,虽然预算超出一些,但心里的平衡开始倾向华为!可老天就是如此捉弄人,有天我无意中跑到本地手机的实体店看到了小米mix,居然加价700元,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结合宣传的全面屏概念和陶瓷声学系统,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真是应了那句话——好奇害死猫!考虑价格因素决定同时抢购小米note2和mix,能抢到哪个就买哪个。(这里感叹一下,小米玩概念玩的是真溜啊!)

        这是天意,清明节前还真的让我抢到了128G的mix了,使用了这几天就迫不及待的想把感受分享给大家,先上照片,再让我慢慢道来……

 

(小米包装一如既往的好评)


(原机关机状态和原机手机壳)


(开机后很惊艳吧,但请大家留意mix的黑边,所以我劝那些代购白色mix的人留意啊)



(手风琴似的设计挺有创意)


(打开后的状态,其实这是后摆拍的,太期待手感了,第一时间是没来得及照相的!


(留意mix反光效果,犹如玻璃但手感比玻璃好太多了)


(正面屏质感也很顺眼) 

        关于全面屏,小米不是第一个推出实机的品牌,但确实真正能引起大家兴趣的品牌,相对于真正的全面屏,mix的黑边你仔细看还是不小的,但6.4的屏幕对于用惯了传统屏幕上面带听筒和摄像头的消费者来说,还是很惊艳的。

        关于陶瓷机身,在小米社区的相关板块,米粉们对于手感最多的形容词就是温润如玉,一些人听到这词往往会感觉浑身肉麻,但当你真的拿到手里后,我只能说我同意米粉的类比形容。全陶瓷机身相比玻璃机身和金属机身,感受完全不同,很舒服!当然也是一如既往的滑,掉在地上也会一如既往的稀碎稀碎!好在小米在原机包装中配上了质感不错的真皮手机壳,怕碎的消费者也不用担心。(我对小米手机所有的原装手机壳的评价都是好评!)mix机身的做工感觉比note一代刚推出时做工又精进了一步,配合全陶瓷材质和全面屏,结合设计大师PhilippeStarck的极简设计,获得手机界挑剔媒体的盛赞也就理所应当了,我甚至绝对mix的推出,彻底改变了苹果引领手机界风骚的传统,想想诺基亚被拍在沙滩上的场景,苹果会不会感觉到压力了呢?!

        关于陶瓷声学系统,手机入手前有人提示我,你会碰到自己听不到别人听的却很清楚的尴尬,因此入手后特别留意此种现象,在安静的室内,将听筒打开一般音量时音质就很清晰,如果将听筒音量调制最大才会出现别人也能听清的状况,这和普通听筒区别不大;当在室外嘈杂的环境下,将听筒调制最大声音,你就不用担心听不清的状况,至于担心别人听到,那除非有人特意趴在你耳边,你能不知道吗?所以既然小米能把这个概念推出应用在真机身上,一般的消费习惯肯定会考虑到,大家完全不必担心。

         关于照相功能,我只能说小米延续了自己在手机照相领域的优势了——太渣!哈哈哈,mix的照相功能感觉没比note一代强哪里去,想把照片照的好看,除了要保证阳光充足外,自己一定要端的稳、端的稳、端的稳!(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喜欢照相的手机达人,我劝你们还是转投华为阵线吧!

         其他的功能比如将前摄像头改成手机右下角用来增加屏幕占比、用超声波代替红外距离感应、机身设计合理且用心这些在一些媒体的开机、拆机视频中你都能看到相关信息,我就不赘述了。

         以上的感受既有优点也有槽点,我想说的是以上槽点如果放在mix的价格3499元上,那就全部飞灰湮灭了,还是那句话,小米的价格杀伤力太狠了,即使把配置提升到6G+256G,价格也才提高500元,小米良心啊!因此我同意那句话,假如你能抢到mix就买了吧!


(全面屏很惊艳,外加小米已经成熟的陶瓷外壳,质感相当带感!)

        小米能把一个概念机的价格都做的如此平易近人,我对小米的未来相当看好。这里关于代表自主手机厂商的华为和小米,我很想多说几句。人人都说华为的野心很大,从P10和mate9的价格体系就能看出,华为这几年开始在为树立自己的品牌努力,凭借着技术优势和人力优势,华为确实做到了。但我觉得华为再厉害,实际上也是在走三星的老路,若干年后即使华为取代了三星、甚至是苹果,华为终究还是个手机或通讯领域的厂商,但小米的思路完全不同,小米是走苹果的路线,但小米却拓展了苹果的思维,从小米提出的米生态链来看,雷军的野心绝对不止是手机这一个领域,从小米插线板和小米手链的热卖,到小米笔记本、小米平衡车、小米电动车、小米电池、小米无人机、小米家电等等。

        有人评论:小米只要进入一个陌生领域,这个领域就哀鸿一片!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雷军显然是在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整合资源来占领市场,这对于一般领域的传统企业来说杀伤力绝对不可小觑!我这两年也买了不少小米的产品,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小米性价比的无敌,我经常跟同事说,假如你想买某类产品,但对于这个领域并不了解,那你就先看看有没有小米的产品,因为买了小米不会错,因为小米的东西不是最好的,但它是你相同价格当中能买到最合适的产品了!这就是我对小米的理解。

 

(这些年也入手了不少小米手机周边产品)

--------------------------------------------------------------------------------------         

最后说一句总结的话吧,感谢苹果让我们开拓眼界!感谢小米让我们享受科技的愉悦!

           此处应该有若干个mix的照片来应景,但这手机的照片水平实在提不起我的兴趣,只能以后再补上了(累死了这帖子写了一天吃饭去)......


                        这几天找个不错的天气补几张阳光充足的风景照,效果嘛还不错,也算对得起这1600万像素!







最后编辑于2017-04-09 19:58:33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 3
前往
/3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