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iCAR V23试驾体验如何?#车圈聊热点#
862 12 发布于 上海 2024-12-20 14:27:01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iCar的车我也是第一次接触,我是被它的上市价格9.98万所吸引,一辆时尚越野,又有个性的方盒子车,确实比较亮眼!但有人说它是年轻版的“老头乐”,也有人说它价格贵了,更有人说不值得买!或许只有亲身感受和试驾了才知道这车到底如何!



【基本情况】
先说结论,本次试驾的车型为四驱版,试乘试驾过程体验了急加速、急减速、“烂路”、连续变道等用车环境。我觉得这车它的卖点只是外观!
【外观】
我看到展车的第一眼就觉得这车设计有点像之前的老牌军用车,绿色的外观还真有点那个味道,方方正正的也不觉得它小,因为它的外覆盖件比较多,比如说尾部的“小书包”、前脸的保险杠,都间接的把车身长度给拉长了,再加上它的大轮毂,所以我不觉得这车小,但是这都是在展厅看到的感受。在外面道路上看,有了对比参考,就会发现它很小,感觉就剩大轮毂了,轮胎都占了整个车身高度的1/3了!


我发现iCar V23有点“内8”,正面看特别明显,感觉的悬挂有点支撑不住车身重量,整个车身被往下压了,这种状态下对轮胎的损伤比较大,内胎很容易被磨损。


我比较喜欢它的后备箱开门方式,是往右整个方正的后备箱门都能打开,这样整个车厢的空间都被显露出来,空间上给人一种特别开阔的感觉。而小背包我觉得就算是装饰,有点小,要是能凸起的再明显一点就更好看了。



【内饰】
中控台的设计比较四方四正,用料都是以硬塑料为主,没有仪表台,看上去比较空荡。出风口搭配橘黄色配色,并且出风口也是设计成一个个方形设计,看上去比较跳,不会觉得全是黑色塑料的单调感,但是后排没有出风口,保留了一个小的储物盒,塑料感比较明显。
门板设计成了一个整体,没有了储物盒的设计,搭配了网兜,硬派的同时又有点简洁和简陋。




全车留了比较多个性化设计预留螺丝孔位,比如说前排座椅靠背分别留有四个螺丝钉,可以搭配小桌板或者屏幕,但是座椅靠背的塑料用料太多,再加上螺丝钉,就觉得这车有点简陋。车内几乎所有的储物空间都是网兜设计,比较简洁,如果不是用一根黄绳来搭配,一眼看过去就全是黑色,有点单调。



车顶即使是顶配四驱也没有天窗设计,铁皮顶一步到位,空间上不够开阔,有种低配车的感觉,毕竟在国内只有低配车才会用铁皮顶,如果设计成可开启全景大天窗,这车视野就会更开阔,车内颜值也会更高。



【车机】
由于没有仪表台,行车数据全部都在车机上显示,默认左侧1/3的屏幕都是车速、档位、行车数据等显示屏幕,实际上可用的其他功能只占屏幕的2/3,屏幕可用范围比价小。并且在驾驶过程中,总是要时常观看车速显示,很不方便;尤其是坐在驾驶位整个人被抬的比较高,而车机的位置有点偏下或者偏低,视角上有点往下看,不太方便驾驶,有点影响驾驶体验。我觉得车机屏幕有点小了,目前只有15.4英寸,我觉得全车就这一个屏幕,完全可以设计成17寸的,不过试驾过程中销售介绍说后期会出一款仪表台的配件,可以加装上去,不过我看仪表台的位置没有预留螺丝孔位,怎么加装呢?只能说拭目以待吧!


车机屏幕显示我觉得有点不太高清,颜色、画质有点偏暗,并且屏幕上的内容很多,但是触控功能按键很小,像我这种粗手指体验下来就感觉的不太灵敏。
车机语音控制不太灵敏,对指令识别反应有点慢,还经常出错,不够智能。在驾驶过程中,它的360全景显示内容比较少,这也是由于屏幕小的原因,整个360全景并不能完全展示出来,需要手动触控调节,而且屏幕显示都快跑到副驾驶位去了,看不清楚,视线有点远;比如在转弯或者遇到狭小路况时,360全景影像并不能立即跳出来,需要手动开启,不够智能,使用中不太方便,驾驶视野不佳。



【乘坐感受】
坐在前排还是觉得坐垫比较高,视野很开阔,感觉车头很小,坐在座椅上感觉的靠背的腰托贴合比较好,有点鼓起来支撑起我的腰部,不过我觉得有点偏硬,要是能再稍微柔软一点就更好了。我170身高坐在主驾驶位我需要将座椅调节的比较低,也比较靠前,有点够不到刹车、油门踏板的感觉,空间间隙比较大。前排杯架与中控台并不是连为一体,中间的间距完全可以通过一个人,我觉得我可以在主副驾驶位穿行,在使用智驾时,解放双脚的同时,我觉得腿部的活动空间会更大。




【动力感受】
这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肉”,油门踏板轻点几乎没有推背感,起步以平稳为主,作为越野车搭配这样的动力属实不应该,我真担心它有些高点的坡爬不上去。



除了运动模式,其他两种模式的提速,油门踏板踩到底速度是缓慢提起来的,很吃力,油门都踩到底了,速度跟不上。使用运动模式要稍微好一点,能感受到油门踩到底时的推背感,但也就起步那一下,然后就出来了动力踩油门没什么反应了。


一脚油门踩到底,感觉的车身的抬头感比较明显,后驱的动力比前驱强,有种往后沉的感觉的,这种情况下在大脚油门爬坡时难免会有翻车的情况,所以我还是觉得这车还是在城市道路上下班开开吧,不适合越野。



【操控感受】
方向盘转动比较沉,尤其是原地掉头,多次反复的方向盘打死,一套掉头流程走下来,手会有点酸。在驾驶过程中变道时也会觉得方向盘比较沉,这如果是我每天下班开车1小时会觉得很累,要双手操控方向盘,在上下班多次变道就会觉得开车有点手酸;而且操控变道有点生硬,不够丝滑,可能我开一段时间就不想开了。



在驾驶过程中遇到桥梁时,速度80通过时觉得方向盘有点飘,需要握紧稳住方向盘,我觉得是车身高度高的原因。在模拟越野颠簸路面时,我觉得方向盘依然要握紧,有点晃动,不过整体操控感受还可以接受,唯一缺点就是车身晃动比较大,只有握紧方向盘让我有安全感。
在驾驶过程中变道时,由于车比较小,车内乘坐稳定性不佳,乘坐时人会跟着车身变道一侧偏移,感觉快速行驶时,方向盘角度打多了容易翻车。



【底盘悬挂】
iCar V23的底盘悬挂的体验感受跟驾驶模式有关。
开始我体验的是经济和舒适模式,给我的感受就是底盘悬挂比较软,对于地面的反馈上下波动比较大,比如说80时速过坡度比较大的桥梁时,底盘悬挂感受就比较松散,上下起伏波动要回弹2-3次,不能一次拉回来,有种过山车的感觉。
运动模式时,稍微比经济和舒适模式要硬一点,但还是有点偏软,对于颠簸路面,车身晃动比较大,左右摇摆的比较厉害。
只有在轻越野模式,我觉得底盘悬挂的感受是最舒适的,对于路面的反馈感受要轻一点,支撑性要好一点。比如说颠簸路面,坐在车内就觉得它的底盘悬挂滤震的效果比较好,坐在车内的摇晃感比较轻;再比如80时速过桥梁时,底盘悬挂上下晃动的次数要少,虽然也做不到一次拉回来,但是第二次的上下波动明显幅度小一点,比其他模式要舒服点。



但是在驾驶过程中感觉底盘悬挂的支撑性要略微差一点,防侧倾的支撑力有点不足,有点偏软,人也跟着侧倾,如果速度快一点,变道时方向盘转幅大一点,真有可能侧倾。主要还是它的车身高度高,离地间隙大的原因,整车的重心有点偏上。



【总结】
我觉得它外观比较好看、内饰一般、驾驶感受一般,其中轻越野模式我觉得挺舒服的。现在上市了,价格我觉得还行,不过9.98万的低配只有300公里续航、没有360全景影像、L2辅助驾驶等让我觉得配置太低,完全不适合选择!


回头再来看这款车,我觉得它能吸引人的或许只剩外观了,年轻人会比较喜欢,酷酷的非常有个性!
但是价格有点高,或许可以再等等,等他降价一万元,再等他智驾免费送,这时iCar V23就是一辆值得选择的车!


  • 动态体验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11

发表回复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


Ctrl + Enter 发表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汽车之家论坛规范公示>

回复主楼

汽车之家温馨提示您:回复中请不要恶意攻击论坛用户与工作人员,不要发布任何广告性质的回复,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违规用户与内容


Ctrl + Enter 发表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

推荐视频

按住此处拖动
不再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