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春节里经历的一次事故 游记贴变身安全讲座
1 964 发布于 2015-04-27 15:14:44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现身说法想订阅此频道,戳这里了解详情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重要的节日,家人团聚,走亲访友。对于从小在北京长大的我,亲戚少,而基本都集中在湖北,因此今年的春节,我和父亲计划开车先到湖北十堰看爷爷,然后再去武汉和周边的汉川看看老家的亲戚。当然,此行我也计划能够玩一些景点,拍一些好照片,然后和武汉的车友碰个面,给他们也出一组片子,做一个完整的游记,最重要的是我打算学习汽车之家韩大宝剑做一做视频游记,用gopro拍一些与众不同的画面,让自己来一个小小的转行。

 

      这个想法确实丰满,也很靠谱。大年三十高速免费,路上基本没啥车,北京到十堰不到1200公里的路程10小时多一点到达。而这几天当地的天气一直雾蒙蒙,也没啥拍照的心情。大年初二的下午,约了当年在这边上小学的同学开车出去逛了逛,进入了陕西省境内,有个白河县,这里是汉江大峡谷中的一座县城,看起来气势不错。我对这边路况熟悉,前几年也来过这里。不过现在全通高速,还是方便多了,但还是喜欢在山路中激情驾驶的感觉。

 

    不过,那几天的天气确实特别糟糕,图特别渣,只能靠后期了。



如果一张图的色彩特别糟糕,那就把握好构图,然后直接调成黑白...


大江大河大海之滨是汽车商业片中经常出现的景色。

想象中的画面是酱紫的



  实际却是酱紫...糟糕的天气让我的创作欲匮乏。



不过,看到了一个山坡,让我眼前一亮。直接爬上去!!!然后我挂上gopro,那种效果还是挺给力的,具体画面请看gopro视频。

 

    今年年会还跟车友群里面的视频大神学了一种机位:就是把gopro放在地上,然后车从上面开过去,感觉很帅的样子。不过,上次由于车速太快,把gopro带飞了,还好只擦破一点漆。苦了牛牛同学的gopro二代。







山顶上画面确实非常好,但枯树叉子各种挡视野。加上糟糕的天气,哎...


如果是一辆越野车摆在这里感觉会好些,但一辆旅行车在这里确实怪怪的









这种坡度,不到现场,感受不到。总之,很惊险,很刺激,像过山车。



这是一张色彩特别渣的图,ISO还被我不小心用到了1600。调成黑白之后发到朋友圈,居然有人说这张是大片...哎...但这不是我平时摄影的风格。


大年初三,打算神农架一日游。确实,时间有点赶,因为初四计划去武汉,和当地车友会和,拍点大片,聚聚餐。我还是带着我那个小学同学,开始由我驾驶。这边新修通了呼北高速,可以直通神农架以北的房县,再往里走路程就不远了。




高速中间还断了一截,因为有个隧道还没通。盘山路到了山顶,是一个隧道,而隧道上方的树木全都被霜所覆盖,也算是个奇景了。车车在这里走一张大片,不过神农架里面的景色还很多,这里也就没有太多停留。我同学看我一直想拍照,他就说帮我开车吧,我也就没说什么,就坐上了副驾驶。



正向往着更美好的景色时,高速结束,进入房县县城。在这个修的半吊子工程的高速出口,我们的旅程戛然而止。


       就在眼前的这个十字路口,路况复杂,视野也受限。而我这个同学吧,这两天开车就发现他有点问题。首先在市区,等红绿灯会离前车极其近,我也半开玩笑的跟他提出,前面可是一个卡宴,咱可撞不起。而左转的时候,当地车是有点不太规矩,但如果是我的话,肯定对于周围的车动向特别注意,转弯的时候被他别到一下。结果这哥们直接开着我的车超上去别人家,跟人家斗气,我当时就特别不高兴,因为这种事我从来不干,何况我觉得人家也不一定是故意的。而这次的山路,这哥们感觉弯道时速度控制也有些问题,比如过村庄的时候,速度可以说不能有效控制视线盲区突然出现的东西。我也说过,还是慢点。他说这路他带着领导跑了三四趟,然后我也觉得既然作为当地人熟路,所以我也没有太在意,不过还是打算下一次停车过后还是换回我来驾驶。当然,他平时也没有系安全带的习惯,他自己开的世嘉用的也是安全带卡扣。但在我的安全带报警狂响再加上我的说教,也系上了。

 

       确实没想到事故却出的那么快,就这个乱七八糟的路口,横向来了一个全新本田雅阁,新车还挂的临牌。我看着他朝我驶来,我赶紧说有车,但已经晚了,咣当一下,我的车大概转了135度,侧气囊气帘崩开,本田雅阁两个前气囊也打开。这一想,完了。不过我感觉撞击速度不高,两辆车人都没事,并且,我们两人都系了安全带,也没有其它磕碰

,只是我的脖子被安全带勒出了一条血印。





       我的车右后轮外八字了,后翼子板严重损伤。雅阁前脸损伤严重,前防撞梁起了不小作用,不过感觉车架前部也变形了。我先说事故处理经过,然后再跟大家谈谈汽车的安全性和安全驾驶问题。


平生第一次真正的“用”过侧气帘啊。


上了交警叫来的拖车,把车拖到了交警队的停车场。



 

      来到这种小地方,才知道这地方根本没法讲道理。首先,很多小地方没有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办法,我作为外地车,出了事故必须报交警。而且这种车辆已经不能自行挪动的情况,真的完全不知道怎么办了,真是你第一次算是大事故啊。在北京,能想到的肯定是赶快报交警。在当地,有一个不知道是成文还是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出了事只要报交警,各罚200元。呵呵!

 

      交警来了,拍拍照,画了个模拟图,人保的工作人员也过来查勘现场。然后我们就一直问警察,谁的责任,因为这样的路口,不好说主次是谁,相当于在一条正常的路上加出一个口,而路口的标线完全没有改变。当然,我的这一方有停车线,但这个停车线是为红绿灯而设计的,而这里的红绿灯还没有安装。所以,责任的认定按照法律来说,可能会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情况。

 

       交警把我的车拖到了指定停车场,收了双方驾驶员的驾驶本,让我们等候处理。我们后来就一直在追问什么时候能出责任认定。当地口音听起来十分费劲,然后他们说责任认定要初七上班才行。也就意味着车要一直放在这里,这对于我来说怎么可能,我当时就下定决心,当天一定要把车拖走。但交警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你们自己协商责任,协商好了交警给开单子,事情就能解决,放驾驶本,车辆可以自行拖走。我们觉得,这基本和耍流氓无异。毕竟,在北京,这种情况交警会现场认定责任,单子一填,完事。一看这情况,老子的,特么责任全是我的,因为我这一侧有停车线,这种情况只有把责任大包大揽,才能逃出这个鬼地方。对方车辆其实已经拖到了当地修理厂,而我的车需要沃尔沃的道路救援去交警停车场提取车辆。要知道,交警停车场的停车费是非常耍流氓的,大家都懂。

 

       于是,联系沃尔沃的道路救援,最近的4S店在襄樊,也是费了不少口舌。因为,与沃尔沃合作的拖车公司就与房县这边的交警扯过皮,必须有放行单,拖车不能进院子而必须先要让他们的车拖出来才能由我们的车接,然后拖车磨蹭了好久没有出发。交警让我们2点半来处理,直到下午4点,交警这边一切都已经确认清楚,拖车才出发,7点多才到县城。上了拖车,由于我个人的需求,经过十堰取了一些重要的个人物品,以至于绕了点路我们多交了1000多块钱。但毕竟,大过年的,各种交通完全不靠谱,如果我不跟着拖车去襄樊,就更难回北京了。毕竟,要去十堰取的电脑里面全是非常重要的客户资料,不能有任何闪失。襄樊到北京的机票很好买,但十堰到北京的火车完全没票。总之,半夜两点,把车送到了襄阳市新开的一家沃尔沃4S店。然后年初四的机票回北京。车最后放到了襄阳市新开的沃尔沃4S店进行维修,定损金额总计8万左右。

 



      整个此行的经过也就是这样,这次的事故也长了不少经验教训。我今年26岁,驾龄将近8年,因为从小喜欢车,这8年中走过的路很多。川藏线也走过,荒漠的西藏阿里地区到拉萨每天15小时x2天的单人高强度驾驶我也顺利安全的完成。高速路我可以速度很快,在一些熟悉的山路我也喜欢让轮胎发出响声来寻求一点小刺激,空旷场地我也玩玩漂移。确实,作为一个血液里,骨子里都喜欢汽车的年轻人,这些也都不足为奇。但是,刚所说的这些,我一切都以绝对的安全为前提,汽车之家里面的安全驾驶栏目我基本上也都通读过。总之最应该注意的关键点就是,车速与我视距可控范围成正比。驾照刚学成时,我的父亲带我跑过了各种各样的路面,包含高速、山路、拖拉机行人三蹦子狗骑兔子混杂且随时有胡乱并线掉头横穿的国道,在这些路面,几乎没有出现过事故。最重要的两个体会、转弯应该是什么速度,遇到各种大小路口应该怎么观察,毫秒之内反射出会有什么潜在危险,超车时怎么预防前车突然并道。总之,这几点一直记在我的心里面,因此就有不少人说我开车肉。确实,超车时,我从来不敢钻空当,也不想练就这样“高超”的技术,慢慢到一辆车的边上,一脚油踩到底过去,最大程度减小危险发生的可能。总之,我喜欢欧系车扎实的底盘给我带来的驾驶激情,但是我从来不会牺牲安全来换取这种刺激。还有,安全带问题,就连我家里人都觉得我系安全带是个很傻的事情,但我一直坚持。之前我家里的车安全带总会被我爸做手脚,说勒的难受,然后把安全带弄的松松垮垮。买了沃尔沃,我爹也同时买了安全带卡扣。买了第一次,我扔了。后来又买了一个转接器,就是插上去不会响,但安全带又可以转接在这个插片上,结果是拔不出来了。我就说骗我爸说我花了1000多块钱去4S店把这个总成换了,其实是被冠军刘一使劲拔了出来。从此以后,这坑人玩意就再也没出现在我的家里的车上了。

 

 

      开车这8年,我其实小事故还是有一些,小剐蹭有过几次,基本上右前角的马路牙子、大石头、地锁,确实是我的死对头,很多情况,真特么看不见,不过这两年还是好多了。但这次的问题就出在,我开始还可以,但是别人行不行。下面,就得说说借车和把车给别人开的问题了。

 

      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好说话,基本身边比较近的朋友借我车,我只要不用,基本二话不说钥匙扔给他。他们也蹭过我的车,我说也无所谓反正走保险。不过,这些朋友的驾驶方式我基本都见识过,技术都还可以,但至少都属于比较小心的。再加上我的工作和一些其它的个人用途,也经常需要别人驾驶我的车去办一些事,或者配合我的拍摄等事情。不过这次事故之后,我对这方面肯定就会比以前慎重得多,其实像这样我已经发现驾驶习惯有问题的朋友,就一定不能再随便把车给他开,有问题该指出就指出,别不好意思或者旁敲侧击的人家也不当回事。让别人驾驶我的车,对我来说也是没办法的事,我也会因为一些需要开别人或者别的公司的车。总之,能完成任务的情况下,我的车尽量少在别人手里,或者别人的车尽量少在我的手里,以免不必要的麻烦。总之,车不是不能借,记住几点:

1、对方有没有承担一旦发生事故的经济能力。

2、对方决不能有任何酒后驾驶的前科,且必须确认对方驾驶证在有效期之内。

3、发现驾驶方式有隐患果断剥夺驾驶权利,别不好意思说人家。

当然,车和老婆不能外借,这只是每个人不同的看法,但是一旦借给不靠谱的人,有可能摊上的不只是修车的事了。

 

       在国外,确实很少有人借车。因为国外的法律和保险制度比国内严格许多。国内的保险,投保的只是针对车辆,而欧美国家则是保险不仅要指定被保车辆,还要指定被保车辆的驾驶人。况且,欧美国家几乎人人都有车,不止一辆,因此国外很少有人提出向别人借车。当然,如果你真的需要借车,你需要向保险公司打电话,说明你要换驾的车牌号,查询到车辆信息后,按天另行支付保险费用。不过,在国外的保费根据车型的马力不同,前驱还是后驱,会有很大差别,并且驾驶员的年龄以24岁作为分界点有两种不同的保费标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出现事故的几率。比如,国外宝马的售价和保费都特别高,国外的保费很多都是跟一辆车马力的大小有关。除了宝马在国外的档次定位本身较高外,大马力、后驱,还有事故几率的统计导致了宝马的保费会比一般品牌高。而在中国,保费几乎仅与车辆价格有关。


      

 

    下面再来说说汽车安全的问题。

 

       首先,我买车时几乎没有考虑别的品牌的情况下买了一辆沃尔沃,之所以选择这个品牌,是因为特别喜欢整车设计的格调,非常具有艺术气息,有个性但不浮夸。而在这个基础上,有着非常深厚的品牌内涵。安全为上,以人为本,就是品牌文化内涵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安全,沃尔沃的重视程度,投资力度,相信大家了解很多。当然,对于安全口碑方面的投资,有的品牌是将钱投在研发部门,而有的则投在了广告公关部门,比如某德系品牌的神车。

 

       沃尔沃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车,也有不少人质疑。比如,S60/V60系列没有膝部气囊,而日系车从皇冠开始,就普遍都有了。比如国内的C-NCAP,V40曾拿过最高分,但前不久又被奔腾X80超越了。这怎么可以叫全世界最安全的车呢?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沃尔沃为什么可以成为汽车界最安全的品牌,同时必须破除沃尔沃是安全“神车”的迷信。

 

       欧洲的EURO-NCAP,算是欧洲汽车安全标准的风向标,并且国内厂商也会比较多的用这个标准去宣传。纵观E-NCAP,沃尔沃不一定每次拿最高分,但是我们也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98年机构刚刚设立的时候,多数车型都止步于两星、三星,同样安全方面标准极高的萨博900/93 Viggen,当时仅得到2星的评价。而就在那个时期,沃尔沃车型以全系4星的情况下全部通过测试,没有一款车型掉链子,并在碰撞安全方面全面推出能量分散的理念,对其它汽车汽车制造商在安全方面的提高显著。注意下图中1997年-2001年的四个四星车型,在当时算是极高的分数。






第一代S40


沃尔沃S70,在这之前叫过740还是850我还真忘了...

第一代S80


V70和当时同平台的S60


2009年和2012年的碰撞标准都进行过更改,将儿童和行人的测试纳入了综合评价体系,好像也有侧面立柱碰撞测试,具体我也就没深研究了。不过V40刷新了该机构成人保护的最高纪录,而这个记录在C-NCAP中被奔腾X80给破了,我们呵呵吧。



       虽说,C-NCAP就像过去的牙防组,但这个机构的出现,对于整个自主品牌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作用还是很明显的。确实,现在是个车就全都是五星,参考的意义不大。不过那些星级较低的车,确实就也别出来混了。C与E最大的不同在于E会用最低配的车为标准进行测试,而国内的C是用最高配的。这个大家都懂得。

       这次奔腾X80撞亚太XC60试驾车也在微信沃尔沃的圈子里传了好长时间。把门做的很硬,防撞钢梁很结实,这个沃尔沃在行。而看起来X80前机舱严重变形,安全性不好。要是这么想,那就图样图森破了。其实沃尔沃在汽车安全上,给全世界带来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像这辆X80一样,发动机舱充分吸能,而座舱完好无损。





当然,对于2000年左右推出的日系A0级轿车这必然就像纸糊的一样。不过,这并不代表当今全部的日系车。近些年日系车在安全方面突飞猛进,本田、马自达、斯巴鲁都很不错。




       而美国IIHS机构推出的25%偏置碰撞测试,基本上小型车全军覆没,BBA,日系三大豪华品牌多数结果落花流水,这时候,仍然是沃尔沃的表现最抢眼。全系最高Good评价,其中包含V40、S60、XC60、S80。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2003年推出的XC90,也就是我们国产的XC经典,在这个项目上得到的也是Good评价,真是业界良心啊。

 

这些都是表现较差车型。





而当时测试的沃尔沃S60和讴歌TL都拿到了非常高的成绩。其实TL比S60得分还高一点点,不过这张图是从沃尔沃经销商发的公文稿里找到的,调换下顺序可以理解







从XC90的碰撞结果来看,美国2012年才出台的碰撞标准,沃尔沃早在10年前就已经做过。




    说完25%偏置碰撞的问题,最近不少车友都看到了微信里面分享的视频,沃尔沃全新XC90的翻滚和冲出路面的测试。每小时50公里的侧面扔出,几乎五连翻滚着地,车顶居然没有什么变形,最神奇的是连全景天窗都没碎。大家去优酷可以搜到这个视频。





  

      这一段核心论点总结:别的厂商今天在做的测试标准,沃尔沃基本上会早10年。别的厂家跟着汽车安全标准屁股后面走,沃尔沃是在前面拽着标准走

      25%的偏置碰撞测试在美国出台之前,沃尔沃似乎也从没有拿这个说过事儿,但是标准一来,沃尔沃全系拿下。这也就是沃尔沃花巨资在哥德堡投资的安全中心,和实际交通事故调查组的意义所在。

 

    主动安全方面,沃尔沃的高科技安全配置发明或者率先应用于汽车的最多,在同价位和同级别的车型沃尔沃的安全配置最丰富。当然,例如City Safety等这样的安全装备也出现在了不少其它车型上,不过纵观这些我们发现,沃尔沃总是最早将这些安全设施配置到自己旗下的车型上。而前段时间是汽车点评网做了一期所有品牌自动刹车测试,沃尔沃V60效果最好。就是别的品牌车型虽然制动但仍撞上了障碍物,沃尔沃则完全停住。

       当然,例如BLIS并线辅助、主动转向大灯、ACC自动巡航、行人气囊这些配置基本上都在沃尔沃的车型上最先出现,而没几年的时间就会被其它厂商所效仿。但沃尔沃对于发明的安全专利相对较为开放,对于其它品牌车辆的安全性提升很有帮助,三点式安全带就是沃尔沃完全将这项专利无偿的放开给所有品牌使用,挽救了不少人的生命。




       这时可能就会出现一种论调了:沃尔沃是神车!沃尔沃是坦克!沃尔沃安全无敌!那么,我只想对你们说,请你们去买大众吧。

    大众近几年市场表现很好,而近期出现的一系列群体性大故障也伤到了不少人的心。大众一面鼓吹自己的德系品质,培养了一大群脑残粉,见到日本车撞的粉碎,真的恨不得说一句:如果换成大众,最多掉块漆。而逐年的减配,饥饿营销,傲慢的问题处理态度,让很多车主、车迷们失望。而我们要说的是,车安不安全是一方面,总拿车的安全说事而不去关注驾驶安全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我可不想听说数年后也出现了一群沃尔沃的脑残粉,自己买了沃尔沃就认为自己有金刚不坏之身。这样的人在沃尔沃车主里面目前可能会有一小部分,所以很需要为大家提个醒。

 

       作为一个自己从事汽车媒体行业的人来说,需要告诉大家的是,沃尔沃只能比同级车安全那么一点。奔驰、英菲、凯迪拉克,作为豪华品牌,哪个都不可能不把安全当回事的。如果沃尔沃真的比同级主流车型更安全出一大截子的话,你们觉得其它厂家不会把沃尔沃的车买来拆解研究?这听起来是国内自主品牌最爱干的事,但在国外,对于竞品车型的研究比咱们的水平高明多了。咱们还在抄袭外形、底盘、车身,别人会把所有的新技术学来,用于自己品牌的新车上。所以,沃尔沃在汽车安全性方面,更重要的是引领,而不是把自己造成坦克。



       沃尔沃这个品牌确实会将世界汽车的安全标准一步一步的带高,不过对于一些沃尔沃所出现的严重重伤甚至死亡事故,也就出现了沃尔沃被吉利收购以后安全性就没那么高了的说法。这又是算是圈里面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既然沃尔沃宣传安全性最好,那么我买了沃尔沃的车就等于买了金刚不坏之身,要不就是你们的车夸大宣传,车的质量有问题,退车


       首先,沃尔沃所宣传的基本消除本品牌交通事故的死亡的愿景,是2020年,而且大家看清楚了,是“愿景”,就是能不能实现也说不定。其研发的重点是放在自动驾驶和更为全面的主动安全防护,对于被动安全的研发目前看来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当然,如果沃尔沃能完全消除交通事故死亡的话,那么全世界其它主流大厂品牌也可以做到,因为山寨这个东西,外国人比咱们玩的高端多了...


       总之,沃尔沃重视安全,但不是神灵附体,开了沃尔沃不等于开挂。车再好,别拿自己的生命去当人肉C-NCAP

 

      下面随便给大家分析一些事故图片,做一个参考。




这个国外的上一代S60事故在网上传的非常有名,生存空间已经完全被剥夺,可以说,在大货车面前,没有神车。


这好像是个C70酒后把比人拧成麻花了。自己的车安全,但你喝了酒了,你对别人来说就是定时炸弹。还有前段时间那个歌手把自己的S40借朋友,酒后2死两伤。都是类似情况。

       前几年跟人聊买车的问题,我首先强调的就是老桑塔纳和捷达绝对不能买,因为那个年代的沃尔沃撞完了也就是这个模样。那时候还没有能量分散的理念,气囊最多俩(很可能没有)。这个年代的车型强调车身材质的坚固性,但会因为结构问题导致A柱在一个关键点发生应力集中,然后就在这个点发生折断。这样,座舱空间自然就被挤压了。






像这种情况,人挂不挂跟车辆的安全性完全没有任何关系。除非你的玻璃防弹的,都不一定管用。


       这个事故汽车之家写过一篇稿子,事故在网络上传的也很有名。女司机新车新手第一天撞墙死亡,最大的疑惑就在于一个车身损坏并不算太严重的100%完全正面碰撞怎么会出现死亡事故呢。父亲,母亲,儿子一家三口在碰撞之后,人都钻入了座椅底下,女司机当场死亡,副驾驶的父亲轻伤,儿子因为钻入座椅下面而重伤。A柱没有变形,车门可以正常打开。而这起事故的核心就在于安全带了。其实,无论哪个国家的NCAP,很多车撞击损伤不大,但星级很低,就跟座椅的坐姿、安全带的约束力和位置、内饰材质和形状有关系。像这种完全刚性的墙壁没有任何缓冲,撞击的作用力就会基本完全传递到驾驶舱内部。这种情况如果没有安全带,就算不死,但也基本面部全花。





这个翻滚其实座舱变形不大,如果有安全带还是存活几率的,不过据说好像是人挂了。

图片已删除





这个S60钻撞事故,还好A柱结实,保命了。不过一般这种钻撞事故,50公里以上,前排基本就没戏了。


这种情况,也基本看命好不好。这个挤压的很严重,但人能不能保命基本也是看运气。不过,远离大车,或者怎样安全超大车,还需要大家多积累驾驶经验。



因此,破除迷信,拒绝神车,一辆安全性高的车更需要一个靠谱的人来驾驶。



       最后还要破除一个一直以来流传于国人的一个汽车圈最大的迷信,就是欧系车都安全,日系车安全性都差。这个论点,完全扯犊子。安全性这方面,主要跟一个品牌对于某车型或者某一系列的定位有关,也与这个品牌的品牌实力,和本身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关系很大,跟国别有那么一点点关系,但在各品牌面对全球化市场来说,不可能谁家在动力上有特别显著的优势,在安全或哪方面又有明显的短板。





       德系车安全性都好,日韩系一撞就烂。这是大众水军和神车党们一直在吹流弊的谈资。日系车安全技术水平确实很一般,但在近几年确实有很明显的提升。像天籁和英菲Q50,因为定位不同,安全性的表现也会大相径庭。近些年,本田在安全性方面的研发做的很拼,就像这次和我的车碰撞的全新雅阁,查看其损失,气囊爆出,保险杠损坏,车架前部轻微变形,也没伤到发动机,算是非常合格的表现。像全新飞度这样的小型车,还有思域,都做了25%偏置碰撞测试,得分挺高。而讴歌因为品牌定位,安全方面做的更出色。不过你要是真的非要比讴歌和沃尔沃哪个更安全,这个可以说比不出来,因为世界上真是的事故是多种多样千变万化的,模板式的碰撞测试做不到更全面,当然能让大家看到世界上各品牌汽车对安全方面的努力,是最重要的。前段时间本田邀请国内众媒体做了一次双车带有一定角度的对碰测试,对于真实的事故模拟比较到位,结果也非常理想,大家可以搜到相关资料。当然,本田在造型设计、安全、做工、动力和操控方面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销量却变得比较惨淡,就这个全新雅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看来,中国市场看中的还是一辆车怎么能用最少的价钱给自己挣来最足的面子,车好会提升品牌的认知度然后就会更有面子,那么安全性通常别人看不到,也就可以放到一边了。


       韩系车的安全性确实不太好,但近几年提升也很明显,不过日韩系在安全性会对几款车下很大的功夫,但做不到像沃尔沃这样全系车型都能够保持同样极高的安全标准。别的品牌也一样,B级车型因为定位高,会把安全做的很棒,而A0级要想达到与之相似的安全性,成本投入太高。这也就是为什么V40作为一款紧凑级轿车会卖那么贵了。


      不过以我做汽车媒体这几年的经验,在安全方面,有几个品牌的安全性确实比较令人呵呵,比如东风日产近期已经莫名其妙的撕碎过很多车型了,注意是撕碎。丰田的一些中低端车型、现代起亚里面的一些低端车型,都不太行。但要说到德系,其实BBA、大众的安全性很一般,日系的英菲和讴歌安全性不仅不会比什么德系差,有些方面甚至还要强。所以,差异不在于某国某系车,而在于具体的品牌和车型。当然,某品牌公关为了自己品牌能卖得好,趁着国内的反日情绪,再为咱们国人的脑子里面根植一种某系车就是结实就是安全,涡轮增压就是流弊的印象,咱们还是要多多看清。


       XC90狂虐神车的测试。不能说神6安全性不好,因为两个车级别的差异太明显。但是,就是个一般的车,没事别瞎吹流弊,咱们还是朋友。陈震的萝卜报告是用这句话这么评价大众全新奢适宽体轿跑凌渡的。当然大家看看38号车评的视频,我不做评价,自己优酷搜搜自己看吧。

x


      关于级别的差异么。菲亚特500是五星级,Q7是四星,但两者对撞出来的成绩么。就像轿车中安全性最流弊的沃尔沃和重卡对撞,结果可想而知(其实很多5星只是为了符合某个特定角度和速度去设计的)。

       毕竟ADAC不做E-NCAP那样全套的评价标准体系,所以也不好去把每款车拿来量化评比,就是因为这样,ADAC发现了很多E-NCAP所反应不出来的问题。其实,这种模式,也就是沃尔沃安全中心所做的事,把世界上所有出现和可能出现过的事故拿来进行模拟碰撞,来改善自身新车的性能。所有市面上有的碰撞测试标准,沃尔沃基本全能轻松应对,但其实不太在乎拿到的是不是所有车型中的最高分,很多车换一种碰撞方式也就露馅儿了(前几年出现过右舵车去碰撞右前40%,跟之前左舵版本的呈现出了完全两种结果)。



奔驰每次推出Smart都会和自家的S级进行对撞试验,结果还行。smart一个老年代步车的个头卖到了10多万,这是它为什么贵的原因。当然,很多更深层次的东西我就也不是那么懂了,我自己的职业也是编辑,我只负责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你让我整出个负责的公式,自己做出个数据模型来论证我自己的观点,我没这本事,不然也就不会在这里瞎白话而早就进研究院了(说实话我上学时候就是个学渣)。





       你要非较真沃尔沃是不是世界上最安全的车(不包含坦克)。我的答案,不是。这个才是,美国总统座驾。好像说是6吨重,满车全是装甲。您要开着这车上街买个菜,或者去酒店接个客户,拐个弯都掰不进停车场,每百公里30升油。这些先不说,先说您买得起么。土豪说,不就是个车么,多少钱我都有。问题是美军众多涉密级别的军用民用技术都在这么一款车里面,人家能卖给你么。还卖给外国,三下五除二给拆解了,这不就是给人家送技术呢么




 
 

      出了这么一次事故,我这帖子喷了这么多技术方面的,其实主要观点就是两个:1、沃尔沃为什么最安全;2、沃尔沃不是神车。这次定损8万,对方两万,保险一下子赔了10万。其实对于什么来年保费,我也不在乎,其实也涨不了多少。因为保险主要是以出现的次数来计算而不是单次的金额。总之,你买了一辆靠谱的车,你也得确保你是一个靠谱的人,更要确保如果不得已给别人驾驶自己的车辆,更要保证那个人靠谱。其实我这个朋友么,就人来说是靠谱的。至少正常的驾驶证,没有酒后,人也没有受伤,保险都可以解决。不过对于自己的驾驶技术过于自信,这个,其实真的挺麻烦的。当侧气帘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下来的瞬间(如果来得及掩耳说明这个气囊不合格),我整个人的心都碎了。以为侧面撞击意味着动车架,那跟报废就没区别了。不过还好,后轮和后翼子板帮我抗住了。


后轮以及后悬挂一堆配件全部更换

切翼子板的场面血腥,请谨慎观看






现在的后翼子板都是与顶部一体的,车辆生产时是内焊,所以外部看不出来。


       就写这么多了。最近忙事业,也很少在论坛发帖。不过我还在酝酿着一次更大的旅行,当然随之就要呈现出一套更完美的游记。

最后编辑于2015-04-27 18:48:39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49
前往
/49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