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我的提车分享#淌过之后才知道水有多深
1 18 发布于 广东 2024-05-23 18:18:23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此帖已被收录至论坛精选日报-新能源更多精彩内容戳这里


(本文较长,阅读约需8-10分钟)
2016年开始接触汽车之家。于是有空的时候,会在论坛上开始看车。这个真的仅仅就是看车的外观之类的。对于配置是不太懂的。到现在有8年了,一直学习,一直纸上谈兵。2024刚提了人生第一台小车,说一下自己的提车经历。这个是对自己的一个总结,也希望对其他人有所帮助。文中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仅供阅后一笑了之。

1. 选车理由/对比


1.1. 预算+用车需求+混动理由


家里有2个孩子,还有2个老人,加上我和家里面的领导,就6个人了。平时用车主要是节假日的出行,所以一开始就考虑7座的。以前1个孩子,加上以前7座的年检比5座的更繁琐,所以最开始考虑过5座,后面国家取消了7座的一些不利的条件,人也多了,就主要考虑7座。
7座的车,自己原来预算15万落地,在这个价格段,自己反复比较了奇瑞的瑞虎8PRO,吉利的豪越L,2024年春节后,突然看到比亚迪唐从20.98万降至17.98万。刚好住的附近有展厅,去看了一下,觉得挺好。同时,家里面领导表示她只听过比亚迪,其他品牌她听到较少,所以在领导的指示下,将预算拔高至18万。(只要领导高兴,大家都高兴!
置于选择油车,还是电车。我个人之前开过几次租赁的电动汽车,有次还出现虚电突然从20%降到0,停在了十字路口叫保险拖车。这个经历让我记忆犹新,加上偶尔可能要回老家,800公里,电车有里程焦虑,加上电车容易让家人晕车,综合之下,所以纯电没有考虑。就只考虑油车或混动。问过身边老司机,说是推荐油车,混动有两套系统,故障率可能比较高,但是考虑自己平时节假日附近转转,以后如果换工作,也可能需要每日上下班用车,加上对混动的好奇和听广告说混动这个好哪个好,所以最后在不是特别坚持汽油的情况选择了混动。

新车照1

新车照2

1.2. 车型品牌偏好价格配置对比


爱国情结影响我最开始对品牌的选择。我当时想的是只要国产,不要合资品牌,不要日本品牌。加上我其实对用车要求不多,安全、皮实耐用、省油。什么外观,过得去就行;什么动力,能开到120就行;什么高配,实用就行。在7座的前提下,在15万左右的预算下,我最开始选择了奇瑞瑞虎8RRO,外形,配置,价格都对我的胃口。当时也是在手机上随便看看,没有下定决心要买。自己需求也不是很强烈。结果自己摇了4年多的号居然中了,给了自己一个买车的正式理由。2023年底中的指标,考虑来年中价格最优惠,所以想在2024年6月份左右买。刚好去年开始看到价格战,所以也想再等等。
后面在国内几大厂商中来回看,主要是在汽车之间上看,没有去4S店,也没有试驾。去过两次车展,感觉可以一次性对比下不同车外观和空间,但是要有目的性的去看,否则对于一个新手也没有其他收货,除非看车模和热闹。
国内奇瑞,长安,吉利,广汽传祺,长城,发现7座车其实选择不多,尤其是预算有限的情况下。除了瑞虎8pro,又发现了吉利的豪越L,也是7座的,2024款加的油从95换成了92,更经济了,我们在车展上看过空间,也很不错,住的附近没有4S店,没有去试驾和细看。当然奇瑞旗下的捷途出了很多7座车,性价比也高,估计家里领导更没有听过,所以就没有选择捷途。
空间大方面,我也关注过广汽传祺的GS8,7座,空间很大。但是烧95的油,让我只能停留看看而已,还有它的价格,超出我18万已经拔高之后的预算。
所以最后,在综合口碑和家里领导的要求后,选择了比亚迪唐。(上述内容对国产其他品牌无任何贬低含义和指引性,只是个人需求不同)

个人看的不同品牌车比较1

个人看的不同品牌车比较2

个人看的不同品牌车比较3

1.3. 试驾感受对比


我是5.1放假去4S店里面先订的车,然后再试驾的。有点奇怪吧。对于我这个新手来说,其实不管什么车,对我的感觉都是新的,虽然自己曾经开过几次电动汽车,但是那是临时开,现在是自己的买车,主管感觉上就不一样。所以试驾对我来说,新鲜感最多。其他感受没有像老司机一样的头头是道。
试驾了1次比亚迪唐,印象深刻的就是智能驾驶和自动驻车功能。设置智能驾驶后,可以很好的跟车,减少司机的工作。自动驻车,可以减少路口等红灯忘记空挡拉手刹溜车的风险。其他自动灯光和360影像等这些配制,大多数车基本都有,对新人感觉就是很好。其他感觉车的空间挺大,开起来厚重感还是有的,我试驾速度不快,总体感觉车身也比较稳。如果路口转弯速度快一点,还是有点甩甩的感觉,但是这个可能是SUV重心高的情况吧。
其他车也没有试驾过,可能以后成了老司机买第2台车,第3台车感觉更深刻更细腻。

2. 费用清单


2.1. 裸车、保险、购置税、上牌费、加装、优惠、赠品


费用清单

3. 选车验车提车过程


3.1. 选车


费用这块,尽管我之前看过一些买车提车视频,但是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水深水浅。相关价格,我列在上面。下面啰嗦下相关过程。
我们是选定了品牌,再去4S店里面谈的,而且只看了1家,没有去其他4S店比较,所以这个谈价过程很快。我们当天在车展看了上述几台国产车的外观空间后,然后就跑到离家近的一家比亚迪4S店再看车谈价格。(我们选择比亚迪,他的4S店离我们住的地方近,便于来回沟通,也是我们选择比亚迪唐的一个原因。)
刚开始销售在官方指导价的基础上,说没有现金优惠,就是17.98万,现在5.1优惠活动,免上牌费1000元,免贷款服务费3000元。我们说不可能没有优惠了,磨了一会,销售说如果2年免息贷款8万,可以少4500元。我们觉得还是太少了。这个时候家里领导就问了下她外省车行的同学,回来后就要至少优惠1万元。我当时翻看汽车之家最近的广州最低成交价是17.28万,裸车便宜了7000元,就想着至少便宜6000元,后面还是家里领导厉害,让销售把他们经理叫过来了继续谈,那个经理说让我们再多贷一些,贷13万(60期),可以优惠9000元,如果贷15万(60期),可以优惠1万。他们补贴前面半年的利息和提前还款的违约金。我们考虑了一下,后面选择了贷15万(60期),可以优惠1万的方案。当晚就下载app比亚迪王朝,下了2000元订金。看车谈价格下订,约傍晚6点谈到晚上8点半,共花了2个半小时。
送东西方面,送了3年6次保养,小家电,全车臭氧消毒,镀晶,脚垫,太阳膜。
后面第2天再去店里面试驾,然后签贷款申请、购车合同。第3天贷款申请通过。

3.2. 验车


订车第4天销售安排验车,后因为灰色的没了,取消。第7天又安排验车,结果发现后尾箱开关门顿挫伴异响,就是开门和关门,后尾箱门都是一阵一阵的动,“咚-咚-咚”的。销售联系工作人员来更新了车机系统,也没有用。因为没有其他车,就回家了。第10天又安排验车,检查了轮胎生产日期,玻璃生产日期,外观是否划痕,灯光,内饰,里程数,按键,空调,语音指令,后尾箱开关等均没有异常。当时没有上雨刮器,所以没有测试。销售说也不能开出去,所以没有发动起来。

验车1

验车2

验车3

验车4

验车5

验车总体没有问题,后面就开始进入买保险阶段。常规的有交强险,车损险,第三责任险,医保外用药附加险,驾乘险。这几款保险也是一些短视频有说的,还有问了家里其他已经买车的人。就是选择第三责任险是200万还是300万的问题。我最终选了200万,总价约7100元。如果300万,再加约270元。

保险费用

除了上述保险,销售还给我们推荐了一款权益险,说是比亚迪联合平安退出的保险。我订的比亚迪唐112km尊贵版,保费是3960元,保3年。当天在销售讲完后,我没有马上买所有的保险。当天打车去验车,坐的电动汽车,有点晕车,加上中午没有休息,就说回家考虑一下。后面回家和领导商量了一下,我就买了200万的第三者责任险,原本问是否可以在其他人或其他店里面买保险,看看再便宜一些,但是考虑这个其实是个霸王条款,首年必须在销售的店里面买,就没有再折腾了。那个权益险,我网上查了一下,没几条记录。自己在汽车之家也发帖问了下,好像了解接触的人不多,可能是半年内新出的保险。想了想自己新手上路,头3年也是熟悉过程,所以咬咬牙就买了。现在回想,后悔倒没有,就是有点心疼。

权益险

验车当天晚上,就把买车的尾款给交了。验车过程中,销售也提过安排脚踏板,安装底盘、电池护甲等加装部件。脚踏板我问了家人意见,就没有安装。底盘护甲,我想着平时就城市道路,也没有很强的意愿安装。后面我们交了尾款,买了保险,销售发给我们合格证照片,在微信群里面又推荐安装护甲,说新车打9折。家里领导看到后,因为当天从其他地方得到几百元小钱,一高兴,又决定安装护甲了。此处缴费1000元。心疼。

发动机+电池护板

收到车的合格证照片后,我们就在手机交警12123上进行了选号。

3.3. 提车


验车后8天,订车开始算第18天,我们预约过去提车。提车首先是办理上牌手续,因为已经手机上选号,几分钟就结束了。后面办理行驶证,等审核出临牌等,这个过程,销售把车开过来,再验下外观,车里面的一些配件(补胎液,气泵,三脚架,安全反光背心,家用充电头,外接充电头和插板),我们问了底盘两个护甲是否安排,销售趴着看了下,说装了。然后拍了个交车仪式,然后把车开到旁边,进行了简单的功能讲解。感觉主要就是讲了下按键的作用,并没有结合日常使用讲解,比如开锁后上车,启动,不同模式选择,动力模式选择,控制系统的设置,停车,倒车,外用电,平时充电、加油,出现异常警示灯如何处理等,统统没有。
讲解完,后面另一个销售开始讲质保,2年的三包+4年的保修=6年/15万公里,然后接着来个延至8年的延保,费用4410元。家里领导平时对这些延保都是很感兴趣的,买个手机,买个电视机啥的,都会买延保,经过销售一通讲解,家里领导同意购买,最后掏钱。心疼。
买了延保之后,另外一边的行驶证、机动车登记证(绿本)、临牌等资料都搞好了,交给我们,再把钥匙给我们,让我们慢点开。提车结束,慢慢开回家!天公作美,没有下雨。
提车后第二天晚上,电话回访服务如何,我想了想打工人都不容易,给了个8分。也提了三个意见,一个是在整个提车过程中,我感觉服务需要再细化再优化,让我们提车的人更清楚流程,更多的主动感。我也做过类似服务顾客的工作。有时在等待,然后出来一个人,把我们领过去开始谈保险,谈延保,谈用车。不出来等待的时候,可以先给我们一些表格,让我们知道流程,需要准备那些东西,需要做那些购买,尽管要准备的只是身份证。但是可能这也是一个销售套路,带着你过去讲,讲完一问,能否后面再买,回答说只能随新车一起买。然后就看你是否决定。对于我这个慢性子的人来说,不太友好。第二个是相关的文件凭证,尤其是购买之后的相关的文件凭证,应该要和我们说明什么时候给我们,如果老是需要我们去追问,像我脾气好还好说,碰到个脾气不好的,估计投诉肯定少不了。(听到他们销售说,客户一投诉,就要扣好多,心软。)这边销售在验车前,拉了一个群,里面有销售,有金融的,有保险的,有客户经理,有交车的,但是这是我后面走了一轮后,才认识一些,否则也不知道找谁,只知道找最开始按个销售。中途其他人也不会说太多,就发一些文件到群里面。然后我们过去验车是一个人,后面提车前我们@他,他也不回,实际发现又是另外的人对接,搞不清他们的职责分工。这给我们的感觉不是太好。我估计其他品牌的销售过程,多少也会存在这种问题,估计是个共性问题。服务质量的提高,我觉得就是这些细节处体现。

销售给的购车流程

4. 用车初体验


4.1. 车辆外观内饰,功能配制介绍


车辆外观,我觉得挺好,符合个人的审美。颜色上,之前纠结过,后面问了身边一些人,自己也觉得灰色最好,就选择了灰色。内饰目前只有一种,没得选,藕灰色也符合个人的审美。自己就要求一个,要耐脏,因为孩子们会经常爬来爬去。功能上,常规的360影像,自动驻车,对新手挺友好。其他用能手机控制,比如NFC开门,这个功能挺好。其他主副驾的通风,夏天估计挺好的。还有自带了行车记录仪、ETC都挺好。现在刚提车,其他功能待慢慢摸索。


4.2. 动力,空间,油耗/电耗


动力,个人要求不高,现在也没有充分体验,够用就行。空间是挺大的。要是第二排改成3个独立座椅,上第三排的地方,空间能再大一些,那就更好了。家里人多,第三排偶尔给小孩坐还是挺好。电耗和油耗,现在走了不到50公里,没有发言权,待后面走个5000公里再看看综合油耗会比较真实。

第二排和第三批,如果进入第三排的通道能更宽松一些就好了。

4.3. 满意与不满意的点。


满意的是外观,内饰,配置等方面。
不满意的方面,目前刚提车,又是新手上路,还没有太多的体会。不过最近几天发现这个车转弯半径过大,不知道是不是中型SUV的特点,对于以前只开过小5座的电动汽车的我来说,倒车入库需要更多的练习熟练时间。最近几天我晚上,孩子喊着要去“玩车”,其实是玩车上的平板。我自己刚好在车库练练手,结果发现一个倒车入库,要4-5把,才能进去。一方面是我个人不熟练,一方面,我觉得可能是车太大了,以前开纯电的小5座电动汽车,没有这么费劲。后面上网一搜发现“唐dmi最不能接受的 居然是方向盘只能转1.25圈”,居然还有这个?!难道不是我的问题?而是汽车本身的问题?这个目前暂且算一个不满意的地方吧。

上述总结一下,买车提车过程,纵有百千个短视频、纵有百千个身边人说过,但是还是需要自己淌过之后才知道水有多深。2024年提了人生第一台小车,留个记录,也希望对其他人有所帮助。文中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仅供阅后一笑了之。
新车加上新手上路,车背还贴有“实习”标志,后面对比亚迪唐这个特殊的“大玩具”还要多练习。一入车门深似海,除了驾驶之外,还有更长的维修保养之路等着自己,自己也还要多向论坛里面各位老司机多学习,如此才能和爱车配合默契,安全、快乐、自由的行驶。

  • 提车分享
  • 精选调取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前往
/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