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老友米 【拖挂西北青甘环线】+【最新改装图解2018夏季版】
1 407 发布于 2018-07-25 18:28:58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照旧先放十来张集锦,后面还有300张让你看过瘾



这是最新的,媳妇儿拍了一组照片


















出行前的准备


          一,路线功课。其实没有真正做功课,本来想去新疆的,但是假期太短太赶了,所以定了青甘环线。
        这个路线非常成熟,串联景点多,并且各具特色。西北整体干旱,但是在较大山系的迎风坡山麓地带,水草丰美,堪比江南,加上沙漠戈壁和高山雪峰的映衬,奇美丰富,令人赞叹。这一圈下来,油菜花海、肥沃草原、高山草甸、雪山湖泊、大漠戈壁、七彩雅丹,都能看到。而这些对于生活在中原的人来说,都太有吸引力了。(有人说我这***是复制粘贴的,其实除了摘选法规之外没有一个字是复制粘贴的,估计是因为大家看过一些帖子前面摘选一段百科给大家做科普,顺便装作自己很有文化。但那不是我的作风
       但是由于西北的地形复杂,居民点也稀少,所以在西北自驾,“线路”最重要。之前自驾云南、海南、山东,都没有重视路线攻略,瞎走瞎绕都不会离文明太远。在西北不一样,大路不走你就走进荒野甚至无人区了。所以,一直对西北这块儿心存敬畏。
       走青甘环线的这个想法是早就定了的,但是攻略一直没有空去研究。我平时倒腾改装太忙了,加上带带儿子,实在是没空。功课没做足,结果就在小苏干湖“无人”区(禁牧期的牧区成了无人区)走了30公里搓板野路,光顾着逮兔子,才发现天快黑,油要没,我还带着俩女人一小孩儿。

           二,时间段。7.6-7.22.  (如果把西宁做为起止点是7.9-7.19)。媳妇儿下一学年教高三,开学时间特别早,河南的学生可怜,老师也可怜啊。暑假只有7.1-7.22,就这我因为改车的事情还磨蹭到7.6才出发,就这还剩一些细节没做完,带着工具和材料一起出发了,路上休息时接着干活儿吧

           三,改车简介。看过我之前改车视频的话就知道我去年改的样子,这回把上下铺和厨台重新做了一遍,一是因为去年改车工具、材料和经验都欠缺,木工活儿太粗糙,二是因为细节升级有新点子。在这里先罗列一下文字,视频晚点儿再录。1、取消上铺支撑立柱拓展下铺横向空间     2、上铺升高8公分下铺降低8公分拓展下铺垂直空间    3、结构精简、用木方和木条代替多层板,减重     4、拆掉以前60厘米高的移动空调换成30厘米高的窗机空调以实现下铺降低    5、空调内循环出风用新风管导流、控制面板移位    6、厨台水槽加深至20厘米洗碗更方便    7、重做台面以固装卡式炉     8、厨台大抽屉下沉增加垂直空间     9、主水箱难以清理所以在卡座下方加装了饮用水桶水泵       10、投影幕换成84寸以适应新的投影仪吊装位置      11、封闭天窗换成可开启天窗       12、安装天窗雨感关闭装置       13、顶灯亮度遥控调节(主要为哄睡小孩)      15、加装开关指示灯(以前总忘关水泵和洗手间灯)     16、刹车力度调节旋钮移到前车仪表台,随时可调。。。。应该还有,记不清了

          四,带啥东西,挑着重要的说一下:锅碗瓢盆一大堆、各种食材和调料、水管、电线、扎带、手机及周边、风扇、发电机(空调用)、备用油箱水箱(西北特色)、四季的衣服鞋袜帽子特别是小孩的(青甘大环线气温差异太大)、儿子的玩具和画册一大箱(防止在途中坐不住车)、自行车(溜娃神器)。连洗衣机都带,可以想象我车里得塞多满。
        这里提醒一下,装载行李要尽量维持原车的配重,包括改装挪动也都要注意,前后配重要以车轴为参照,由于我们的车子多为中后置轴,车前置物箱装50公斤的话,车后部卡座下方可能就要装80斤才能不破坏原车配重(仅仅是举例,具体力矩要具体量算)新加的东西一定要前后平衡。左右配重容易计算些,对称即可。强调配重,是因为这关系着行驶稳定,重物尽量布置到车轴附近,轻的放两端,但是车内的储物空间并非前后左右对称,所以具体情况自己把握。原车水箱是在车轴之后,满水空水状态时配重会有变化,虽然我们不可能随着水量变化不断调整行李的放置来维持配重,但是清楚这一点有好处。这是个不合理的地方,但是所有拖挂都这样,理论上一分为二跨在车轴两侧最合理。
        我房车前部上下铺部分的改装,增加了太多储物空间,两床被子、媳妇儿和儿子的超多衣物、洗衣机、锅具、米面豆等食材再加上窗机空调,车前三角区域燃气热水器和5公斤气罐,如果不调整配重,前面就太沉了。所以我把两块铅酸都装到贴近车后壁的位置,还有新加的22升饮用水桶也靠后布置,再加上后挂自行车,整体配重才算合理。我一直说用媳妇儿的称称一下,现在还没称,我每次出门装满行李之后都会搬一下车头,单人能搬起来为准(虽然不精准但也没必要每次都称),我估计我的舌头重量是80公斤左右。

          五,里程和花费。这个大家很关注,就挪到前面来吧。把河南新乡长垣县作为起始点,这一趟行程5500公里,油费4400,高速费1800(环线部分多国道)门票食材1000。总花费7200,我两口子加上媳妇儿的表妹三个成年人,加上一个小孩儿。别算人均花费了吧,没啥参照意义,花法儿不同差别太大,除非是跟团游,只算必要开销,还有点参照意义。我们开房车出去这几趟,从来没住过宾馆,没在外面吃过饭(海南吃了两次后安粉儿,这趟返回西宁姑姑请了一顿烧烤除外。)
        算算油耗,4400/5500=0.8元每公里,百公里80元,油价7.19-7.49,按照中间值7.30算,80/7.3=10.958,即每百公里10.96油耗,符合预期。之前山东和海南两趟房车游,油耗差不多也是这个数。考虑到这次西北翻山越岭无数,这个油耗我自己刚开始也有点难以执行,但是实际上,上坡油耗惊人但是下坡是零油耗,所以总油耗10.96还是符合常理的。拖挂油耗一直是大家最关注的,很多人想着拖挂一定非常费油,然后听网上谁说“翻一番”“20个”就深信不疑,北京40单车就得十五个油,拖房车跑120才20个油一点都不意外,因为速度越快,油耗中风阻占比越大。拖挂个头大,风阻大,在高速上跑120是超级费油的,我这趟导航记录中最快车速126,但是总体讲极少超过120。这趟除了返程宝鸡-洛阳段持续100+之外,基本上高速90-100,并且去程走的福银+青兰,修路和隧道超多,限速60,高速长坡80,陡坡60。这趟还走了很多省道县道甚至乡道,省道长坡70,陡坡40以下。平均车速低,风阻占比小,油耗比较省。  再说多点,我这车子单开前车平时大脚油门习惯了,都在10以上,去年一个车友开出6.8让我特别惊讶,今年有一次回老家一路省道,刻意温柔着开,竟然也开到7以下。所以在网上晒油耗来评车真的不应该说太绝对,每个人的驾驶习惯和车速的差别太大了。

房车上的美食


拖房车跑了一万六千公里了,每顿饭都在房车上做的,车内做饭的设施绝对不应该当做摆设,进口的房车内部厨台更完善,虽说有饮食习惯差异,但是咱也并非每顿都爆炒,况且风雨蚊蝇很多因素会让你在外面做不成饭。

自制油烟机,就是灯罩+风机+烟管。下方的厨台也是被我改得看不到原厂的样子了,但是超级实用,篇尾的改装部分有详细图解。

为了洗碗方便,换成了20厘米深的不锈钢水槽,而右侧固装卡式炉的台面下沉只有11厘米,所以抽屉外饰板是阶梯状的,右半部的设计是为了立着收纳瓶子的,(媳妇儿不懂,仍然当做平抽屉用了)。

拓展之后的台面,放食材太方便了;水槽上方放菜板,边缘是硅胶的,不会滑动;巨丑的水龙头是为了方便冲洗水槽,其实厨台侧面有喷枪,回头还把这个水龙头换回正常款;卡式炉下沉固装,不用再每次做饭都收拾。


这些盒子是出发的时候媳妇儿放上去的。到西宁接到表妹她睡上铺就把这些挪到下铺了。

下铺下方置物箱开了侧门,两个带轮子的置物箱塞进去正好。

卡座沙发下方自己开的侧门(没做门)。由于是一体成型的玻璃钢沙发基座,所以在开口顶部我用两根角铝加强了。

吊柜里堆得乱七八糟的东西

另一侧,奶粉尿不湿厨房用纸



都是家常便饭,媳妇儿爱做饭


敦煌买的辣椒,个小却奇辣,下饭!


出去旅游当地特色美食可以尝一下,但是顿顿都在外面吃也难受,更别提带孩子,更吃不好。有房车的最大好处对于我来说就是可以继续享受媳妇儿给我做的家常饭。我们结婚快五年了,在外面吃饭次数不超过十次。。

媳妇儿从小学到大三都是大胖妞,(丈母娘的智慧,好好学习不分心,)这里还有个小插曲,一次在丈母娘家我看到了她减肥前的相册,被她一把夺过去销毁了,她大四刻苦减肥还真的就减下来了,刚瘦身成功就遇到了我,从来没把自己当女生的她,没挡住我的“全天候攻势”——历史地理一个办公室,我上班就盯着看;青年教师都是去饭堂吃饭,我就厚着脸皮凑一起;下班她回宿舍太无聊,我就带她兜风、打球、打游戏;我还装得很绅士地背过身去换衬衫,其实是秀了一把背阔肌(那时我还有锻炼,一身腱子肉);还有一次是她摔了腿,二话不说抱她上三楼不带喘的,把她惊讶的呀,之前她一直以为我是小鸡仔呢。。当她生活中已经到处充斥着我的身影的时候,英明的校领导让我到外地听课学习几天,她这才发现已经没办法适应没有我的日子,于是我趁热打铁一举拿下。那年她23岁,我26岁,打了半辈子光棍,终于总结出这套经验。。。。。。一定得教给我儿子
       扯远了,,,,,等等,我想再扯一会儿,,,,在一起之后,16小时的陪伴,变成了24小时,每天下班路上都问我饿不饿,想吃甜的咸的,荤的素的,回家就给我做好吃的。
       媳妇儿的厨艺都是百度的,看着手机上的菜单备料,一回就成功,各种中餐、西餐、糕点、饮料样样精通,把我养得呀,,,比以前更瘦了。。。
       所以我们基本上没出去吃过,觉得外面的饭菜太油太咸太多味精,吃完渴很久。之前小车自驾,没办法自己做饭吃很不舒服,现在我就叫我这房车“后勤保障车”,吃和睡,都跟家里一样舒服(酒店的床单膈应是否洗过)。
       还是扯远了,说知足,我们俩对物质上的要求都不高,不知道内情的以为我俩过着多奢侈的生活,其实我俩的消费全都是性价比取向。看似什么都买,实际花钱并不多。比如我们在学校的房子,可以免费住但是带不走,私立学校又不是养老,可能很多人都选择了将就一下什么都不添置,而我们买了全套家具家电还亲自粉刷了彩色内墙,不管住几年,这几年里面都应该让自己住的舒适。其实我们也没花多少钱,地中海风格的沙发、衣柜、桌椅、床,全都来自淘宝,冰箱空调滚筒洗衣机和烟灶套装全都是高性价比的海尔,999的40寸暴风电视,2999的极米投影可以看180寸的3D,手机也一直用华为千元机,前年教师节发福利才用上华为P9,觉得已经高端得不行了。 
       两辆车都是奇瑞,第一个53500,第二个59000,换车的时候不少人劝我应该“一步到位买个十几万的”,我不认同,为什么要舍弃又便宜又喜欢又好用的,非要花更多钱买个贵的就能一步到位了?换车就要买个贵的让自己在未来几年内不敢再换车?那叫不懂自己真正要的是啥!我这七座旅行车2米8轴距1565公斤车重,空间大、开着稳,六万块钱轻轻松松圆了旅行车情节我多得意啊。后来也是因为爱好,自己改了一下前脸和A柱,美到不行,到现在每次看到还都沾沾自喜、啧啧称叹。我知足,我不在乎那些虚的东西,我只遵循内心。
       如果当初换车花了十几万,估计媳妇儿也不会允许我第二年又买房车。虽然这房车只有五万块,但是这是我们确实需要的东西。因为有房车之前每个假期也都要自驾远行,吃住真折腾——找酒店,费时费神还膈应卫生;找饭店,不合口味又油又咸。景区太贵,城市太吵,这还是旅游么?我要自由!我得有房车!走哪儿哪儿有家,困了躺床睡,饿了做饭吃。这样才能有好的状态去享受美景。
      旅行是我感兴趣的,房车本身也是。拖着它跑了一万六千公里,最快开过127但是稳稳的很踏实。全车上下研究得透透的,因为我确实感兴趣这些东西。通过旅行用车发现不足,创新思路琢磨改进,还亲手把这些想法给实现,并且做出来的方案得到很多车友的认同,连厂家都相中了进行了量产,我多得意啊。这车子没啥高科技含量,太高科技了我这学地理的也研究不了了。纵梁是一整根儿,厚厚的钢板裁切折弯一体成型的;靠橡胶垫提供缓冲的扭力轴,不是弹簧+减震桶的结构,轻度烂路保证家具不松动而已,不能越野。刹车是电磁的,鼓刹保养的间隙调节方法和大货车一样;车内的上下铺,传统思路都是下铺为主、上铺将就,我就颠覆传统把上铺下移做主铺,做了部分折叠设计,下铺坐人时不碰头它还可以当沙发靠背,并且上铺剩余未翻折部分仍然可以堆放被褥枕头不用挪地方。空调装到下铺最左侧不影响储物,冷气出风口用新风管导流到高处更利于内循环。厨台水槽加深冰箱下移还榨出空间做抽屉,两侧增加折叠板拓展了台面做饭更方便,取消原来的电磁炉台面下沉以固装卡式炉再也不用费事收纳。还有更多的水路电路木工活儿的改动,我全能自己做,一直喜欢动手操作的我太享受这个过程了,现在我两岁半的儿子都会用锂电钻固定角码了我多自豪。

媳妇在西宁买的拉条子自己拉的,加上大块牛肉,味道杠杠的。

这个超大的饼吃了几顿也没吃完,最后坏了。。。

旅途中的美景


        7.6晚上7点半才收拾好东西(其实好多东西都落下了)从长垣出发,出发先到洛阳接儿子,晚上 11点多才到洛阳,担心夜里去吵醒老人和孩子再睡不了觉,就在洛阳服务区睡了一觉,7.7早上去丈母娘家接了儿子,吃了午饭朝西宁进发,去接媳妇儿的表妹,中间不打算下高速了。但是媳妇儿看了天气预报说青海受台风影响全省多雨,所以路上就没太赶,走走歇歇让小家伙多下地跑跑(他学会了这句话),中间西安北服务区、会宁服务区睡了两夜,7.9下午才到西宁。
        西安到定西段,没走连霍,走的福银+青兰,一路上各种修路,也减慢了车速。服务区停歇做饭吃饭带娃爬山(服务区后山)还有过夜睡觉,导致三四次过省界收费站走ETC都显示超时,退十来米走人工通道,不过没人多问,直接给刷ETC卡按客一收费,说平均车速小于六十迈就算超时要走人工,之前去山东和海南也经常服务区做饭或者过夜,都没遇到过超时,可能只有个别高速才有这规矩吧。
       7.10从西宁出发,青海全省还是雨,而甘肃是晴天,所以就临时决定倒着走环线,先去门源,再走张掖、敦煌。中间经过达坂山,爬坡时车速不断降低,只能降档来尽力维持转速,直到降到一档,“轻轻松松”地“爬”上去。涡轮车最大扭力从1800左右开始,但是自吸一般是在4000转左右才出最大扭力。所以当你3挡50迈1500转下到坡底时,你是没力气爬坡的,所以应该提前降档提高转速,2挡50迈3000转爬坡才有力,就这爬着爬着车速和转速也在下降,别等到蜗行,要及时再降到一档,利用高转速和变速箱大齿比才能出扭力。
       下达坂山的时候太得意,还是犯了错误,一遍给儿子唱《猪爷爷的小火车》,一遍频繁轻点刹车三档五六十码下山。媳妇儿让我慢点开,我说没事(我把调节旋钮接到了前车仪表台,随着脚踩深度的增加而调大力度,起始点在1/3,所以拽的没那么突兀,随着脚刹深度的增加,旋钮跟着调到2/3甚至到1,刹车效果特别好,在刹停前归位到1/3 ,整个过程线性不突兀,调好了很舒服而且安全),正得意呢,出事儿了。走到一个观景台马上都能看到门源了,媳妇儿让我去房车上给儿子拿裤子,上房车时才发现一股打铁铺的味儿,这才想起来下坡没降档拖车速,频繁轻点刹车前车油刹力度还在虚量,50码下这几个连续弯坡持续靠后车鼓刹拽着两辆车,让后车鼓刹出现高温,雨水淋上去冒水蒸气,这就是我闻到的“打铁铺”味儿。没敢马上浇冷水,过了会儿才一点一点浇,等不太烫了才出发。
       刹车机构的工作原理都是用摩擦将机械动能转化为热能再散发掉。鼓刹的摩擦接触面接近一整圈,刹车作用力大,所以大货必须鼓刹,但是封闭的鼓刹散热没有小汽车的碟刹好,所以不耐频繁刹车,这使得他不适用于频繁刹车的小汽车,更不适用于赛车,即便赛车更追求刹车力度。
       遇到长下坡,小汽车也要降档拖住车速,避免长时间使用刹车导致过热失灵,而大货如果踩着刹车溜下坡甚至会发生轮毂崩碎,轮子飞掉。都是小猪佩奇的歌让我忘了降档下坡这基本道理。以为自己真的开的是“特克鲁格”。    小贴士:下坡低档拖住车速保护刹车,也为低档高转爬坡做准备,爬坡也更轻松。
       一路阴雨,想着这门源油菜花看不成了,不知道明天天气怎么样。下了达坂山,走到青石嘴镇右拐就是通往门源县城的大路,往前走了没多远,就能看到“百里油菜花海”景区,进去看看,免费停车场非常大,停了做饭先。这时竟然看到西边的天晴起来了,东侧还出现了彩虹,完整半圆形状的彩虹第一次看到。虽然天色已晚,但是至少知道明天很有可能晴天,太棒啦!
       

7.10下午7点到的门源。门源油菜花的旺季是七月中下旬,但我们去到时花已经开得很好了,就是还没几个游客,超大的停车场这半边只有我一辆车,索性横停拍了照再说。。雨刚停,云未散,映着远处巍峨的山峰

7.10下午7点到的门源。门源油菜花的旺季是七月中下旬,但我们去到时花已经开得很好了,就是还没几个游客,超大的停车场这半边只有我一辆车,索性横停拍了照再说。。雨刚停,云未散,映着远处巍峨的山峰,别有一番意境。

第二天早上,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驱散近处地面上的雾气,青稞、花草还有村庄映着晨光很显生机。远处达坂山也还在云彩的阴影里,黑黑的,透着一些雄壮。


站在这里,想让时间停住,就这样一直看着这幅美景,就够了。


刚下过雨,花瓣被淋掉一部分,透出了绿色的茎叶,不够金灿灿,但我觉得黄绿相间更显生机也不错,

“门源百里油菜花海“”可不是吹的,千万别听成“百亩”,实际是十万亩!!!!!!





早上吃完收拾完,本打算买票上观景台看花,一个来参观房车的回族大哥很礼貌,不是过来就往车里探头啥的,我就给他让根烟,他不抽,(是我大意了,其实人家的信仰是不允许做抽烟喝酒之类伤害身体的事的,人真能做到这么自律多好呀),他说绕过观景台这个山包,过去有路,可以有更好的景色。
小提醒:不要踏进油菜花田拍照,这不仅仅是花,是花也不能糟蹋,而这更是他们的庄稼。不要骂我“装什么道德婊”,我家有庄稼有果园,我知道种地不容易。再说,车牌上有“豫”,我不能出去给河南人丢脸啊。

不知道是因为我倒转走的青甘环线,还是因为旅游旺季还没到,整个花海被我承包了一样,太幸福了!


天上的云随时在飘,光影不停变幻,所以有的图亮一些有的暗一些。实在是太美了实在拍不够啊。

高原的晴天,那种通透、清澈,让人心旷神怡。(我是在写小学生作文么?

如果满屏都是金灿灿的油菜花,也没啥看头,青稞、花海、山、云、天,这才好看!

我举着3米的三脚架拍的,木有无人机,一是老婆不让买,二是儿子肯定给我夺,三是我对电子产品很迟钝,记不住按钮和程式。

媳妇儿的表妹,还在上大二,不太好意思出镜。这一程多亏她帮着看着点小孩儿,还帮我们拍了很多合照。

十块钱一个的气球,一会儿给我放飞俩




带了“遛娃神器”来,没想这里到处是坡,下坡兜风挺爽,上坡可费劲了

小家伙比我精力都旺盛,第一次上高原照样跑得欢。他喜欢爬高上低,摔倒蹭点皮,只要不流血,就会忍住眼眶里的泪水,说“然然是男子汉,然然不怕疼”

见到女生,他会厚脸皮去拉人家手,有出息,将来不愁娶媳妇儿。见到友好的小朋友,他多数时候会愿意分享他的玩具,如果遇到个别不友好的哥哥硬抢他玩具,他会说“我是大恐龙~~~~,我很厉害~~~~”(我真是哭笑不得)。见到穿白色连衣裙的小姐姐,他会说那是白雪公主。当然,他其实很专一,最喜欢的是同事家的溪溪姐姐。什么时候不好好穿裤子了,就对他说“溪溪姐姐不喜欢光屁股的小男孩儿”他就让穿了。什么时候不好好吃饭了,就对他说“好好吃饭,长高高长壮壮,才能保护溪溪姐姐”,不过这一招也不是每次都管用。


帮助他时,他会说“谢谢爸爸”。他喜欢亲亲,喜欢拥抱,是一个非常温暖善良的小伙子。玩滑滑梯时会让着别人或者拉别人一把。他喜欢听爸爸妈妈唱歌或者讲故事,他最欢的动画片是小猪佩奇,我最擅长的是《猪爷爷的小火车》和《热气球之旅》,把故事和歌曲结合起来,讲完了唱,他百听不厌,并且现在几乎都快能独立讲下来还会唱。媳妇儿给他办了外面的图书馆年卡,我在房车上干活儿的时候媳妇儿就带儿子去图书馆看画册,他最喜欢的是《你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每当媳妇儿讲到霸王龙爸爸教小恐龙锻炼身体,他就会说“长大跟爸爸一样,壮壮的(这三个字说得特别萌)”,说得我心都化了。后来,霸王龙爸爸决定要让小恐龙回到三角龙种群,对它说“如果你能比我先跑到对面那座山,我就永远和你在一起。”小恐龙拼命地跑,口里还念叨着“我要和爸爸永远在一起”却不知道爸爸并没有往前跑,而是站在原地,向跑远了的小恐龙说“再见宝贝~~再见~~”,每当媳妇儿讲到这里,儿子都会扑到怀里“呜呜”地哭,其实我听着都要掉泪。
       宝贝,我会尽量多陪伴你,我愿意,我不会离开你,直到你不再需要我。

过一会儿,这个气球就要飞向湛蓝的天空了

       小家伙最喜欢说:“爸爸驮着你”“爸爸帮帮你”(他还不太能掌握“你”“我”的用法),什么事儿危险不让他弄,他就说“然然太小了,我长大长高高就会了”,这次出来,又是语言大爆发,会说“都”“可能”。
      小孩之所以让人惊喜,因为他的起点是零,再简单的事情,都是进步,所以你感受到的都是欢喜。
      而我们面对自己的生活和爱人的时候,往往没那么容易满足,会有失望,会有受伤。能不能不要把所有东西都当做自己应得的,不要为得不到鼓励而气馁,不要为挣不了更多钱而郁闷,不要为一些小细节不像你想的那样而坏了心情。想象你本来一无所有,然后再看现在拥有的,该多满足! 
       
       

儿子没抓好,气球飞了


媳妇儿说我:“你是一个知足的人,知足的人就一定会幸福。”       
       其实她也是。她高中时是名校的苗子,应届考砸了也考了东北师大,毕业工作也是得心应手,教学成绩评比永远都是第一。本来多骄傲的一个人啊,竟然跟了我,房子都没要就跟我结婚了。
       媳妇儿经常对我说:“我不需要你挣太多的钱,钱多了,无非是买上万的包,上千的化妆品,打扮的再好,你忙得没心思看,也没有意义了。我只希望你每顿饭都能按时回家,一起聊聊天,一起陪我们的儿子,好好吃饭,多喝水,少熬夜,不要让我一个人睡觉”。“一定要多陪儿子,让他像你一样温暖、善良,一起看着他长大,然后让他去过他自己的生活。”    “等我们老了,我们就去周游世界,等再老一些折腾不动了,你就开个修车铺,我就开个小吃摊,做我们最喜欢的事情。”
        我要流泪了~~~~~~~~~~~~~~~~~~~~~~~~~~~~~~~~~~~~~~~





车头置物箱我买车时候就没让安装它,上完牌之后扔楼下被当做垃圾收走了。用管子做了一个支架,前端固定热水器,与车身之间的区域算是一个敞开式的置物架,上面放个破行李箱,里面装着气罐。丑爆了。,就那吧,人长得够帅,别要求太多。

下午五点多,拍过瘾了,云也厚了,离开门源,去卓尔山

不舍得走啊,下车再拍一张,但是光线已经不怎么行了

    走到青石嘴回到227国道,这里还有很多路边照相的,但是人和车明显多很多,景色也不如我们去的那里美。
      接着朝祁连方向走,儿子在车上睡着了,媳妇儿说趁儿子睡觉赶路吧,中间经过她最想去的门源马场有专人可以教学骑马,也没停。然后路过我最喜欢的岗什卡雪峰(当然不是登山,只打算停下瞭望一下),都没停。
      沿着227,一直走到峨堡镇。岔路口左拐走302省道,去祁连卓尔山(这73公里的岔路明天还要再折返,回到227上才能去下一站张掖)。到了卓尔山景区,要爬一个超级陡的坡才能到半山腰的停车场,那个坡底还是个急弯+减速带,所以也没法冲坡,降到一档爬吧,比想象中的要轻松。第二天再下这个坡的时候媳妇儿才反应过来说这么陡是怎么上来的。车子没停景区停车场,继续往上走有个“山野牧歌”农家乐,是个铺满鹅卵石的斜坡停车场,我这前轮出现了打滑不过也轻松拖着房车上去了,这时大概七点多,九点天才会黑。
      农家乐的人很热情,知道我吃住都在房车上就这也停车免费。一个大叔叫“老财”,60岁左右,竟然上过高中,他还给介绍个“小众秘境”——卓尔山旁边的另一个山头,不过路不太好走担心我前车托底,我说没事儿,走高不走低。
      第二天上午单开前车下去找骑马拍照的地方,路边专门拍照的马30块钱半小时很便宜,但是不下草场不想骑。专门的马场要350一小时,太贵了吧。。。。算了,到牧场里看牛羊去吧。

峨堡到祁连中间的那条路,开得特别爽,来回开了好几趟,限速八十,路宽车少,有坡也无所谓了,因为车速高。黑牦牛个头比较小,没有想象中威武,反而有点蠢萌。跟牦牛长得比较像的北美野牛,那叫威武。

小家伙看牦牛有一点点呆,牦牛长得确实有点怪,特别像大话西游里的牛魔王

给儿子演示助跑跨过小溪流


父亲是不是都这样?只要看着孩子健康快乐,根本不在乎自己变老变挫?

又是“爸爸驮着你”“爸爸跑快”“爸爸跑慢点,跑快就摔倒了,然然就哭了”

“公牛先生”   这个不会挖路。。。。。并且,貌似是母牛

河里木有鳄鱼,小羊很幸运


     

下午,“老财”介绍的当地农民骑着摩托车带路把我们领到卓尔山旁边的半山腰,只要100块钱。我这车第一次开这么野的路,挺有意思的。山的上半部是牧民围起来的草场,下了车步行上山只要15块,算是补偿被踩踏的牧草。如果坐景区的大巴上山,成人票80,两岁半的小孩都要40,还不如把钱给农民大叔。

远处的牛心山挺威武,绕牛心山开的话以前免费,现在一人30,我去的时候旅游局的人在,一人要60,就没去走那条路。

往上爬了一点,忍不住回头拍几张

遍山的野花啊,因为“人迹罕至”,根本没有路,所以不可能不踩,不过想想这都是给牛羊吃的,也就释然了。


小家伙本来让小姨带着玩儿,然后给我俩拍照,看到我和媳妇儿亲密,就过来捣乱到中间来。路上开车的时候媳妇儿跟我聊天时间一长,他就说“不跟爸爸说话,跟然然说话”,媳妇儿说:“儿子你不是全部的焦点,不能所有人都围着你转啊。”他哪里能听懂啊。




记得当时爬到这个山上,被眼前的景色深深震撼到了,但是照片里看起来好像很一般。


还是挺美的

小东西说热,脱光光了


拍pose,“然然,看那朵云彩像什么?”“棒棒糖”。。。。。明明是棉花糖嘛,不过他没吃过棉花糖,一直没怎么给他吃过零食,偶尔吃个棒棒糖那喜笑颜开的样子太可爱了。

这起跳高度也没谁了,好像只是收腿而不是起跳

这才是起跳

以前经常打球的时候,晚上做梦会梦见扣篮,各种花样扣。怎奈我只有一米七,所以当儿子说“长大跟爸爸一样,高高的,壮壮的”,我脸上是微笑的,心里是酸楚的。。。。。。。

我还在飞

还飞

再秀一把功夫

下山路上,忍不住停车再拍一张

其实青稞也很好看啊,跟油菜花不一样的美。

      离开卓尔山,单开前车去绕牛心山,原来免费的现在要60一个人,就放弃,转而去黑河峡谷,设置导航时没选好目的地,进到黑河下游的一个偏僻居民点,路越来越险,这才发现正确的黑河峡谷在40公里之外,但是天色已晚,对峡谷不感兴趣的媳妇儿催我赶紧拖着房车上路去张掖。于是上山拖了房车,折返70公里回到峨堡镇再走227国道去张掖。
       峨堡镇北侧爬两个陡坡就是俄博岭貌似挺高,忘了拍照,停车做饭吃了接着上路。翻过俄博岭,基本上就是一路下坡到民乐县了,天黑了,不赶路了,在民乐县检察院外面停车过夜,明天再去张掖。第二天去民乐县的超市买补给,水果好便宜。
       张掖市区没去,直接去的丹霞山所在的临泽县,买票进景区玩了一下午,6点半就有点转不动了,离天黑还很早,在七彩云霞观景台磨蹭了一阵,不想等日落了,回景区停车场加水,洗澡,做饭,扎营过夜。景区停车场在晚上车都走光了,大院子很清静,儿子跑着玩儿也安全,陪着儿子玩荧光棒,高原夜空的星星真亮啊。


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差距啊

小帮手来咯

据说是现在的年轻人流行的拍照角度,年轻人的世界咱不懂啊









如果是雨后初晴,颜色会更饱和一些

儿子说“我长大要开这个”


   

       做父亲,是幸运的。那种幸福敢难以描述,反正每次看着儿子的时候,比看任何其他的事物都要满足。我能感受到我爸看我的时候眼中的热度,我看我的儿子,也是那种感觉。
       虽然这两年半没有机会再摸篮球桌球,和媳妇儿的二人世界热恋状态也被他搅和了,两岁前哄他睡经常抱着溜圈儿累到腰疼,两岁后哄他睡困得不行也得强撑着给他讲故事,有时身心俱疲地回到家也要尽量振作起来给他积极正面的影响,但是所有这些我都不想称之为“付出”,因为这个过程是我的享受。
       我爸对我的影响特别大,他给我的陪伴现在都还记得很多片段。人生观、价值观和为人处世方面的影响自不必说,单说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都是因为他在家发明制造各种东西。小时候我家抽屉里全是各种零件儿,我爸造东西的时候我也跟着瞎忙活。现在我干活儿的时候,我儿子也是光跟我夺工具,才两岁半的他,竟然能自己拿着手电钻在木板上固定角码,嘴里还念叨着“然然可以帮爸爸干活儿了”。
       可能就是我自己的成长经历的原因,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就给儿子买了玩具篮球架,憧憬着“带儿子爬山、锻炼、旅行”,“教儿子打篮球”,“教他制作东西”的画面。现在这些愿望都实现了,我太幸运,太幸福了。
       孩子是多么美好的小生命,让成年人再一次感受那种天真和纯净。
       不期望儿子将来多出类拔萃,只希望他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一个善良、勇敢、懂得知足、热爱生活的人。

爬高上低

张掖住了一晚,第二天开往敦煌

敦煌夜市

小东西挺会玩儿啊,拿个放大镜,要做土豆侦探么

在敦煌的飞天大道旁边停在一片格桑花前面过了两夜,中间爬了鸣沙山,看了月牙泉,姐妹俩还猛拍了俩小时花。。。。







敦煌的旅游设施建设规格很高,但是物价很低,想想近旁就是沙漠,更是让人感叹

这个脊线比别人拍的多出一个弯弯,因为近处这个沙丘是我堆出来的

媳妇儿拿出提前几个月就买好的古装,我来拍照。表妹带着儿子在那边看飞机。




跳戏了

忘了上淘宝买宝剑的“女侠客”











老公也没带宝剑,而且还是穿越过去的

小家伙看厌了飞机,过来捣乱了。



他想开飞机


其实就是个沙丘,没啥特别的。风吹着砂砾爬到“山”脊,风的呼呼声和砂砾的索索声,倒值得听一下。

月牙泉已经在靠人工蓄水维持它的“传奇”。

      离开敦煌市的时候是半箱油,出敦煌加油站遇到军车队伍加油,不想等太久就接着走了。然后翻过阿尔金山,经过阿克塞,还是忘了加油,就这样,我竟然打算去大苏干湖候鸟保护区和前方的水上雅丹。根本没盘算续航里程,太大意了。快走到小苏干湖的时候,感觉油不靠谱,但是心里又贪玩,不想折回加油,自己一边走一遍犹豫,最终决定改为穿过小苏干湖牧区回到高速上,可以顺带玩一下。

导航显示是乡道,走上去才发现是坑洼野路,当时天还很亮,没想那么多。这一小片只是小苏干湖的一个尾巴,整个湖区地势低平,没有好的观景点,所以也看不了湖了。就在这小片湿地看看水鸟也挺好。




      小苏干湖牧区正处在禁牧期,半天一个车一个人都没见到。路边见到好多只野兔,兔子没逮到,天色已黑了,车快没油了,额,我这贪玩儿的啊。
    走了30公里的搓板土路穿过牧区回到高速上,已经是晚上9点了。终于找到了导航上标的这个服务区加油站,但是竟然停业两个月了。其实这根本称不上是服务区,除了加油站之外,就几间平房,几个满脸油污的修车师傅,停下手中的活儿,面无表情地看着我们。其中一间屋子门口,站着一个穿着暴露的年轻女人,跟随者吵闹的音乐,边唱边扭。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来,脊背一阵发凉——这TM太像徐峥黄渤演的电影《无人区》里面的场景了。。。。我故作镇定,停车做饭吃饭。后来从鱼卡方向过来一辆小车,竟然还是焦作老乡,他们说这里到鱼卡150公里左右,但是要翻几座山,并且有一段7公里长的连续上坡。我车上显示续航里程120多公里,这悬啊。。。150不可怕,可怕的是翻山和长上坡,他们过了一会儿跟我说修车老板有汽油,但是20块钱一升,建议我买20升,我拿着备用油箱找老板谈,只买了五升,后来才知道,老乡口中描述的路况,是他们过来的时候,我跟他们逆向,他们说的长上坡其实就是我的长下坡,零油耗啊。。。所以那5升油,就一直都没用到。

       昨晚停靠鱼卡服务区加了油,睡了觉,今天上午很快到大柴旦小柴旦,大柴旦水面萎缩路也难走,问了从那边过来的游客,说不值当去,就没再深入,直接去小柴旦。这是经过大柴旦之后遇到的一个景点

隔着风挡拍的,有点浑,没有车的沙漠公路,像不像火星呢

远处好像火星山,但要真在火星上,这小水坑就宝贝了。


我以为这里没有车呢,忽然来一个大货。荒原上的大货,挺帅气的。


         大货半挂两倍重于拖头,照样风一样疾驰。挂车的车轴靠后布置,重心在两车之间,而不是自平衡状态,这是不容易摇摆的。我堂哥开大货半挂车,说后车刹车先到,并且力度大于拖头,这样安全。这和我之前理解的一样。
        这回来西北,最快开过127码,也稳稳的心理很踏实。老美拖房车开160都很正常,但是在中国这属于新鲜事物,没开过的人都很担心什么摇摆啦甩尾啦。其实那种愈演愈烈的摇摆,是由车尾太重导致的,国内的愿景车霸在家喝汇斯诚,都是中后置轴,后车不是自平衡,它是紧紧跟随前车而转向的,不会甩。
        去程的时候经过兰州在高速上,我遇到一次“被别车”,其实他也不是故意的,他正在从右侧超我,而我当时正向右并道,粗心没看右后视镜,吓到他了,他有点失控,扭了两下调过来了,最后一下他的车尾有点压我右侧车头的趋势,下意识地往左调了一下方向,我也晃了两晃也恢复了。其实遇到“被别车”,由于都在行进中,踩一脚刹车,就可以了,咱也不是故意开斗气车要你追我赶的。但是我当时还是忘了,我朝左打了方向盘,而左侧就是悬崖,赶紧往回调,我的车身晃动次数和幅度,和单开前车没啥区别。整个过程我没有踩刹车,如果踩了刹车,前车的油刹还在旷量,而房车电刹力度已瞬间达峰值,那样应该更容易就就拉直两车,恢复直线行驶了。返程途中天黑,遇到一个大货车脱落了轮胎皮,我又是打了方向,不过仍然没有出现任何连续甩动,一把就回正了。




高原上的拖挂,也很有感觉


      小柴旦很漂亮,但是没有好的观景点,下午三点,天也阴了。从高速边上下来,是破碎的风化地面,凹坑处还是砂质,我直接开上这个小土坡,媳妇儿说你别再陷车,我说没事儿,其实我心里也没底,不过尽量避开松软路面,挑着硬路走,就没事儿。回高速上的时候,路边沟很陡,但是在前轮爬上柏油路获得足够的附着力之前,房车都还是接近水平的待在沟里,前车一旦爬上公路,就能很轻松地把房车拽上去。

       


      小柴旦阴天,天气预报说茶卡会是晴天,所以离开小柴旦,前往茶卡。途径德令哈、尕湖,都没怎么停,因为俩女生念了一路的茶卡盐湖,连我儿子都学会了,一直叨叨“茶卡盐湖”,不过他的“湖”是很夸张的调
      晚上到茶卡景区停车场了已经11点了,夜里没有车停靠,安稳地睡了一觉,第二天起来发现在下雨,天气预报的明明是晴天啊。。。8点的时候来了很多车,塞满了停车场,想着这些人都是被天气预报骗过来的吧,雨天的茶卡真没啥看头,但是很多人的行程是不会改动的,冒雨硬看,我们等到了下午三点,天忽然就晴了,而且是湛蓝的,还有白云,这时候拍茶卡最合适不过了!

这个是茶卡到西宁的旅游专列,单程40块钱4小时。


茶卡的天空之镜,类似于玻璃背面镀水银的原理。整个湖盆中是平坦的结晶盐面,上面一层薄薄的卤水由于盐度高没有生物所以非常清澈,如此组成了天空之镜,映着蓝天白云,如果拍的好的话,确实会让你分不清楚。

儿子最喜欢的小火车,返程时终于带他坐上,而且是坐到驾驶室里,开“火车”的大叔很热情,但是儿子可能是发觉开火车太简单甚至有点无聊,中途又不坐了。。。。。。













小家伙要玩“荡秋千”

又来凑热闹


妈呀,这回跳水坑跳过瘾了。注意别让小朋友跳太疯,卤水溅到眼睛里会很蜇。



小萌蛋


接着疯

刚才俩女生兴奋跑的快去前面拍照,我带着儿子一路溜着抱着驮着过来的,后半段他在我肩膀上睡着了。充满电之后这旺盛的精力得发泄够啊。。。。。

照片的视界太小,无法还原茶卡的美,你一定要亲自来看才行。






相机比例忘了调,都太方正了,这张是经过剪切的,虽然像素有点损失,但是比例好,好看多了。

     玩累了做饭吃饭,想明天早上看黑马河的日出,所以晚上十点离开茶卡开往黑马河,途径橡皮山垭口,因为是半夜,也感受不到两侧的险峻,有点遗憾了,橡皮山上看到有星空帐篷,应该挺好玩的,但是媳妇儿孩子都

结婚时候的婚纱都带来了,这女人是多喜欢拍照啊。。。。这边没有鹅卵石,而是冲上来的碎柴草,果然不如西路啊。就那吧,穿婚纱费老大劲,开拍了。


修身长款的婚纱,骑马费了老大劲。故作享受状。。。。




由于有潮间带,我没法站到合适位置拍,要么太近要么太远。特别想给她拍出唯美的感觉,有点遗憾











裙摆应该再整理一下的,我太不专业了。

这张我最喜欢,快门按住就没停。。。。。


去到环湖西路再拍点


















华为手机原图,自动识别蓝天、绿叶、沙漠等模式,有增益,但不失真,你不信青海湖有这么蓝?自己来看咯

回到西宁,农贸市场采买,回族特色大饼,形状各异的面条,各种新鲜蔬菜水果,卖相特别好看,意外吃到好吃的豆腐脑和油条。

晚上姑姑请我们在这家特别火爆的烧烤店大吃了一顿,烤馍、烤羊蹄、焖羊肉、面片是特色,味道不错








未完待续

前车动力,房车减震,配重,谣言



         有人说老米这篇帖子不认真。其实不全是。你知道5000张中选出200张连着熬了三通宵是啥感觉不?
1、那缺少路线攻略怎么解释?
——因为我第一次去西北,实在不好意思写攻略。而西北线路都被各路玩家玩得透透的,大家可以去汽车之家自驾游论坛搜“西北”方面的游记,更有参考价值。
2、这趟拍的美食不够多怎么解释?
——因为之前拖房车去山东和海南都是海边,海鲜和水果什么的特别多,这次西北就单调很多了没办法,牛羊肉之类的小孩也嚼不烂。
喜欢看“房车上的大餐”的车友,可以进我主页看我主贴中的《山东沿海游记》和《春海南游记》,那两趟吃的花样多。为了方便大家,我挪了一些老图,粘贴到了这篇***末尾。可以随意浏览一下,感兴趣的话,就去翻我以前的帖子吧
3、房车内部展示图片太少怎么解释?
——还是之前的帖子里面已经很全面了,这回改装的内容都在细节,没有影响整体布局,所以没有怎么拍,上下铺和厨台的大体结构没有太大改变,有兴趣的可以进我个人主页找我之前的改装帖。但是对于这次的改装我还会专门拍个视频介绍,另起一贴,等我抽空尽快弄吧。
4、这次的帖子没啥技术性,咋解释?
——哎,还是以前说的太多了,没啥新话题了。。。。感兴趣的可以看《喜提五万拖挂房车+用车心得+法律法规》
当然,这一趟不能白跑,总有点新的经验跟大家分享。听我慢慢道来(啰里啰嗦说不完)

       (一)关于前车动力。
        很多人问我拖挂房车能不能走川藏,1.6自吸逍客车主走青藏倒是听说过,拖挂走川藏的没听过。我没去过西藏,这次走青甘环线,我这1.8自吸的老奇瑞发动机,只有132马力,170牛/米,自重1.565本身就是被口诛笔伐的“肉车”。但是我拖着房车翻过了达板山、祁连山、阿尔金山还有橡皮山,觉得那些坡已经很牛逼了。
       所以我不赞同“必须大马力越野车”的说法。
      网上关于拖挂的误会太多,本质上是由于老百姓没接触过挂车,顾虑太多,这也正常。但是一些人就利用这一点,夸大事实甚至造谣。一部分是个别自行商家对拖挂的阻击,另一部分是拖挂商家之间的互相诋毁。
      网上关于拖挂房车或者某品牌拖挂怎么怎么不好的言论,大家都深信不疑,很乐于“分享”,仿佛自己正在为“受害者”讨说法。我觉得,如果是说的细节,建设性的意见,可以信。如果是否定拖挂或者否定某个品牌,别信!拖挂老外都玩了一百年了,并且国外的拖挂保有量是自行的好几倍,我们这些菜鸟不用再去讨论拖挂的科学性了。至于否定个别品牌的言论,可能是竞品商家摸黑也可能是用户夸大事实的吐槽,没有哪个老板傻到砸钱建厂造的产品像他们说的那样散架、有毒,这入门拖挂没有任何技术门槛,顶多需要一个工艺上的摸索提升过程,同价位有的堪比进口,有的开着散架或者有毒?能信么?
       举个例子,我听圈里谁说某十万(我的才五万,和我无关,但是我想说个公道话)级别的房车配重问题的言论,“XX房车把路虎都拖坏了,XX房车配重有问题”。由于他确确实实是这个牌子的车主和代理商,他发声明说不再代理这个牌子了。所以他的这个牌子配重不合理压垮他路虎的言论变得特别有说服力,大家各种传播。昨天传到我这里,我的观点是,这种事情都是前半句可信,后半句不可信。他拖着XX房车然后路虎坏了或者拖杠坏了,并不能证明是XX房车的问题。“把路虎都拖坏了”那其他该品牌房车车主那些比路虎弱的多的车不更坏了?XX房车厂还能存活?我没接触过XX车主,绝对没必要替他这个品牌辩解,只是看不惯这种随意传播未经证实的有可能伤害某品牌的言论的行为。上面是那个十万级别房车的事儿,我的是五万,不沾我的事儿。说我自己圈子里的事儿,我认识的一个比亚迪S7车友拖着我这个牌子的房车离开厂子几百公里走的还是高速就把拖杠搞变形了,但是后来发现是他的拖杠设计问题,他的横杠的一头为了绕开排气筒,用了很长的平板代替方管,绕过消声器,呈几字弯状,这样的结构抗扭能力肯定不行。变形之后的拖杠受力分布不再均衡,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原车螺丝孔位周边结构被拉坏,这也不出奇。另一个和我一样房车的车主是1.3自吸丰田致炫那小车,拖着好好的,现在还正在海边玩着嘞。
    (二)关于房车减震。
       小车拖着公路拖挂走铺装路,越野车拖着越野拖挂走野路,没有高下之分,只是不同设计针对不同用途。公路房车便宜、空间大、车重小、对前车动力要求小。公路房车没有外露的弹簧和减震筒,很多人就以为是类似农村架子车那种直接架上去的,没有任何减震,其实不是,拖车的扭力轴,类似于汽车的扭力梁,车轮和“横梁”不在一条直线上,横梁两端的纵臂的末端才是固定车轮的短轴,可以实现两侧车轮的半独立。至于弹簧和减震筒的缺失,扭力轴的横杠是个六边形的大粗桶,里面用橡胶垫来实现缓冲。我这次走了30公里野路,媳妇儿说肯定得散架,后来上车看家具接缝一点没动。但是尽量不要这样豁。
       (三)关于配重问题。
        舌头重量占整车重量的10%-15%是最安全的。理论上中置轴房车自平衡状态最省油,即舌头重量为零,这样不增加前车负重,仅剩滚动阻力和风阻。但是这样的车根本不存在,原因有三:1、球头连接处没有持续下压力结合不稳定,2、遇到起伏路面时前后俯仰特别危险(其实小时候拉过拉车的都应该知道),3、更要命的是如果房车舌头重量太轻容易发生连续摇摆并且愈演愈烈甚至失控翻滚。注意,没有任何一个厂这样造车的,除非车主自己放东西没注意配重。我所了解的这几家拖挂,特别是原景车霸赛家汇斯诚这几家中后置车轴的,舌头重量都在100公斤以上,符合10%-15%的安全标准,根本不会发生那种连续摇摆。这我有话语权,我自己跑了16000+没有出现过任何摇摆、高速上的弯道100码也稳稳通过,这次西北国道上的弯80也经常事儿,高速最快跑过148也稳稳的。
          当然舌头重量也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会让你的前车抬头,前轮附着力降低,也是个不安全因素。另外,很多人嫌这个100公斤沉,担心压垮前车,我还没买房车的时候接触的一个风行菱智车主,他的钢板悬架都给房车压变形了,吓得我不轻,但是后来我的承载式车身没改过弹簧拖同款房车跑了1万6了也没出现问题。视情况而定吧,有的注重舒适型的汽车品牌后悬挂就是软,特别是有的老车后座不坐人都会塌屁股,要是用这车拖房车,得升级后悬弹簧,千把块钱淘宝买来,两百块钱路边修车店换上就行。
         另外,我们在车上装东西的时候,也要注意配重。我自己的车子,因为改了车头端的上下铺,增加了很多储物空间,我出行连洗衣机都带的可以想象我东西多到什么程度,装满的话舌头太沉,我就把体积大重量轻的放前头比如衣物、被褥和其它杂物,把体积小重量大的放后头,比如我另加在沙发下面的饮用水副水箱(主水箱在车底不好清理,平时闲置几个月,担心水箱有细菌),两块儿铅酸也移到了车后部。

(四)更多的谣言
        有段时间拖挂房车圈里爆发好多关于拖挂违法的帖子,很多拖挂车主和爱好者给我发了好多这些链接,我看了之后第一感觉就是——某团体的总攻开始了。其实这些新闻唬老百姓可以,别唬我。现在法规不健全,说啥都能唬到人。可劲儿造势的肯定是别有目的。
         其中一个新闻讲一个马自达3车主拖着一个私自拼装的没公告没拍照的平板车拉一辆摩托,交警扣车罚款。拖车没公告没上牌,扣车不亏。但是***正文就开始任性发挥了——“前车牵引资质看行驶证有没有标注牵引质量“、“驾照必须A2”、“私自加装拖杠属于违法”,纯属胡扯。 
         1.这个车被扣能找到法规依据的仅仅是非法拼装没有公告没有上牌,扣车不亏,但是***中说的其他关于牵引资质、拖杠和驾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但是这条新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让你以为他一条有理就条条有理,典型的上当逻辑!
         2.文中某交警称能不能牵引,看行驶证上有没有标注牵引质量,并解释道“普通汽车设计的纵向拉力没有考虑拖房车,没办法承受房车的拉力”,胡说八道!首先,每个家用车都有原厂拖钩,这个钩还经常是在一侧,拖拽一辆一吨多的故障车一点问题没有!甚至比赛拔河都没事儿,那比拖房车的力大多了!其次,车辆行驶证上有没有标注牵引质量和车辆设计无关,比如五十铃牧游侠在澳洲就是专门拉房车跑非铺装路的,但是在国内行驶证上牧游侠就是没有标注行驶质量,难不成江西五十铃为了中国市场的“绝不拖房车”而给你改变结构设计?无稽之谈!所以标注不标注是市场的事儿,中国市场没有拖挂大环境,厂家省略这个公告省钱,工信部默许是不作为,车管所不测不标是省事儿!老百姓钻什么空子了???          
        3.至于驾照,没有任何法规明确规定乘用车列车的驾照,所以个别交警按照自己的理解归到普通组合列车里说A2是站不住脚的,再说了,如果将来法规完善了,也不可能在驾照上设那么高的门槛,除非中国政府不允许拖挂房车发展,但是实际上现在国内的拖挂厂子数不清,并且还在飞速增加,那些砸钱投厂的老板对政策走向没把握就敢投厂扔钱么不是。
        4.这类新闻层出不穷的原因是什么?还不是因为拖挂房车的发展触动到某些人的利益?想造势,想吓唬,盼着拖挂爱好者妥协,法规的制定肯定会受到百姓呼声的影响,就等你们这帮拖挂爱好者放弃!但是,国内玩儿拖挂的有几万了,都是路虎?没几个主车行驶证标注牵引质量的,不管将来法规怎么制定,都不可能无视这几万拖挂车主的利益,搞一刀切,或者想当然。
       交规中有明文“家用小客车加装符合规范的拖车杠,可以拖挂房车”,这个“规范”很模糊,几乎所有淘宝来的千把块拖杠都符合技术参数标准,想要真正规范起来,应该是实行3C认证,但是政府还没去做这个事儿。
       但是18年新国标7258里又单独附加一条说明“需要该车型出厂就带拖车杠,后期自己加装的,严格来说不符合规范”,“严格来说”?你严格起来试试?关于拖挂房车的政策体系还没建立起来,你一个国标,都不算法律,单方面“严格”等于让老百姓没车可选。原厂就带拖钩的像陆巡普拉多牧游侠哈弗H5等硬派越野都没有标注牵引资质!按照你这国标来说得毙掉!并且硬派越野那种虎头钩是救援脱困用的,要拖房车都得自己淘宝买方口底座和拖车臂!属于“后期加装”你又得毙掉!即便是路虎沃尔沃虽然标注了牵引资质,但是要后期加装拖杠和线束,即便是原厂件,但是也属于“后期加装”,“严格”按照规范来也得毙掉。
        最终,“严格”按照这7258新国标来执行的话,就没车可拖!你这规范不就是宣布国内拖挂厂家违法么?但是另一边,工信部还在不断地核发公告,新的拖挂厂子不断出现,你咋解释?所谓拖房车需要前车有专门的设计不然就超出了车辆安全设计余量纯属扯淡!因为欧洲拖房车的基本都是承载式轿车或旅行车,哪有几个硬派越野,什么样的人制定的这无脑国标啊?有没有玩儿过房车?皮卡的政策禁了多少年也仅仅是禁止进城,并且只能是朝着放宽的方向发展。这拖挂厂子越来越多你却说必须买路虎才能拖?不可能!
        

说点轻松的,这次的车内图确实没怎么拍,接下来我挪用了老贴子里面一点图过来简单介绍一下车子去年的状态。正好也为最新的改车视频做一下铺垫,方便理解我这回改了哪些地方。抽空拍了最新改装视频再给大家讲我车子现在的样子。

提车后加了装饰的样子

卡座沙发白天的状态

卡座沙发夜里可以变成双人床

海南那次带也着小孩

图文都是去年的,最近这次的下铺垂直空间没这么鸡肋了,因为我把下铺降了8公分,上铺又回升了8公分。并且侧开门上方的“门头”也取消了。空调还是在下铺最里头,但是终于换成了正一匹窗机,冷气出风口用新风管导流到洗手间门上部旁,空调的控制面板也用延长线接出来了安在进门儿门框上。

老图,这个下铺侧开门的“缝隙”可不是什么误差,当时考虑的是给空调内循环进风辅助进气。

“书架”还是没做,下铺上方的立柱取消了,豁口补上了,侧开门优化了,并且可以当做下铺的拓展板,可坐可躺可看投影时盘腿用。

上下铺最宽处一米还多,折叠的这个长方形区域只有50宽1.3米长。上铺剩余未翻折部分仍然保留堆放被褥的功能,不用像大货那样一翻折就得全挪走。


这块床板拿下来是个折叠桌。

就连这个角落也做了一个小的扇形可掀开的盖板。所有这些改装的今年暑假全拆掉扔了。篇末有最新改装介绍。

丑爆的功能图,这是12伏电饭锅,去年还没装太阳能,做饭就放在前车了。

车内投影72寸,这是去年去山东的时候拍的。现在换成了84寸了。

接下来有好多山东那趟的美食。这张是食材。新鲜打捞的带鱼,非冰冻,我觉得比鲍鱼好吃。下方紫盘子里是生蚝,十块钱三斤,和土豆一样价的生蚝啊,狂吃了9斤。。。。。。

上方白色盘子里就是煎带鱼段,好吃,左下角皮皮虾也好吃,鲍鱼最不好吃。海星蒸蒸也能吃的,没舍得,后来回家还是烂掉了,可惜。

威海的海边,清晨,营养早餐

一个饭一个面,自拍三脚架拍的合照。

这是去年的儿子,还很傻,现在简直是个小能豆,天天十万个为什么,我都招架不住了。。。

生吃吃腻了,就把生蚝肉撬出来,炒着吃,额,不堪回首,,,,

还是去年去山东那趟的照片,这跟我13年追我老婆时的肌肉比起来差远了。

大螃蟹太贵了,自己一直没舍得买,还好在青岛时冬哥买了

自己就天天抓小螃蟹解馋

有人说“做饭好的很多,认真摆盘的不多”,不对!我不太相信有几个人能把事物做这么好看又好吃的

我口味轻,早上不想吃咸的。在家也都是面包和奶,出来的话这样吃更方便。

这蛋黄有点生,说实话,媳妇儿说这样最美味,我吃着觉得有点膈应。。。。

那个帖子里有人损我“猎杀野生动物”的,,你们去超市买的螃蟹是植物么?

排骨土豆胡萝卜,超级好吃的家常菜

乳山

这张是在海南

两条飞鱼才6块钱。。。。下面的石斑鱼也不贵。虾、蛤、都超级便宜,左上角的小墨鱼买的时候身上还在亮闪闪。


东澳镇的海边,媳妇儿做的饮料和果盘

小家伙喜欢吃意面,小猪佩奇看太多。。。。

香水湾那次,媳妇儿做的菠萝饭。

这条金昌鱼吃得爽


海南老图,,,,在这次西北的帖子里充数(其实也不是充数,西北的图已经有两百多张了。。),就当是“上期回顾”吧

18年夏天改车贴


迟迟拍不成视频,没时间,挤出来点时间让媳妇儿帮我拍,因为我“咔”了太多次,不帮我拍了,只好用图片代替了,其实图片还能说得更详细一些

改装贴结构按照“新内饰”“厨台”“上下铺”“小细节”“增补西北图片”的顺序,每个区域都是成品效果在前、改造过程在后的顺序。

新内饰


正文部分说过我这媳妇儿知足持家,但她绝对不是特别节约那种类型,,衣服、鞋子、包,都不贵,为的是可以勤换而不心疼,堆得家里几乎没地方下脚。我俩共用淘宝账号,半年前看过一次淘宝数据分析,每年淘宝金额5万多,快递400多个(当然也有我买的配件),天天中午收快递,中午饭很少能吃安生。就那吧,媳妇儿她喜欢新鲜,快消品随意换,别换我就行。这不,她说以前的绿色窗帘看腻了,她就设计了一套新的,窗帘窗纱照样是买料自己缝纫。这便便色调的窗帘我是费了好大劲才让自己接受

去年做的第一套装饰

绿色这套内饰接受度很高,更多详图请单击此图,即可进入超链接查看提车贴《喜提五万拖挂房车》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df43150bb6439142/65972165-1.html#pvareaid=2378129

这是今年春天做的另一套,更多详图请单击此图进入超链接《老友米改房车2,婚房主题》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90f1d2b2a0d30dce/72980471-1.html

这是去年冬天做的一套深色板材内饰,手机端浏览更多详图请点击此图进入《新中式简约风格的内饰》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58cceb1cc1bdd13e/68779585-1.html








接下来是我自己拍了一组,中午光线太强有点惨白。车尾这是84寸16::10的投影幕,手动,电动的太沉,而且电机一头浪费空间。


桌上红色小本本里不是啥日记,这是前几天在家摆拍的,带娃旅行的话哪有功夫写日记,整本儿都是儿子画的画儿。

上铺折叠变成了沙发靠背,所以比较显纵深。

晒这几张图本意就是晒新内饰的啊,但我就忍不住说自己的改装。。厨台略丑,但是超级实用,后面“大鹏展翅”了再吹牛吧

出门儿旅行都会根据季节选线路,不会每天开空调,很多时候这个12伏风扇开着就很舒服了。(我有空调

又做了一套新内饰






厨台改装


哇,哇哇哇,忍不住沾沾自喜啊,,,,,媳妇儿也说这个厨台特别实用

谁说丑了?很美呀

离开西宁去门源路上停车做午饭,青海特色炒拉条。媳妇儿知道我拍照,所以故意摆整齐了一点。折叠挡油板是回到家才装的,这张是快到门源时停车做饭拍的,你看没有挡油板软包多遭殃,(右侧拓展板靠窗位置)

这个改车贴里绝大多数图都是在家拍的,旅行中哪里搞得了这么整齐啊。









原车65公分宽的厨台,想要大水槽,卡式炉就没办法横置。为了把两者尺寸搭配好,淘宝选了好几天。

1.0版本里已经有抽油烟机、抽屉、抽拉冰箱托板,折叠拓展板的介绍,可以点击此图进入原帖《 老友米改装上下铺、厨台拓展、自造烟机、改折叠桌》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8f860310eee1739/71490912-1.html


网上也有折叠挡油板,铝箔的那种挡风板就行,但为了减少收纳工作量,选择了用合页固定一块儿铝塑板。


冰箱是上翻盖,所以做了一个抽拉托板放冰箱。25升的12V冰虎压缩机冰箱,说明书讲5天一度电,实测也符合(去海南那趟还没装太阳能,加装的100AH铅酸给冰箱独立供电。虽然这个冰箱也可以调到-18冷冻,但是我不吃速冻食品,只放肉和酸奶,所以选的节能模式2℃,用到第六天才充电,当时原车电瓶供着照明水泵刹车也都还没亏电)

下面这一幅图是改之前厨台面板下方照片。小电磁炉在角落位置,早上热奶还行,大锅放上去老是误触控制键,并且它依赖220电,没有卡式炉实用,这回就干脆整体拆掉扔了。原车设计的这种布局,电磁炉下方的空间没有得到利用,因为抽屉面板和水槽下水管齐平。


下面这幅图是厨台下部结构。在海南的时候,从海边回来脚上太多泥沙,所以当时就在东澳镇上买了个三通,截了段洗车水管(图中橙色管子),在厨台外侧搞了个水枪冲脚。这回换成了淋浴防爆管子,接了个喷枪,好用多了。
说重点,原厂是侧开门冰箱,所以就在紧贴着轮拱的位置安装一大块板子放冰箱,同时也有厨台结构稳固的考虑。而我的是上翻盖冰箱,需要抽拉托板。但是为了最大程度挖掘厨台的垂直空间,就拆掉了原来那一大块平板,直接把抽拉托板做到紧贴轮拱的高度(图中的B板)。但是原来平板的结构稳固功能还得补上,所以用半截板子下移固定(即图中的A板,低于轮拱)。B板是抽拉托板,两侧用钉枪打上4公分的板条,然后再在板条上固定滑轨。因为直接在1.5公分的托板截面上拧螺丝恐怕会开裂。板条一上一下,是因为厨台内空62.5宽,而我的冰箱60宽,两个1.5的板条都靠上的话不够放冰箱,更何况还有滑轨的厚度。所以仅仅让右侧板条靠上,因为右侧下方就是轮拱最高点,而左侧没有轮拱所以边条可以靠下,以此让出上方的空间延长平面容纳冰箱。正好,冰箱压缩机在右侧,这样右侧冰箱与立板之间留出2.5厘米缝隙散热,左侧贴着立板没关系。

拆掉了原来那一大块平板,直接把抽拉托板做到紧贴轮拱的高度(图中的B板)。但是原来平板的结构稳固功能还得补上,所以用半截板子下移固定(即图中的A板,低于轮拱)。

为了对比,把“婚房主题”那辆车的图拿了两张过来,厨台也是我亲手改的,由于那是第二次做,比我自己年前改的细致多了。这么多版本,看来也得排个序了,自己那辆叫1.0,这个是做工优化就叫1.1吧。1.1版本有视频介绍,可以点击此图进入原帖《老友米改房车,燃气热水 柴油暖风 婚房主题》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90f1d2b2a0d30dce/72980471-1.html

1.1版本这时还是保留了原车的大平板,在其上方做的冰箱抽拉托板,其实是浪费了一点垂直高度。

改之前托板底面距离轮拱有1.5+3=4.5,现在把托板直接放到轮拱上,节省出来4.5厘米高度。为何要绞尽脑汁搞这4.5?因为这回我的水槽加深了,并且是提篮滤网下水口,所以必须先把垂直空间挖出来才行!

托板左侧边条靠下,所以左侧滑轨也靠下、紧挨着A板。。。可能这块儿有的车友会看糊涂。AB都是水平的,只是两侧的边条一上一下,所以滑轨也是一上一下。


上下铺改装


下面来看看上下铺,这边也是拆得一块儿不剩,重新做的。先看完成图,再看改装过程。
虽然现在人都懒,愿意看视频不愿意看文字和图片,但是想讲透彻,三分钟视频走马观花肯定不够。(其实主要原因是媳妇儿嫌我“咔”太多,不给我拍了。细节构造讲得清不清楚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改装思路,细节讲得再清楚,也无非是让厂里师傅能看懂然后复制,一般车友没必要研究细节。但是既然都走了图片,就讲得细一点吧)。
还有一个原因是,网上有的“评测”视频,内容空洞,浪费时间,模特难看,声音膈应,我都没有勇气打开看。想到这一茬,赶紧回头看看自己前两次拍的视频,额,会不会也很令人反感呢,肯定有!
不拍视频,不出声音,但是无奈媳妇罢工,照片也只能自拍~~~~尽管前置摄像头自动美颜,但男主气质非常***丝,各种床照丑态百出,各位车友将就看吧~~~~~

“婚房主题”那辆车是标准版的上下铺。并且上铺横在大窗中间很不合适。其实想要坐人不碰头,把“容易碰头”的那块儿区域做成翻折设计就解决了。

         所有人印象中的上下铺(主要是房车上下铺、火车卧铺),都是下铺为主,上铺为辅。主要是因为上铺要爬梯子不方便所以没地位,并且下铺要兼顾坐人的功能所以就推高了上铺。既然车内高度有限,并且满载机会并不多,上下铺层高一大一小一主一次,这没毛病,与房车上铺地位最相似的就是七座车的第三排座椅,满员机会少,所以不可能让它与前两排均分空间。非满员状态时上铺堆行李,应急才睡人这挺合理的。
        既然合理,我为啥要改? 
        1.标配上铺在肩部高度,影响空间感,堆了箱子后在头部高度,更觉得压抑。
        2.上铺放行李重心高,别说火车行李架,火车底盘是铁疙瘩,也不要说大巴和飞机,它们的头顶置物架/箱都是放的小件,大件儿还是要放到下边。
        3.标准布局上铺高度的标准是172的成年人在下铺坐直时的头顶高度。但是起身时还是容易碰到,并且好多人比172要高,坐在这里并不“保险”。
    
        如何改?这里只说思路,后面配图再说细节。
 1.颠倒上下铺主次地位。
       上铺降到大窗子下沿作为主铺,正好利用整个儿大窗子,至于爬“楼梯”,由于下铺层高小,“上楼”不需要“楼梯”。下铺为辅,储物/睡人两不误。至于下铺的“坐人”功能,把“坐区”上方的长方形区域做翻折设计,正好能做靠背,并且由于是“部分翻折”,未翻折区域仍然可以存放上铺的被褥枕头衣服,不用因为下铺坐人而来回挪。
2,拓展垂直空间。
        车内总高2米这没法变,想要增加床的层高,其实可以吃一点下铺下方置物箱的高度。原车下铺床垫的高度定在45厘米,是为了标准坐姿的时候大腿保持水平受力面积大再加上小腿垂直可借力,这样不会屁股酸。但是我觉得没必要,上下铺的“本职”是睡卧,层高非常宝贵。真不值当为了偶尔的坐人而牺牲睡卧层高。为什么说“偶尔”坐人?
        这个房车的设计人数是4-5人(因为我们的前车五座居多,即便是七座车,第三排也是应付短程,长途旅行没人愿意坐),车尾标准的五人卡座沙发足够坐了,白天吃饭喝茶聊天看风景,车尾三面侧窗加大天窗,是车内最敞亮的区域。而夜晚“卡座变大床”只是通过多用途来提升空间利用率,但是实际上床对窗子的渴望并没有沙发那么强烈。为什么这么说?虽然我们买房子选户型都对“卧室落地窗”没有抵抗力,但是房车的安全环境不比楼房,房车露营睡觉比较注重安全感和私密性,所以都会把避光帘拉上来,只留一点缝隙把纱窗拉下来透气。所以说,卡座做到车尾是因为“敞亮”是刚需。大床在车尾出现,则不是奔着窗子去的,只是为了高效利用空间。并且这种“多用途”也有不方便之处,就是你每天得倒腾“卡座与大床”的早晚两次变形,有点折腾人。折叠桌的操作并不复杂(可以看我主贴中第一个改车视频),但是每天早上都要把床单卷起来裹着被子枕头一起挪到上铺最里头(洗手间侧面的上铺未翻折部分),这任务量对于结了婚就没整理过床的我来说真是有点懒得弄。。但这就是房车,哪怕是进口的七八米长的大拖挂,也是这样——在车内最敞亮的地方布置多人卡座沙发,晚上沙发变成双人床。想要省去这个变形的操作,很多C型鹅头的双人床不用变形,但是床的层高低,也是得将就。
        妈呀扯太远了,说车尾有五人沙发足够坐,而车头下铺这里坐人只有两个情景:一是来个人参观房车他不好意思来卡座这边,就坐在门口下铺;二是坐在下铺这头看车尾投影幕,正好上铺翻折成靠背朝向车尾,有靠背之后舒适度堪比沙发
        这么小概率的应用情景,不值当守着45公分的高度。所以我把它降了,至于“高坐姿舒适”,坐这里看投影其实更喜欢斜靠着(靠背角度可调节)。而对于下铺下方储物功能,我的空调和整理箱还有冰箱都不超过30,所以置物箱净空做成31,加上板子2.0,垫子5,也就38而已,比45省了7公分。要不是受空调高度限制,我还想让下铺更低一点。因为车内下铺置物箱面积特别大,整理箱扁一点少堆叠还好翻东西。冰箱考虑过放下铺下方,加个轮子抽拉出来也不难,但是对比了冰箱与锅具的重量和操作频率之后,还是选择了把冰箱放到厨台下方,锅具放在带轮子的整理箱里搁下铺下方。(冰箱比锅具重得多,放在厨台不加重车头重量。对于顿顿不离肉天天喝酸奶的我来说,冰箱操作频率也比锅具高一倍,放在厨台下方更方便取放食材)。

原厂上铺横在大窗中间,又是肩部高度,很影响空间感(想想一下面对腰部高度的餐桌和面对头部高度的书架,哪个空间感好?)。

这就是我去年改的折叠上铺,当时上铺降到了比大窗下沿还低十几公分的位置,并且下铺还是原厂的45高,导致下铺层高有点低。最近改的这次就把上铺升了8,下铺降了7,下铺层高增加了15。

看最新的效果吧

下铺置物箱的“门头”也去掉了,立板做了翻折设计,可以当门,可以当脚凳,还可以当下铺宽度拓展板。



主铺的层高和采光都很好

可以靠着玩儿手机

我这上下铺宽度咋样?










能斜靠着玩儿手机,这空间比去年改的1.0版本好多了

下铺侧面饰板离地3公分是为了不易弄脏+掀开免把手+空调内循环进气。

接上图。原厂窗机空调是大一匹冷暖,30公斤,35高。我装的是正一匹,18公斤,30高,除了减重12公斤的好处之外(为了避免车头太沉,空调尽量选轻的,并且尽量靠后贴近洗手间),也让我可以把下铺底面降低到30(我的外循环可以直接两侧进气,所以不用留顶面空间做风道,后面有详图)。但是正一匹窗机只有单冷没制热,考虑到反正我要装柴暖,并且即使有外电时用电取暖也不是没办法——80块钱的浴室取暖器就非常管用,很轻薄,夏天还不用带它。

为了避免下铺坐人时碰头,把容易碰头的这块长方形区域翻折下去就行了,还正好做沙发靠背。


想让这块板子多功能,费尽心思了。能翻,能拆,能向右移动。

两个整理箱带轮子,去掉盖子,直接当抽屉用。









木条只能平铺做排骨架,要是用在结构件位置,卡钉不结实,因为木条的纤维是平行的,夹不住钉子,只能用最细的螺丝钉,要不然会导致开裂。但是钉子细了,抓不住板,没有任何稳固程度可言。这也是为什么厂里从去年7月开始用多层板代替原来的大芯板(两层薄木片夹一层厚木条,早期车子有家具开裂和松垮的),多层板的纤维是垂直层叠的,卡钉牢稳,车上家具绝对不会再出现松垮了。不过我这车头这里的结构件是木方,不是靠木条拼接,所以不用太担心安全性。






空调改装


这种安装思路是置物箱当做外循环进气风道,车外的空气从左侧车壳上的舱门进来,但是被这个顶天的夹板阻挡,无法从空调上方走到右边来,所以才会出现“外机”高温。


这是我车子17年秋天改的样子。那时候还用的移动空调,傻缺了,“移动”空调非要给它“固装”,高出一大截,风道还很难弄。靠近前挡风玻璃那个红色就是内循环出风。

走这弯路不堪回首啊。蓝红分别是外循环的进排气,排气导流到车壳左侧舱门,留一半面积给进气。
黄绿分别是内循环进排气,进气不用导流,排气导流,输送到上铺风挡中间位置呈斜角吹向车尾(可以翻到上一个图看)


接上图。这是今年改过之后的布局。其实去年做那个移动空调费死劲的时候就想过用窗机,没舍得扔那移动空调。今年狠狠心,拆了移动空调换成窗机。
看这个图先找到车头方向,空调是装在下铺下方靠近洗手间一端的。这个布局的难点在外循环进排气如何实现共享舱门。用一个“斜板”隔开进排气,上方其实是个密闭的排气风道,朝上收缩,占舱口上部朝斜上方拍废热。舱门下半部吸入车外低处的空气,从斜板侧下方走到“外机”两侧进气口,冷却外机。
由于原厂这个位置的舱门是瘦高,而不是像外置厨房预留舱门那样“矮胖”,所以这个“斜板”没法实现,我是用帆布做成桶装,一头包裹出风口,另一头收缩上提,通到舱门上部。


接上图。结合着草图看这幅实图吧。蓝色绿色分别是内循环进气排气,进气不用导流,制冷出风用横置切口的新风管对接并导流到高处(此图还未装竖管)。紫色线标出了内外循环分界,两侧的空间要用隔板隔离(图示状态还没做那个工序)。橙色红色代表外循环进气排气,进气直接到达“外机”两侧,并且脚这头不用做厚床垫,所以后来的“铺板”做得高出空调2厘米,两头补充也够顶部这个进风口用了。




编辑帖子时把草图挪到前边了

图上右侧是车头方向,左边是洗手间侧壁。上方木盒子是为了承托横置的风管,这个盒子和横置风管都不必承受躺床时的重量,所以就用木条简易做了。

“倒叙”“拆车”的顺序看步骤图

不想用密封胶和缝隙填充剂,只用了汽车密层条来增加气密性和避免异响。

正一匹空调的冷气出口是横在上半部的,把这截面板锯掉了,因为风管竖管还要避开上铺的横梁,不节省这4厘米空间的话,空调屁股与车侧舱门之间距离就太近了,那个外循环风道就不好做了。


这是在比对看看风管侧切口多大合适。
空调就讲这么多吧。下面补充一点风扇、点烟器、电压表之类的小件儿。

电扇、充手机、电压表等小件儿










能源思路


我现在的能源思路:
       我从17年7月在厂里等车时就在钻研能源思路,用着改着,也向别人学习着,走过弯路,现在形成的一套能源思路是我觉得比较满意的,我的能源思路强调性价比,强调可靠性。在这里列举一下,可供参考。
        一,空调。因为旅行都会根据季节选线路,不用每天吹空调,所以没有走锂电带空调的任性路,我用的发电机,我觉得发电机是最有保障的。前期投入少,后期应用成本也不高,虽说一晚上开空调要三四十块钱的油,但是关键我们都不是每天开空调啊,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所以关于发电机重量、噪音、油耗、加油什么的批评都应该先明确“不是每天用,而是作为一个保障”这一点!
        先说加油,发电机直接加油没有人拒绝的,拒绝的是拎着油壶加油。另外,20块钱的抽油器从前车抽油也行,部分豪车有防盗油装置不能抽,就在拖挂置物箱里固装一个油壶,拖着房车在加油站加油人家都以为是房车烧油,问都不问的。
        至于噪音的说法,起源不是房车车主,而是从玩儿床车和帐篷的人口中出来的,然后被各路键盘车神传播得现在发电机噪音跟拖拉机一样。房车用发电机和帐篷不同,床车是开着发电机吃火锅,当然吵。房车用发电机,只为关着门窗开空调,发电机放到车头远端,排气朝向空旷的方向,车内能听到发电机是否工作,但是绝对算不上噪音。两个关键点——利用前车的遮蔽作用,和发电机排气朝向空旷的方向,这两条很多人不懂。至于“担心吵到别人”,这就是房车和床车的最大区别,床车凑人堆,在服务区、公园附近,为了安全感和利用公厕等其他基础设施。而房车是硬壳结构车内空间大可活动,并且吃喝拉撒睡设施齐备,不用夜里下车上公厕,安全感强与床车和帐篷很多,所以都是找空旷地方图清净和独享美景。所以不用担心发电机吵到别人,要是说高速上服务区里将就一晚,这种情况也没有那么键盘车神说的那么夸张,因为服务区都很多大货开着驻车空调,噪音比我们的大。很多20万的房车原厂配置的发电机都是那种敞开式的工地款,千把块的,不知道人家是怎么“忍受噪音”的。我以前也用过,后来淘汰它也不是因为噪音,而是为了轻便,原来的敞开式3000瓦裸重44公斤,现在的入门静音款2300瓦才21公斤,体积也小不少。

二,其它电器。
1,标配的那个40升储水式电热水器,因为后来加了燃气热水器,所以电热水器不是刚需了,有外电就用电,没有外电就用燃气。
2,标配的那个小电磁炉,我都用的卡式炉,不怎么用电磁炉。
3,想过烧水用电热水壶,前面这三种大功率电器耗电速度惊人,用电瓶的话有点不值当,因为都有替代品,何必用那么贵的锂电。电热水壶是这三者中最“省电的了”,按照一升水5分钟来算,2000瓦5分钟就是6分之一度电,用铅酸逆变还能接受。但是也需要大功率逆变器,觉得不值当,还是乖乖卡式炉吧。
4,电饭锅,从海南那趟开始,每次都带了12伏电饭锅,开车时用前车电瓶做饭,不开车用房车电瓶。100瓦1.6升的电饭锅,66分钟米饭90分钟红豆薏米粥。耗电量很小,因为电饭锅的的程序是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煮,先大后小,理论上按照平均70瓦算,米饭一小时才0.07度,粥1.5小时才0.1度。弊端就是做得慢并且容量小。做的慢,就提前做,别饿的饥肠辘辘了再等饭熟,本来电饭锅有预约功能,家用也经常会提前做,这样多焖一会儿更好吃。可能很多车友习惯了停车再做饭,要适应预约做饭的习惯可能得注意点,但是这类时间规划之类的事儿媳妇儿最擅长,我不用操心。至于容量小,做米饭够我们三大一小吃(媳妇儿米饭吃得少,但是喝粥多),做粥就需要做稠一些然后再倒入大锅加开水用卡式炉小煮一下,口感没多大区别。
       这趟也带了220伏的4升苏泊尔电饭锅750瓦。容量大,主要为了做炖肉然后冰箱存起来慢慢吃。功率大的好处是做得快,但是火力大结果就是热效率太低。家用无所谓,但是房车用电瓶的话热效率很重要。750瓦是最大功率,按照先大后小平均450来算,40分钟的米饭就要0.3度电,并且它需要用逆变器,由于转换效率的原因也要损失20%的电量相当于0.35度,很奢侈了。所以只有在有外电或者开发电机带空调的时候才用220伏的电饭锅。平时的炒菜、面条、热馒头都是用卡式炉的多,海南那趟19天才用了8罐气50块钱而已。西北这趟我没有数,但是应该也不多。
PS:最新的解决办法出来了——焖烧锅,18年国庆节这趟就没有再用电饭锅了。每顿米饭、粥、鱼汤、排骨、红烧肉,都是用这个焖烧锅做,媳妇儿赞不绝口啊。其实早就有这种东西了。操作流程就是先把内锅放在卡式炉上烧到沸腾,然后放进外锅中,盖上锅盖,它就可以继续沸腾半小时,小火焖煮三小时,六小时之后温度正好适口。原理就是利用锅底的大铁饼吸收明火的热量,放到锅体锅盖都真空的外锅中之后,由于热量损失小,可以继续焖烧很久很久。就因为原理简单,所以以前就是不敢相信这种神器的效果,但是媳妇儿说比所有电饭锅煮的汤都要好,连薏米和豆子都焖得非常透烂。房车用的话光节能一项就完全可以取代电饭锅了。家用不考虑节能,所以电饭锅的一键操作还是?简便一些,但是但是,做出来的粥汤米饭的口感来说,绝对到位,不夸张!

5,冰箱,我的12V压缩机冰箱节能模式持续开着,海南那趟测试过五天才耗一度电。现在有太阳能每天充0.8,所以靠电瓶带着冰箱一直开着没断过。
6,洗衣机,好像是70瓦的电机,一小时才0.07度电。用电瓶逆变洗衣服,我200瓦太阳能180ah电瓶没问题。
7,投影仪,60瓦,三小时才0.18度电。不用原装电源转换器,因为把12伏电瓶逆变成220再降到19伏转换效率太低,直接加一个12伏升19伏的升压模块就行了。
8,充手机,这个耗电量不值一提,接了点烟器母座,车上的车充拿过来充手机很方便。
9,照明、水泵、刹车这些原车设计的基础功能。照明比大家想象中要费电,灯带很多是70瓦甚至100瓦左右,外置照明有的功率也很高,我换了35瓦的灯带,外置照明也才10瓦,不需要照亮旷野,只要照亮小院儿就行了,房车用电任性是要付出更多成本的。

        现在我是200瓦太阳能,充180ah铅酸,理论上一天充0.8度,两度电的电瓶留有一度多的余量,用不到0.8的时候剩余电量会积累进2度电的电瓶里,以便隔三差五的逆变洗衣服。前面所说的所有小电器(冰箱照明风扇水泵投影手机)正常用,即便是看三个小时的投影,晴天就没担心过电量的事儿。车顶太阳能供空调难以实现,但是带小电器却是绰绰有余。

        面对房车这种新事物,我们的钻研往往会走弯路,为了实现哪一项功能,研究得久了都忘了这项功能到底有多大的重要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池带空调”——强调任性吹空调。而我认为根据季节选线路不会天天吹空调,如果开风扇还热得睡不着,白天怎么进行户外活动啊?这样的旅行线路是不是设计失败了?
       相比较于常规的小电器(冰箱投影充手机照明水泵刹车),空调和电热水器电磁炉三者的耗电量完全是另一个量级。 即便是车顶铺上500瓦太阳能,好天一天也是2-3度电,别说什么理论值,瞬时电流的理论值是艳阳天正午倾斜放置正对着太阳,把正午最高值乘以8得出一天充电量的砖家可以歇歇了。一天发电量的理论值更是要像向日葵一样随太阳转动。
        500瓦好天充这2-3度电不管是逆变用家用空调还是直接24伏大货驻车空调,都难以实现“任性吹”“整晚吹”。整夜吹空调在25厘米厚的砖墙房间里也要3度,在厚度不超过3厘米的车里得4-5度,大货驻车空调两块165一共230相当于四度电也仅仅用6小时的24伏驻车空调,而“美的一晚只需一度电”那更是实验室数据,光听这一句广告词不看限定条件那你就被忽悠了。要达到4-5度的电量需要10-14块板子,并且其它电器都不用的情况下才行,另外还有成本因素更是离谱。
         既然“任性用电”难以实现,何不回归本源——电瓶就带小电器。除了空调之外,没有什么是必须220电的。车顶太阳能供空调难以实现,但是带小电器却是绰绰有余,我车上12伏的压缩机冰箱没断过电,还有水泵、风扇、照明,12-5模块儿充手机,12-19模块儿用笔记本和投影仪,200瓦太阳能充两块铅酸供上述小电器完全够用。耗能大户用柴油暖风机取暖,燃气热水器洗澡,卡式炉做饭,发电机带空调,非常靠谱!
        
另外补充一个我走过的弯路——行车充电。这是自行和大货的做法,不适合拖挂。
1.大货每天都在赶路开一整天,发电机功率也大,所以充几度电不在话下。但是房车旅行不会天天赶路。
2.自行式适合,拖挂不适合。因为拖挂扎营前车代步,分离状态充不了。旅程两端的“赶路”阶段也没必要——出门满电不用充,返程到家不住房车也不必充了。同理,“高速上的国家电网快充”也是在“赶路阶段不必充”的范畴之内,意义不大。
我接了行车充电,后来发现这是自行和床车的玩儿法,对拖挂意义不大,就没有再用它。



翻遍手机找自行车架特写,就这一张局部截图凑合看吧。


改车内容就说这么多吧,剩下的是一些补充的点和篇尾的几张美图





订制的效果


前面说过我的改装方案厂家已经量产,好几个车友已经提到2.0版本的车子了,有个车友他发了帖子

直接在厂里定制的话,做车壳的时候就调整了加强筋位置,所以上铺的结构更加简练,但是更稳固。量产车不会是“性能最优”取向,而是把“稳固”和“美观”排在更前面。所以不会做我这种排骨架。其实这个1.1版本的上铺相较于原先横在大窗中间的上铺已经减重很多了,因为横在大窗中间位置的话上铺靠窗侧没有支撑,所以上铺内部会做钢管大架。而1.1版本折叠铺是三面贴靠车壳,都预留了加强筋很稳固,而开口的这个一米多的床边也有方钢加固,所以不用做整体的钢管框架。

看上图,直接在厂里定制的话,做车壳的时候就调整了加强筋位置,所以上铺的结构更加简练,但是更稳固。量产车不会是“性能最优”取向,而是把“稳固”和“美观”排在更前面。所以不会做我这种排骨架。其实这个1.1版本的上铺相较于原先横在大窗中间的上铺已经减重很多了,因为横在大窗中间位置的话上铺靠窗侧没有支撑,所以上铺内部会做钢管大架。而1.1版本折叠铺是三面贴靠车壳,都预留了加强筋很稳固,而开口的这个一米多的床边也有方钢加固,所以不用做整体的钢管框架。

这个2.0版本的厨台厂里没有在抽屉上方流出缝隙,估计把我的缝隙当做误差了,,不过确实厂里做要细致很多,毕竟我这木工活儿不专业。

这两个车友拖房车一个增加3.5,一个增加7,车和车差别很大,驾驶习惯也差别很大。想要查看原帖,请点击此图进入超链接

洗手间,直排冲水马桶,和家里冲水马桶效果很接近,黑水箱在车底固装,优点是容量大35升差不多一周才需要排一次。不用像便携马桶那样天天倒,还要捯饬接口很膈应。但是网上很多人(有的是键盘车神而非车主)说直排有味儿,直排马桶的“防反味”机构是在竖管上设置一个舌头状的伸缩隔板,有点类似火车上的,但是这个隔板两侧都有橡胶圈,密封更严实,隔板上方是能存住水的,每次用之前先轻踩脚踏板“预储水”,然后上完厕所深踩脚踏板隔板抽出,污物和水一起落到黑水箱里,然后再轻踩让马桶预储水,只要平时不往马桶里丢纸巾和砂石,橡胶圈的密封就会非常严实,不会有味道。但是,这么先进的直排马桶,硬生生被各种键盘车神传得跟农村简易厕所一样臭。

上图是洗手间,直排冲水马桶,和家里冲水马桶效果很接近,黑水箱在车底固装,优点是容量大35升差不多一周才需要排一次。不用像便携马桶那样天天倒,还要捯饬接口很膈应。但是网上很多人(有的是键盘车神而非车主)说直排有味儿,直排马桶的“防反味”机构是在竖管上设置一个舌头状的伸缩隔板,有点类似火车上的,但是这个隔板两侧都有橡胶圈,密封更严实,隔板上方是能存住水的,每次用之前先轻踩脚踏板“预储水”,然后上完厕所深踩脚踏板隔板抽出,污物和水一起落到黑水箱里,然后再轻踩让马桶预储水,只要平时不往马桶里丢纸巾和砂石,橡胶圈的密封就会非常严实,不会有味道。但是,这么先进的直排马桶,硬生生被各种键盘车神传得跟农村简易厕所一样臭。

标配的水龙头有直流和喷雾两种模式,还可以抽出来挂在墙上洗淋浴。

这是厂里师傅改进的折叠桌,可以完全收到车尾窗下方,类似于我1.0版本的效果,但是比我的稳固并且更易于操作。现在的床垫座垫出厂时都包着保鲜膜,这样车主就会觉得更干净放心,类似的小细节虽然不涉及车子品质,但是会影响“用户体验”的好坏,这种小细节以前都没顾得上。



3.0版本的厨台,家用大水槽,下水器里面有提篮过滤网,最看重的就是它不易堵好清理。旁边下沉固装卡式炉,再也不用麻烦收放了。厨台两侧各一个折叠台面,有足够大的操作台,才能做成饭!


喷枪没有设置在水槽那里,而是设置在门口,为的是泥脚不用上车就能够着喷枪

喷枪管子可以重力收进厨台里面去。

“坐区”上方的长方形床板翻折下来,即不碰头还正好做靠背

这个是最新版本的下铺置物箱面板,窗机尽量靠里侧,右侧单开门里面放抽拉整理箱非常方便。再往右靠近门口的一块儿区域更宽一些,是上翻盖,可以存放发电机或者洗衣机。

最后再放几张这趟西北行的风景照,游记正文中没有的















8.23

照例发个截图给那些说拖挂开不快的、摇摆的砖家看看。
不要说我超速的事儿啊,我也不是在这里提倡大家超速,只是想消除大家对拖挂安全性的误解。
另外,关于“慢就是安全”的说法我确实不是很认同。
19年春节游记和《如何选配置》帖子可以看我个人主贴,也可以点击本图片进入超链接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57d86e9543d025a8/79661769-1.html

如何选配置


如何选配置
         很多人光看标配表就懵了,搞不懂那些术语说得是什么,一堆高科技名词,也没描述出来一个车的样子。其实你就直接把标配当做汽车里面的丐中丐来看就行了,基本的车壳底盘方向盘,电路水路洗手间,厨台沙发和床垫,四周车窗和天窗,吃喝拉撒睡啥都有了,房车的基础功能标配就具备了。
        选配是啥呢?就是些提升舒适性、易用性的装备,比如遮阳棚、太阳能、冰箱、空调、外置厨房、燃气热水、柴油暖风啥的, 如果你真的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充足的时间,尽量边玩儿边改省钱又如意;如果你没有,就把真!正!需要的东西选齐备省心又省力,但是一定要远离噱头和黑科技,不掏冤枉钱。
       哪些是真正需要的呢?要基于房车的应用情景来选,不要想着面面俱到,重庆浩哥(青蛙)说得非常好——“买车之前都是做加法,啥都想要,用了之后就会发现好多是鸡肋,是负担,开始做减法”。你不切实际的任性幻想,正好被卖家利用来哄你钱,要是你连省水省电都觉得难受,你就别玩儿房车。我们也不是提倡极简,极简的话你搞个1万的面包改一下,配个帐篷,也能玩儿得很嗨。我们只是说要认清现实,抛弃任性,省钱简单又没负担。

(一)哪些配置有用?  不要问卖瓜的“你的瓜甜不甜?”。
1,遮阳棚,几乎是房车的一个核心符号,我们脑海里那些憧憬的房车旅行画面,都是撑开遮阳棚,摆套桌椅,就像个庭院,实际应用频率确实也蛮高,这个符号值得要。
2,冰箱,存放肉、酸奶、海鲜,也可以放几瓶饮料进去冰一冰。用保鲜盒防止串味和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用12伏压缩机冰箱很省电,不建议逆变之后用220伏冰箱,逆变增加很多无谓的功耗。
3,风扇,这是最容易被遗忘的配置。客户嫌它档次低,厂家嫌它附加值低,其实遇到一般的热天开窗透气吹个风扇就很舒服了,很多人在家也不喜欢吹空调,怎么一说房车就非得各种难伺候?
4,空调,旅行都是根据季节选线路,夏季旅行避暑冬季旅行避寒,用空调的时候不多。甚至像北京的车友夏季旅行3个小时就到坝上了,干脆不装空调都行。不过对于绝大多数车友来说,夏季旅行出发当天可能还到不了凉快的地儿,那天晚上就要用到空调了,算上返程总共也有两三天这样的“热区过夜”发生。所以对于绝大多数车友来说,空调使用几率很小,不值当下太大本儿。我们选择哪种空调呢?房车专用顶置空调,房车专用底置空调,这两样都很贵,选的人不多。最多的是在窗机和分体机之间犹豫,论坛里面最常见的说法就是“窗机制冷差、噪音大、能耗高”,但我还是会建议大家尽量选择窗机,因为我觉得窗机的缺点被放大了,分体的劣势可能更大却被忽视了。
(1)先说传言窗机制冷差:①先天有缺陷,但没必要放大——窗机内循环进风出风交错对制冷效果确实有影响,但其实房车专用的底置空调和除面包车之外的所有汽车空调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也没人说那几样制冷不行啊,甚至家用分体空调制热的时候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家用空调是顶部进气,下方排气,制冷时高进低出合理,但是制热时高进低出就会造成交错)也没人说这是个问题啊,何况房车里面就那么大点地儿咋地交错也能让它凉下来。②后天遇损友,活活被坑惨——早期各家厂安装方式有毛病,有的是内外循环掺搅,有的是外循环进风风道被阻断,有的是外循环进风排风掺搅,有的不止一个毛病,制冷效果当然差,甚至导致“外机”过热高温停机。这是安装方式的问题,结果传到网上却让窗机背了锅。
(2)再说窗机噪音大:①并非它一个——窗机和房车专用顶置空调、底置空调都同属于一体机,噪音也在一个水平,哪有传言的那么夸张;②分体不强啥——房车没有家里的砖墙那么厚那么稳,外机固定在车壳或者大梁上,噪音振动仍然会传进来。
(3)窗机费电?因为窗机的“非主流”,近年火热的变频技术没有做到窗机上,所以它就是一个定频空调的正常耗电量,但绝对不是“一体”的毛病。话说不管分体还是一体都用的220V电,不管是营地还是借电还是发电机,多那一度半度的真不算啥问题,又不是在家用,即使在家用如果空调开得不多十年也省不出来买变频多花的钱,更何况房车开空调几率更加低呢。
(4)分体机的缺点:①背个外机很影响车子外观整体性;②有的车管所年检严格会让你拆掉外机,每年倒腾拆机充氟也挺烦;③房车悬挂比家用车硬很多,分体机管路又长,可能会因震动导致接口处漏氟。
5,柴暖,大货车几乎都装了这个,制热能效比好于所有的电加热设备,还不依赖外电,随时能开,所以有它就不用再考虑什么空调制热了。燃烧室的进排气都直通车外,所以车内没什么柴油废气味,要是有味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排查:如果是开孔余量太大就用密封胶泥从底下填上缝隙,如果是门窗没关严实就关闭侧窗只把天窗留个缝,如果是上下车从门口飘进来了就尽量减少上下车次数或者调整一下停车方位别让车门处在废气下风向。
6,燃气热水器,洗澡方便多了,即开即热,并且我把柴暖风管加了三通分一路通到洗手间里,简直可以桑拿了,再冷的天也不怕洗澡了。燃气热水器配的气罐建议用五公斤的,有的车友搞了15公斤,空瓶就有16.5公斤,加满气之后29到30公斤,放在前置置物箱太沉了,拎着也费劲,关键是没必要,因为在异地加气很方便,河南和四川的液化气用燃气热水器容易打不着火,所以我每次都是在旅游地加气,随便找个当地人问问民用液化气灌装点位置就行了。特殊情况可能有的加气站会有品牌垄断,只给贴了自己商标的气罐加气,你就换个地方加,实在不行就到一个小区门口问换气电话打过去问能不能用大罐给你充,能的话就在那里等他过来就行了。
7,点烟器母座。插上车充就能充手机,插上12-19的转换器就能看投影,插上什么冰箱风扇电饭煲,只要是车载的,都是那种插头。12V-5V或者12V-19V都比逆变成220要高效。
8,太阳能。装多少够用?要做好用电规划。好多人都觉得房车用电是个难题,其实是你不切实际的幻想在制造难题。避开天窗和换气扇,正常可以铺400瓦硬板,用铝合金横杆找平之后可以增大到600硬板,配合软板能达到800瓦,800瓦一天能充多少电呢?房车顶上平铺,发电量根本达不到标称数据,除非你夏天去三亚,正好太阳直射,但是没人这样找罪受。实际用车中,晴天100瓦就充个0.4度,400瓦1.6度,800瓦3.2度。空调最先排除,就算是美的一晚也要4度电(广告一度电是实验室数据),用发电机才靠谱。电磁炉和电热水器这些都是2000瓦一小时2度电,也得排除,用燃气代替。还有谁费电呢?有的车友为了省电把冰箱断掉却都想不起来关掉一些灯,其实冰箱非常省电一天0.2度,而照明才是个耗电大户,内外灯全开100瓦左右,10小时就是一度电,都睡觉了你还开着外置照明你不头疼谁头疼。真没必要全开一直开,正常开一组就够了,平均一天0.2度顶天。还有一个被误解的,看投影,其实才60瓦2小时才0.12度,夏天风扇不一定常开,50瓦4小时0.2度,但是冬天柴暖经常开,8小时约0.2度,手机平板充电这个非常小不值一提,水泵刹车也可以忽略,    照明冰箱投影风扇(或柴暖)总一起,才0.7,200瓦足够用,400瓦可以应付第二天下雨。要是遇到连续阴雨天就需要600瓦甚至800瓦和对应增大的电池,不过话说遇到连续阴雨天就换路线吧,这种天也没有好景色看。
天不好,就省点用,就算真用超了,明天太阳一出来就又开始充电了,不用担心亏电伤电瓶,不会有电动汽车那种“里程焦虑”,所以房车节约用电并不算什么困扰。

(二)哪些可有可无。首先为了避嫌,声明一下这些配置各家都能装啊,绝对不是抹黑谁。
1,换气扇,只有一些特别长或者侧窗小、天窗不能开启甚至没有天窗的房车才需要换气扇辅助。更多车子都用不着装这个,房车又不是罐头、地窖。两侧窗子开个缝就对流换气了,天窗打开效果更好。当然如果你想蹲洗手间抽烟可以装个侧装换气扇。很多时候大家觉得有的东西反正不贵,装就装吧,其实如果它的优点没发挥,缺点你却是躲不掉的。顶置换气扇增加一个车顶开口,对于一些车顶纯平的房车来说,会增加一个漏水隐患,还增加了车高,占用了太阳能板位置。
2,外置淋浴,除非你砍掉了室内洗手间,要不然没人会在外头洗澡,外置淋浴顶多是冲冲凉拖上的泥沙,那喷头最好的位置应该是门口厨台那里,但是现在各家的外置淋浴都离门口较远。
3,车载电视,大家想象中的房车旅行情景很多是基于广告,而不是基于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果你平时就没有看着电视吃饭的习惯,出去旅游更是没必要看电视,不管是看新闻还是追剧,手机平板都比电视方便,如果一家人一起看电影,更是投影仪效果好了。车载电视的位置很少有正对观众的,基本都需要扭头甚至仰头。从这一点来说真不如弄个幕布挂尾窗上方,一家人坐在车头位置看投影。下铺座三个,人多的话前面摆两个凳子也能坐下。可能这两个坐折叠凳的没坐沙发舒服,但是相比较扭头仰头看得不舒服还强一点。
4,卫星天线,除了增加车高、占用太阳能位置的弊端外,关键是用处不大。在电视都是智能网络电视,投影仪也能联网,手机开个热点就行了。很多人都是不限流量套餐,就算专门开个流量包也比几千块的卫星天线划算。
5,分体空调,前面说过了,家用市场分体完胜,但是车载领域一体机完胜。因为家用分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又厚又稳的砖墙能隔绝噪音振动,但是装到车上是隔不了多少的。而家用分体最大的劣势——外机突兀,在家用情境下无所谓,但在车载情境下就太碍眼了。
6,车载洗衣机,如果你的旅行基本都在十天半个月以内,就没必要用洗衣机,车载洗衣机全自动太贵容量还很小,半自动麻烦不如手搓快。
7,电热水器,电磁炉,这两样都用燃气代替是最方便的。
8,车顶全铺太阳能+锂电+逆变+变频空调,这东西任何一家厂都能装,但是我觉得意义不大,多花钱还不顶用,本来承诺的“任性”吹空调,变成“不开空调完全够用”,不开空调200-400瓦板子+2块铅酸都够用了,多花那么多钱顶多就是在可以节约的地方浪费一点以达到“任性”罢了。
9,外置厨房,这个也是每家都能装,但是我一直都劝别人别装这个东西,在我改装厨台之前,我也不愿意去车外做饭,风雨蚊蝇各种情况都会你失去“野炊”的兴趣,看似很有科技感的“抽拉”并没有变形到什么齐备的程度,即便是具备了“洗切炒”三节台面,也少了放置“原料、调料和成品”的地方,仍然要摆个折叠桌才行,那为什么不直接在折叠桌上放个灶做饭呢?材料和成品都有地方放,做好了直接就着桌子吃,车上的厨台再不济也能洗洗菜洗洗碗拿到外面来做啊。别夸大油烟,你看看进口房车车内做饭设施多完善,也别说什么饮食习惯,老外一样煎和炒。更多时候我们是被误导,煮个面条都还往外跑,真没啥必要。别说老米为了夸他的厨台方案故意贬低外置厨房,我没有改厨台的时候一样是在车内做饭,并且我不也说了就算你在车外做饭也可以用200块钱的折叠桌椅代替么。
10,车载油烟机,不要抱太大期望,咱们的家用油烟机那么大块头也难以避免厨房的油污,能不能在房车里头做饭还得看源头的油烟量,控制油温很简单,别等冒烟就下锅就够了。哪有那么大油烟,开开窗子散散就行了。也别费劲自造烟机了,厨台背板墙壁打穿装个风机完事儿,聊胜于无,但是成本低,在侧壁打孔也不用担心增加漏水隐患。

(三)最实用却最被误解的装备,由于它与车身没有安装关系,自己淘宝买来就能用,卖车的在这上面挣不到你一分钱,所以被各种贬低,大家猜到我说的什么了么?
                                                                                         ——发电机!本来玩儿床车帐篷的很多都有发电机,他们都不嫌吵,我们有硬壳结构关了门窗开空调却还在喊发电机吵,放个20米朝向空旷处,注意借用前车的阻挡作用,真不算吵了,有人说扰民,房车是硬壳,并且设施齐全不用半夜钻小树林儿,比床车帐篷安全太多了,所以根本不用扎堆,哪有什么民给你扰?还有人说发电机加油难,发电机加油太简单了,20块钱一个抽油器从前车油箱随便抽,不过一些豪华品牌汽车有“防盗油”装置,从加油口抽油抽不了。没关系,还有一招,搞个油桶固定到房车的前置置物箱,加油站的人都以为这是房车“烧”的油,问都不问。更关键的是,我们的能源思路没必要非用电解决一切,只有偶尔的几次开空调才开发电机,春秋冬三个季节甚至你可以不带发电机,它就只是一个应急保障的作用,何必夸大它的噪音和加油问题?夸大发电机的弊端是想把大家引到什么思路去?

如何选车子


如何选车子
      (一)哪家车最好?   本来就是各有所长,非给你说哪家车最好,那他就是胡说八道! 
         1, 你要从房车的核心意义来思考——“有了房车,走哪儿都有家,没有漂泊感,自带基设,远离人潮,独享美景”。对这个“家”的定义或期待,各人有各人见解,它的行驶安全性、居住舒适度、性价比、耐用性、美观度、设施是否齐备好用、空间是否足够敞亮,各种要素的权重应该你自己来排序,排好之后选取前几项为选车的主要参考项,而不要舍本逐末或想着尽善尽美,这样就能避免被噱头哄骗,不会为鸡肋买单。
        2,如何区分创新和噱头?ABCD厂同类产品普遍存在的缺陷,E厂解决了,这是创新。但如果是在ABCD都没有出问题的地方,E厂搞了个新东西或者新工艺,一方面渲染甚至造谣别人都出问题,另一方面夸大他的新工艺或新东西多多牛逼,这很可能就是噱头了。最具欺骗性的“噱头”是真东西、好东西、名牌东西,但是这个东西是“物有所值”(解决了实际存在的问题)?还是“聊胜于无”(不值票价)?还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你要区分开,只为“物有所值”买单。
         忽悠说:“我的这个手机有个黑科技保护膜,可以防辐射,相当于核反应堆的保护罩,保你不会得脑癌”.老米说:“你的意思是别人手机没有这个保护膜就很容易得脑癌是吧?”这就是骗子常用的“煽动渲染抹黑编造问题”+“无知黑科技解决问题”的惯用伎俩。
        忽悠说:“我这个牙膏虽然卖三百块,但是不仅能刷牙,还能洗衣服哦”。老米说:“(⊙o⊙)…,你那够洗几件衣服啊?我洗衣服用三十块钱的碧浪不行么?”
       忽悠说:“我这个碎屏险虽然要两千块,但是可以让你任性换二十次屏哦,一次才一百块超级划算啊”。老米说:“我的手机才两千,我再买个两千的碎屏险,我这么脑残,确实也应该用手机砸核桃补补脑了”
           
(二)哪家车不能要?  本来就是各有槽点,谁跟你说哪家不能要,他绝对是胡说八道!
        其实造谣和辟谣很好区分,前者是通过抹黑别人来获取不对称竞争优势,后者是澄清自己来回到公平竞争态势。前者想要通过诡计实现垄断,后者则是通过务实来获得发展。前面说的选房车最应该在乎的那些方面里,随便一个点都能整出幺蛾子,一句话,就是不能买!但是你想想,得是多坏心眼儿的人才能造出那么坑的车?得是多么缺心眼儿的老板才会造那么坑他自己的车?——师傅整天就忙着给客户修车了哪里还造得了新车?关键是那么高的售后成本还能挣到钱么?
       关于传言,是确有其事?还是造谣抹黑?还是过去式?还是习惯性吐槽?你只要想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是掏自己腰包建厂的,都是想造好车的(汽车界PPT造车骗钱的不算啊),新车型上市前也都拖出去跑做测试,当然比不了汽车那样的测试深度,但也绝对不会像有人说的“拼上就卖”。即便是汽车,在实验室里面用各种设备测完,再青藏漠河吐鲁番海南都走一遭,从试装车到量产车酝酿一两年,就那都还有发现不了的大问题,各种大品牌都有大规模的召回和各种门。
         每个品牌上市初期都会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每个厂子的首批车都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都不可避免地要走一遍“暴露问题~解决问题~重获信任”的过程。各行各业都是这,波音空客早期也是这,现在还是这,关注一下波音737max 空难的就知道了,如果危机公关处理不当,多大船都会翻。 一年多以前有篇***差点就让某个国产品牌挂掉,根本原因就在于“首批车确实有问题+封口费不够多”,顿时网络上谣言四起,什么停产倒闭、老板跑路,啥都有,那时候感觉所有人都义愤填膺地在网络上各种转载声援车主,鄙视车厂。这里面有老百姓的正义感为车主打抱不平,也有竞品厂商的推波助澜恨不得勒紧你脖子再系个死结,直到现在还不时有人发那篇***链接问我,我都回答腻了,早期车的问题要是不解决早混不下去了。
          随着各品牌的车主越来越多,原来推波助澜光怕事儿小的厂商,也陆续爆出了问题,还是更致命的问题——某进口房车的底盘断裂,某国产挂用的进口底盘断裂,某军工底盘断裂,这三者都有图有真相,我从不造谣传谣,有车友给我发其它品牌的事故图片,为了避嫌我也从未转发过。后来网上的说法变成——经过“证实”上述搞断梁都是客户应用不当导致的:进口欧挂断梁那个是因为走烂路造废的,进口轻量化底盘断梁是因为装太多电瓶压坏的,军工底盘那家则是客户普遍私自改装加太多重物压断的。今天在这里提这个,也只是想说大家对洋品牌对权威的盲目崇拜应该消停了。那种依据自动化水平高低来评判产品优劣的观念也该醒醒了,都啥时代了,还拿着双重标准去鄙视国产——外国品牌搞自动化是“科技”,搞手工是“工匠”;中国品牌搞自动化是“产品没灵魂”,搞手工是“作坊”。额。。。。。对老外,我们都太习惯于卑躬屈膝、妄自菲薄,还认为消费外国产品能显得高人一等;对国人,我们都太习惯于表达不屑、随意吐槽,觉得那会让我们显得技高一筹。
          现在进口和军工出了这么严重的事故那都不算事儿,说是客户改装搞坏的、越野造坏的大家也都会愿意去相信,连我自己也是真的相信。但是要是国产挂国产底盘出了这事儿就肯定玩儿完!我想说,老百姓的眼睛啊,大多是不亮的。
         一个拖挂大梁能有多少高科技?要是老外底盘就是万能的真理,中国的技术工人啥能模仿不出来!一年多以前,某老板说“XX底盘(进口品牌)我们研究了,我相不中它”,我当场没忍住笑了出来(心想你是不舍得买吧?),他接着说“他们的底盘把轻量化搞到了极致,大梁太单薄,不适合咱们国情”(我开始觉得有点道理了)“咱们的挂沉,它经不住压,咱们的轴靠后,前悬承受力矩大,它更经不住压,咱们的车主都乱堆乱改乱玩儿,它更经不起造(老板原话被我整理了一下,因为我信了)”,很多玩儿挂的车主都吐槽国产厂是作坊,厂长更是没水平,工人就是装修工。这话也就发发牢骚吹吹牛逼,吐槽完该玩玩儿该嗨嗨,但是吃瓜群众会当真。实际上从5万到50万到100万,没有没被喷过的。5万的挂并不好做,总价便宜想提升附加值很难,所以现在新建的厂大多都直接瞄准7-12的空缺去了。
        现在回想自己当初“是你不舍得买吧?”那逻辑,狠狠地鄙视了一下自己,想想为啥中国人活得累?因为老外挣钱太容易。我不否认老外做东西做得久有经验并且也严谨,出来的东西很多都比我们的好,确实值得学习,进口房车那档次感和成熟度,进口品牌的溢价能力和二手保值率咱都比不了。但是正确的消费要量力而行,别因为别人吃洋气的碧根果,你就吐槽椒盐花生仁不是坚果! 想要档次必定要花大价钱,追求实用却可以物美价廉。你都跪了,人家能不贵么?而且我们也不能跪太久,交足了学费之后要赶超老师才叫好学生。学怎么学?人家几十年的造车经验不会轻易告诉你,多少工艺细节处理思路、整车档次感的营造、故障率的控制、成本的控制,这些都要边学边摸索,单纯的拿来主义结果往往会东施效颦。好房车绝对不是进口配件的堆砌,自己能做好的就自己做,做不好的再买进口,好钢用在刀刃上,这样才能出质优价廉的好产品。
         有的商家的宣传页面上“原装进口XX底盘配件”,“配件”俩字儿还是我辟谣之后他们很不情愿地加上去的,仍旧盼着消费者可能会漏看这俩字儿读成“原装进口XX底盘”。蹭名牌蹭到这程度,能怪商家无耻么?不能!他们这么想往洋品牌上靠,是因为消费者相信洋品牌就是好。现在国产挂都是用的XX牌车轴,这东西也没多少科技含量,早有国产品牌的拖车车轴出口澳洲,质量完全可以信任,但是消费者只听过XX,别的牌子都信不过,所以前年有段时间XX车轴供货紧张,国产拖挂厂只能干等也不敢用国产轴代替,因为要是用国产轴代替就会被骂为是“以次充好”,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的,厂家再蠢都不能犯这错。专业知识方面,厂家毕竟是造车的,懂的要比消费者多一点,但是绝大多数厂家真不敢根据自己判断走,只能跟着市场导向走。往往是“砖家”左右舆论,舆论愚弄消费者,然后厂家只是“投其所好”造出消费者想要的车子而已。
          像极了烂片遍地票房还高的中国电影市场,自带流量的大牌明星吸引你去的电影院,看完之后才发现表情痴呆情节乱套有名无实。用冯小刚的话就是“因为有很多xx观众,才形成这么多xx电影”,这话太刺耳,但不是我本意,不好意思。
          
         

做出更好的新品


   对想要玩儿拖挂的车友的提醒——一定要懂得区分三种宣传:
1.哪些是真正的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了真实存在的问题,并且成本和故障率都得到了控制,这是真的创新,买!
2.哪些是瞄准的细分市场,那是厂商角度的精准定位目标群体,如果你正好属于那个目标群体,买!。
3.哪些是凭空编造、渲染问题,制造概念骗你买单。比如那个啥,,,,说太多次了不想说了。

         对刚开上挂的车主的提醒:
1,尽快掌握操作知识,避免因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或者安全隐患;
2,注意安全驾驶文明驾驶;
3,注意摸索和学习房车的玩儿法,利用好房车的优势——房车的核心特征就是自带基设,所以才能玩得了野景。避开人潮涌动的景区,玩儿小众秘境独享美景,那才是房车的正确玩儿法。有了房车解决吃住和休息,才可以避免进城找酒店饭店的麻烦和不如意,才可以避免每天从城里出来九十点才到玩儿的地方,午饭午休没找落,下午五六点又该回城了。如果你还坚持小车自驾的玩儿法,把房车开到人堆里,你就搞错了 。
        
         发这些东西的目的,不是搞什么揭露行业内幕,吹捧自己,抹黑别人,更不是忽悠群众买谁不买谁。目的只有两个:
一是对厂商,倡导多从车主那里收集实际用车体验,发现真问题,用技术创新去解决真问题,同时控制好成本和故障率。不要为获取不对称竞争优势和附加值,去夸大自己、抹黑别人、制造噱头、误导群众。制造出省钱省心又好用的产品,真正符合消费者利益,厂商才能有长久的发展。商人图利,适可而止。贪心作乱,很快完蛋。
二是对消费者,希望大家尽量做到不道听途说,不人云亦云,不信谣不传谣。共同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的论坛秩序,舆论风向不跑偏,产品才不会跑偏。当消费者不再那么容易被糊弄了的时候,虚假宣传就会变少,实在的创新就会增多,只有那样才会有更好的产品出来。         
        至于双重身份,很多人存在错误认识,明明自己几十年的消费活动都离不开商业推广,没人会去较真。但是在论坛里,就有人用是否存在利益关系来当做唯一评判标准,这是不可取的。商业也有规则,做人要有底线,有人本分,有人过分,全靠良心。作为消费者,批判地去看待广告,这是必备的技能。  也没必要故意给人家挑明身份,因为并不是故意对车友隐瞒,而是遵守论坛规矩使然。
 

  • 用车感受
  • 风景展示
最后编辑于2019-04-02 23:05:39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21
前往
/21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