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提车作业】开了6年昂克赛拉,再换CX-50行也,别问,问就是马粉
1 82 发布于 重庆 2023-06-25 15:33:25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相关车型:马自达CX-50行也 2023款 2.5L 智行版

选车理由


为什么要选这台车?是因为上一台车就是马自达的,2017年购置的昂克赛拉旗舰版。在开了6年近10万公里的过程中,它没出过什么大毛病,再卖掉时车况一如既往地好,一如既往地好开。加上对车的需求一直是希望好开、好看、省心,由此,在CX-50行也快上市时我就开始关注,并有了换购的打算。


选车对比


曾想过换车时,选一台插电混动或者增程车型,但是在预算内,没有发现既能满足好看、好开、省心需求,又是插电或增程的车型,所以就继续选择马自达的CX-50行也。

订车过程


关于订车,这次选CX-50行也,是在4月底下的大定,然后6月初提到的新车。因为下了大定,所有额外享受到了2000元抵4000元(车款2000元+保费2000元)的优惠。一开始就很明确地选择了2.5L智行版,理由是以前开的昂克赛拉就是2.0L排量了,这次车更大,考虑动力体验,2.5L因此就锁定了。至于为什么要选智行版,当然是因为这个版本的性价比最高。顶配的抬头显示很喜欢,可惜不能选装,只有顶配车型上才有,可是1.9万的价差,多买抬显、Bose音响、拨片换挡、540°全景影像、内后视镜防炫目等,感觉不划算。当然,可能有些人不在乎这个划不划算的问题。
选择了金融购车方案,8万免息还是不错,除了2000抵4000,还有3年5次机油免费,至于其他政策,和现在买CX-50行也的差不多了,如首任车主终身质保之类。
因为不是很着急用车,所以在上市后还等了几天,才决定去4S店提车的。


提车过程


说个小插曲,本来下大定时选的极夜黑,因为可以和大包围的色差小一点,但是听说马自达的黑色车卖的很少,所以后来想换成谧静蓝,可最后还是没有选到谧静蓝的车,因为4S店里没有现车,但有一台铂钢灰,看到实车发现和之前选黑色的初衷契合了,铂钢灰与大包围的色差也比较小,所以最后“忍痛”加价2000元,提了4S店的铂钢灰现车。
保险费5000多,比较合理,购置税1万多,不算前面说的优惠与置换补贴(8000元),总费用接近21个W。然后就是享受了一把4S店的交车仪式,提车了。




用车初体验


①车辆外观内饰、功能配置介绍;
CX-50行也的外观,当然是好看的,算是混动设计向越野风格的一次延展吧,最喜欢的是宽体车身,还有侧面的肌肉感,像概念车的感觉。可能有人觉得它的内饰简单没有科技感,或者说老气了,但我认为,它的内饰相反很符合开车的需求,功能按键布局让操作很简单,视觉上内饰也简洁耐看,甚至还有真皮与缝线装饰,材质软的也比较多,质感还是不错的。
配置方面,除了没有顶配的抬头显示、Bose音响、540°全景影像等,次顶配的配置已经很丰富了,有车道偏离、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360°全景影像、语音控制、在线导航等。我对配置的需求其实不高,只要有导航、能听歌等就差不多了,CX-50行也的语音控制还不错,识别很灵敏,可以对导航、多媒体等语音控制,不过它控制的功能范围不如国产车的大,比如控制车窗升降是不可以的。还有360°全景影像清晰度还可以,触发的条件有点高,需要雷达响起来了才会自动触发,不像有些国产车那样过急弯时也可以触发,这点其实可以考虑放松一下触发条件。因为以前的车也是用的旋钮控制车机,现我在对CX-50行也的车机控制就比较适应,没觉得哪里不好。
②动力、空间、油耗/电耗;
2.5L的动力总体来说是够用的,输出也比较平顺,在走山路爬坡时,感觉动力如果再强一点就好了,开了500多公里,油耗目前表显7.9L,500多公里中,包括走山路、市内快速道、拥堵路段,还没怎么跑过高速,如果拉一次高速的话,可能表显会降低一点吧。
空间比以前的昂克赛拉好太多了,尤其是后排空间变得更大,小孩很满意,说再坐安全座椅时脚不用抵到靠背上了。
③满意与不满意的点
满意:满意的是外观内饰、操控非常好、底盘整体感好、空间大。
不满意:如果能将顶配的抬头显示这样的配置变成选装就好了。





第一次发帖,套用的提车作业模板,填完卡片,才发现到这里还有个正文填写部分。这就尴尬了,前面该说的已经说的差不多了啊。好吧,要不就做个总结吧。
提车到现在,有20天了,但确实中间因为有事没用车,所以到现在也才开了500多公里,这还是端午出去玩了一下才增加的多一点点。到现在为止,我与家人对CX-50行也还是满意的。
话说昨天出去洗车,还碰到一位想买这台车的车友,他开的高尔夫,说买CX-50行也的人都是懂车的,也认为铂钢灰的CX-50最好看,真是君子所见略同,哈哈。他也问板悬开起来怎么样,看来大家都对此有质疑,这里我顺道说说个人的看法。
我可能是少数在买车时没有太纠结CX-50板悬的车主,坦白讲,有独悬更好,但是它是油电共用平台开发的,为了照顾后排空间并预留电气化部件布置的位置,就只有做成板悬了。我预算内的车,又没有别的选择,就接受CX-50的板悬吧,并且提车前我也相信马自达不可能因为板悬就败坏自家驾控车的名声把。
事实也是这样,从这段时间的感受来看,它的板悬好像并没有明显影响后排的舒适性,这是我家人对比之前的独悬昂克赛拉和CX-50行也得出的判断。至于对驾驶员的感受,反正这次下雨天走山路,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在驾控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马自达味道,灵巧,甚至有一种想开着它跑跑山的冲动。
好了,关于CX-50行也,就先分享到这里吧,后续有新的感受再来分享给大家。有不同意见的,希望不要喷,期待文明交流。

  • 提车分享
  • 动态体验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 5
前往
/5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