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再顶一次。差不多要做首保了,我的是汽油乞丐版,准备去大龙。
话说我是暨大的大龄新MBA,也算跟LZ有点渊源啊,呵呵。明年应该毕业的。
很有帮助,谢谢!学到了不少
我的圣达菲到手了,是我弟弟的,不开了,应该是四驱自豪的。3万多公里,车况非常好。改天上图。
原帖由 H013HA 于 2012-05-09 00:01 发表在 1537 楼
感慨雅西线(三) 第三天,由石棉出发,要翻越的是全程最高的拖乌山。这一天最不同的是沿途植被和气候的变化,从成都平原到矿山城镇石棉,基本是汉族居住地,处处是稻田和竹林,白色的炊烟散发着燃烧稻草、麦秆和竹叶的气味。继续前行,视野逐渐染成一片黄红,点缀着经多年飞机造林成长起来的松林,入秋回成都时,还能在松木和灌木林中看到野鸡、松鼠、猴子甚至小熊猫的身影。 这里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气候干爽,山风宜人,但稍不小心就会被过强的紫外线晒脱皮。远处的农居已少见砖瓦房,而是原始的土基或石头建筑,炊烟中弥漫着燃烧过松枝松针的香味,…
“没得那么合屁儿的球!” 经典啊 学习了 加个好友 以后多请教你
另外,我大姐也在支援攀枝花的建设,10年了因雅西线通车5.1才回家一次,
感慨雅西线(一)
昨天,气贯长虹的雅西线通车了,对于我的感慨是同 N 零后们有很大不同的,是真的很感动,很想念那些曾经带过我、呵护我走过那段遥远艰险路程的师傅们(希望在人间天上的师傅们都能看到)。
全程——成都-邛崃-雅安-荣经-九襄-汉源-石棉-冕宁-泸沽-西昌
童年,为探望去支援西康建设的父母,每年要两次乘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18-19队的一汽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解放CA10,经整三天行程,由成都前往西昌。在开始进行渡口(今攀枝花市)建设后,增加了省运输公司54队和后来的攀枝花建设指挥部的五大公司车队(由北京、辽宁、山东、安徽和河南五个省市支援组建),于是又有机会乘上了2车队(辽宁队)的第三批次解放。
解放CA10采用后桥驱动,空车重3900公斤,直列水冷6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95马力,最大速度为每小时75公里,载重量为4吨,可拖带4.5吨重挂车,每百公里耗油29升。
第一批次解放 CA10 模型
第三批次解放 CA10
在三天行程中,解放卡车前置式发动机舱后面的三座驾驶室里,通常就是司机师傅和小学时代的我,由于酷爱一路瞪眼观察并发散性地提出各种问题,很讨在寂寞行程中驾驶的师傅们喜欢,于是被破格提拔为童星级副驾,一路都有事儿忙着呢。(车友们经常质疑我的职业?其实,对汽车的理解就是缘于那时的童子功。)
那时,每天都要翻越一座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山。第一天到雅安的行程最短,但也要早上六点就从成都出发,这一天要翻越的是金鸡冠。其间有一段山路,堪称全程三天中最陡峭的坡道。省运输公司这些专门运行高山长途的苏联吉斯版一汽解放第一批次卡车,全都加装有手油门和副水箱,用于上坡一挡动力不足时拉手油门增加供油,于是,在驾驶室里就有了一条透明的油管,得以直观看到了哗哗的供油状况。只要是满载,必须拉手油门,发动机随即发出超负荷的高声喘息,扭着解放以低于步行的速度和八吨全重缓缓地向上爬去。在五大公司支援渡口建设后,这段坡道进行了改道,五大公司的第三批次解放也就没有再装手油门。
可能是第二批次解放 CA10,油门踏板前的火门改装为杠杆式,横在方向盘杆下的是用于手动启动发动机的摇把。
第一批次解放 CA10 镶嵌红色解放标,第二批次改为素色冲压。
在那个年代,几乎没有现在这样的柏油路和水泥路,全程三天皆是碎石公路。当年的公路也没有像现在的高速、双向封闭、四车道等等词汇,最好的就是双车道,还不可能是全程。于是,师傅们都异常自觉地遵守“下山让上山”这个每一位握着方向盘的都必须视为敬畏的法则,因为你刚上完山,因为有各种可能,因为要一种精神,因为人应该善良。因为!凡是在陡峭坡道行驶,上山的车一旦停车,启动时都一定是惊心动魄。若是在下雨或下雪时停车,那就将是一场灾难,满载的汽车启动时必须要加人力推车。这时,下山车的师傅们都会主动在附近停车,集中起足够的人力帮助推车。再是小学生我也不愿错过这样的机会,师傅们也乐意安排安全的位置给我,还都夸奖我力气最大。
记得有一次是在雪地里推车,师傅们商量好在车动后让我师傅陪我再推一小段,以证明我的卓越成就。等推走了卡车回来,我冻紫的小脸笑成了一朵紫罗兰,那边一群师傅们更是笑成了一片紫罗兰。
如果第一天一切顺畅,到达雅安可能最早都是下午四点。我们有时还会继续驱车前往荣经或九襄,天黑后能到达那里,以缩短全程最长的第二天行程。如果是下午从成都出发,当晚只能住邛崃,第二天开着大灯出发,天刚亮时开始爬金鸡冠,到达荣经时当然也是晚上了。
那时的最高时速普遍不超过60公里
一汽第一辆解放 CA10
第一批次解放 CA10
感慨:当年师傅们异常自觉地遵守下山让上山,每一位握着方向盘的都必须视为敬畏的准则,因为你刚上完山,因为有各种可能,因为要靠一种精神,因为人应该善良。
全程——成都-邛崃-雅安-荣经-九襄-汉源-石棉-冕宁-泸沽-西昌
楼主NB,圣达菲这款车子我看来是非常是省油加性能好的一款车型
感慨雅西线(二)
第二天,就由如今雅西线的起点雅安县城出发了。雅安是一座雨城,临城的青衣江出产一种被称为“雅鱼”的上品鱼种,这里早年以女人肤色白里透红著称。我的外公曾带领军队在这里驻守,母亲家的故居就在城外苍坪山上。
早上五点一过,农舍处的鸡鸣就淹没在旅馆前停车场上的轰鸣中,对车况、路况和载重了如指掌师傅们按着各自不同的行程计划,先后发动起了汽车。我师傅叫起我后,便一起来到停车场,师傅揭开解放车翼式发动机盖,钻进去开始例行的机械、电路、油路、水路和制动系统检测,我的事儿必定是听着师傅的话语:发动汽车、踩油门、踩刹车……(没有我在时,师傅们就要靠相互帮忙或者用摇把顶)。那时可专心和认真了,因为我知道今天是行程最长,路况最复杂,气温和气候变化最大,历来抛锚最多的路段(抛锚即故障导致停车),几乎每星期、甚至每天都有司机在这段路程中受伤甚至失去生命。下图是解放 CA10 揭开一侧的鸟翼式发动机舱盖。
油门踏板上面的圆形踏杆叫火门,承担现在点火钥匙的功能,启动时要与油门一起踩下,发动机启动后要立即松开。尴尬的是:当时我几乎要躺下才能踩着。
汽车开始一辆接一辆的出发了,有四川省森工局的解放前身——苏联吉斯(ЗИС-150)和吉尔(ЗИЛ-164),有省运输公司14-15队的抗战时期滇缅公路主力——美国大道奇(道奇T234),还有朝鲜战争的主力车型——嘎斯51(GAZ-51)和中国版南京跃进(NJ130),也有少数其他各型卡车和长途客车,但占一大半的是解放CA10。从这点上可以自豪地看到:社会主义的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外部世界的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对我们卓有成效的封锁。下面播放万国车共建社会主义中国的一批历史珍贵图片与数据,首先是第一批次解放 CA10 的苏联前身——吉斯150。
1947~1957斯大林工厂的吉斯ЗИС-150,驱动4x2,准载4000公斤,功率90马力。
赫鲁晓夫上台,斯大林厂停产,由另一间厂生产改了前脸的吉斯,更名吉尔ЗИЛ-164。
吉尔ЗИЛ-164在性能与外观上的变化不大,驱动形式4X2,准载4000公斤,额定功率97马力,额定转速2600转分,最高时速70公里小时,百公里油耗27公升,前脸水箱罩中网为竖条,保险杠端为弧形。
1944年为中国军队生产的道奇T234,是抗战时期滇缅公路上的主力与新贵。
道奇T234的一张珍贵留存
道奇T234,驱动4X2,准载3000公斤,功率95马力,6缸汽油发动机,驾驶席在右侧。
道奇T234的解放兄弟,上图是与解放CA10,下图是与解放CA15(CA30)
苏联1946年生产的嘎斯GAZ-51,驱动4X2,功率70马力,3485cc的6缸汽油发动机,载重2.5吨。为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标配。
嘎斯GAZ-51改救护车使用
嘎斯GAZ-51的民用型
嘎斯GAZ-51的驾驶室
嘎斯GAZ-51的中国引进生产型——南京跃进 NJ130。这是继解放 CA10之后的第二种国产载货汽车,1958年3月10日,第一辆 NJ130型 2.5吨载货汽车驶下南京汽车制配厂生产线。
南京跃进 NJ130罐车
嘎斯最经典的GAZ-63中国版,南京跃进 NJ130越野型,4X4,载重2吨。
那个年代最熟悉的民用级南京跃进 NJ130面孔,如今能见这图都非常的不容易。
这时,我最着迷的就是看着从眼前开过的一辆辆汽车那一对大灯,欣喜地看着它们驱走眼前的黑暗,不断地把远处的景物照亮。这一天,几乎不会有孤胆英雄,同一间公司或相熟的师傅们会在这段路上相约同行。出雅安的那一段路景现在已经记忆不起什么,但却依稀记得大黑早那空气里的特殊气味和大灯照亮一切的感觉。行驶间,天渐渐亮了,到达荣经后,就该吃早餐了,如果是第一天到达这里,当然就不用起那么早。但是,我也似乎观察到:
师傅们都并不热衷于赶来荣经这里过夜,很有可能是因为上世纪60年代初的那一场灾荒令这里饿死、病死了很多人。
一次跟着师傅去城外的窑上买砂锅,路过一个废弃的无人村,当地人告知这一村人都是饿死的,有几个人出去了也再没回来。站在窑子的高坡上,还能看见远处有另一个无人村。师傅们对此一直都是心照不宣,我对此却是清楚记得。
太悲情了是吧?好!咱们还是接着说买砂锅:这里出产著名的荣经砂锅,其形制、用料、工艺和功用可能只有四川人真正能懂,地道的雅安砂锅鱼和川菜的砂锅豆腐,均要以此砂锅炖出方为正宗,没尝过你这一辈子都不知道正是为此砂锅而心智受辱!
行不多久,就到达了如今被誉为“花海果都”的九襄,在这里,通常一定会补上一次水,师傅揭起翼式发动机盖,拧开水箱盖,滚滚的蒸汽立刻冲了上来,如果缺水不多,我会捞上去提半桶水的机会。接着重头戏就开场了,开始翻越泥巴山。对于这座山要说的真是太多太多,就谈重点中的重点吧!先看看第三批次解放标。
寒假之行,一定遇上大雪,挂铁链那是必须的。山上白雪皑皑,真冷。上山几小时就任凭着发动机高声地喘息,驾驶室里说话都困难,无数的窄路急弯,需要预见的会车让道,师傅必须非常专注地驾驶着,就让我自己看山景。寂静的雪地里还真是生机勃然,每次都能看到当时动物园里才有的松鼠和野鸡等等。终于熬到了垭口,结伴而行的师傅们会停下来歇歇,检查刹车和喇叭。我赶紧溜下去踏雪,顺便在公路旁过膝的雪地里撒泡尿,师傅们笑称是做柠檬冰糕,还真像。
下了泥巴山,经汉源继续往石棉进发,这是一大段沿大渡河延绵的急弯险道,左边是悬崖下喘急奔腾的大渡河,右边是直冲云天的乱石峭壁,依然似狼牙虎口,尤其从泥巴山下来,天色已晚,人车疲惫,暗藏之危机就更是不容懈怠。当进入这段几乎有一半路面仅是单行车道的连续弯道段后,儿童眼中的“精彩”就到来了。昏暗中行驶的汽车亮起了大灯,透过车窗看着车头就酷似朝着照亮的峭壁直撞过去,就在不足三~四米间,师傅猛往左打尽方向盘,顿时,只见山石从眼前快速地横扫而过,当车头前刚刚出现完整的路面,转眼间又直奔隆隆咆哮的大渡河而去,滔滔奔腾的河水卷来一股冰凉水气,从车窗沁入暖暖的驾驶室,顿时使人清醒地意识到:前方路面下可是十数米到数十米直落河面的悬崖。当光亮的大灯照向的已是黑暗苍穹,视线近处只能看见车头前不足一米的路边时,师傅又迅速向右打尽方向盘,也就在要想到害怕的时候,路面又迅速地转回了眼前。接着,再次冲向峭壁……再次冲向苍穹……这一路险象环生,又被一次次化险为夷,然其间的视觉惊险,曾令无数人闭紧双目。
当时的方向盘可没有现在这样的助力系统
这里讲一个惨烈的场景:有一次,在这一段路的连续急弯道上,竟罕见的停下来几辆解放,人们都下车站在路边往下面河里张望,为首一辆的驾驶室踏板上,一个汉子在颤抖着掉眼泪。原来,这是五大公司第五车队(记忆中是河南队)的五辆车车队行至这个急弯道时,第一辆不知为什么没有转弯,直对着大渡河冲了下去,第二辆跟着前车太近,当前车的车尾灯突然消失,连车带人掉下山崖时,已经来不及反映就跟着冲了下去,接下来的第三辆、第四辆都这样跟着就掉下去了,第五辆跟得稍远,及时刹车停在了这里。等人们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时,四辆满载八吨的解放早已在大渡河的急流中被冲的无影无踪。人们静静地期待着,希望在河水的轰鸣声中能听到一声生命的呼喊,但是只有无情的寂静,四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一瞬间的意外结束了(有乘客就还不止)。
当年五大公司的类似车型
怎样描述滔滔长江的这一段上游河道的水势呢?讲讲亲眼所见:大渡河是四川省森工局的主要运输工具,在深山原始森林里砍伐的木材,主要通过大渡河漂运到下游。当时的河面上漂着许多粗大的原木。我看到过漂下来的一棵长约8~9米,直径超过1.5米的巨木被河里的漩涡卷得竖了起来,接着被旋转着拉向河底,当露出水面剩下不足1米时,又再被急速河水冲出漩涡,抛回了水面……如此汹涌的水势,当时的技术是不可能埋墩建桥的,所以,大渡河上没有大型桥梁,唯有一座能供汽车通过的,是一座巨大的铁索吊桥,就建在石棉,前面那一大段沿大渡河延绵的急弯险道,就是为了来这里渡河。铁索桥每次只能过一辆重车,限速10公路,由解放军全副武装守卫,每次过桥的气氛都特别肃穆庄严和紧张。
石棉县是建国后的新建县,顾名思义当然与石棉生产有关。1950年10月,为了保证国家建设对石棉的需要,解放军62军部分指战员集体在这里转业,全部投入石棉矿的组建,始建了西南地区最最重要的四川石棉矿。我每次到达石棉都很晚了,而且来和去都是行色匆匆,不是摸黑到,就是点灯走,只能感觉到这里有一种纪律的氛围,还从未认真地看过这里。
解放CA10的仪表板
昨天周六去上课,顺便去大龙做了首保,整体感觉服务啥的还可以,因为没有横向对比,也不知道其他地方会怎么样,但确实没有宰人的情况或苗头出现,应该算不错的。看到了几辆特拉卡做保养和维修,感觉特拉卡的外形很拉风啊,顺便跟接待的小伙子聊了一下,楼主应该称呼为王教授吧,呵呵。
呵呵,上面的只是闲聊。其实我是理工科的,对您这样的技术帖子是很佩服的,感觉很合脾气。
再顶一次。
感慨雅西线(三)
第三天,由石棉县城继续前行,要翻越的是全程海拔最高的拖乌山。这一天最不同的是沿途植被、气候和人情风俗的变化。从成都平原到石棉矿山,沿途基本都是汉族的居住地,处处是一片稻田和竹林的景致,白色的炊烟散发出燃烧稻草、麦秆和竹叶的气味。出石棉不久,我的视野逐渐被染成一片黄红,但在这黄红色的山地里,点缀着经多年飞机造林成长起来的松林,当入秋时节回成都时,就能在沿途的松木和灌木林中看到野鸡、松鼠、猴子甚至是小熊猫的身影了。
这里蓝天白云,阳光灿烂,气候干爽,山风宜人,但稍不小心也会被过强的紫外线首先晒脱鼻尖的皮。远处的农居已少见草房和砖瓦房,而是更原始的土基或石头垒砌的建筑,炊烟中弥漫着燃烧过松枝与松针的香味,传递着少数民族地区那一种特别陌生的亲近。当我第一次看见彝族同胞时,充满了兴奋和畏惧。在那个每年的布票不足成年男人做一套衣服的年代,彝族女人能有那么多好看的布,缝制出那么特别的服装,更显少数民族的非常,也是我对少数民族文化浓厚兴趣的起点。沿途还要路过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古战场,可惜想不起更具体的情节。当时,这一带还时有土匪出没,一般是寻求生计的民匪,但也有受美蒋援助的国军残部——罗红木嘎少校率领的小股彝族部队,这可是一支射击精准的兵匪,会择机出动一些对政府的骚扰和攻击,也抢劫过军民运输车辆,因此,西昌军分区常备有一支缴匪部队。
解放 CA10 模型
拖乌山是因藏族尔苏分支的拖乌于喜降措喇嘛而得名,最高海拔4700米以上,公路起伏迂回在海拔2500米间,许多乘客会在这个高度产生高原反应。这段路是冬季雪地行驶最长的路段,也是由大渡河谷开始的海拔大幅度提升的路段。在这段路上有几个连续急弯路段经常翻车,尽管师傅们经常相互都在议论、提醒和告诫着,但车仍然不断地翻。细细回想,几乎每次都能看见翻倒在路边、山野、河里和万丈悬崖下残破的车体,那些散布在事故现场周围的零件、行李和血迹,似乎都在让你想象那一刹那间的一切。为什么总是这样?若用现在的科学认识来分析,很有可能与海拔高度和疲劳程度在时间与空间及精力和健康状况的特殊组合有关。
这段路程还极其显示机械动力的优势,尤其在冬天。当我们的解放满载四吨,挂着铁链排着一挡在高声喘息着攀爬时,后面冲上来超车的满载车,基本都是动力充沛、低沉轰鸣着的柴油车。那样的气魄、场景和地面上、空气中传播着的颤动,可以说是震撼吧。当时的柴油车大概有三种型号,我只记得菲亚特和铃木。当然,必须要提到当时我国新出产的载重八吨的黄河牌JN150柴油车,每次遇到它超上来时,我都从心里为他欢呼。对柴油黄河痴迷,怂恿着我专门为它写了一篇假期作文,并选上在年级会上朗读,我想,那篇作文一定是极端爱国主义的。
就是由这段行程带给我对柴油动力的启蒙,如今我读通了并买了柴油圣塔菲。
黄河 JN150 出厂型
黄河 JN150
黄河JN150 驾驶室(右边黄皮盖着的是巨大的柴油发动机舱)
黄河JN150 仪表板
黄河JN150 原型为捷克产斯柯达706 Skoda 706
捷克产斯柯达706 Skoda 706
黄河JN150 如今还能一见的吊车版
下拖乌山的路显得相对平缓,因为安宁河谷平原的海拔也在1500米以上。下山的第一个休息点是冕宁县,记忆中还有穿越县城的印象依存。这里是彝族地区,明显是人烟稀少,但准确讲是人少烟不稀,因为彝族同胞的兰花烟味着实够呛,这也是雅西线上第一个少数民族专辖区。第一次去西昌,沿途要穿过好多像冕宁这样的县城和乡镇,随着攀枝花建设的上马(当时的专用词),运输量成倍的增加,穿城而过的狭窄街道不能满足通行的需要,于是逐步改道绕城,这让我少了许多从人头顶的高度居高临下去观察异地街景、居家摆设和人间百态的乐趣,以及童心里油然而生的那种纯洁的优越感。
过了冕宁继续沿安宁河谷前行,安宁河谷平原的容颜逐渐在眼前展开,虽然两侧仍然是像刀砍斧剁出来的断裂带山体,甚至在山谷深处还隐藏着让世界惊叹的西昌卫星基地,但毕竟出现了大片开阔的稻田,毕竟又回到汉族居住区。快到西昌时,能远远看见一座能起降苏联伊尔14客机的机场,机场旁的西昌县新宁公社四大队,是我后来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地方。到达西昌时,通常都开灯了,由于途中因油路故障抛锚耽误了时间,第一次到达西昌时就更晚一些。父母亲到西昌第一旅社来接我,告别师傅下车后,父亲问我想吃什么,“汤圆”我不假思索。西昌盛产酒米和碗碗红糖,我吃的四个个头挺大的那种红糖汤圆,到如今肯定绝种了。
这是一汽第一辆解放 CA10 出厂时的情景 假设我爬在副驾窗高高在上的感觉
解放 CA15
最后一次走雅西线时已经开始那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具体的年月想不起来了,那是由成都到西昌。回程前,四川全面的武斗开始了。雅安抢了军分区的军火库,石棉复活的62军控制了大渡河,西昌开始落下迫击炮弹。我的回程在当时已经称为“逃难”,是和父母妹妹由西昌到昭觉经美姑出彝族地区,再回到成都的,那可是一条更加险恶的路。以后上山下乡去西昌当知青时,成昆铁路已经通车。
令心中感慨的雅西线到终点了,但思维却因感慨还在延伸——原为专署地区的西昌专区,尽管当年还比较荒凉,方言口音也比较特别,发生过狼群在的西昌县城里吃了彝族人,也发生过金钱豹入县城散步览奇,但西昌历史上的确是汉族人祖祖辈辈劳动、生活、居住和管治的地方。在我考上大学的那些年里,西昌专区居然划给了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县成为自治州州府,汉族人居然也享受起了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优惠……我不知道该怎么看这种变革,但我得到的实惠是:因父辈是西昌的建设者,本人是上山下乡的汉族知青,大学毕业后,自治州照顾我可以不再回去工作,同意我自谋生路。我可是成都华西坝长大的,虽费了些劲,终于回成都工作了。
下篇:解放的血统续究
好全面的一篇帖子,赞!!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