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
经典轩逸改装弹簧增高垫块升高底盘
1 198 发布于 2019-05-17 07:17:26 只看楼主 热门标准
点击查看热门标准,热门算法维度通过账号健康度、浏览、评论、点赞、收藏、转发、反作弊等进行综合评判
修改帖子
缘起,应该是4年前制作45号钢法兰盘解决经典轩逸高速发飘那事,因此结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爱好折腾研究爱车的车友朋友。闲暇时和车友们共同讨论用车改车的话题成了生活的一份小乐趣。
曾经一度认为解决了经典轩逸高速发飘的大问题,其它的小改装也就不那么重要了。再加上近几年公司慢慢发展自己也越来越忙,并且去年又入手了其它代步车,即使经典轩逸还放在公司作为通勤用车继续服役,但我摸的机会也不像之前那么多。想来不会再费闲功夫为经典轩逸折腾啥的了。最终手痒又弄一次,全靠热心的车友朋友们的鼓励和支持。
经常在交流中有车友吐槽经典轩逸的底盘尾部偏低,特别是尾箱放点货物或者后座坐人的情况下尾部压塌得更低,前高后低塌屁股的样子很难看,走点稍带坡度的沟沟坎坎还易挂底盘和排气管。我最初的打算是改装加长加硬后弹簧,但进一步考虑以移动大沙发著称的日产可不仅仅是座椅柔软这么简单,很大程度是得益于原厂弹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挥的柔韧性,换装加长加硬弹簧后能否保持乘坐舒适性是一方面,再有改装弹簧的质量可靠性也未知。继续研究,比较可靠的办法原厂弹簧加装增高垫块,这样即升高了底盘也保留了原厂弹簧的柔韧舒适性。
原本想弹簧垫块这东西简单,某宝买一对换上省事。但搜索了解一番发现一些问题,某宝上的增高垫块与弹簧固定座并非原装位紧配,还有铝合金材质的增高垫块直接扣在弹簧上。车辆行驶过程中弹簧伸缩振动,很可能会引起弹簧与增高垫块接触处还有垫块与弹簧座非原装位配合处这两个地方产生晃动形成摩擦异响。
买不着合适的就自己做吧,垫块这东西简单,不像当初开发45号钢法兰盘那么麻烦。
首先要采集增高垫块与原车安装配合的相关数据,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3D模拟设计。

将车停放在平地测量前后轮眉在空车状态的离地高度:前轮眉的离地高度695mm,后轮眉的离地高度676mm,空车状态后轮眉离地高度比前轮低19mm.


前轮眉的离地高度695mm

后轮眉的离地高度676mm

接着找一处有台阶落差的地方,车尾尽量停靠在边缘。千斤顶将车顶起,这样台阶上铺张毯子就可以坐在上面完成数据的采集工作了。



测量弹簧数据

松掉避震固定螺丝,后悬架和轮胎一直往下掉就可以取出弹簧

弹簧取出,对弹簧固定座进行测量取数据

进一步测量弹簧数据

进一步测量弹簧数据

根据采集的数据进行3D模拟设计,因为空车状态后轮眉离地高度比前轮低19mm,设计增高垫块厚度20mm,让空车状态前后轮眉保持持平。


设计完成,接着需选择合适的材料,我选用质轻散热快的7075铝合金作为制作材料,虽然7075铝合金的强度比不上钢材,但是做为垫块使用是完全够用的。趁热打铁,驾着经轩直奔铝材销售点订材料。


材料买回来就开始加工制作了,制作增高垫块很简单,仅动用了一台锯床锯料和一台数控车床加工就可以完成。制作过程很简单就不祥表,有对数控加工制作感兴趣的车友可以翻看我之前关于制作45号钢法兰盘的那篇贴子有祥尽的制作过程介绍。当然,因为这垫块是首次设计开发,再简单也不能100%保证一次性制作出来的就能完美适用。出于开发的谨慎考虑,先试制一只,加工出垫块关键部位的配合形状,试装车验证采集的数据与原车安装配合位是否吻合。

试制品

试制品

试制品

测试增高垫块与弹簧的配合

测试增高垫块与弹簧固定座的配合

通过试制品的安装测试,记录下需改善的数据尺寸稍作调整就可以正常加工了。

制作成品

制作成品

制作成品

订制了5mm耐强压橡胶垫块,起到一定缓冲作用的同时也避免了增高垫块与弹簧直接接触产生金属摩擦异响。增高垫块与弹簧固定座配合面不需要橡胶垫块是因为垫块与固定座为锥孔配合,越受力越紧,不存在晃动摩擦的。

5mm橡胶垫片+20mm铝合金增高垫块

5mm橡胶垫片+20mm铝合金增高垫块

制作完工,最后装车。
经过前2次对后弹簧的拆装,没有弹簧收紧器比较费劲,这次特意网购了一对弹簧收紧器,很便宜,一对26元。


有了这装备就简单了,先安装左侧。开始安装。

1,收紧弹簧

2.千斤顶把车顶到最高

3.松掉避震固定螺丝,后悬架和轮胎一起往下掉就可以轻松取出弹簧

松掉避震固定螺丝,后悬架和轮胎一起往下掉就可以轻松取出弹簧

4.将增高垫块卡进弹簧口

5.弹簧带增高垫块一起装上固定座,然后拧紧避震固定螺丝

6.退松弹簧收紧器螺丝,取出弹簧收紧器

退松弹簧收紧器螺丝,取出弹簧收紧器

7.拆走千斤顶

左侧增高垫块安装完成,完美。

右侧增高垫块的安装与左侧顺序相同就不重复了。

右侧安装好的效果。

将车开至平坦处测量加装20mm增高垫块后的前后轮眉离地高度:前轮眉的离地高度696mm,后轮眉的离地高度702mm,后轮眉离地高度比前轮眉高6mm.很满意,因为考虑橡胶垫片在后继使用过程中存在受力压缩,所以目前后轮眉离地高度比前轮眉高几个mm应该说是正到好处。

前轮眉的离地高度696mm

后轮眉的离地高度702mm

整体效果: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尾部上扬有气势,不像之前那种低塌臃肿

实际驾驶体验,虽然底盘仅仅升高了25mm(增高垫块20mm,橡胶垫片5mm)上车却明显感觉到坐姿比以前增高不少,有那么点像开SUV居高临下的味道。还是那种日产大沙发的舒适,没有一点杂音异响。让我意外惊喜的,感觉驾驶感好了很多,完全没有了以前那种前高后低拖着尾巴走的拖曳感。效果超出预期,非常满意。

感觉驾驶感好了很多,完全没有了以前那种前高后低拖着尾巴走的拖曳感

正好路遇一辆同颜色的经典轩逸,随手一拍。才发现车头上翘车尾低塌真心不美观,玩车改车的朋友们普遍认为的一低遮百丑并不适用于经典轩逸,低塌的尾部让圆润风格外形的经典轩逸显得太过臃肿无气势。


找出一张经轩几年前的侧身照和现在加装了增高垫块的侧身照对比一下作为收尾吧。非常感谢在整个构思和制作过程中热心关注支持的车友们。


  • 装饰改装
最后编辑于2019-05-17 07:24:30
很抱歉,该主帖尚未满足精华帖15张图片要求,不能予以精华,更多精华标准点击此处查看
修改主帖
内容系网友发布,涉及安全和抄袭问题属于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可联系客服删除。
举报
IP
回复
返回列表
1 23456 ... 10
前往
/10页
确认

更多> 精选帖子

更多> 精选视频

扫码下载
汽车之家APP

随时获取
最新汽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