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3900 双环SCEO论坛 >  风雨总在阳光后——记23天川、藏、青单车自驾游
20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发表于 2010-9-8 06:12:17
引用:
原帖由 wuhanccnu 于 2010-09-08 06:06 发表在 74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我说过了吧,你这一路的东西写出来,其工作量不亚于这次旅行。就是职业写手也有得一搞。
你是武汉的吧?有一武汉网友,见大S后也很兴奋,一次给我传了张在武汉拍到的S照片,车号是:鄂AFV946,不知是不是你的车?
 
发表于 2010-9-8 06:13:17
引用:
原帖由 wuhanccnu 于 2010-09-08 06:06 发表在 74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我说过了吧,你这一路的东西写出来,其工作量不亚于这次旅行。就是职业写手也有得一搞。

    你是武汉的吧?有一武汉网友,见大S后也很兴奋,一次给我传了张在武汉拍到的S照片,车号是:鄂AFV946,不知是不是你的车?

    网络出了问题,发了二次。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08 06:14:07 编辑 ]
 
发表于 2010-9-8 07:20:32
引用:
原帖由 hengyan 于 2010-09-08 06:56 发表在 79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应该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啊?怎么——
在本贴的首层中,有答案,细看一下,就明白为什么会有此标题了。
 
发表于 2010-9-8 07:22:15
引用:
原帖由 hengyan 于 2010-09-08 06:55 发表在 78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LZ实在辛苦!我们坐着看您的直播,写的速度可以了,钦佩您的执着劲儿!我也北京的,也会进全力去次川藏青,届时向您请教!
届时我会悉数倾出,放心。
 
发表于 2010-9-8 21:13:02

    报告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在整理照片时,无意中发现了第一天拍的照片夹,打开看了看,有我拍的,也有孩子拍的,但绝大多数是孩子拍的。嗨,入高原后,常常是昏头昏脑,人发飘,记不住事。照片如下:



图一:“高达”这个词对10岁以上的孩子,一定有磁性,它可是热门玩具啊。孩子临行前,特意带上了它,以充分利用路上的时间“忙活”。这是待拼装的“高达”机器人及拼装工具——剪刀。(孩子拍)

 



图二:拼装完的“高达”部件。(孩子拍)



图三:车内,被塞得满满的。最上面的包,是朋友的,里面装了20多个真空包装的鸡蛋及袋奶,这是他每天必用的早餐。我对此不屑一顾,因为:自然界的动物们,在过了哺乳期后,还有再用奶的吗?要知道,自然界的动物们,几乎都能完成自然赋予的寿辰,而人却不能,因为人“太聪明”了。那件衣服,是不是与警服相似(有肩牌、领花,但没拍上),这是我的制服,放在车内显眼处,对有不良想法的人至少有震慑作用,特别是夜间停车时。(孩子拍)

 
发表于 2010-9-8 21:21:57



图四:家中的小牛,也加入了“川藏行”的队伍,车内“拥挤”,只能委屈它了。(孩子拍)




图五:这服务区,众友的兄弟们多半熟悉,特别是赵总、关经理。若不是赶路,真想到大马的家园看看。(孩子拍)




图六:空调线没接上,我们找到这服务区内的汽修部,修车师傅较年青,没敢接活。(孩子拍)






图七(1):服务区内孩子瞎拍之作。


图七(2):过了“井陉”这个收费站后,就进入山西省境内了。(孩子拍)



图八:我们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在山西境内遇到了堵车,车子如长龙一般,但并不影响我们通行,因为堵车发生在相向面。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08 22:28:39 编辑 ]
 
发表于 2010-9-8 21:37:15



图九(1):这是一个著名的地方,可惜没时间去转转。



图九:孩子对“这个”好奇,拍了好几张蜂影。



图十:高速路上的霸王,骑在隔离带上安然无事。在高速路上开小车,一定要高度警惕霸王,因为它碾起小车来,如同碾个小蚂蚁一般。



图十一:我对山丘上的窑洞有兴趣,太有特点了。天气不好,拍不出西藏那种透亮的效果来,勉强看吧。



图十二:这个叫“韩信岭隧道”前的大坡,够意思吧?

 

 
发表于 2010-9-8 21:45:14



图十三:不知什么人,竟敢在隧道门面上涂鸦(如果没认错的话,其上写的是“畅神飞虹”几个字)



图十四:这“爬坡车道”,可能是给“霸王”们留的,因为大车身子沉,只有增加地面的粗糙度,才能提高车轮的抓力。



图十五:西安市内,竟然也有“摩的”! (孩子拍)




图十六:西安毕竟是古城,其城内也有个“朝阳门” 。(孩子拍)




图十七:这辆出事的出租车是烧气的,不知西安的出租是否均烧气?(孩子拍)

 
发表于 2010-9-8 21:49:42





图十八:西安的梧桐树长得的枝繁叶密,把公路都包裹起来了,行人走在里面,一定凉快。(孩子拍)



图十九:这是大S的西安特约维修点门口的标牌。(孩子拍)



图二十:给我接空调线的师傅与我一样瘦,灵巧,人侧躺在驾驶室里,面向上地找线头,我替他开着门,可惜孩子没把修车师傅拍上。从对方口中得知,他姓王,我曾随口应道:“与北京的王国军,是一家子吧?”王是大姓,我的血液里,就有王姓的血缘,因为我母亲也姓王。(孩子拍)




图二十一:高大宽敞的修车车间,双环大S及双环小贵族的车标赫然而立,自豪。到这,有到家一般的感觉。(孩子拍)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08 21:50:26 编辑 ]
 
发表于 2010-9-8 21:55:50



图二十二:孩子没见过这个,好奇,一连拍了好几张“这个”照片。



图二十三:这就是我们第一个晚上的住处。(孩子拍)

 

    看完这些照片,有种感觉:恍惚间,孩子长大了,能替我做不少事了。人生,就是在这恍惚间度过的。开眼一梦,闭眼又是一梦,而眼睛就是这二个世界的开关,有意思。(待续)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10 04:16:29 编辑 ]
 
发表于 2010-9-9 05:12:27
引用:
原帖由 白度铁耙 于 2010-09-09 01:41 发表在 102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哈哈,忍不住回复一下,欢迎到陕西西安.西安的古韵很浓厚吧.你看的那些摩的 是残疾人用车都是拉客的,不过以后再路过陕西遇到这样的摩的要千万小心了,他们的驾驶技术可是会让你目瞪口呆的.西安的出租车都是烧气的,包括公交车都是,除了电车.西安的绿化还不错吧.
谢谢!网络真是厉害,全球的信息可以共享,也把我们连在了一起进行交流,尽管彼此并不相识。对了,在返回北京时,我们经过宝鸡,走的还是夜路,翻山越岭单车行(很少见到车)啊。
 
发表于 2010-9-9 18:34:44
引用:
原帖由 shuaishuai560116 于 2010-09-09 13:40 发表在 108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边防证在那办?
携带身份证、户口本、2张一寸照片、单位介绍信,到当地公安局(分局)办理。
 
发表于 2010-9-9 22:04:53
引用:
原帖由 白度铁耙 于 2010-09-09 01:41 发表在 102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哈哈,忍不住回复一下,欢迎到陕西西安.西安的古韵很浓厚吧.你看的那些摩的 是残疾人用车都是拉客的,不过以后再路过陕西遇到这样的摩的要千万小心了,他们的驾驶技术可是会让你目瞪口呆的.西安的出租车都是烧气的,包括公交车都是,除了电车.西安的绿化还不错吧.

    本人是残疾车的老驾驶员了,驾龄不低于12年,在北京,什么样疯狂的残摩都坐过(一次坐摩友的车,他竟敢别大公共!),听兄弟这么一介绍,我还真想领教一下西安的残摩风格呢!呵,呵。
 
发表于 2010-9-9 22:08:19

晚上网速特别慢,发个小小的回复都得半分钟,所以只有等早上继续发贴了。

 
发表于 2010-9-10 04:20:05

    第2天(201088

    行程:西安——成都(全程717公里

    经过一夜休息,第二天醒来后,大家的状态都比较好,抓紧时间,上路。

    临行前,我问孩子要不要吃点早餐,孩子想了想,说:“那就到肯德基买点,我在路上吃。”我给孩子一张50元,很快他从肯德基店里拎个袋子出来了。现在城市里的孩子,不知怎么这么喜欢“垃圾食品”。无奈!



    孩子很欣赏他的肯德基早餐,上车后不久,他拿出了相机,拍了起来。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11 03:57:05 编辑 ]
 
发表于 2010-9-10 05:00:29



    孩子给我拍的“工作照”。



    在高速路上行车,最好靠右道行驶,因为一但有情况(比如爆胎等),其二侧有较富裕的空间,好处理。在紧急刹车时,要注意路面情况,千万不要骑在路面不同的地方进行(比如一侧是柏油,一侧是砂石或爬坡道),因为这样车子容易侧翻或漂移。谢谢朋友的指导。



    过了这个(纸坊)服务区,就进入秦岭山区了。朋友有地理方面的天赋,哪条河,发源于何处、到什么地方汇聚,基本上能说出个一、二来,他自言:自已当初在部队时若是个参谋,绝对是好参谋(但命运并没有把他推向参谋的位置上,他的老部队是铁道工程兵)。出了西安不久,朋友告诉我马上要翻越秦岭了,要穿过大大小小隧道140来个。

   

 
发表于 2010-9-10 05:01:48

    以下是从网上下载的资料:“狭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海拔20003000。北侧断层陷落。山体雄伟,势如屏壁。据《史记》中说:“秦岭天下之大阻也。”因此,它有“九州之险”的称号。在地理学家眼里,秦岭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在动物学家眼里,秦岭将动物区系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两类截然不同的动物在这里交会、融合;在气候学家眼里,秦岭是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在文学家眼里,秦岭和黄河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秦岭还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10 12:32:16 编辑 ]
 
发表于 2010-9-10 05:14:50



    秦岭,群山连绵,高入云霄,大气巍峨。可能适逢阴天,加上较高的山势,当时云雾在山腰缭绕,犹入仙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仙境呢?人如仙,心情好啊!



    过了秦岭服务区,孩子准备用早餐,没用前,他拍了张自己“心爱”的汉堡包(看照片,我才知道这个叫“田园脆鸡堡”)。



    孩子一手拿着咬了几口的汉堡,一手拿着相机拍照。见此景,感慨:大自然啊,神奇,我也常常这么干,那动作都一样。



    将新车这么包裹着运输,是对消费者的负责。这情景,我是第一次见到。







    数码相机比起胶片机来,有很大的优越性,一是不计成本,随便拍,数量中出质量,一定会拍出几张自己满意的照片来。二是照片的各种拍摄元数据(拍摄时间、机型、镜头、光圈等),都隐藏在照片里,随时了可调取查看。三是立拍立见,当时就可看拍摄效果。因此,从接触数码那天起,我就爱上它了。这不,在宁陕服务区,一家三口以车为家,女儿在泡方便面,父母在整理车子,也被我记录下来了。孩子放暑假,跟父母出车览胜,可长不少见识啊。

 
发表于 2010-9-10 05:19:36



    对孩子的“瞎拍”,我并不反对。我是这样理解的,在瞎拍中,慢慢地他就会悟出一些东西来的,成长,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秦岭隧道一百来个,像这样漂亮的隧道,比比皆是。感慨:祖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这是国家富裕的象征,做为她的子民,自豪啊。



    我在看拍摄效果,被坐在后排的孩子记录下来了。



    你能拍我,我就能拍你,父子俩互拍,反正旅途中闲着无事。



    风景秀丽,车在高速路上,多数情况下是沿着安全道(右侧道)行驶的。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10 08:08:41 编辑 ]
 
发表于 2010-9-10 05:29:29



    汉中,也是个著名的地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入蜀的“门户”。可惜,没时间进汉中看看,留个念头、盼头吧。



    小伙子相机玩累了,开始换节目了——拼高达。



   这是小伙子的“成果”。(孩子拍)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