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3900 双环SCEO论坛 >  风雨总在阳光后——记23天川、藏、青单车自驾游
20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发表于 2010-9-12 07:59:03
引用:
原帖由 hengyan 于 2010-09-12 07:42 发表在 170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继续看直播,空调模式设成自动模式,温度调至26度,就自然啦。
    对你,自然。对别人,可就不自然了,是“自燃”(心里上火啊)。呵,呵!
 
发表于 2010-9-12 16:59:19
引用:
原帖由 fengjunjian 于 2010-09-12 11:46 发表在 176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想问lz这样的朋友你怎么和他相处十几年呢
    准确地说,应该是相识十几年,而不是相处十几年。在相识过程中,有些断断续续的往来,但不涉及利益,是萍水相逢的那种关系。不能讲对方如何如何不好,只能说他是有个性、有主见,什么事都得按他意志办的人,但这些优点他发挥的不是地方。在以后的故事中,我还要谈到。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12 17:10:47 编辑 ]
 
发表于 2010-9-12 17:06:28
引用:
原帖由 tiger086 于 2010-09-12 13:45 发表在 178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很钦佩318国道上的骑车的勇士。
    因为帖子还没写完,在以后的故事中,这些勇士只能算318国道骑士中“轻量级”的,属铺垫性的人物,后面还有更让人咂舌,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眼晴的英雄、侠客出现呢,听过看后(文字、照片),你会为之震惊的。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12 17:08:53 编辑 ]
 
发表于 2010-9-13 07:43:00
引用:
原帖由 小帕快跑 于 2010-09-12 22:59 发表在 193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你这帖子我看了好几天了,看的这个着急啊,加油更新啊
    捷行无善迹,即便是写草书,也是行中有慢。本人的速度可以了,难道你没看见我的帖子多是在深夜写的、深夜发的吗?看看发120楼的帖子的时间(凌晨4:20),你就会理解本人的勤奋程度了,发帖时,估计你还在梦香之中吧?呵呵!

 
发表于 2010-9-13 07:46:39
引用:
原帖由 白度铁耙 于 2010-09-13 00:35 发表在 194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不知道你回去的时候路过宝鸡 走的是哪条路线.宝鸡的交通相对来说比较好.不过这两年也是急剧恶化..尤其是老城区特别严重.
    因赶路,没走宝鸡市区,这个我会在以后细谈的。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0-9-13 07:52:40
引用:
原帖由 奥利佛99 于 2010-09-12 20:29 发表在 185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每天都是盼着LZ的新作,期待中。。。。。。。
    本人像一头力田的牛,闷头卖力,能发挥的潜力都用上了,因为有这么多的车友期待啊!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0-9-13 08:23:26

发二张集锦照片,请车友们先“点补点补”吧。


    集锦4




    集锦5

 
发表于 2010-9-13 19:25:21
引用:
原帖由 小帕快跑 于 2010-09-13 15:54 发表在 202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引用:
原帖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13 07:43 发表在 195 楼 捷行无善迹,即便是写草书,也是行中有慢。本人的速度可以了,难道你没看见我的帖子多是在深夜写的、深夜发的吗?看看发120楼的帖子的时间(凌晨4:20),你就会理解本人的勤奋程度了,发帖时,估计你还在梦…
    我说这位朋友啊,你说这些话,说明你没认真看此帖,所以很多事情理解错了,在此向你复述一下:第一,此帖是在完成了川藏行后,回北京写的,看看标题及首帖中的那张行程地图就知道了。第二,在离开成都后,我与朋友基本上都是分开住的,这在此帖125楼中已表达了,可能是你没看。所以不存在睡眠影响问题。第三,白天开车7、8个小时,深更半夜还整理照片、写帖子、传帖子,第2天不休息,除开车外还在车上利用间隙整理帖子,用你的话说,叫“合理利用时间”,这精力我达不到啊。

    不管怎样,我还是要谢谢你的这番好意。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13 19:50:32 编辑 ]
 
发表于 2010-9-13 22:38:54
引用:
原帖由 一声叹息2009 于 2010-09-13 19:38 发表在 205新窗口中打开引用楼层
呵呵!楼主就别卖关子了,大家等着更新是对你的支持,你就不要故意引而不发了。

有你逐条回复的工夫早就更新几次了!

    哥们的心情可以理解,“雨里深山雪里烟,看时容易做时难”,此次川藏行本人拍了近80个G的照片,照片都得筛选,每张还都要裁剪(不裁剪,在网站上是发不了的),还得看日记,进行文字撰写(瞎写乱编,那是对不起车友,本人的落笔是认真的),实在不容易啊,望理解。我看过你发表的所有帖子,似乎都不涉及到照片的上传问题,所以误解就产生了。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09-13 23:09:21 编辑 ]
 
发表于 2010-9-13 22:48:00

    可能是我们的大马太“扎眼”,有明显入藏的痕迹(行李是大包小扛的),用餐间有位三十来岁的男同胞问我(他也是食客)是不是去西藏的,我说是的,他自我介绍说他也是,这已经是他第2次入藏了。闲聊中他说“我们可以一起走”,我答:我们走的可能不是一条线,过了泸定后,我们就要北上了,走“小北线”,不过,我们可能还会在318国道上见面的。



   孩子瞎拍中,拍了这么张照片。



    照片经多次放大,看到这入藏的朋友车型是:中华俊捷,车尾号是65727(我们是前后脚出发)。



    这是天全县境内的大桥,一看就知是文革前后建的,我喜欢这桥的建筑风格。

 
发表于 2010-9-13 22:50:48



    出了县城不久,即入崇山峻岭,瞧这青山,用24的广角镜头,只拍出个山脚。再看这绿水,清澈啊。只是在行车中,无法拍清楚。



    我的工作照。DVD屏幕上方的倒车雷达距离显示屏上,放个小物件,是孩子摆放的“小帆船”,那帆鼓得足足的,如快要临产孕妇的肚皮。那棕色物,是朋友的“颈椎治疗器”(是人工充气的那种)。我不太喜欢把这种东西放在车最显眼的位置,因为它与健壮的大马不太协调,但无伤大雅,放就放吧。这治疗器,以后我还会提到它的故事。



    过了这“老虎嘴”隧道,就离著名的“二郎山隧道”不远了。



    每每见到“北纬30度”这个词,本人是敬而有加,因为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区、黄山、庐山、张家界、峨眉山、乐山大佛、拉萨、珠峰等,都坐落在这条线附近。

 
发表于 2010-9-13 22:52:52



    山道,林荫茂密。之所以上这张照片,因为它可以与以后的路况,形成鲜明的对比。



   沿途,这种不知名的峡谷很多。

 

 
发表于 2010-9-14 04:23:45

路难行,车辆走的缓慢。




 
发表于 2010-9-14 04:32:44



   刚被清理完的塌方。



  这山,这路,如何?但在后面的行程中,这属于“高速路”!



    朋友感觉自己有些上火,路上买了瓶蜂蜜,因为他认为蜂蜜是去火的。关于这个,以后还有故事。



    二辆车头顶头,谁也不让谁,较劲。我们的车没敢停留,擦边而过。在内地,这种事常见,但入藏后,司机与司机之间特别友好,相互谦让,根本见不到较劲的场面,后面还有故事和照片。

  

 
发表于 2010-9-14 04:50:11

    其实,我心里有数,根本掉不下去,试想一下,人家大旅行车都能过,大马更应该能过了。之所以他紧张,是因为车身高、盲区大,在视觉上他产生误区(他老开小车)。

    后来,在谈及这段故事时,他仍心有余悸说:“若是HB(他的女朋友)来,绝对不坐你的车,太危险了!那开玩笑呢!”



    二郎山隧道前留个影。(孩子拍)



    过隧道不久,有个观景台,可直视二郎山之壮美。在观景台,孩子拍下这场景。买烤玉米的这位女游客,以后一定会领教高原紫外线“水平”的。你瞧人家当地人,都打着伞呢!



    二郎山之壮美,是无法用镜头显现的。在以后的高原行中,我曾多次地面对壮观、秀美之景感慨:眼睛所看到的,永远无法用镜头(照片)来表达,那差距,太大。这话题,以后还会提到。



   相信很多走川藏线318国道的人,都在此留过影,我也不例外。



    观景台上,当地人摆上地摊卖山货。

 
发表于 2010-9-14 05:20:40



    经打听,我们三拐二转地,才把车开对河的对岸路上,算是步入了正道。但一个重要的景点:泸定桥,被我们错过了。因为泸定境内有好几座铁索桥,每过这种桥时,朋友安慰道:这不就是泸定桥吗!

    嗨,错过就错过吧,这是天意,也是好事:留个盼头,下次再来!



    在鸳鸯坝这个地方,我们离开了318国道,改上211省道,直奔丹巴。这是在211省道上,路过舍联乡时拍的。



    过了舍联乡不久,就遇到一个“毛坯中的毛坯”隧道,这隧道好像是刚开凿好的,洞内山石如犬牙一般,多处还往下滴水,非常有特点。我想停下来拍照,朋友反对,理由是:危险。

    其实在我看来,会有什么危险?那纯粹是自已吓唬自己。试想一下,车一停下,我把头伸出去,举相机、按快门,能用几秒钟的时间?如果在这几秒钟内“中奖”了,那是我命中注定的,是躲不了的。既然躲不了,倒不如心地坦然的玩一把。

    因方向盘在人家手里,没拍成,只能在行车中按了几张。照片拍得不好,网友们勉强看吧。

 

[ 本帖最后由 无钩钓寒云 于 2010-10-04 10:28:27 编辑 ]
 
发表于 2010-9-14 05:26:09



    出了那隧道,就是这座“金汤河口桥”。不知何因,在川藏线上,常常见到一些不挂牌照的车。以后的照片上,多次出现车无牌照的情况。



    这是大渡河上“天堑变通途”的柱子,险峻!身临其境时,会给人一种“柱子随时会倒下来”的感觉。当时我脑子中显现的,是柱子倒下来的情景:山体塌了,柱子如大棒一般落入河中,河水四溅,形成巨大的水柱,其声如山崩地裂。



    砂石路面无护栏,右则就是滚滚不息的大渡河,很险,但当时开车可没那种感觉,因为我开车只盯着路面,路以外,不看。我做事喜欢集中精力。说点闲话,我十分欣赏放大镜,别看那小小的放大镜,它会把那面积不大的阳光集中到一个点上,让纸燃烧、把火柴头点着,非常有杀伤力。石头多厉害,但那屋檐上的滴水,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说白了就是集中到石头的一个点上,竟然可以把石头打出个深坑,甚至打穿。我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也用这标准要求孩子。举个例子,吃饭时,我不允许孩子看电视,教育他:干什么事都要集中精力,才能把事做好。吃饭时,就应该专心吃饭,这样才能体会到食物带来的美味,才有利于消化。孩子现在很自觉,用餐时,会主动把电视关掉,欣慰。



    一边是犬牙交错般的山体,一边是川流不息滚滚东流的大渡河,大马偏向哪一边,我们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路况一



  路况二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