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3900 双环SCEO论坛 >  风雨总在阳光后——记23天川、藏、青单车自驾游
20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发表于 2011-3-9 21:09:44



    佛塔。




    这应该是三轮摩托车,不同的是有方向盘。看样子,这车还是用来载客用的,不然不会在车前挂个“空车”的牌子。




    这狮子被人装扮的很有特点,那脖子上的哈达、屁股蛋上贴的钱,都是信徒的心意。至于那油迹斑斑的怎么回事,我猜想可能是藏民敬献酥油的结果吧。

 
发表于 2011-3-9 21:11:08



    按导游图,这个应该是“大经堂”。这经堂的大门,应该是典型的藏式风格。




    进入这个院子,本来应该检票的,不知何因无人管,于是我与孩子顺利地进入其内,想看看究竟。原来,这是每天的例课内容,由大喇嘛对徒弟们进行训话,就如同部队操课后由连排长“讲评”一样。




    “讲评”完毕后,喇嘛们自由活动。他们个个都很年轻。

 
发表于 2011-3-9 21:12:50



    喇嘛们戴的帽子是黄色的,表明他们信奉的是黄教,也就是宗喀巴大师创建的格鲁巴派。塔尔寺之所以闻名于世,其主因它是藏传佛教格鲁巴派创始人宗喀巴的出生地。




    小伙子注意上“塔尔寺敬老院”了,举起相机拍了起来。




    看了这块牌子,才知这敬老院是由台湾信徒出资兴建的。




    寺内养了不少鸽子。

 
发表于 2011-3-9 21:14:25



    这位,捂得真够严实的!




    这二位女同胞的辫子真够长的,由于知识的缺乏,不知她们是哪个民族的。




    塔尔寺印经院。不知是因地理位置,还是历史方面的原因,我个人觉得该印经院的名气远远不及德格印经院大。

 
发表于 2011-3-9 21:15:45



    时轮大塔,该塔可能是塔尔寺最大的一座佛塔了。




    护法殿一角。




    护法殿。

 
发表于 2011-3-9 21:17:08



    小伙子兴致很高地转起了经桶。




    在返回停车场的路上,我们注意上路边的酸奶了。印象中,青海的“老酸奶”是比较有名的,但真正的美味是藏在街头巷尾的小店里,是藏在这路边的摊位上。于是我们花上几块钱买了二碗品尝了起来。




    来张放大的,看看上面漂了一层黄黄的油脂,这可是奶中的精华,味道诱人呐。

 
发表于 2011-3-9 21:18:30



    塔尔寺周边的商业气氛较浓,商肆鳞次栉比。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这里的停车场,人家管理有序、大小车分开,尽管车辆多,但没有堵车现象发生。


离开湟中县后直奔兰州,看看油的表盘所剩不多,原打算在路过西宁市区加油,但到了西宁后嫌下主路再找加油站麻烦,索性直接奔往高速,打算在服务区加油。就在奔往高速路的途中,大马犯起了脾气——只要一减挡,就熄火。感觉中,大马的表现一直都很好,出现这情况,莫非是大马“饿了”吧?


过了“西兰高速”收费口后,我把车靠边停了下来,把那备用的20公升油灌到大马肚子里,这油还是十多天前在成都加注的,现在终于用上了。


果不其然,大马吃饱肚子后,恢复如初,又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我始终认为,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如果去掉自己那浮躁的心,悉心与它们沟通,是可以感知到它们的思想、它们的灵魂的(用“思想”和“灵魂”是不准确的,但又找不到别的词来表达,只是勉强地借用这二个词了),这种感知用现代的科技是无法解释的,因为人类的认知范围是极有限的。如果把自然界的奥秘比喻成大海的话,人类所知道的,还不及大海中的一滴水,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发表于 2011-3-9 21:20:29



兰州到了。


说来可笑,我们到兰州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品尝正宗的“兰州拉面”。朋友是兰州人,小伙子早就馋上这“正宗”的拉面了,他Z大大答应车到兰州他请客。




    与全国其它大城市一样,兰州堵车也比较厉害。在经过“漫长”的堵车之后,我们来到这家面馆,据说这店在当地算是“品牌店”,清真。




    拉面馆的门牌号码。

 
发表于 2011-3-9 21:22:05



    可能同是回民的原因,小伙子进了这家面馆,如同回到自己家一样,拿着相机转悠开了。他进了后厨,拍下了厨房师傅们工作场面。相机的参数没调,拍虚了,大家将就着看吧,反正这也不是摄影比赛。顺便说一句,饭馆的师傅们对小伙子手持相机到处乱拍并没有表示反感,相反倒觉得这孩子挺可爱的(这是后来我进后厨时人家师傅说的)。




    师傅们业务娴熟,面条是现拉的,新鲜。不一会,面条就煮好了,这位大姐正在捞面往那“海碗”里放。




    拉面套餐,味道相当不错!

 
发表于 2011-3-9 21:23:55



来张近拍的。


餐罢,继续赶路。


路过秦安境内时,高速路边时常见到卖水果的摊位,朋友说:“CL,秦安的苹果比较有名,要不买点尝尝?”


我说:“怎么,你想来点?要不,我们停下来买点?”




    停车下来后,朋友边挑水果,边与商贩打听情况。后来他买了一整箱,请人家打了包。我呢,一个“子”也没花,仅仅尝了一个苹果,味道一般。




    途中,这种水果摊位很多,一些旅游车到此会把车停下来,让游客们选购。

 
发表于 2011-3-9 21:25:17



    可能赶上水果的收获季节,在路边常可以看到这样整袋苹果搬运场面。照片记录时间是1910,天色已暗下来了。




    能见到这服务区非常不容易,因为我们从兰州出来后,沿着高速只跑到定西,之后就是穿山越岭的国道了。印象中这国道跑了很久很久,还跑了好长时间的夜路,直到宝鸡才找到了高速公路。




    服务区内的餐厅刚开业时间不长,设施还不够完备。

 
发表于 2011-3-9 21:26:04



在餐厅,我们点了三碗牛肉面。看了看那牛肉,我们感觉是罐头装的。照片记录时间2153


餐罢接着赶路,当我们赶到临潼时,已经12点多了,按GPS显示,我们找到了“八一宾馆”。这一天够累的,在我们到了宾馆的大院后,车刚停,朋友就奔向服务台订房间去了。在车场管理人员指导下,我把车停稳后正在拿行李,朋友已把房间的钥匙交给了我,自己连行李都没拿就匆匆回房休息去了。看样子,朋友是疲劳之极了。


这一天,就这么匆匆而过了。


(待续)

 
发表于 2011-3-10 20:28:34

(续)


23天(2010829


活动内容: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之后继续返京,当天目的地为北京。


行程:西安临潼——韩城 市——太原市——石家庄——北京,全程1154公里

 
发表于 2011-3-10 20:41:18



    我们昨晚住宿的八一宾馆。




    户外表显示当地海拔537,比资料上显示的396.9高出140


    当地气温。

 
发表于 2011-3-10 20:43:27

在结完住宿费用后,按GPS的设定,我们直奔兵马俑博物馆,但车行没几公里我们就傻了——因修路不让过,得绕行。


在路过秦始皇陵时,又赶上修路,人家不让过。当时我想,修路只是一小段,那我们沿着外墙绕过去不就行了吗。于是在秦始皇陵的西门,我把方向盘右打,大马沿着很窄的小道前进着。为避免走入误区,在车行五、六十米时我们向正在果园忙碌的一位大姐打听线路,人家告诉这路走不通,应该如何如何走。因路窄没法掉头,所以只能往后倒,在倒行至西门时,正好赶上下坡,本人踩刹车不及时,大马的后屁股跟人家门垛轻轻地、温柔地“亲”了一下。


我下车看看情况,问题不严重,继续前进。约莫十几分钟后,我们到了兵马俑博物馆,朋友说这地方他来过,就不看了,“一会我把车在附近找个地方停下,你们进去看,我在这等你们。”




    在通往兵马俑博物馆的路上,我们看到一些游客在仿古道具上合影留念。





就在这个位置,孩子说他肚子有些不舒服,想到“肯德基”的卫生间方便一下,我说“那你就去吧,我在外边等你。”从照片中可以发现,孩子因肚子不舒服,走起路来姿势有些变形。另外,注意一下照片左侧的平板车。


因是大解,我考虑孩子三、五分钟也出不来,于是就在附近转了转,顺便拍几张片子。

 
发表于 2011-3-10 20:45:00



    在肯德基快餐店东侧,我看这平板车,怎么都觉得它与秦代的战车有相仿之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兵马俑呢?自然是吃兵马俑了。商户门口的这些兵俑,就是很好的证明。


当我拍完几张照片返回肯德基门口时,左等右等,怎么也不见孩子出来。后来我进了这家快餐店,在二楼的卫生间内居然没找到孩子。这下我可急了,孩子会去了哪?我找到肯德基的服务生,把相机中孩子的照片调出来给她们看,问她们看到这孩子没有?人家直摇头,说没见到这个孩子。


在肯德基附近,我找了十来分钟也没见孩子的身影,无奈之中,我听到广场高音喇叭中传出的“游客注意事项”,于是打算求助于博物馆广播室了。


就在我赶往广播室的路上,我发现了孩子,他由“山上”(高处)往下奔跑着,满头是汗。当孩子见到我时,眼泪快要掉下来了。


原来,孩子从肯德基出来后没看到我,人家就直接往上走,也就是沿着路往南走,一直走到博物馆的入口处也没找到我。孩子找不到亲人,也急。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他又往回跑,那个急是可以想像的。


通过这事,应汲取的教训是:若带孩子外出旅游,千万不能大意,最好别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发表于 2011-3-10 20:47:18



    从售票处到博物馆约有1000多米,游客若嫌累可以花上5块钱乘坐这种电瓶车。我们是乘坐车子上去的。




    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




    从坑里请出的兵俑。




    文字说明。

 
发表于 2011-3-10 20:49:20



    埋没在土中的兵俑。




    坑中的兵俑。不知何故,有些兵俑的脑袋没了。




    看看这些兵俑的造型,就知当初他们是手持武器的,因年代久远,那些枪、钩、剑、戟等武器的木制部分早就化为泥土了,金属部分也随之脱落。

 
发表于 2011-3-10 20:51:14



这是一号坑,是当前已发现并挖掘的三个坑中最大的一个。资料上表明,它东西长230,宽612,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坑内埋有约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目前已清理出的有1000多个。奇怪的是,在目前已发现的兵俑中,没有女性,我个人猜想这可能是当初秦军为最大程度地提高战斗力,不让女性介入军队的原因吧。


兵马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矛、戟、弯刀以及大量的弩机、箭头等。据化验数据表明,这些铜锡合金兵器经过铬化处理,虽然埋在埋土里两千多年,依然刃锋锐利,闪闪发光,表明当时已经有了很高的冶金技术,可以视为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文字说明。




    小朋友对这兵俑没兴趣,他们的兴趣是玩,怎么好玩怎么玩。这不,这位小朋友把台级边的斜坡当成了“滑梯”滑了下去。

 
发表于 2011-3-10 20:52:03



小伙子对这里的“土”有兴趣,在他眼里,这可是“古代的土”,算是文物了。可别说,孩子确实有眼光,这“土”确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土。据资料介绍,当年填埋兵马俑的土均是“熟土”,也就是说,这些土是经过加工的,具体怎么个加工法,已没有任何史料可查,只是经过仪器分析,发现其中有糯米、弥猴桃汁、鸡蛋清、石灰、草灰等成分。


兵马俑坑为何用这种“土”来填埋?答案很简单,就是把当时地面上的原型,原原本本地展现于“地下”。当时秦军在作战时所建的工事,就是用这种“土”筑成的,据说用这种“土”建成的墙硬如磐石,箭射不进、马踏不毁,绝对可称上“钢铁长城”。秦时代的“法家”思想是占绝对上风的,“严刑峻法”一词就是从秦代开始的,所以任何一项工程或工事如出了质量问题,那可不是几个人头落地的问题,而是“祸灭九族”,因此那个时代绝对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

  (待续)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