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2379 哈弗H3论坛 >  西行无锁(2305楼晒哈哈改装装备费用)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发表于 2010-4-13 06:11:14

西行无锁(2305楼晒哈哈改装装备费用)

 

                                一、序篇   

 

   当我们用锁锁住门锁住行囊时,其实我们是锁住了自己原本可以超越一切的心——题记

    曾经说过:拒绝这样去西藏:挥舞的小旗,喧哗的队伍,肆意的嘻闹,以匆忙纷杂的脚步踏碎圣地的清寂,一路下来,只剩下照片和纪念品;

    拒绝这样去西藏:一个大腹便便的领导,三五个谄媚的手下,走马观花式的游览,不懂装懂的粗俗,一路下来,只记得吃过的牦牛肉喝过的青稞酒;

    选择这样的方式:将生命与爱恋一同交付蓝天苍原,让虔诚的心紧紧贴着那纯净的土地行走,让沉思和静默成为旅行的元素,独自走进最深的峡谷,走进最清的圣湖,走进最寒的雪峰,走进西藏最真的灵魂里。

    所以,曾经有公款旅游的机会去西藏,可一直在放弃,在等待,等待个人经济的充裕,等待旅行时间的充足,等待本体生命的充盈,只为,真正有能力深入西藏神秘的自然精神里。” 

   

[ 本帖最后由 漂流族 于 2012-09-05 08:27:30 编辑 ]
 
分享到:
此帖内容系网友发布,其中涉及到安全隐患的内容系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20
发表于 2010-4-13 06:28:38
    机会终于来了,就在2006年的9月。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作为先行者的雨哥,一下子将他镜头里的西藏推到了我面前,无可回避的冲击,无法抵挡的魅力,把我的心搅得如同沸腾的岩浆。恰于此时,朋友还回借去多年的两万块钱,使我空瘪很久的口袋顿时变得鼓鼓囊囊。上天助我,岂可不应?!得到雨哥找西宁朋友帮忙买火车票的口头承诺后,我开始了繁杂的先期准备工作:对一向颇为自信的身体来了一次全面彻底检查,运气很好,所有零部件都工作正常,特别是心脏和血压没一丝儿问题,让我最大的担忧烟消云散!而后就是设计线路,购买相机,配置装备,一遍遍在网上搜寻,一趟趟跑户外用品专卖店,经过两个月时间,以万元代价,做好了出发前的精心准备。
   
    那段日子,看帖看到疯狂,只要是跟西藏沾边的,就来兴致,特别是那些有关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和墨脱徒步穿越、充满探险意味的帖子,每每看得惊心动魄而又心驰神往,以致后来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忍不住跟朋友诉苦:“包,就在我的床边;标了路线的地图,就在我的桌上。突然有了一丝恐惧:这,会不会成为我一生旅行的终点?”“以前出门,总是说走就走,哪来这么多毛病!这次,准备的时间太长,想去的地方太多,反倒没了主张。连着几晚上失眠,心一直无法安定下来,像犯了冷热病,一时兴奋,一时伤感,好似被抛在空中的气球,没了方向......”朋友毫不留情地批评道:“不是说你,身犹未动,先把自己打扮得像个殉道者似的!行者不身单,强者不弄险。身纵则悦,身轻则翔,收放自我,享受民风。”朋友的话如醍醐灌顶,将我从迷乱中唤醒,我努力调整着自己那颗尚未出门已被折腾得疲惫不堪的心。

 
发表于 2010-4-13 06:34:53

    像新人盼望佳期一般,我耐心等待着出行的那一天。11号中午,雨哥发来令人振奋的消息:西宁方面终于拿到9月15日进藏的火车票!在望眼欲穿中几乎快要憋疯的我,马不停蹄干了几件事:请示休假;买火车票;换手机号(我原号不能漫游),为防万一,我多带了一部手机,分别用的是全球通和神州行的号;告知诸位亲朋好友我终于可以动身了!

 

    13号晚,破天荒答应先生送我到汉口站上车。2028次,汉口开往兰州的普快,一路走得慢,还不停地让车,一天以后,将唯一一趟我可以转乘的成都——格尔木的火车(本应在我们后面20分钟到达兰州站)给让到了我们的前面。在兰州下车时已是晚上8点多,眼看当晚赶赴西宁无望,正打算就地安营扎寨呢,一抬眼看见对面站台停着的列车上赫然写着“成都——西宁”,一下子并未反应过来,却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到西宁的,快从13号车厢上,火车马上就要开了!”当时我的位置在5号车厢外,闻听此言,下意识撒开腿就跑,直跑得上气不接下气,终于赶在列车起动前踏上了13号车厢的踏板。还好,车上人不是太多,走过一节车厢后就找到了一个空位,赶忙将手里拎的旅行包,肩上背的登山包卸下来搁着,人扶着椅背站在那,大口大口地喘气。

 
发表于 2010-4-13 06:38:39

    临窗而坐的是位戴眼镜的女士,她望着我温婉一笑,跟身旁的人低语了两句,然后分别向两侧挪了挪,她指着硬挤出来的空位,对我说:“先坐下歇歇吧。”待我坐稳,她问:“你一个人进藏?”“你怎么知道我要进藏?”问完,自己禁不住笑了:美国花岗岩登山包,韩国TrekSta登山鞋,登山拐杖,三角架,户外运动水壶……一看这行头,就算傻子也能猜到我的方向。
   
    跟她们聊起我的旅行计划,幸运的是,她们中有一人曾参加过青藏铁路建设,另一人的父母在7月份坐火车去过拉萨,我们谈高原反应,谈雪域风光,谈要注意的事项,谈我的旅行生涯……时间在这种融洽的气氛中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西宁,看看手机已是9月15日零时13分(注:此次旅行全程我未带手表)。

 

    在车上时,收到雨哥发来的短信,告知我他朋友已为我订好房间,并安排好了15号游青海湖的行程,让我尽管安心休息。独来独往这么多年,一直不习惯麻烦别人。这次,原本只是怕进藏火车票紧张,而我休假时间有限 ,经不起耽搁,特请求雨哥托人帮我弄张赴拉萨的火车票,可最终还是让他朋友操心破费了。盛情之下,也无法谢绝。于雨哥,总是有着太多的感激。记得以前曾对雨哥说过:“我每每跟朋友感慨,像雨哥这样只付出而不图任何回报的人,举目望去又有几个呢?说来说去,还是老天爷厚爱我啊,总是让我遇到这世上最好的人!”雨哥当时的回复令我感动万分:“云妹啊,谁说我不求回报,能够得到一个真实的朋友的信任,那是金钱买不到的!朋友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当我对雨哥表示感谢时,他回到:“不必言谢,朋友之间就得坦诚相待,相互理解支持,这是做人的起码准则。”雨哥,这个2004年时通过网络认识的豪爽的蒙古汉子,还有许多美妙故事,留待我后面慢慢讲述。

 
发表于 2010-4-13 17:18:26

        (二)——青海湖

    当我们用锁锁住门锁住行囊时,其实我们是锁住了自己原本可以超越一切的心——题记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走出西宁火车站,夜风中感觉到丝丝凉意,不由得将外套拉链一直拉到下巴处。坐上的士,穿行在高楼林立、繁华宽敞的街道上,回想十多年前初次相会时这儿连三层楼都极少见,不由得感叹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即便是这偏僻的西部,也已难觅当初的模样。

   “糟糕,这条路被挖断了。”司机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面前,是一个建筑工地,隐约可见我要去的宾馆的霓虹灯招牌,却无路可通。“我们到后门去看看。”司机说着,将车拐进一个小巷,随着路旁灯光越来越暗,我的心渐渐揪紧:深夜12点多,一名外地来的的孤身女子,守着笨重的行李,被一个根本未看清面容的司机载着,向着一段偏僻而又陌生的路途而去,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呢? 

    车在黑暗中缓缓前行,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使西宁的夜显得格外宁静。我牢牢盯着前方——其实也是在观察着司机的动作,右手放进上衣口袋,紧紧握住手机。前面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灯光,接着一堵墙渐渐进入视野。墙上有门,可门很窄,只容俩人侧身通过。司机下车进门查看,我也摇下车窗玻璃朝外观察。突然墙那边传来说话声,不大,但清晰入耳,是女声,朝着我们的方向而来。听见司机向她们询问,接着,两位女士从门中跨出,与车擦身而过,很快便没入黑暗中。司机返回车内,无奈地告知:这儿原是宾馆后门,没想到也砌起了墙。我问离宾馆还有多远,回答说“走大概要上十分钟。”司机开始倒车,我不再言语,上十分钟的路原本不算什么,可现在我却走不过去——我无法确知那墙后面的世界是何模样,比较而言,我更愿意选择呆在车内。

    车终于倒出巷子,重返大路。我长舒一口气,心情放松了许多,此刻,想到了司机的不易,不由自主地夸赞他敬业,并表示着自己对麻烦他所产生的不安。司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回我:“把客人安全送到,是我们做的士司机的本份。要不然,以后谁还会坐你的车啊。”我顿时惭愧于自己刚才的“小人之心”,对这座西部边远城市原有的戒备土崩瓦解(十年前,我曾在这儿遇盗),无形中产生出了一种好感,与司机的攀谈也随意流畅起来。 

    9月15日零时39分,我终于躺在宾馆柔软的床上,放松着始终紧绷的神经。从汉口出发到现在,时间已过去整整30个小时,行程1000多公里,可这还仅仅只是序幕。 

    洗个澡,简单整理一下物品,给手机冲上电,啥也不想,倒头就睡,无梦到天明。



[ 本帖最后由 漂流族 于 2012-09-11 08:18:35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3 17:30:34

    15日上午9点,雨哥的朋友派司机送来火车票并陪我去青海湖游览。接过车票,我的心情好似收藏家接过心爱的珍宝,贪看着,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的细节。盼望了十多年,憧憬了十多年,而今,终于拿到踏入那遥远而神秘土地的门票。小心翼翼地将车票放妥,快乐在每一个毛孔中尽情扩张。

 

    上车,向西而行,来到因文成公主曾经停留而著名的日月山,只见双峰对峙,一路中开。日月山位于青海湖东侧,海拔最高点为4877米。是内地赴西藏的咽喉之地,盛唐之时,乃唐朝与土蕃的分界线。相传当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曾驻驿于此,她在峰顶翘首西望,远离家乡的愁思油然而生,不禁取出临行时帝后所赐日月宝镜观看,镜中顿时生出长安的迷人景色。公主悲喜交加,又想到联姻通好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甩下赤岭。宝镜变成了碧波荡漾的青海湖,而公主的泪水则汇成了滔滔的倒淌河。日月山脚下建有文成公主庙,山顶有一块刻有日月山三字的大石碑,两个山头日亭月亭遥相呼应。




[ 本帖最后由 漂流族 于 2010-04-13 17:37:50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3 17:34:06
    车驶过日月山,眼前豁然开朗。大片大片的草地,有些还泛着青绿,有些已显露秋意。偶尔,一簇野花掠目而过,像素色衣服上点缀的胸花,带着几分俏皮,烂漫于这初秋之高原。车沿青藏公路飞驰,一幅壮观的画面在两侧徐徐展开,让我拿相机的手因心跳加速而禁不住地抖动:左方,一条澄碧润滑的蓝绸丝带静静悬挂于天边,依傍着浅翠的山峦、连绵的沙地和朵朵低垂的白云,仿佛少女白晰颈脖上飘逸的丝巾;右边,是连绵起伏的雪山,山顶白雪皑皑,山体却是本色。山脚下延伸着黄色的草地,一派北国秋景。曾经不止一次听人说过:青海湖最美的季节是春夏两季,油菜花黄了,鸟岛活了,万物欣欣向荣生机盎然。源于此,十年前的那次携女远征,因时近八月末,我舍青海湖而去。此次,虽知它被评为“中国最美的湖泊”之首,也因佳期已过,并不敢抱太大幻想。可不经意间,它却为我展示了另一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 本帖最后由 漂流族 于 2010-04-13 17:46:28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3 17:40:31

    独自下车,悄立湖畔,心中充满宁静的愉悦。青海湖,兼具海的辽阔与湖的浩渺,却无海的喧腾与湖的动荡。她安详地伏卧在群山怀抱之中,像一面硕大的宝蓝色明镜,与长天紧紧相连,难分彼此。见识过南海的深邃悠远,也领略过黄海的澎湃激情,曾在西子湖上泛舟赏月,也曾迷醉于九寨群海之斑斓,可这样纤尘不染的蓝天,这样清澈透明的碧水,这样轻盈多姿的流云,这样连绵不绝的雪峰,这些大自然最美的元素,和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让我此刻从身体到心灵,都是如此的放松与喜悦。



[ 本帖最后由 漂流族 于 2010-04-13 17:41:53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3 17:44:23

    脱下鞋袜,静静漫步于湖中沙滩,柔软的细沙轻轻抚摸着我的双足,一种柔柔的舒缓的感觉透过脚心传来,让我忍不住松开四肢,仰面而卧。碧水轻漾,白云悠悠,清风徐来,身心舒泰。永恒的天地与无限的自然,在此一刻,将我紧紧包围。我的心,是如此的平静,平静得似乎拥有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又似乎连自己也早已忘却。我是谁?来自何方?将向何处去?曾经的过往,已无足轻重,未来的设想,已无关紧要,我如同湖畔那匹孤独的骆驼,融为青海湖美丽风景的一部分,享受着生命的极致虚无与充实。

    对自然的爱,是人类唯一没有占有欲、不会诞生任何痛苦的爱!



[ 本帖最后由 漂流族 于 2010-04-13 17:47:19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3 17:50:40
    后来,又到过许多湖的身旁,但再也没能找到这样的感觉——若说她是湖,哪有这样千里烟波,碧如青天的湖?若说她是海,哪有这样平滑如镜,微澜不生的海?不知是自然的吝啬还是自然的慷慨,让我们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邂逅不同的风景,感受不同的心灵震撼,从而完善我们对于美的观察和体验。自然之旅多像我们心灵的旅程啊,真正的美,永远只对那些善于寻找善于发现善接纳的灵魂开放。



 
发表于 2010-4-13 17:52:32

    相对于4500多平方公里的青海湖来说,我这匆匆一晤,恐怕连她的一个表情都未能深刻体会。可就算是把我一生的时间都奉献给她,又能了解她多少呢?在自然面前,我们的所知所悟永远是如此的贫乏而浅陋,也正因为如此,才激发起我不断背包走向自然怀抱的勇气和力量。



[ 本帖最后由 漂流族 于 2010-04-13 17:53:05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3 17:55:51
   下午回到西宁市区,在街头漫无目的地闲逛。待我准备回宾馆时,却找不到来时的路。向一位年龄和我大致相仿的女士问路,她说与我同路,邀我同行。我们边走边聊,很是愉快,不知不觉走了二十多分钟,终于看见稍远处的宾馆。她耐心地告诉我如何拐弯、如何前行,并一直望着我通过马路。待我在马路对面站定,欲与她告别时,却发现她正朝着我们来的方向回走。


 
发表于 2010-4-13 17:58:11

    2006年9月15日下午6:50分,我依依不舍地告别西宁,告别这座无论是人还是风景都让我难以忘怀的城市。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但我带走了一个心愿:西宁,等着我,耐心等着我,我一定会再次来看你,一定!


[ 本帖最后由 漂流族 于 2010-04-13 17:58:39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3 18:12:17

       (三)——青藏线

 

    当我们用锁锁住门锁住行囊时,其实我们是锁住了自己原本可以超越一切的心——题记

    十多年前,一本书强烈地震撼了我的心灵,给我一份莫名的冲动,想要去触摸那片神秘的土地——它就是马丽华的《走过西藏》。“古格王朝、神山圣湖、羌塘草原、可可西里、藏羚羊、野牦牛……”这些充满诱惑力的名词,从此成为我的梦境,无数个日夜盘桓在我的灵魂里。为此,我床边的墙上多了一幅大大的中国地图,一个醒目的红色环线火焰般灼灼燃烧:湖北武汉——陕西西安——甘肃兰州——敦煌莫高——新疆乌鲁木齐——西藏阿里——圣城拉萨——四川成都——湖北武汉。毫不夸张地说,那时我觉得我这一生的终极梦想就是有朝一日驾驶摩托车完成这项壮举!
   
    一晃进入了不惑之年,单骑摩驾的梦早被抛置脑后,取而代之的是疯狂地渴望拥有一部性能优良的越野车,可到如今我个人存折上的数目也依旧换不回四个车轱辘,于是泄气,感觉那梦渐渐缥缈成蓬莱彼岸的风景,可望而不可及。  

 
发表于 2010-4-13 18:14:34
    写到这儿,突然发觉自己几乎无法再叙述下去。缘何会想到坐火车去西藏,而且那么迫不及待?是年过四十后,爬六楼都要气喘的身体让我知晓了生命的急促与渐衰,而不愿给此生留下任何的遗憾;还是怕等我攒足了钱时已至风烛残年再也无力驾驶汽车穿越,或者那时的西藏将与我曾经走过的任何城市乡村别无二致……总之,我不想继续等待,在等待中湮灭了我的梦境。于是,毅然选择起程!

    踏上墨绿色的列车,向着梦中的地方而去,至今回想起来,仍能感受当时的心跳如鼓!曾三番五次被朋友取笑,说我是个玩起来不要命的家伙。的确,我喜欢玩,痴爱玩,二十年来,我已玩遍全国除西藏、宁夏、贵州外的所有省份;在玩的路上,我遭遇到爱情、幸会了友情;是玩,帮助我培养出一个勇敢顽强独立的女儿;是玩,让我的一生充满奇迹和感动。而这一次,我将挑战更高的难度,将生命玩出别样的风采。

 
发表于 2010-4-13 18:16:18
    我坐的是硬卧,票价523元,全程行驶时间27小时,记得刚拿到票时心里还在犯嘀咕:咋这贵呀?比普通列车的票价几乎翻了一番呢。可到拉萨下车时,我想的却是:值,不是一般的值,而是超值!

    先从这趟列车的内部说起:车厢宽敞明亮,铺位干净舒适,车行平稳、噪音低。车厢两端的车门采用感应式的“塞拉门”,方便旅客进出。车窗全封闭,双层玻璃间装有防紫外线贴膜,以减弱高原强光对皮肤的伤害。车厢内设有电子显示屏,用汉、英、藏三种文字滚动播出车内温度、列车时速、到站信息等,我记得在唐古拉车站停靠时,播出的信息是:“车内温度23度,车外温度4度。”所以,在列车上,如果你看到有人穿着衬衫拍雪景,丝毫不用惊讶。另外,每节车厢设有固定充电器,方便旅客不时之需。

    盥洗间精致清爽,配备有洗手液,用起来很舒服。厕所是进藏列车的一大亮点,人性化的设计让人有种居家的放松感,手轻轻触碰智能化按钮,即可完成冲水。由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极高,进藏列车首次实现了废水污物零排放。即列车上的所有厕所全部采用真空集便系统,该系统是将旅客排泄物通过真空集便装置以及连通管,收集到车下吊装的污物箱内,车到终点后由污物车抽运送走处理。不仅如此,车上还采用列车专用垃圾压缩机处理其他废弃物,保证沿途环境不受垃圾污染。

    为解决高原缺氧问题,每节车厢都配备有集中供氧口,采取“弥散式”供氧,使车厢内的氧气含量达到平原地区的80%以上,以保证绝大多数旅客的身体需求。如果你仍感觉不适,也不必害怕,在你的铺位上方有一个白色小方盒,打开盒盖,就能看到一个氧气吸管,你随时可以通过它补充氧气,以免发生高原反应。从格尔木出发,整趟列车进入封闭运行,除那曲站之外,旅客不能中途下车,也不能在车厢内吸烟,想吸烟得到指定地点去。

 
发表于 2010-4-13 18:18:36
    再说服务:有种说法,进藏列车提供的是航空式服务。不知道这些列车员是否经过严格的挑选和培训,只是他们的热情周到与礼貌,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们这节车厢的列车员是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除了送开水 、收拾垃圾这些日常事务外,他还很乐意为我们讲解沿途风光和典故,极大地缓解了我因未在同车厢遇上同路人的郁闷。另外值得一书的就是列车上的广播了,汉、英、藏三种语言的播音,充满浓郁雪域高原风情的歌曲与故事,使你的心久久沉浸在那种独特氛围中,与窗外的风景浑然一体,令人进入忘我之境。

    最后,当然也是最重要的,自然是沿途的风光了。如果说我对西藏曾经有过一千种想象,那么,青藏高原给我的直观感觉却是在千种之外。我笨拙的文字和更加笨拙的摄影技术根本无法真实还原我之所见所闻所感,只能尝试着用一个“大”字来概括:博大、浩大、宏大,大气、大雅,大场景、大气魄,大开大合、蔚为大观……

 
发表于 2010-4-13 18:21:13
    此刻,我闭上眼,仿佛再次置身那节封闭的列车中,窗外飞驰而过的所有景致,在我脑海里深深地镌刻出两个泼墨大字:“天”—“地”!在人类洋洋得意于自己的智慧不断征服自然的同时,在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中像蚂蚁一样勤奋劳作着的金领白领和蓝领,他们的思维被那些机械的程序禁锢在一个又一个电脑屏幕里,谁的意识中还能保存着这样一些遥远的词汇:天圆地方,天开地阔,天高地厚,幕天席地,别有天地,地老天荒,冰天雪地,……我可怜自己,在城市那被分割了的窄小方块中,每日匆忙地穿行,我因何而行,因何而停?当一个人的视线被无数障碍所阻挡和隔断,心便会在那狭小的空间里被挤压被榨取从而浮躁从而虚脱。我始终在走,就是因为心底那份对真正的天地的渴望吗?我不知道。但天地相连的壮阔景象不断撞击我的视野时,我无法言语,溘然欲泣。
[ 本帖最后由 漂流族 于 2010-04-13 18:22:56 编辑 ]
 
发表于 2010-4-13 18:32:31

9月15日晚6点50分离开西宁




 
发表于 2010-4-13 18:35:54

16日早7点12分到达格尔木,天刚刚开始放亮。




 
12345...48 / 48 页下一页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