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0 | 回复:1101 高尔夫论坛 >  CROSS GOLF跨界高尔夫认证作业及DSG变速箱手动模式驾驶经验分享
 
只看楼主 收藏本帖
发表于 2013-12-9 23:48:57

CROSS GOLF跨界高尔夫认证作业及DSG变速箱手动模式驾驶经验分享

 

此帖已被刊登在2013年12月16日论坛日报点击查看更多日报

 

最近第七代国产高尔夫就要上市,由于简化后悬架这一行为,和前不久大众大范围召回DSG变速箱事件引来相当多一部分车友对大众品牌吐槽和调侃,我倒是觉得除了极少部分专业车黑外,和极少部分大众车托过分护主之外,其他车友不管是不是大众车主都还比较理性。大众当然有问题存在,但怎么能因为缺点忽视优点呢,反之因为优点忽视缺点呢。借此也希望大家尽量不要人身攻击,我们只是买车的,而不是造车的。而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我买的只是这款车,而不因为它是大众。

很多人在形容车是自己小老婆的同时,忘了车辆本身只是交通工具而已,无论是迈巴赫62还是奇瑞QQ3,都是在陆地上行走的。只是在 天 朝,车辆或多或少成为身份的象征或者 装 X 利器,这是题外话。

我相对客观公正理性的评价自己的车,以及一些的分享驾驶经验,希望能稍稍分散一下大家的注意力。


-----------------------------------------

一,外观特点及内饰配置篇

我的CROSS GOLF目前为止累计行程2W公里。闹市区,高速,省道,山路,等各种复杂路况基本都跑了个遍,对这车也算有点点心得体会,希望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来评价这款车,也是我自己的座驾,希望能给其他车友分享点个人的经验,并希望这些微不足道的经验不仅仅局限于这款车。

这是款很适合家用的车,车的体型是很标准的紧凑型跨界车,在国内好像并没有其他品牌的同类型同档次车型,所以基本不用太犯难如何选择,如果你自己清楚自己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车,跟品牌无关。所以我选车就没有什么过程,直接看中,因为我就是需要这样的车。


CG底盘稍稍比普通高尔夫略高,所以通过性稍好,走烂路或者非铺装路面一般来说稍好一些,除非你总是故意走这些烂路。这对我来说就够了。越野不是它干的活,承载式的车身结构自不必说,首先161MM的最小离地间隙要越野的话也太低了,也没有四驱。所以大众对它的定位很清楚,就是一款很标准的跨界车。而我又完全不需要花没必要的钱 来买一套对我来说用处并不大的四驱系统。所以我选择这款车就是因为,一,我确实需要底盘更高通过性更好的轿车,因为总会走未知的路况,但不一定非要SUV;二,发动机我喜欢;三,体型紧凑,相对灵活,占地不会特别大。





【车漆质感很好,阳光下略偏咖啡色,实际颜色是联合灰】

上图在某景区拍摄,最后一张占道了】


在国内汽车市场有个现象,级别越低的车配置越低,动力也更弱。不知道像CLIO 1.6T,208 1.6T这样的个性小车什么时候才能引进国内。在国内只有上了B级,才会有更丰富的动力和配置选择。

可能正是因为绝大多数国人选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车大不大气,撑不撑面子,所以稍微统计了一下发现,汽车之家车辆大全里,微型车仅23款在售,小型车79款在售,紧凑型128款,中级车也有80余款在售,中高级以上就不说了,只说普通老百姓承受范围内的。级别越小的车选择余地越小。想添置一台心仪的代步小车选择范围小,所以比较难。


有人可能会说,那么在乎配置干什么,其实我也有个同样的疑问,那么在乎外观大小干什么,空间只要够用。其实也并不是在乎配置,仔细想想,不管配置高低,您真的需要一款B级车吗?

正常来说,中国人的平均身高和体型是低于和小于欧洲人的。所以,每个中国人都需要加长加大的车吗?

比如,GLI跟同价位的迈腾1.8T豪华型相比,不仅动力强了很多,而且变速箱也更好,还多了2个气囊和7-8项实用配置,而且GLI不仅外形我能接受并且空间也绝对够用了;而迈腾,只是比GLI大,然后多一项隔热玻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如果你的预算就这么多,这两者相比,为什么不多考虑GLI?


欧洲人跟中国人想的可能就不太一样了。有兴趣的车友可以看下TOP GEAR第18季第二集,其中詹姆斯梅介绍奥迪可能只在中国才有加长车型,因为对中国人来说,后排空间比什么都重要(more than anything else)。

当然了,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心态也不一样。选车的时候更理性,思考的方面更多,自然就不会质疑别人怎么花20多万买这个车,为什么不买迈腾,天籁,指南者。


【自己洗的车,轮胎没洗】

这款车外观第一眼就吸引我,好不好看不说,起码是很特别,当然选择这款车并不主要是为了外观。至于审美观每个人都不一样,我比较不赞同以个人的审美和思维方式去评判别人的审美是否正常;比如我一直觉得CT200H外观很好看,但我LP却一直持跟我相反的意见。


这款跨界高尔夫跟普通高尔夫长得一点都不像,不论是第五代还是第六代高尔夫。不过看尾灯还是能看出这款车跟第五代高尔夫和第五代捷达(上一代国产速腾)和帕萨特B6(国产上一代迈腾)有更亲密的联系。说CG源于第五代GOLF平台当然没错,但第六代高尔夫也是源于五代GOLF平台,就是PQ35平台,2003年就问世了。

大众被很多车友调侃成是灯具厂,我觉得这个形容真挺贴切,这款车的大灯我就挺喜欢,并不主要是因为造型,还因为大灯的配置很全,远近光一体式HID大灯,日间行车灯,随动转向,弯道辅助照明,大灯清洗等功能一应俱全。至于有些非大众车友说的“大众脸”,这款大众车还真显得有些另类。


不过说到“大众脸”或者“套娃”,其实我知道有些人是想黑大众的,呵呵。其实大众也就是这两年------在纯国人设计的朗逸和新宝来改款后,“大众脸”和“套娃”的名词开始戴在大众头上。

但要实事求是的说,如果一个人不了解劳斯莱斯的话,他会分得出幻影和古斯特前脸的区别吗?BMW也一直都双肾前脸,何况现在很多大厂家都开始设计推出新的家族式前脸风格,奔驰的C,E,S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前脸区别那么大,还有沃尔沃,凯迪拉克。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等等也都是家族式前脸。所以不能说家族式前脸是好还是不好吧。


【日间行车灯换了蓝色灯泡】



【这个其实是日间行车灯,亮度够强】


【跟老速腾,老迈腾类似的LED尾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CROSS GOLF车身比普通高尔夫长一点,但是车头部分,也就是引擎舱部分却比普通高尔夫明显还短一点,而跨界高尔夫的发动机体积应该是比1.4T高尔夫还略大一些,所以引擎舱做的相当紧凑,任何缝隙手都很难伸进去,所以要是给发动机做清洁或者拓号就是件相当困难的事。

但是这后面,从A柱根部到车尾的长度却要比普通高尔夫明显长一些,所以跨界高尔夫拥有非常不错的内部空间,以我175CM的身高调整好前排座椅,我坐进后排还有两拳余的空间,这一点我第一次做进跨界高尔夫后排的时候就很惊讶,而后备箱容积也有近400L,这也比高尔夫6 350L的后备箱略大一些。

看来德国人其实也挺会利用空间,只是并不是像一些国内合资厂家以加长轴距或者牺牲后备箱空间的方式来换取后排空间。


【极短的车头可能会让一些人以为是面包车

【前排按我的身高坐姿调好后,后排的空间】


CG在国内就一款配置,非常让我满意,基本上该有的都有了。安全性方面,方向盘和副驾前的气囊就不说了,A、B、C柱都有气囊,座椅内也有气囊,车内除了没有膝部气囊该有的都有了。当然了谁也不想自己车内的气囊爆一回。

RNS510多媒体确实比较强大,音响的效果也不错,至少我这耳朵听不出什么问题。配置方面其他也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下CG的参数配置。不过有两点必须要吐槽,一是可能还是因为成本问题,进口的CG简配掉了中控扶手和后排出风口,大大的令人不满。

事实上最早期的进口CG有另一款配置车型,就是没有天窗,但是配置了中控扶手,这个中控扶手的后排出风口还配置了12V电源。我想对于多数用车以实际考虑的车友来说,更多还是会考虑这款配置的CG。

不过CG的中控跟TIGUAN无明显差别,或者说TIGUAN的中控跟CG中控无明显区别。所以前排8个空调出风口也足够一车4--5个人凉快。二是后视镜加热功能,国产大众也一样,大概在温度低于15°时才管用。也就是说除了冬天能用,春秋季也不一定都能用上,而夏天就永远都用不了。我想,其他任何一个品牌车上的后视镜加热都不会这么设计。


【C柱气囊】


【B柱气囊】

【A柱气囊】

【副驾气囊】

【全皮座椅上的气囊】

A柱上的高音喇叭


【后门板也有两个喇叭,后门板也全部包皮】



【功能比较强大的RNS510】


【小液晶屏的设置和显示的内容也非常多】


【太喜欢这个配置了】

【天窗及照明灯控制区】

【天窗虽然不大但是可以全开】

----------------------------------------------

二,动力油耗保养及驾驶感受篇

相比时下流行的SUV,我始终更倾向动力更强的家用车。但有时候动力太好也是一种隐患,越是动力好的车,越要谨慎驾驶。

CG搭载的这台1.4L 160马力的双增压发动机是今年全球最佳发动机1.0-1.4排量组毫无争议的冠军。动力还可以,算是够我用的了。跟目前的国产大众1.8T动力没什么区别,只扭矩低10NM。当时选这辆车,也是因为这台双增压发动机太吸引我了。

实现了小排量,动力强,低扭输出也有了保障。深踩油门机械增压会启动,你会听到很明显的吹气声,尤其转速较低时;但我不是特别喜欢听这个声音。另外这款车实在太重了,如此紧凑的身材实际车重居然超过了1.5吨。


【我有个癖好,时不时要清理和养护一下发动机舱,油光锃亮心里才舒服】


0-100加速,汽车之家测是8.26秒,轮胎可能是韩泰或者是普利司通,100-0是39.04米;爱卡测的0-100是7.87秒,轮胎是邓禄普,100-0是39.56米;太平洋测的0-100是8.04秒,轮胎是普利司通,100-0是39.11米。看起来加速最好的是邓禄普,制动最好的是韩泰(CG上的韩泰是韩国产)。不过需注意的是不同风格的驾驶者测试的结果也不一样,我去测的话0-100也可能要10秒以上。

如果是家用车,0-100这种伤害变速箱的游戏,建议没事儿别玩。。。

这车在120KM/H时速时地板油加速还能感觉到有后劲,但不要跟GTI,更不要跟R20比。即使坐3-4个人以160KM/H的时速驾驶起来也还比较轻松,坐在车里的感觉甚至没感觉有多快,但也没敢再开的更快。所以平心而论,一家老小的话确实够了。


我其实挺怕有的人故意挑衅想飙车的,实话实说虽然有时偶尔也会飚一下,但到最后或者是一开始我就会减速让他们走先,您要飚一个人飚去。一个巴掌永远拍不响。

试想如果CG的体重跟即将上市的高尔夫7一样不到1.3吨,应该会有更强的加速和制动表现。

现在看来很多厂家都在致力车辆的轻量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我当然喜欢重量更轻的车。

重量大也不见得就绝对安全,欧洲E-NCAP测试12款指南者2.2四驱柴油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车身结构和安全配置的问题影响了测试结果,虽然测试车仍配置了ESC。

目前为止我的CG平均时速28KM/H,平均油耗表2是7.8L/100KM,跟我之前开的1.6L手动307的平均时速一样,平均油耗也完全一样。


所以,如果不太在意后期的保养费用,有意购买大众车的同学们,各方面允许的话能上涡轮就上涡轮吧,动力方面的优势不必多说,油耗可能差不多、甚至更低。

当然不上涡轮的话1.6车型保养会便宜的多,保养地点也没有局限,完全可以找一家信任的修理店长期做保养,不让某些4S黑钱。所以各有优势,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

DSG车友则基本上在车辆报废前都只能在4S做保养挨宰,否则DSG真坏了可能会遇到4S各种理由不给你换。另外特别需要说的是,进口大众的保养相当不厚道,全国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

而BMW就基本上是全国统一,而且收费也比较合理,一般也不会像某些地方的大众4S故意压缩保养周期。说明书上的CG的保养周期是15000KM,我完全可以理解在中国这个周期会适当缩短,即使是7500KM。但一般4S看都不看你的车况就要求你5000保养,我只能理解成4S多赚几次钱。我们这边4S仅换机油机滤两项加工时就1100元左右,4S店的人自己都承认工时费比BMW贵。

而据我观察全国大部分BMW 4S店给1系进行同样保养的话一般在800元左右,BMW 1保养周期一般在1W公里。相比日系和美系普遍5000KM保养,BMW在保养方面真算是业界良心了。这个供大家参考比较。

---------------------------------------------------

说到操控,其实这个价位,甚至这个价位以下的同级别车操控都不会相差太多。基本上看到每个人都会说自己的车操控好,指哪打哪云云。。。但您说操控好,您能解释一下操控性是什么意思?


我虽不是专业人员,但对操控也有一点自己的理解,说的不对您别笑:不仅要有一套紧凑实沉的转向系统;一套紧凑并且紧绷的悬架,四条符合路况的轮胎,低矮的车身,动力,刹车,反应迅速手感出色的变速箱等等,都会对操控有影响。

首先,当然要有一套良好的转向系统,这是最容易让人想到的,喜欢说“指哪打哪”的师傅们,大多可能就因为这方面。

一般来说经典的超级跑车轴距都不会长的离谱。911轴距2450mm,盖拉多2560mm,R8 2650mm,458 2650mm,SLS AMG 2680mm,威航 2710mm,Zonda 2730mm。而一般的B级车轴距超过2800的大把大把。

悬架太软则会影响车辆的极限。轮胎就不用说了,太窄太小,或者不符合路况 抓地差经常打滑,还怎么操控。车身高跟悬架软一样,高速过弯侧倾大,极限较低。而动力太弱,其他的再好,你开着也费劲;刹车是必须的,没有安全性谈何操控,而不线性的刹车会导致不必要的动力流失。所以我觉得操控的意义是全方位的。

由于这车过高,所以要说这台车操控很好,显然过于护着自己的座驾了。1645mm的车身高度在过90°以上弯时侧倾是比较明显的。但还好不垮,悬架比较硬。即便如此一般这样的情况下仍要减速,或者条件允许的话切线入弯,否则车内的乘客可能会感到不安。大众对这款车的底盘调教的偏运动。虽然是多连杆后悬架,但确实有点硬了,过减速坎的时候可不怎么舒服。

当然了软硬调教差不多的前提下,多连杆比扭力梁之类的好处是弹跳的幅度明显小、韧性足,这是结构上的优势。

【低调粗壮的单边双出排气,一直喝97】



现在大众在国内引得众人口诛笔伐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把原本成本更高的独立悬架都更换为扭力梁非独立悬架(A级车)。虽然现在MQB平台新的扭力梁结构跟1998年的老PQ34(朗行,朗逸,宝来)的扭力梁还是有很大区别,但不管怎样,这样的做法肯定会引起很多人的不满,这必然会让人觉得这就是一种简化行为,并且剥夺了消费者选配的权利。

在国外和其他地区,第七代高尔夫的一些版本是可以选配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悬架,偏偏在国内就是不给你这个选择的权利。不过即使是这样,我仍然看好国产高7会大卖,甚至仍然可能会加价(我曾经在朗行论坛发过帖子希望能帮助一些车友看清朗行的本质,可惜得到的回应太少,可见真正买车的话,很多人还是不会太在乎后轮是什么悬架,更不会太在乎它的本质。)。

不好的影响可能就是:未来其他厂家都会继续坚持自家的家用A级车配备扭力梁悬架,比如标致,雪铁龙及DS,雷诺,别克,雪佛兰,日产,丰田,铃木,菲亚特,起亚,现代等等。所以真要对少数仍坚持配备独立悬架的福特,马自达,本田和三菱等,以及一些自主品牌车竖大拇指。


独立悬架因为结构相对复杂重量可能是大一些,但现在看来,应该不会对车内空间有任何影响,我想无非还是成本问题。

吐槽归吐槽,不过要注意的是大众低调的将14款甲壳虫全部更换为多连杆后悬架,遗憾的是并不是国产大众。

CG这款车做工虽然说很不错,但其实也不是尽善尽美,毕竟价位摆在那,只是很多细节地方挺让人折服的。而进口车的一大缺点就是配件少,等待时间长,价钱4S说了算。尤其是CROSS GOLF这种极小众的车型,所以务必更谨慎驾驶,避免各种事故。当然了不管驾驶什么车都要谨慎驾驶安全第一。如果想买进口车,这个问题要先考虑清楚,不光是钱的问题,还有时间和耐心的问题。


【车漆里面感觉像加了银粉,而且手感极其细腻,毫不夸张,相当喜欢】





【大众的这款多功能方向盘手感很不错】


【隐藏在方向盘后方的换挡拨片】



【前门粗壮的三段式铰链】

【一样粗壮的后门
三段式铰链,我可不想被夹一下】


【主驾驶位也可以有化妆镜灯】

【后排座椅可前后移动】

【质感较强的金属踏板】

【夜间车内氛围,脚步空间灯100%亮度】

【皮座椅,对身体支撑还行】

【手动模式下的挡把。可以自行开启的泊车辅助系统,前探头很实用;但自动泊车不会用】

------------------------------------------

三,DSG操作篇

聊大众不能不说到DSG问题,说到DSG变速箱出问题的几率高,大众给的说法是对中国的路况没有充分的估计,很多人对这个说法不满。其实经过我2W公里的使用觉得也还有点儿道理,虽然2W公里也并不多。我们不讨论DSG变速箱的设计问题,因为我也不懂。

首先绝大多数人使用DSG变速箱的习惯是,大部分时候基本上都是D挡,很少用S挡,并且几乎从来不用手动模式。


DSG变速箱 D挡下的换挡逻辑其实还算是很聪明的,但是过于追求低转速。轻踩油门的话,D1不到在1200转的情况下就可以升到D2,也听其他车友说1000转升档。然后基本上都在1500转左右升档。即使稍微深踩油门也会在2000--3000转左右升档,当然再深踩就跟S挡区别不太大了。相比较以前我LP开的4AT的老POLO,基本都2500转以上换挡。

有时车速较快上坡时,松开油门滑行可能还会升档。并且在转速较低时上陡坡,或者遇到突发情况减速后转速下降时,变速箱若未及时降档则可能会出现拖挡的现象。即使DSG变速箱降档反应再快,变速箱还是有一个反应时间的。不会像手动挡或手动模式可以提前降档。所以自动变速箱再聪明,也比不上人脑聪明,DSG有时是有点D大S傻G瓜。

说到拖挡当然要说到发动机,因为发动机的转速过低变速箱才会拖挡。我并不认为德系发动机属于低转速发动机,跟法系车一样,都比较偏高转速,不过比法系车稍好一点。CG上这台1.4双增压发动机,如果上陡坡时转速在1500转以下都可能就会有轻微不容易察觉的拖挡。


如果有的车友从来都是开自动挡的话可能不太明白拖挡的意思,开过手动挡的朋友应该了解,在档位过低行驶时,变速箱会有连贯的卡顿的感觉,这时车辆会有较明显的抖动,甚至憋熄火。

说白了拖挡就是档位选择不合理。打个比方,如果是手动挡,在车速30KM/H以下的速度时挂5挡,肯定会拖挡,甚至直接憋熄火。所以拖挡对变速箱的损害大不大我不好说,但多少肯定会有。

鉴于大众发动机的特性,我建议大众车友,不管是手动挡还是DSG车友,尽量不要在转速≤1500转时升档,尽量转速拉高一点再升档不迟。

我曾经在我所在的城区录过几段手动驾驶模式的视频,在录制视频的短短时间内,尤其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不停的出现突发情况------其他车辆强行并线或超车(包括摩托和电动车),不打转向灯,骑线行驶,急刹,突然越双黄线掉头,行人横穿,占道停车,逆向行车、甚至还有逆向拉板车的。。。等等。而这些情况在汽车文化和文明比较发达的国家应该是很难见到的,前不久还看了王苦公老师在德国录制的行车视频:http://www.autohome.com.cn/culture/201310/634446-11.html。这些视频里,车辆都很守规矩。

在出现各种突发状况时只有减速,减速后再加速,如果变速箱未及时降档,必然拖挡。


另一方面,由于频繁的升降档则可能会造成变速箱过热。D挡有时候确实在没必要升挡的时候升挡。

频繁的出现变速箱过热和拖挡,变速箱可能就离出故障不远了。

另外之前的几次DSG变速箱召回有升级软件的解决办法,也有人解决了。所以可以确定DSG也有软件方面的故障。

当然软件问题总比硬件问题要幸运的多。


所以我个人觉得使用DSG变速箱可以试试尽量多用用手动模式,也许不能根本性解决DSG的问题,但希望能用得更久一些。当然了,写这么多绝不是强迫您一定要用手动模式。

原因刚才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大概也说清楚了,手动模式是驾驶员自行选择档位,可以避免拖挡和频繁换挡造成变速箱过热。手动模式只要留意转速过低时及时降档;在车流量较大,或者是路况比较复杂时,减少换挡次数。

DSG的手动模式很简单,就是D挡时往右一拨,变速箱座上的+和-符号亮了,就是手动模式。我一位开高6的同事小妹妹并不知道DSG还有手动模式。

使用DSG手动模式其实也很简单,升档时前推,降档时后推,跟AMT变速箱换挡方法一样。有换挡拨片的车型用拨片更方便,但个人使用感觉用拨片跟挡把换挡有点不一样,拨片好像有一点点点点的拖拉的声音,但也可能是错觉。


有人会说买了自动挡车为什么还用手动,这样就失去买自动挡的意义了。

其实不是,在这个论坛里的车友或多或少对DSG都有些了解,DSG是基于手动变速箱打造的,跟传统的AT变速箱完全不一样,所以DSG变速箱的优势就是换挡速度奇快,又不需要踩离合。刚开始用手动模式时可能会感觉似乎还是比手动挡慢一点点点点,也有可能这是刚开始用手动模式时的错觉,但习惯和熟练以后感觉跟手动挡的换挡速度差不多,几乎没有特别明显的差距。

很多车友在说DSG换挡快,大多说的是D挡,觉得不到1500转就升档了,好快。其实DSG换挡快是手动模式换挡快几乎 是瞬间完成换挡。


所以DSG用手动模式一点都不委屈自己,恰恰发挥了DSG的真正优势。就把它当做是AMT变速箱了,而AMT变速箱也跟手动变速箱有联系。

手动模式下仪表盘小液晶屏显示的档位直接就是1,2,3,4,5,6,7,前面没有字母D。


要特别说的是手动模式下1挡升2挡转速不到1800多转是升不了的,无论你推挡把还是按拨片,完全没反应,变速箱会维持在1挡。同时,在手动模式下减速,基本上每个档位在转速在低于1200转左右时,变速箱会自动降一个档位,而不需要手动操作。我认为这应该是变速箱的一种自我保护功能。


再凭我印象说说几个档位的转速,平时驾驶时没有刻意记。在2挡2000转时升3挡,转速直接降到1500转左右,转速落差相当大,所以手动模式时2挡不要急于升3挡,这一点很重要(根据路况拥堵状况,我会在转速基本稳定在2500--3000转左右时才会升3挡);这之后3挡升4挡,4升5,基本就是转速降大概200转;而6挡升7挡时,转速大概只会下降不到200转。熟练的掌握自己车的档位是比较重要的,比如上面所说的CG搭载的1.4双增压发动机在某些特殊路况或特殊情况时1500转以下可能就会拖挡,所以在升档之前要只需要稍微估算一下------尽量不要升档后转速直接跳到1500转以下就好;然后慢慢养成习惯。手动挡的车友也可以参考一下,我在驾驶手动挡时,也是这样的习惯。


转速高时并不一定更费油,不必要任何时候都追求过低的转速,动力衔接不好反倒有可能会消耗更多的燃油

所以在低速行驶时,档位选择还是尽量低一些,尽量保持转速高一些。比如说如果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低速行驶,或者在充满未知的路况低速行驶时,如果档位低并且转速也并不高时升档,一旦出现突发情况还要立刻降档,或者在加速时动力明显不足又要深踩油门或者也要降档,这就是驾驶习惯问题。


从购车至今,我使用D挡的几率应该在5%以下甚至更低,从一提车就开始适应和熟悉手动模式,现在只要上车就是手动。目前行驶2W余公里,变速箱暂时还未出现什么问题,也谢谢它暂时还没有带给我烦恼,并希望它永远不要带给我烦恼。只要你勤恳工作,一如既往的换挡迅速,我就认为你还是一台出色的变速箱。


虽然我在驾驶方面也只能算是一名小菜,但是短短7---8W公里的总驾驶里程,还是让我总结到一些驾驶经验,也许不一定就对,但希望能对各位看官有所帮助。

当初考虑购买自动挡也是因为LP不会开手动。还有我刚才说的,我们这里不文明驾驶的行为很多,导致你经常迫不得已减速换挡踩离合。所以有时选择自动也是一种无奈,但不代表你不需要学好手动挡。


附上我录制的几段视频:

一,乡村小路手动模式驾驶:


二,城区内车流量较大时手动模式驾驶:


三,类似秋名山的山路夜间驾驶: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条山路,有大量的坡道和90°以上的弯道,甚至还有几处接近360°的急弯,路况虽然很差,但驾驶乐趣十足,刚好是夜间,弯道辅助照明和随动转向在这里非常实用。由于我一个人录制这段视频,所以为了防止三脚架倾斜,只能以极低的速度驾驶。



再来一段白天山路视频,手动模式拨片换挡。



全文有点长,感谢您耐心看完!



听说两把钥匙才能验证?

[ 本帖最后由 光之路 于 2014-06-01 16:45:04 编辑 ]
 
分享到:
此帖内容系网友发布,其中涉及到安全隐患的内容系网友个人行为,不代表汽车之家观点。
20
发表于 2013-12-10 13:27:35

kanzler1117 2013/12/10 00:39:32 发表在 4楼

这论坛进口高尔夫(除了R),貌似都不怎么多!辛苦楼主总结经验!

谢谢您支持!
 
发表于 2013-12-10 13:28:44

马伦 2013/12/10 00:16:36 发表在 地板

此主帖已经被马伦设为精华帖帖子标题:CROSS GOLF跨界高尔夫认证作业及DSG变速箱手动模式驾驶经验分享精华理由:不错的作业支持一下

谢谢版主!
 
发表于 2013-12-10 13:29:19

厦门车友5764188 2013/12/10 00:52:45 发表在 5楼

楼主很认真的说,辛苦了

谢谢您支持
 
发表于 2013-12-10 13:30:57

Easy_ 2013/12/10 08:18:01 发表在 6楼

其实不比途观1.8T的差,进口的做工好,发动机舱看着舒服,现在都是SUV,跨界让人眼前一亮。好车,但我觉得白色车漆更好看

谢谢!白色车一般都比较好看
 
发表于 2013-12-10 13:33:24

A白4M海风 2013/12/10 08:23:38 发表在 7楼

好贴,楼主用心了!支持一下

谢谢您支持
 
发表于 2013-12-10 13:33:59

佛山车友2839905 2013/12/10 08:38:47 发表在 8楼

谢谢!
 
发表于 2013-12-10 13:36:50

冒牌流氓恳 2013/12/10 09:43:05 发表在 9楼

支持进口大众

是的,可惜进口大众以及进口西亚特等大众车系售后水平整体偏差,且都没有统一标准。
 
发表于 2013-12-10 13:37:08

梁奕先森 2013/12/10 10:26:22 发表在 10楼

支持下!

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13-12-10 14:33:36

abnamro 2013/12/10 10:58:16 发表在 11楼

很像是GOLF PLUS

是的,基本就是GOLF PULS加了外观套件
 
发表于 2013-12-10 14:34:31

杭州车友2642039 2013/12/10 11:53:51 发表在 12楼

楼主辛苦 支持下

谢谢您支持 !
 
发表于 2013-12-10 14:38:40

杭州车友2642039 2013/12/10 11:53:51 发表在 12楼

楼主辛苦 支持下

谢谢支持 !
 
发表于 2013-12-10 23:27:28

billypop2012 2013-12-10 12:29:48 发表在 billypop2012


曾经看网上牛人说7速干式dsg用手动就不会坏,深以为然,可一想这不是找不自在吗,买自动换档车不就是为了把左脚从离合器解放出来,右手从档杆解脱出来?如果这两大初衷都达不到,其他什么换档快什么的还有什么意义。

 
谢谢您的提问,这是个很典型的问题,关于手动驾驶和自动驾驶DSG。

-----------------
先就我本人来说,我一直很喜欢手动挡。
我在一楼第三个视频中的盘山路这样的路况,手动车有自动挡不可比拟的操作快感,而手动操作双离合则要稍好一些;这种快感对天生的自动挡Driver来说可能很难体会到。对于驾驶有较深理解或较强爱好的车友来说,只要能 坐进WRX甚至STI这样的手动高性能车内,就有种强烈的驾驶欲望,即使你正常驾驶时踩它的离合器都费劲。
顺带说一句,在一楼讲我对操控的理解时忘了说到变速箱。一台手感和脚感都非常棒的手动变速箱,或者是反应迅速甚至能带换挡拨片的自动挡,都能带来更棒的操控感受。

----------------------------
但是,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和每个人自身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角度都不一样。所以除了道德方面以外,很多观点和意识都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所以我不能将我的意识强加给别人。所以话说回来,如果确定自己就是一辈子的自动挡Driver当然很正常,也确实不需要熟悉如何手动去操作变速箱。

而我写这个帖子DSG方面的内容,一是希望更多的车友能了解一些可能会对变速箱造成损坏的因素。未来的国人应该会对汽车知识越来越了解,起码也能应对一些无德厂家或无德商家;二是希望大家了解DSG的真正优势,并且相信自己是完全可以很轻松的手动操作,毕竟不需要脚踩离合,换挡的难度大大降低。

所以,我也仅仅是希望能给大家分享一些我这些微不足道的经验,如果能给一些车友带来帮助,再好不过了。


--------------------------
再说回为什么我为什么喜欢用DSG手动模式。

刚开始的时候,考虑用手动最大的原因当然是希望能用久一点,这个要求其实很低。
而后来偶然的一些情况用D挡,发现D挡的换挡逻辑有时实在让人哭笑不得,情况正如我在一楼DSG篇所说。
而我知道这些情况会对变速箱造成一定的损害。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我虽然不能确定这些情况就一定是造成变速箱损坏的直接原因,但我的初衷也只是希望能避免这些不必要的损害变速箱的因素。从而尽自己所能保护变速箱。

再后来,遇到一些偶然的情况使用D挡时,我发现我已经不太能接受DSG的D挡换挡逻辑了,只有用回手动。
另外,人有时候有点怪,你开手动的时候想自动,开自动的时候想手动。后来多少又有点想找回手动的操作乐趣,比如走山路时。
现在,除了尽可能保护变速箱之外,手动操作已经完全变成习惯,D挡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过渡档位。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使用经历,仅供参考。
 
发表于 2013-12-11 01:25:24

kian1224 2013/12/10 15:07:22 发表在 29楼

该楼已被删除!
确实如此。
 
发表于 2013-12-11 01:26:30

三棵shoot 2013/12/10 15:17:35 发表在 30楼

绝对精华,而且是我很喜欢的车,我给楼主32个赞

谢谢您高评价
 
发表于 2013-12-11 01:47:09

绥化车友8622085 2013/12/10 19:18:36 发表在 31楼

楼主好人,辛苦了,当时买车时也很喜欢跨界版,但就是觉得它的高度与车身不协调,太高了,加之小贵,楼主不用老手动吧,我一般拥堵时手动

DSG的D挡逻辑我一直不太习惯。就算开手动档我也偏向高转速换挡,所以即使不考虑到保护变速箱,D挡的换挡逻辑也不太符合我的换挡习惯。
而即使我经常超过2000转升档,油耗相比之下也并不比D挡高哪里去。所以动力的衔接比较重要。
D挡下转速较低时加速需深踩油门,加速时间相比高转速时更长,油耗必然大幅度增加。而转速较高时加速,则不需要深踩油门,加速时间也短。
 
发表于 2013-12-11 02:43:33

billypop2012 2013/12/10 23:50:55 发表在 33楼

我驾照拿了一年多,开了一年多的手动挡,就是因为山路跑多了,才受不了手动档了,我们温州这里的多山地貌,山路比较凶险,弯度大,入弯时又要紧张对象可能会有车来,又要控制车速,虽然车子把档位全交给人来控制,人的控制自由大了,可是反过来说工作量也大了,入弯时,得把脚放在刹车上预防突发情况,没动力了又要小心速度降太快所以得考虑踩离合,手忙脚乱,不爽。

呵呵,这就是每个人的感受和想法不一样了。再就是驾驶经验多少了。温州感觉山不算多也不算高。宜昌是典型的山区,地形太差,城区也有很多陡坡。到处能见到山。
我录制视频的这条盘山路比较长,白天拉矿石和水泥的货车多的是,别说小车了。别看只录了10几分钟,其实只有不到一半的路程,后来三脚架倒了。路实在太颠,坡道多弯道也多而且很急,而且只踩了两脚刹车,因为平时走这里基本上不需要刹车。而且我只能将其中一只脚架在后排座椅上,本来就不稳,所以我已经尽力稳定车身了。
如果是手动档,在这里驾驶当然更有乐趣。因为变速箱不仅是控制档位,还控制车速,利用变速箱减速制动会使车辆的减速过程更线性,再加速时动力衔接也更流畅。普通AT变速箱在山路就只能靠刹车减速,或者挂到3挡或者2挡,如果有这两个挡的话。但一般普通AT变速箱反应都比较慢,有可能你等不及变速箱响应过来就必须得刹车了。DSG稍微好点,因为档位多,降挡后转速只升200转左右,减速效果不太明显,所以往往减速时要减两个挡甚至3个挡。山路往往没有各种白线黄线,或者虚线较多。所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更合理的行车线路非常重要。
别怕对面会车,只要保证会车时必须走自己的道,绝不越中线。碰到特殊情况减速停车不妨让对面的车先过。
 
发表于 2013-12-11 20:53:48

自由泳1999 2013-12-11 00:25:16 发表在 自由泳1999

终于看到一篇关于CG的好帖。CG太小众了,要是能有一个像尚酷一样的独立论坛就好了。

 
谢谢!爱卡有高尔夫旅行版论坛。CROSS高尔夫车友也在里面发帖,可惜人气还是不够高。
 
发表于 2013-12-11 20:54:10

微丝 2013-12-11 01:23:02 发表在 微丝

同样Cg,顶lz

 
谢微丝兄!
 
发表于 2013-12-11 20:55:12

谁煮鱼片 2013-12-11 03:09:38 发表在 谁煮鱼片

算是见过最认真的作业了吗?

 
多谢鱼片兄高评价,开的比较多,所以感受也相对比刚提车的车友多一些。
 
发表于 2013-12-11 20:56:32

521zone 2013-12-11 09:40:34 发表在 521zone

首页 必须

 
多谢521zone兄支持!CG是极小众车型,基本没什么人气,何况大家都关注高7去了,所以上首页基本是没什么可能的
[ 本帖最后由 光之路 于 2013-12-11 21:03:32 编辑 ]
 
12345...23 / 23 页下一页
到第
 

高级模式

0/5000字

您确认要删除这条回帖吗?

提示

您是否确认将回复优先展示,扣除300积分?

您已被楼主屏蔽,不能回复该帖子